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战争

2015-03-16 00:56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5年3期
关键词:列宁格勒军号电波

提起战争,人们很自然地想起那些驰骋沙场的骁将。可你是否知道,战争也与其他事物息息相关。历史上众多的军事家中,有许多人都酷爱并精通音乐。

如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擅长作曲;战国时期秦国大将刘越石好“胡乐”;三国著名武将吕布爱好弹筝,周瑜是审音的权威,诸葛亮善操琴;东晋武将刘琨善吹胡笳……

古音乐的魅力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与项羽战于垓下,两军对垒、相持不下。刘邦的谋士张良教士兵在月夜唱出悲怆的楚歌,引起项羽麾下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很多楚兵趁机弃甲回乡,项羽因此大败。

在古代欧洲,斯巴达人和美塞尼亚人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后来雅典人派了一位教师支援斯巴达人。他精通音乐,在研究了双方的军事情况后,创作了一支战歌,并用小号吹奏出激动人心的军乐。结果,斯巴达人在嘹亮的军乐和昂扬的战歌的鼓动下冲锋陷阵,终于取得了胜利。

《圣经·旧约》第六章里有约书亚吹公羊角而成功占领古城耶利哥的详细描述,这段记录便是音乐在战场上被作为心理武器的最早证据。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军队都使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在行军中传递信息,在战场上和营地内也是如此。希腊军队还会雇一些音乐家为军中的诗歌朗诵伴奏,朗诵这些以古代英雄为题材的颂诗和赞美诗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士兵和市民们要像古人一样英勇。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各国国家军队制定了一套乐声传令的调式标准。早在16世纪中期的一些士兵手册上就罗列着诸如“行进”、“靠近”、“攻击”、“撤退”和“散兵”等种种调式。对于士兵来说,听懂这些信号并把它们所表达的命令转化成特定的行动,是最基本的技能。

有效的麻醉剂

希特勒本人是一个音乐迷,他十分喜爱贝多芬的音乐。然而当他发动侵略战争之时,音乐竟被当成了“侵略工具”。

1940年4月9日,德国入侵挪威。德军乘胜进军其首都奥斯陆时,率先派出一支由5个连队共1500人组成的军乐队为先导,演奏华尔兹舞曲和流行的美国小调。

正当市民们为这美妙的乐曲叫好时,码头上却悄悄停靠了几艘德国登陆舰,2万多步兵、炮兵、装甲兵从容不迫地上了岸。不一会儿,空中又传来嗡嗡声,大批德国战机出现在奥斯陆上空。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城市已被占领了!

同年夏秋之交,英国伦敦高耸入云的广播天线塔一刻不停地发射着强大的电波,给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听众送去美妙的音乐。可是,谁也没有料到,这电波却给他们带来了深重灾难。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能见度几乎到了最低,市民们都认为德国的轰炸机不会来了。而就在当晚,电台将推迟半小时结束,专门播放听众点播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晚上10点,市民们打开收音机,强大的电波信号带着《命运交响曲》激动人心的乐曲荡漾在大街小巷,人们沉浸在乐曲所展示的悲壮、不屈的音乐氛围中。然而,厄运已经悄悄降临。

这时,就在离伦敦不远的上空,一架德军派来的侦听机正静静地听着这首世界名曲,它的后面跟着强大的轰炸机群。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出现无线电导航设备,伦敦广播电台之前曾收到过军方的警告:德军有新式接收器,可能会顺着电波飞到伦敦,无论如何要在晚上停止一切电波信号。

可是,电台负责人根本不相信,坚持在晚上10点播放音乐。当军方还没有做出最后的答复时,《命运交响曲》乐曲已经响起。而纳粹德国的轰炸机群在装有接收无线电信号收信机的领航机引导下,迅速而又准确地飞向伦敦的目标区域。

倾刻间,炸弹雨点般倾泻而下,此时,防空警报才响起,但一切都晚了!整个伦敦被火光照得通红,许多陶醉在音乐中的市民还没有离开收音机就被炸死了。伦敦为《命运交响曲》付出了惨痛代价。

扭转命运的交响乐

1942年夏季,苏联卫国战争正值白热化阶段,列宁格勒处于德军的重重包围,这座记载着“十月革命”光辉业绩的历史名城,已被德军的炸弹摧残得千疮百孔。列宁格勒前线总指挥是列·阿·戈尔诺夫,他不仅看到越来越多的战士倒下,而且一些人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色。

在这艰难的时刻,这位热爱音乐的前线总指挥比谁都清楚,现在部队最需要的是士气,于是命令列宁格勒音乐学院院长葛利高·费多洛维奇·费谢契格抄写《第七交响乐》总谱,并召集正在前线战斗的演奏家们重组广播交响乐团。

8月9日,在列宁格勒的一家音乐厅里突然响起了雄壮的《第七交响乐》。演奏5分钟后,守城炮兵将3000发大口径炮弹倾泻到敌人的阵地上。一阵阵炮声和交响乐声融为一体,组成了一曲高亢的战斗进行曲。

千千万万的城市公民手握冲锋枪,眼含热泪倾听着这庄严的乐曲,心中升起了一阵阵狂热的爱国激情。在濒临绝望和死亡的时刻,列宁格勒愤怒了,给来犯的德军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总指挥戈尔诺夫利用音乐激发了人们的斗志,使得雄壮的音符唤起了神奇的力量,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军号军乐的使命

虽然电子时代的来临使军号更多地只在举行仪式时被使用,但当丢失电源或电路坏掉时,军号还是能在战场上重振雄风。

越南共产党军队在两次20世纪印度支那战争中仍使用军号发令。而中国军队也在上世纪50年代缺乏现代通讯工具的条件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使用了军号。美国士兵被四处响起的中国军号号令声和黑暗山林中此起彼伏的回音折腾得身心疲惫。

如今,每个国家都选定了属于自己的标志性的进行曲,军队必须记住本国的曲子——这就是现代国歌的前身。

在战争的硝烟中,半英里外正在行进的一支队伍有可能是自己人,但也有可能是敌军,即使他们的军旗不能清晰显现,他们的进行曲也能说明其身份。足智多谋的指挥官们有办法把这种约定俗成的惯例偷偷转化为自身优势。

音乐在战争这种特定的环境里,有时还能代替密码传递信息。英、德两国在非洲进行的一次战役中,一位精通音乐的英国飞行员奉命飞越德军前线执行侦察任务,当他通过无线电向司令部发送情报时,用口哨一遍遍地反复吹出C、bE、bC、bbB四个音。

司令部听到这几个音后一时困惑不解,幸亏军官中有一位音乐家,他稍加思索后断定,侦察员试图传递这样的情报:“德军第七师已经缩编。”事实果真如此。

音乐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岁月的军营,都与战争、军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在特定的岁月、特定的环境中,音乐作为有声“武器”能鼓舞士气,激励将士们为真理、为正义去冲锋陷阵,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列宁格勒军号电波
吹军号
军号
The Speed of Light
俄列宁格勒一期2号机组永久关闭
俄列宁格勒二期2号机组即将装料
让『古田军号』在闽西大地永远嘹亮——《古田军号》电影观后感
瞌睡电波
俄纪念列宁格勒解除封锁
125克黑面包打垮希特勒
“电波卫士”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