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民营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路径探析

2015-03-17 00:29:37
关键词:民营企业成本制度

乌 婷

(西安外国语大学计划财务处,陕西西安710128)

一、民营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一)外部因素: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

全球经济增速减慢,竞争加剧,我国经济也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阶段。实现经济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健康发展,是深化经济改革的趋势和要求。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及经济转型的深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就需要企业重视宏观经济的引导作用,将自身的发展与转型升级的趋势相衔接。为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民营经济的结构调整势必要与经济转型的要求相适应。

(二)内部因素:企业发展环境变化的压力

经济转型的环境变化,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发展的风险。低增长率、低利润率已成为发展的新常态,缓解经济新常态的环境压力,适应转型升级的趋势要求,实现自身价值创造,企业势必考虑到管理会计的选择与应用。利用管理会计,将有助于企业主动应对新常态,有助于夯实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更有助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二、管理会计运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的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整个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考核的管理活动,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工具[1](P2-12)。审视二十多年来管理会计的应用情况,从应用效果来看,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际作用很不明显,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改善管理所急需解决的问题[2]。笔者拟从观念视角、组织视角和制度视角的维度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

(一)观念视角分析

民营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3]。高层管理者大多集投资者与管理者于一身,这种管理模式势必为管理会计的运用带来负面影响。在多数民营企业中,管理者集权现象严重,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缺乏研究,在思想上轻视管理会计,忽视了管理会计对经营决策的作用。有些企业不重视现代管理方法的导入与运用,致使全面预算、作业成本等先进方法无法发挥作用。更有些企业受短期利益驱使,存在“小富即安”的狭隘经营思想,对管理会计运用没有需求,陈旧的观念和落后的管理导致企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二)制度视角分析

从国家层面来说,缺乏管理会计应有的激励措施[4]。政府部门除了对民营企业实现税收征管外,财政、工商、统计等部门缺乏对其财务管理应有的监督管理。相对于财务会计来说,没有强制建立和设置管理会计机构或岗位的制度规定;没有管理会计师执业及职称评定制度;经济部门排名、评价也多用财务会计报表和资料。从企业层面来说,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多数民营企业以血缘、地缘关系为支撑,以忠诚度标准选人用人,财权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财务管理制度不全,难以形成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三)组织视角分析

政府在民营企业管理会计运用方面缺少统一的组织指导。管理层和社会公众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人还是满足目前采用的传统形式,不认为有改变方法的必要[5]。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往往凭以往的经验处理问题,而不是将科学的管理会计方法运用于实践[6]。民营企业财务人员多受雇于企业,其切身利益受到企业所有者的制约,运用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由于缺乏整体的组织设计和有力的组织指导,管理会计实践活动只能处于自发的、被动的状态。

三、基于创新视角的管理会计运用路径探析

管理会计是精细管理和价值创造的重要工具。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首先应当更新观念,积极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从竞争战略高度出发,开展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方法创新,实现传统的核算型财务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型,通过向管理和创新要效益来实现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优化。

(一)完善管理会计运用的制度建设

1.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创造运用的环境条件

首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相关制度。民营企业应进一步发挥好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职责作用,为管理会计的运用打好制度基础。其次,尽快建立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建立管理会计运用体系,为实现核算型会计向决策型会计转变创造条件。再次,建立全员的培训制度,特别是财务人员的培训制度,注重企业文化、业务知识及岗位技能的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会计运用的水平。

2.健全和完善管理会计相关制度

管理会计的运用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必须要用制度促管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一方面,要建立完善成本管控制度、责任会计制度、决策分析制度等。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完善信息采集分析制度,信息安全制度等,注重建立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受控的制度体系,确保管理会计运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3.优化法律法规环境

建立和完善《会计法》相关的制度及机制,从法律法规上明确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职责和义务。推进管理会计职业化,应当适时出台注册管理会计师执业制度,规范和提高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内部报告和财务预警制度,完善业绩评价和预算承诺制度,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制度创新,力争使管理会计在运用中达到实用、好用、管用的效果。

(二)完善管理会计运用的组织体系

1.坚持国家层面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组织指导,加快完善管理会计推进的组织体系建设

发挥各级财政部门的牵头作用,突出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主体作用,借助会计中介的纽带作用。尽快形成财政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企业重在应用,有关社团机构服务支撑的组织架构,以科学的组织体系建设保障管理会计的实施和推进。

2.坚持民营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主体地位

管理会计的运用势必涉及到企业组织各个层次的责权利关系,促使企业由传统的金字塔转向扁平型、网状型甚至无中心型的组织形式。企业应当顺应要求,适时调整组织结构,设置管理会计专门机构或岗位,配备人员并赋予职责,确保管理会计的实施运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有效。

3.坚持落实管理会计运用“一把手”的职责

管理会计运用是系统工程,整个落实过程都离不开具有权威性的高层管理者的推动。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承担和履行实施主体的职责和义务,有效组织指导管理会计的实施,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及时消除各组织之间职责不清的负面影响,在运用过程中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和组织创新,指导监督各项方案的实施和评估。

(三)完善管理会计运用的基础和条件

1.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引领

一方面,企业要研究制定管理会计实施计划,为管理会计有效实施打好基础。一是要明确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是什么,发展的阻力和瓶颈在哪里。了解管理会计不同方法工具运用的环境条件,具体操作的要求和选择使用的利弊,保证方法的选择与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对应。二是要细化操作程序,编制管理会计指导手册,达到为企业破解难题的效果。另一方面,选择运用的方法要注意与企业战略相结合,能够支持推进企业长期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价值创造。

2.坚持本土化的理论创新和相关方法的运用转化

现有管理会计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仅限于国外情况的翻译和介绍,需要结合实践创新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术方法,提高运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个性化的技术方案是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应注意总结具有特点的技术方法,加强成功案例的交流和推广,创新和丰富管理会计推进的方法和工具。

3.坚持从需求出发建立会计信息系统

一方面,企业应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会计与业务的融合与集成,保证管理会计工作快捷有序地进行。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软件,把管理会计的各种程序和工作方式引入信息化管理操作中,能够使财务工作摆脱原有记账、算账束缚,转向管控、评价、预测等工作,在会计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中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

(四)大胆探索有效方法,加大管理会计运用的深度和广度

民营企业的情况具有差别性,在管理会计方法选择时,应当考虑企业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目前,存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大、中、小型不同层次的企业,东部、中西部不同地区的企业,这些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不同,运用的侧重点和步骤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选择。因此,探索管理会计的有效方法,需要企业科学决策,不断实践和总结提高。

1.以目标成本为核心,能够激发员工参与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在于其目标是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应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参与战略分析基础工作,能够使管理会计实施计划落地。目标成本控制是目标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推行目标成本管理需要建立分层次、分部门的管理体系,需要全员围绕目标进行管理,力争以最小的成本开支获取最大的效益,达到企业降耗、增效目标。

2.实施生产、经营全方位成本控制,有助于从动态上控制生产、经营现金流动

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业务量及利润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利用这个方法可以提供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信息,帮助管理人员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帮助企业对不同情况形成的成本,如差别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进行分析,对各种条件下产生的效益方案判别选择。成本控制是现代成本管理的核心,建立和运用成本控制系统,形成全过程的管理,对于发挥成本管理职能,提高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关注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和运用

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用已取得了一些经验。一是在成本管理领域,战略管理会计运用价值链分析法和作业成本管理,能对成本进行战略管理。二是在预算管理领域,全面预算管理能从长期目标和合理分配资源视角出发,为企业实现既定目标提供科学的预算方法。三是在人才管理和企业文化领域,利用战略会计信息、手段和方法,构建人力资源战略,有助于企业取得人力资源竞争的优势。帮助员工建立起同企业价值观一致的个人价值观,能够利用企业文化推进企业战略的实施。

总之,在经济转型的背景条件下,民营企业应以管理创新为契机,把握各种潜在机会,回避可能出现的风险,不断提升管理会计运用水平,以此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目标的顺利实现。

[1]张一贞.管理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小琦.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15).

[3]王建锋.试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08(11).

[4]刘翠芳.我国中小企业推行应用管理会计的SWOT分析[J].商情,2013(37).

[5]赵晖.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创新发展[J].会计之友,2006(5).

[6]李苹莉.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与挑战[J].会计研究,1999(1).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成本制度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河南电力(2021年5期)2021-05-29 02:10:00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8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4:06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