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末冬
父亲的形象
——评《父性》
文/张末冬
书 名:《父性》
作 者:【意】鲁格·肇嘉
译 者:张敏 王锦霞 米卫文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定 价:58.00元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今天和朋友聊天,谈起工作大家讨论起一个广为流传的事情。
日本男人下班后一般都不会马上回家,一方面是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要加班;但另一种情况就很耐人寻味,下班就回家,意味着社交能力差、工作不如意、不重要。
“做男人好难!”其中一个女性朋友感慨道。
在这个社会中,男性和女性面临的压力有很大的不同。女权主义兴盛的今天,如果说女性常常因自己的性别而受到歧视,那男性则是因为性别而被期望过高。如果你再是一个父亲或母亲,那么,社会舆论真的饶不过你。
鲁格·肇嘉在《父性》这本书中谈到,“父亲的权威在古代罗马达到了顶点,从那以后一直在下降”。这一总结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对父性的要求以及父性如何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有一个观点比较有意思,鲁格·肇嘉认为,尽管我们意识上对暴君般的父亲有百般不满,而且杀掉暴君般的父亲的譬喻在很多神话故事中都有出现,且历史上也不乏真实的故事,但是,我们还是倾向于找一个这样的父亲。与温和近乎软弱的男性相比,很多人感情上还是更容易被强势的甚至是蛮不讲理的男性所吸引。
父性在历史中被塑造,在与社会、家庭的互动中一次次加深其形象。
最近看到武志红老师的一篇文章,认为一个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未来婚姻的状况。如果父亲温和、善良,在人情世故方面显得比较懦弱,就和鲁格·肇嘉在书中开始描述的一个父亲一样,那么这个女孩就会对父亲失望乃至绝望,并希望能在婚姻伴侣上找一个强有力的男人。
“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看这本书一直让我联想到周围父性缺失环境下的女儿,她们在两性关系方面显得相当被动,也许这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不代表所有类似家庭的女儿都是如此。但起码说明,父性缺失环境下的女儿,在性格中更容易有上述特点。
影视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父亲的缺席通常导致子女较难融入主流价值社会中,他们会容易暴怒,或者敏感。这和鲁格·肇嘉在书中指出的一样,“父亲的角色被期待成教导孩子与社会发生关联的技巧,就像母亲教导孩子如何处理与他们身体有关的事情一样。”
不可否认的是,舆论对父亲形象有着刻板印象,父亲形象,应该是克制而威严的,一家之主,有能力且强大。在这种既有评价体系之下,父亲的爱表达起来就变得困难了许多。
不过,当今社会,权威似乎正在逐步分散化,从前严父慈母的固定模式似乎正在被打破。“父亲的权威屈从于民主的准则,他的力量在很多方面已经衰退”,鲁格·肇嘉如是评价。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现象,有可能让父性可以更多元、多样的存在,和孩子们的关系,也会显得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