张文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党要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了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目标,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不仅在国家政治上层建筑领域如执政党和国家机关、政治和法律制度、教育和学术机构里具备优势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更要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发挥强大的影响力。这是因为,我们只有重视与人们的心灵世界关系更为密切的日常生活及其地位和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弥补我们工作中的这一薄弱环节,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的预期目标。
一般来说,话语就是语言、语词,它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思想感情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还因为其意义的不同解读而携带着不同的政治倾向,所以有“话语政治”问题。“据说在任何战争中,历史都是由胜利者写成的。在文化战争中更是如此,因为只有胜利者有权利创造和塑造讲述历史的语言。文化的战争就是语言的战争。”[1]美国学者罗宾·洛克夫的话揭示了语言与政治、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这里的“话语权”就是政治学意义上的用法,它含有两层含义:既指享有说话自由的“权利”之意,也指能够使自己说的话发挥影响的“权力”之意。前者是指某种话语主体拥有发表意见、观点,让社会上其他群体成员听到自己的声音并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资格和条件;后者则指话语主体能够通过某种语言形式进行表达,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作出符合该主体需要的选择,也就是该主体对自己的话语对象(受众)能够发挥一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根据拥有话语权的大小,不同社会群体就可以据此而获得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地位和利益,所以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争夺话语权往往成为各方最为关心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世界观及话语模式,概而言之,即以共产主义为主要意识形态内容的一系列思想观念拥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时又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能够为大众所接收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地位问题是随着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发展变化而不断发生演变的,其话语权在它传入中国之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存在着时强时弱、强弱兴替的发展轨迹。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自20世纪初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话语权地位的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话语权的夺取阶段(20世纪初期至新中国成立)、话语权的完全主导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话语权的相对主导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今)。[2]这种变化反映了时代条件的不同,必然带来马克思主义生存环境的变化。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必须适应其生存环境发生的变化。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领域,当前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就面临着日常生活世界逐渐扩大、传统政治生活空间减少的新变化,亟须对其采取适当的对策。
日常生活世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常用的一个概念。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列斐伏尔是日常生活世界的主要发现者和学术大师,他主张对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进行批判,因为他认为正是在这一领域里发生的异化才造成了人的异化,从而难以使人成为“总体的人”。在他看来,日常生活是一个介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层面”,即存在领域,人是在这个层面上“被发现”和“被创造”的。他认为,这样一种日常生活批判要按照生活的本质样式去分析它,揭示现代日常生活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特别是它的异化性质,致力于克服人性的分裂和矛盾,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裂、城市与乡村的分裂,私人与社会的分裂,等等,同时要扬弃由于技术客体和大众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渗透而造成的异化,即现代世界的“消费主义”特征,等等。[3]匈牙利哲学家赫勒则说:“日常生活总是在人的直接环境中发生并与之相关。国王的日常生活范围不是他的国家而是他的宫廷。所有与个人及其直接环境不相关联的对象化,都超出了日常的阈限。”[4]126由此可知,所谓的日常生活世界就是人们在工作(生产)之余的社会交往、休闲、娱乐、消费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个时空里,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得以塑造成型。社会主义的实现离不开人的革命化,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要从整体主义的角度看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批判性分析,进而实现在这个领域的革命性改造。列斐伏尔这样说道:“只有通过日常生活的批判,才能沟通阶级解放和个人解放之间的断裂,在革命前为宏观的经济和政治革命作准备,在革命后,把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从而根本上改变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的状况,达到社会主义制度与个人的统一。”[4]36
深入分析了列斐伏尔及赫勒等人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我们就会认识到:日常生活世界是个人遭到“异化”的地方,消除这种异化,推动形成“总体的人”(即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全面发展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为重要的领域。
我们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世界不仅存在着衣食住行和饮食男女等纯生理活动,其中也包含着塑造人际关系及社会价值观的人文活动。在这一空间里,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对自己的看法显露无遗,因为个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其消费方式主要是在这里形成的,人们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政治态度恐怕是最能反映其真实思想立场的。中央电视台某著名主持人在涉外宴会上爆出侮辱党的领袖、戏谑人民解放军的丑闻,之所以掀起轩然大波,就是因为该名人饭桌上说出的话语反映了他的政治态度,这伤害了很多人的感情,也让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民众感到忧虑。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由其政治观念和经济地位决定的,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其政治观念和经济地位。这种反作用又包括两种倾向:即如果这种生活方式与其政治观念和经济地位相一致,前者就会强化后两者;如果这种生活方式与其政治观念和经济地位不相一致,前者就会削弱其原有的政治观念和经济地位。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既是人的价值观使然,同时这种生活方式对于其价值观的养成和塑造也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它才有强大的生命力,生存空间才能扩大。而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与日常生活由于缺乏紧密联系而成为“两张皮”,该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严重地阻碍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正如有学者所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学院化,崇尚思辨和热衷于建构体系,其后果是日益远离生活,而为生活所疏远。因此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关联,崇尚‘向事而思’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性,成为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核心课题。”[5]
时代的发展告诉我们,一定不能把马克思主义高高地悬挂在非日常生活领域的上空、让普通老百姓看不到、感受不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的空间及时扩展到日常生活世界。我们发现,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的旅游消费就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处女地,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和利用。旅游消费之所以能够充当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的载体,是因为其具备以下有利的条件:其一是影响的人员众多,各级干部、公务员群体、教师群体、公司职员等构成了旅游消费的主体人群,数量庞大;其二是旅游消费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消费和愉悦身心的活动,这种活动更加有利于在人们的休闲娱乐和观光体验中实现其精神价值的升华;其三是旅游已经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其发展前景极其远大,在政府层面和私人层面都得到了巨大的支持。当我们强调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时候,对旅游消费这种影响巨大的日常生活给予足够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我们能够在旅游中让人们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会有很大的改观。
随着近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效应逐渐呈现出来,其中在日常生活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是最显著的,这就是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已经由“生产型社会”逐渐步入“消费型社会”。其表现是:消费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它不但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而且在整个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大众文化和商业广告的综合作用之下,各种各样的商业明星(“成功人士”)、娱乐明星和体育明星等为主体的“消费英雄”走上社会舞台,他们炫人耳目,使那些吃苦耐劳的“劳动英雄”、生产标兵的色彩与之相比暗淡了许多;自我、时尚、成功、快乐、消费等成为社会的关键词和主基调。我们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去思考如何型塑人们的意识形态结构,就须要更加关注日常生活世界的大众表现,贴近大众心理,关注民生,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变迁情况进行研究,否则就会无的放矢。
值得注意的是,近20年来,我国政府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活力,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着力刺激社会消费,大力扶持第三产业,服务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其中旅游业就是如此。由于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如开设银行消费信贷、打造“黄金周”、增加须放假的法定节日数、强化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具备了外出旅行休闲的经济条件,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就形成了一股合力,最终促使全国旅游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据报道,我国居民2013年国内游数量达32.5亿人次,出境游则约有9730万人次,规模极其庞大,影响深远。①参见2014年1月6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14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1/06/c_118844519.htm。每到节假日,来自旅游景点人满为患,高速公路因为私家车太多而发生严重拥堵的新闻就会不绝于耳,形成了当今中国社会一个特殊景观。同时旅游对于中国人的影响也已经上升到了大众心理层面:一到节假日,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大多在考虑去哪里游览、度假,旅游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需要和核心话题,很多人还把外出旅游作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标志来炫耀,因此它已经演化为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方式。
旅游休闲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此凸显,然而人们一般仅仅将其视为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个人的私生活。很多人对旅游休闲的理解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需要上面,即物质需要、欲望(炫耀)满足层面,还没有意识到旅游本身也是社会行为、文化行为,旅游行业也是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跟着旅行团的导游在行车途中用黄色段子煽动人们的情绪,有的导游在讲解革命历史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贬低共产党,开革命领袖的玩笑;旅游车上的车载电视里甚至肆无忌惮地播放低级庸俗的电影或电视剧;庄严的红色圣地外面充斥着不停叫卖的小贩等,不一而足。而多数游客自身也缺乏充分的人文意识和政治觉悟,他们大多在景区除了照相就是购物,有些甚至在旅游景点乱写乱画、在历史人物塑像上做出各种不敬不雅的动作。以上情况的存在,大大弱化了旅游的人文涵养和政治教育功能,导致人们未能在凭吊古人的沉思中深化自己对历史和人生的认识、在饱览祖国壮美山河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热情。
事实上旅游业是文化与经济的综合体,即它依赖民众对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等物质的或者非物质产品的向往和追求来发展交通、旅店、餐饮业,同时那些历史古迹与美丽的景观又都能够传递某种含有价值因子的东西。文化与经济如此紧密地结合在旅游业这个躯体上,以至于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根本无法将其简单地分开来。基于以上分析,从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角度看待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必须进行仔细的顶层设计,以更加具有战略性的眼光处理旅游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消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坚决摒弃那种唯利是图、只见经济不见政治的短视思想。
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扩展到旅游消费生活中,使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获得更大的空间:
首先,改变现行的对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综合考虑该领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问题。不能仅仅将发展旅游业看作一种经济行为,还要站在政治和文化安全的角度将其提到更高程度,否则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要在中央一系列文件精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指导下,对旅游业进行全国层面的整体规划和部署,合理配置资源,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在发展旅游业问题上的矛盾,更加重视旅游业本身带来的社会效益,发挥旅游业的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其次,高度重视导游人员的政治素质问题。导游人员就像一个窗口,游客特别是来自境外海外的游客往往是透过这个窗口观察中国和感知中国的,他们的形象和表现能够极大地影响旅行团队人员的思想情感,所以必须将导游群体的培训和使用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此我国有关管理部门须提高导游人员进入本行业的门槛,将政治合格(具备一定的党史国史知识和对社会主义的感情)作为首要条件列入考核指标,禁绝政治素质不合格人员。同时要加强在岗导游人员的思想政治培训,提高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觉悟,使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够传递正能量。如果导游人员有了政治觉悟,而且还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宣讲历史,其政治效应将会非常可观。
第三,净化旅游景区的人文环境,增加红色文化内容。应该充分认识到景点的一切都是另一种形式的教科书,不能让这些教科书沾染上错误的价值观。例如所有旅游景区都应该被要求增加红色文化内容(如宣传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牌、横幅等),管理部门有责任将与红色文化不一致不协调的商业设施和人员排除出去。人们呼吁将外资餐饮业巨头星巴克请出故宫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故宫代表着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积淀,而代表西方餐饮文化的星巴克当然与其格格不入。
第四,加强对出国出境旅游人员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出国和出境人员每一个人都代表着国家形象,其一言一行都足以影响世人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认识。有关部门对于有组织赴台旅行人员进行行前教育的做法很好,可以将其推广开来。如果每一个出国出境人员都能够在外面传播“中华民族伟大”“社会主义中国美好”“做中国人幸福光荣”等理念,这不但可以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无疑它还是一种绝好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