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恩泽
“湘鄂朋友圈”折射政商关系
文/蔡恩泽
湘鄂情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家家店前排起了长队,甚至有香港客人专程跑过来吃。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湘鄂情精心编织的朋友圈,其背后神秘的政商关系既成就了湘鄂情的浪漫和火爆,也促成了湘鄂情的苦涩和衰败。
5月15日,*ST云网(原“湘鄂情”)一则题为《第三十八次风险提示公告》的信息披露称:公司目前面临1.1亿元信托贷款违约的风险,而公司实际控制人孟凯2014年“十一”长假后境外未归,目前尚无明确回国意向。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公司欠了一屁股债,老板跑路了。
可是,谁能想到,半年多前,孟凯还忙碌地坐在董事长的转椅上,神情自若。老板桌上同时放着4部手机,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电子邮件与朋友圈中好友不停地联系。
英雄不问出处。1969年出生于武汉的孟凯,18岁时顶替父亲进了武汉重型机床厂做了车间工人。可是没多久,“不安分”的孟凯就厌倦了这种 “一眼可以看到老”的人生轨迹,单调的工作,满身的油污,让他难得安下心来在一般人很看重的国有企业里“混”。
1988年孟凯辞职,只身南下深圳。40平方米的餐馆起家时,只有4张桌子,炉灶是自己砌的,空调买的是二手货,他一人身兼服务员、采购员和收银员,甚至还见缝插针跑运输,用跑运输赚来的钱维持餐馆的开销。
转眼到了1994年,孟凯依旧没搞出什么名堂来。这期间,他最大的业绩就是认识了湖南妹子周长玲,并相恋结婚。婚后,在陪妻子回故乡长沙的一次探亲中,孟凯突然间来了灵感,开一家兼具湘鄂口味的菜馆。他和妻子两人,一个是湖北人,一个是湖南人,在他俩苦心经营之下,1997年,第一家命名为“湘鄂情”的酒楼在蛇口开张,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
1998年, 刚刚捞得第一桶金的孟凯趁热打铁,在蛇口东滨路又开了一家可同时容纳千人的大餐厅。此后,湘鄂情搞起了连锁店,每家店的设计,孟凯都要和设计师沟通,将湘、鄂的元素融合起来渗透到设计当中,甚至自己亲自动手设计。于是,湘鄂情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家家店前排起了长队,甚至有香港客人专程跑过来吃。
生意做大了,孟凯的心路也“野了”。与很多中国商人都有“皇城根”情结一样,要把生意做到北京去,孟凯也不例外。1999年9月14日,孟凯以200万资本注册成立北京湘鄂情酒楼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次,他没有把湘鄂情的深圳模式复制过来,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走高端,介于一餐上万元的极端和上不了台面的街头小吃之间,招待亲朋好友既有面子又花费不太昂贵。这个高档的市场空隙被孟凯抓住了。
饭店有特色还得有人脉。恰好孟凯生性豪爽,喜欢广交朋友。 孟凯的朋友曾说过,“只要是孟凯想交的朋友就一定能交到。”很快,孟凯在京城慢慢搭建起了一张盘根错节的人脉网络,其中不乏掌握签单大权的政府官员。酒店积聚了人气,门口车水马龙。
在北京站稳脚跟的孟凯,逐步明确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战略思路。2001年,他先后在长沙、深圳分别开设
了两家面积为8000、 6000平米的店面。湘鄂情扩张的速度快了,资金流成了问题,借用外力成了他必然的选择,这一次,他将眼光投向了此前从未涉足的资本市场。
2009年11月,湘鄂情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一夜之间,资本市场的神奇力量让孟凯从“小老板”摇身一变为“民营餐饮企业第一股”拥有者。此后,湘鄂情业绩连年飙升,2012年上涨到13.63亿元,是2006年的4倍多。2009年,孟凯身价已达35.6亿。
孟凯的朋友圈中有一干官员,这是他生意场上重要的人脉资源。一时间位于北京西城区月坛“部委街”上的湘鄂情车水马龙,其中不乏公款吃喝买单,以至于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点了湘鄂情的名,画外音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湘鄂情这样的高档餐饮场合,成了八项规定落实情况的晴雨表。”落实八项规定,狠刹公款吃喝风,湘鄂情靠灰色链条建立起来的政商关系顷刻间失去润滑作用,短短几个月,湘鄂情里的饭局数量锐减,生意难做,不得已而转型改行。
灰暗的政商关系还把湘鄂情推向股市的风口浪尖。孟凯的堂兄孟庆偿,这位曾任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中水渔业董事的市场大亨,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已官至湖北省地级市鄂州市副市长,此人很有神通,穿梭于“湘鄂朋友圈”,在孟凯以800万行贿国企金健米业前董事长梁宋模的案件中,涉嫌充当掮客,进行利益输送,致使梁宋模投桃报李,违规主导对湘鄂情几次资本运作,给国有资产造成巨大损失。有媒体指出,孟庆偿在梁宋模受贿案中充当掮客也获得了不菲的“中介”收入。
扭曲的政商关系并没有将湘鄂情带来持久繁华,倒是一点繁华落尽,露出了赤裸的身躯。在经历了商标贱卖、更名换“马甲”、转型失败之后,湘鄂情已成了“薄情郎”,老板一走了之,留下的是一地鸡毛。湘鄂情的替身中科云网已经在股市戴上小红帽,并赫然列证监会调查名单中,命悬一线。
继2013年中报业绩预亏2.4亿元之后,湘鄂情公告,宣布关停旗下位于北京、上海等地的8家门店的经营,湘鄂情认为,这些门店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且扭亏前景不明,因此决定停止营业。两年前,有媒体记者采访湘鄂情副董事长訚肃,对于公司面临的困境,他显得很无奈。他告诉记者,酒店已转向做大众化餐饮,十多元的菜品随处可见,而最贵的也不过是108元的剁椒鱼头。为了生路,湘鄂情甚至不惜放下身段,在武汉承包一些工厂的食堂,为员工提供盒饭,这在以前完全是不屑一顾的。
当下,A股火爆,但也有隐忧,其中之一就是上市公司通过灰色链条搞利益输送,已经常态化。有的通过关联交易、关联公司获利,有的通过确定能获厚利的股权投资成为巨富,有的通过贱卖贵买上市公司资产洗劫财富,在这样阴暗的利益输送通道中,某些上市公司成了不用高管负责的公共垃圾筐,变成一个现金输血站。而曾经为国企脱困、为中国股市做出贡献的上亿股民,他们的利益却得不到保障。
在中国,密切的政商关系曾是商业润滑剂,如今随着市场秩序的整饬,灰暗的政商关系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费正清曾经在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充满困惑地写道:“一个西方人对于全部中国历史所要问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是,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
在绵延数百年的商业河流中,政商博弈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难题。要么企业屈服于政要,要么企业被政要扼杀。湘鄂情也难逃这样的逻辑。于是,无论是通过政界人脉关系把餐饮做得如烈火烹油,还是通过政界官员充当掮客,在资本市场搞利益输送,制造虚假繁荣,让A股泡沫泛起,都说明中国企业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试图依托密切的政商关系求得市场资源,追逐最大的商业利润,而自己并无独立尊严。
遗憾的是,这样的逻辑眼下已经行不通了,无论是反腐风暴,还是市场秩序匡正,都在把企业逼上阳关大道,别指望类似“湘鄂朋友圈”背后的政商关系,还是老老实实地苦练内功,精心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拿出过硬的产品,才是人间正道,才有独立的品格力量和尊严。
|责任编辑:玉茗 mdn80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