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型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普及

2015-03-17 03:15徐欣国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两型社会普及环境

敖 洁,徐欣国

(长沙理工大学党政办公室,湖南长沙410114)

我国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央也正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保护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特别强调了要强化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要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和家庭。在这种形势下,环境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普及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对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各个领域和行业,渗透到千家万户,乃至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要解决环境问题,从大处讲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推进科技进步,从小处讲需要强化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倡导环保行为。

我国在1992年11月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1997年全国“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研讨会”提出要把环境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未来他们可能是政策法规的制定者、行政管理的执行者、科技创新的研发者、先进理念和行为的引导者,其对生态环境的态度是否端正,对待生态环境的行为是否正确,都直接影响着未来环境事业的发展与成败,进而影响到“两型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势在必行。

开展环境教育一可使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二可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进一步推进学科的渗透和技术的创新;三可促使大学生未来能将环境意识和环境知识渗透到技术应用、生产建设、领导管理等方面,真正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因此,普及大学生环境教育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

二 当前大学生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环境教育重专业,轻普及

目前我国环境教育重中小学、轻高校,在高校内重专业教育、轻普及教育;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都开设了环境工程专业,以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但还未能将普及环境教育提到战略的高度来重视,使其缺乏必要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大多数高校也未将环境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更没有将环境教育课程列入必修范围。根据邵凤娈[1]等人的最新调查发现,只有9.1% 左右的高校将环境教育纳为公共必修课,55.0% 左右的高校开设有环境教育选修课,85.4%的学生很少或偶尔参与环保实践。这使得大学生,尤其是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对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环境意识淡薄,环保行为养成效果差,环境观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差。

(二)大学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

目前大学生环境教育内容上偏重基础知识、概念、环境道德的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欠充实,知识量小,不符合大学生学历层次;形式上偏重课堂讲授和学生社团的宣传活动,缺少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专业指导,形式单一[2],无法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大学生环境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环境相关的工学、理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绝非单一的德育内容。适用于普及大学生环境教育的课程也纷繁复杂,例如:环境科学概论、环境保护导论、生态环境保护概论、环境教育学、环境生态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这些课程虽有诸多类似知识点,但其体系各有侧重。部分高校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尤其是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其课程体系随意性明显,既无法满足普及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知识全面性、系统性要求,也不能满足环境教育学理论对环境知识在多学科中渗透的要求[3]。

(四)大学生环境教育缺乏教育环境的支持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的过程中,需重视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的建设。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提出“绿色大学”的理念,后在全国推广,近15个年头过去了,真正能持之以恒坚持下来的院校寥寥无几。有些院校虽然很重视校园自然景观的建设,积极打造园林式校园,但往往忽视了环境文化的建设,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教育支持的作用。

三 普及大学生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一)加强重视,列入教学计划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应高度重视普及大学生环境教育,要把普及大学生环境教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来对待,要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培养师资,开发课程,创造普及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有利条件。普及大学生环境教育要落到实处,就必须要将该类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加以实施。当然,根据各高校及专业的差异,可区别性地按公共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两种形式列入教学计划,并采取区别性考核。

(二)整合资源,完善课程体系

普及大学生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包括:环境科学教育、环境管理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教育环节包括:通识教育、学科渗透教育、实践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环节,各部分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教育过程,并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当然,这就需要各高校整合学科、师资资源,开发好该课程。

1.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重在知识普及,要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环境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通识教育应面向非环境类专业全体大学生以公共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两种形式开设。通识教育实施的前提是师资培养和教材开发。师资培养应以环境类专业教师为中心,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延伸,通过系统的培训来补充所需师资。教材开发需要包含环境科学教育、环境管理教育、环境道德教育三大模块,具体来说,环境科学教育模块应包含环境科学概述、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与人口资源、环境与健康、环境与科技等;环境管理教育模块应包含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等;环境道德教育模块应包含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道德、环境伦理等。依据大学生所学专业差异,可适当调整授课及考核侧重点。

2.学科渗透教育

学科渗透教育是环境教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指将环境教育内容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知识点的相关性进行渗透教学,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并能引发知识的创新。学科渗透教育已成为传统学科课程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将成为环境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有力保证环境教育的广泛性和持久性,有利于学生将环境保护内化为自觉的意识[4]。学科渗透教育实施对专业课程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要求高,需以学科为单位有针对性开展课程研讨和师资培训,来满足教学的需要。

3.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大学生环境教育必备的教学环节,可使大学生直接接触环境问题,深化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教育除了以专业见(实)习活动方式开展外,还可以与第二课堂活动与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自然环境、生产企业、环保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三)丰富形式,重视第二课堂教育

德国环境协会和教师培训中心教授赫尔曼先生的研究发现[5],在学校传授的环境知识中,知识到行动的转化率只有1%,而讨论的转化率是50%-60%,动手做的转化率是75%,向别人讲述的转化率为90%。由此可见,最有效的学习是把学到的知识向他人讲述,倡导讨论和演讲等自我教育式的教学活动。要实现高效转化,就需要丰富教育形式,而讨论和演讲等自我教育式的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佳途径是充分利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开展可以与环保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可以与重要的环境相关节日相结合,如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动物日等;可以与环境相关的公众性活动相结合,如全国水利宣传周、地球熄灯一小时等;还可以与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科技创新类活动相结合。这些措施不但可以赋予环境教育活动明确的主题,还可以更好地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使第二课堂教育成为大学生普及环境教育过程中的有益补充。

普及大学生环境教育已成为国家图强、社会发展、综合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各高校应肩负起普及大学生环境教育的责任,努力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环保素质,为“两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1]邵凤娈,姜巍,赵倩.高校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探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2):5 -10.

[2]曹英兰,林建清.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现状与改革建议[J].集美大学学报,2008,9(3):59 -62.

[3]汪家发.环境教育学[M].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179-213.

[4]韩小荣.论高校环境教育的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50-51.

[5]魏振枢,李靖靖,王炳君,等.高等院校进行环境教育的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04,21(1):106 -110.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普及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图书馆治理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分析研究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金融支持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