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重新发现中医

2015-03-17 12:04安平
中国慈善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凤凰卫视百度生命

安平

我的人生使命就是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医,让更多的人学会了解自己和家人的身体,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生命资产

梁冬的很多文章近来被很多微信号转发,这让梁冬感到很惭愧,甚至有“强大的恐惧”。“那都是我六年前写的东西,比如《其实身体不需要这么多东西》、《最靠谱的养生是做一个天真的人》,文中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是偏执的。”

为了“避免再造更多口业”,他写了一篇《梁冬反思录》,将多年来对中医的思考更加审慎地呈现了出来。他思考的主题是:中医要和科学对立吗?传统就一定优于现代吗?心法对了就能治病吗?无为的同时就不能有为吗?

这是关于中医的思考,亦是关于哲学的思考。文章结语,他说:我说的都是错的。因为“不要迷信一切。每一项东西都是因地、因人而不断变化的。”

在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百度市场副总裁梁冬、广告营销专家梁冬等身份之后,现在,在中医推广者、中医文化传播者这个身份里,梁冬将他的心安顿了下来,充满“温暖喜悦”。这四个字,写在他的正安中医诊所门前的匾额上,前面四字是“正心诚意”。

“大部分人生重要的事情都不是自己选的。”梁冬相信因缘和合。对于当下的这条路,他亦把它看成是生命的启示。他接受了它,从中看到了智慧和力量,然后,以不同的方式,他正蓄力将这些智慧和力量向外推展开来。

巅峰之后的离开

1991年的一个下午,高中生梁冬在广州图书馆里看到了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这本书开启了梁冬的梦想。“我才知道广告原来是这样一个东西,它是如此紧密地和商品经济结合在一起,而且它在某种程度上还把现代的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商业逻辑结合在一起。”

高考时,梁冬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广告系。他此后的人生脉络,就此展开。

1998年,梁冬进入凤凰卫视。体育、财经、娱乐节目的编辑、记者,他都做过,而转折,发生在对《凤凰直班车》的救场上。

某一天,因为鲁豫患眼疾不能上镜,梁冬被推到了《凤凰直班车》的前台。一切都是始料未及的、狼狈的。

离节目结束还有3分钟,梁冬便对观众说,“咱们明天见”。“主编当时就疯了,他冲进来告诉我,还有两条新闻没有播。” 梁冬难堪地回到镜头前:“不好意思,这里还有两条新闻。”

后来,在和鲁豫的一次聊天中,梁冬回忆那时的经历,“当时想死的心情都有。你知道当着几千万人丢脸那种感觉不是很多人有的,就是你看到那个人说话在吞口水,说了一半之后,哦,不对,再来一遍。”

这样的郁闷和紧张持续了两周时间,“它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把一个很年轻的心灵摧残至那种疯狂的地步。”梁冬想到了放弃。

这时,凤凰卫视中文台台长王纪言对他说了一句话,“一个人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否则的话呢,你永远给别人留下的是一个很差的失败的印象。”

这句话点醒了梁冬,“为了这句话我要一直努力,做到有一天大家都说他不是最差的主持人的时候,我觉得就可以给自己一个交代了。”

于是有了之后的《娱乐串串烧》。这档娱乐节目由梁冬主编主持,它创新性地把电视评论与娱乐新闻相糅合,再配以梁冬幽默风趣辛辣的主持风格,一时间吸引拥趸无数。梁冬由此荣获“中国电视榜2002—2003年度最佳娱乐节目主持人”称号,被誉为凤凰卫视新闻娱乐化的形象代言人。

路已经走出来了,接着走下去,会是风光的、容易的。但是,梁冬感受到了恐惧。

“2004年,我已经感知到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有一天,梁冬把百度上最热门的十个关键词拿去问凤凰的同事,很多同事都只知道其中一两个。“我一下子觉得,天哪,鸿沟那么巨大。然后就想,自己还年轻,不能这样在老媒体里继续待下去,要撤。”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彦宏邀请梁冬进入百度。是时,梁冬连qq和msn都不会用。他觉得自己干不了。李彦宏回他一句,“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2005年1月,梁冬进入百度,成为市场副总裁。

在很多人看来,李彦宏此举对百度和梁冬来说都是一场冒险。两年后,梁冬在一篇文章里,写下了他的百度生涯回顾。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和同事们一起把‘百度一下推动成为一个人所共知的口头禅。百度由一个名词变成了一个动词,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过去的两年,经历百度上市。‘百度成为了一个和中国梦想紧密相联的传奇—可能只有百度才会让如此年轻的我领导他的上市传播运动。”

在百度,由梁冬主导发动的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特性的传播方案,获得了业界的认同。《21世纪经济报道》和《InterBrand》把百度的品牌建设列为年度案例,他主导的“百度更懂中文”网络运动获得了最具商业价值的实效行销的金奖—艾菲奖。

在所有的业界对于梁冬为百度作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评价中,最重的一个是,“他把百度由一个冰冷的技术公司变成了一个人文的公司。”

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梁冬始终认为,自己对百度没有什么贡献。“我是不胜任的,很多事情我是干不了的。”

他再次选择离开。

了解生命的真相

在凤凰卫视时,因为身体不好,梁冬曾经看过很多中医书籍,接触到了《思考中医》这本书,于是联系了作者刘力红先生。深谈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世界上还是有智慧的人。

其后,梁冬的太太得了一次病,连咳带吐带拉,病了二十多天,一直不好。“正好,刘力红老师和李可老师云游到了广州。两个人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一样,分别把着她的左右手诊脉,然后两人对视一下,开了一个方子:麻黄附子细辛汤。两点钟吃下的药,四点钟就好了,完全跟没事儿人一样了。”

这些事坚定了梁冬要学中医的决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梁冬认识了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邓铁涛老先生,并拜他为师。“他给我的建议就是,通过中医能更好地理解一些东西,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2007年春节,梁冬在印度之旅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觉得,我的人生使命就是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医,让更多的人学会了解自己和家人的身体,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生命资产。”

他开始与媒体合作,创办《国学堂》节目。《国学堂》大力宣讲“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其间,他与徐文兵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讲的《黄帝内经》大受听众欢迎。

2010年,梁冬作为联合创始人的正安中医诊所在北京开业。梁冬对这家诊所的解释是,“生命,是一股流动的气,它需要我们倾听、等待、每日培养,直至你发现生命的能量充满身体。这里是一家尊重生命的新古典中医诊所,正安中医。”

如今的正安中医,已是五城七店的规模,既有医馆给人看病,也做《国学堂》《冬吴相对论》这样的节目,还有正安生命资产管理学院面向中医、国学爱好者以及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课程及讲座服务。

今后,梁冬还打算建一些像学校一样的养老院,让中国现在的中年人—未来的老年人,重新学习那些我们在学校里没有学习过的东西。

“比如说,怎么去爱,怎么去观察自己,怎么接受生与死,怎么透过调整呼吸去让自己的内脏做运动,怎么重新学会欢喜,怎么跟儿女相处,怎么与疾病共存……他对生活有理解、对生命有理解了,再去把一些重要的东西告诉他的孩子。将来,我希望正安是这样的一个机构,帮助大家了解生命的真相。”

建这样一所“学校”,是因为梁冬认识到,“中国的老年人尤其是这一拨,关于生命和爱的教育是匮乏的。中国人都需要重新去学会理解礼这件事。礼是什么?礼是尊重和爱的艺术,是我们民族缺失了一百年的东西。礼文化的本质,是借用对物的、其他人的或是对天地的尊重,来让自己形成尊重的习惯,让你变得谦卑。懂了这些东西之后,才会明白每一天活在当下的快乐。”

接触中医和开医院之后,梁冬看到了最大的好处。“不是身体变好了,而是对不那么好的身体接受了。接受了,你知道怨不得别人,开始不抱怨别人的时候,自己的状况没有那么糟糕你知道吗?”

梁冬的手机上有一段话,他很喜欢,经常拿出来和人分享。“《圣经》里说有福的人,必活得像一棵树—不寄望他人,牢牢扎根在生活的洪流里,不疾不徐,不蔓不枝,按时开花,按时结果,叶子永不枯干,风雨中才更见翠绿。

猜你喜欢
凤凰卫视百度生命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凤凰卫视资讯台时事类节目开场白及结束语分析
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职工权利议题的电视媒体呈现*——以央视和凤凰卫视的相关报道为例
百度医生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