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生命飞翔的轻响

2015-03-16 08:50张虹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灵性安静蝴蝶

张虹

【摘 要】 《触摸春天》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生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因此,作者始终围绕“生命”这个中心话题展开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环节,设计了六个板块进行教学。

【关 键 词】 生命;触摸春天;语文;四年级

《触摸春天》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生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一个邻家的盲女孩安静为形象,以代表春天的蝴蝶为意象,娓娓道出一个蕴涵很深的哲学话题:触摸生命的春天。“在春暖花开,清香袅袅的早晨,一个特殊的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悄悄地停留在一株月季前,慢慢地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请随我一起走进《触摸春天》,去聆听生命飞翔的轻响……

于是,本人始终围绕:“生命”这个中心话题展开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环节,设计了六个板块进行教学:一、解题导课,品味“触摸”;二、初读课文,感受“奇迹”;三、用心品味,体验“灵性”(第一课时);四、复习导课,品味“灵性”;五、自主朗读,抒发“感动”;六、拓展延伸,表达“热爱”(第二课时)等环节教学。

一、《触摸春天》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过程与方法的设定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词。

2. 了解盲人是怎样来了解世界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意。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4.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体会生命的权利、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培养珍爱自己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难点】 运用适当方法体会,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引发学生从盲女孩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程与方法】

1. 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回顾”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运用资料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2. 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

二、如何教学《触摸春天》

【教学流程】

上课前一天,要求学生自学(预习)《触摸春天》:

①课前收集珍惜春天的诗词、词语。读准、读通课文,不会的字查字典,多读几遍。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家长听;②边读边想边写批注,从哪些词语、句子、片段、标点等语言材料中,知道哪些体会;③思考课文后面提出的思考题,并试着解答;④提出疑难的问题,注意思考《触摸春天》中“触摸生命的春天”;⑤组长利用早读时间检查本组同学读通课文情况。

以下为课堂教学基本环节,教学时间为2课时:

板块一:解题导课,品味“触摸”(第一课时)

1.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珍惜春天的诗词、词语。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读好课题很重要,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下面,就让我们给随作者走进文本一同去触摸春天。

板块二:初读课文,感受“奇迹”

(一)初步感知

1. 组长反馈早读时间检查本组同学读通课文情况。

(1)同桌互相认读生字。集体认读生字词,相机教学 “瞬”字的书写。强调三个多音字:悄然、划过、曲线。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结合预习,交流预习收集到的信息。

(3)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本组同学反馈小组讨论内容。

在这个环节,温馨提示:反馈时做到把本组同学一致统一的内容向全班汇报;其他小组汇报过的不再重复;发现反馈同学不足之处可以互相补充。师在小组代表反馈过程中,提示不足之处。

(4)对上述反馈进行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预习收集到如此之多的信息,能把一段话读短,短到能用几个字来概括,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阅读本领。不足之处做恰当的补充。

2. (音乐起)师范读课文,思考: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二)感受“奇迹”

1.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结合收集到的信息,找出“奇迹”的句子。

2.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相机引导:

(1)“安静地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①生:在我们的印象中,盲人是小心翼翼、步履蹒跚走路的,而安静却能够在——“穿梭”。

②谁能上来做一个穿梭的动作。再来,闭上眼睛你再来回地穿梭几遍,告诉老师,你刚才在穿梭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③想象:安静第一次来到小区绿地上的情境。

(2)“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比较句子:

①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②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3)理解“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板块三:用心品味,体验“灵性”

1. “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2. 学生自主默读、思考,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 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

4. 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梳理出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8岁的盲女孩神奇的灵性竟然将一只睁着眼睛的蝴蝶抓住了。多么神奇的事情啊!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板块四:复习导课,品味“灵性”(第二课时)

1. 听写生字词:穿梭、流畅、悄然、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

2. 课文主要讲什么。

3. 安静在这八个春天中,还会触摸到什么呢?

(预设:小草、树叶……)

4. (音乐起)课件出示图片,“体验”主人公的生活,走进盲女孩的内心世界。

想象:“______在她的手指间______,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5. 总结:双目失明的盲女孩没有被命运打倒,而是拥有这样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学到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板块五:自主朗读,抒发“感动”

1. 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选一句你最感动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1)学生自主默读、思考,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悟;

(2)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

相机引导出示句子:

①“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②“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③“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指名几名学生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再归纳为:

她热爱生命。你瞧“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感受着蝴蝶的生命所在,不也是在诠释自己的生命所在吗?享受生命的同时,更应该像蝴蝶那样飞出优美的曲线,飞出精彩的世界,飞出人生的梦想。可想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使奇迹变成了现实。

2. 相机学习:阅读链接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板块六:拓展延伸,表达“热爱”

1. 资料引入,延伸感动

安静8岁,你们10岁,老师今天想让大家认识一个9岁的小男孩。(出示照片)他叫周大观,7岁那一年他得了癌症,经过两次大手术头发全掉光了,而且身体越来越虚弱。可即使这样,他每天都带着微笑面对每个人。他有一个梦——成为一个诗人!于是他坚持在病床上写下了42首诗,还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当他为治疗截去一只脚时,他写了这首诗《我还有一只脚》。

(出示课件:《我还有一只脚》)

续写“安静双目失明,周大观只有一条腿,我还有______,我要______”的句式,说出你的心里话。(音乐起)

(预设:我还有明亮的眼睛,我要欣赏美丽的世界;我还有健全的双腿,我要快乐奔跑;我还有灵敏的耳朵,我要倾听大自然的美妙乐章……)

2. 升华情感,总结全文

(1)总结:感动在延续,生活在继续。这么多人都是如此用心的感受这个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作为健康的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我们都要记住:我们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我们要用它来——触摸春天,去聆听生命飞翔的轻响。

(2)布置作业。

①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成《每课一练》第17课。

③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猜你喜欢
灵性安静蝴蝶
荷品
楼上请安静
楼上请安静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安静
为了蝴蝶
捉蝴蝶
道不远人楼难弃
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