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长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262人,截止到2015年1月,培训工作基本结束。能够完成这一任务,一靠政策,二靠领导重视,同时也与扬“长”避“短”的培训方式密不可分。
扬三“长”。一是扬长阳特色作物之长。长阳按产业可分八大产业,即粮油、蔬菜、茶叶、柑橘、生猪、水产、药材、魔芋。而带给农民巨大效益的是蔬菜、茶叶、柑橘和养殖,2014年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首先选择了蔬菜、茶叶和柑橘,农民在这些作物中有自己的生产和营销经验;二是扬师资雄厚之长,长阳现有6个正高级农艺师,即果茶、蔬菜、粮油、养殖、植保、土肥等专业各有一名,有25名高级农艺师和56名中级职称的农艺师。因此在培训中,以本地教师为主,同时也聘请了省市两级专家来长阳县授课,这样大大增加了学员的兴趣;三是扬农民求知若渴之长,在产业发达的地方,农民对文化知识求知若渴,对农艺师的到来热烈欢迎,更愿意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的学习。
避三“短”。首先是避农民分散之短。山区本身就是以人员分散为主,如果每一个班都在县里开班,大多数农民可能因为家里有事不能参加。长阳县四个班选择了四个地方,蔬菜在火烧坪实用人才基地,柑橘在磨市柑橘专业合作社,茶叶在廪君茶叶专业合作社,植保服务在龙舟坪镇,让农民方便学习,务农和学习两不误;其次是避山区财政困难之短。长阳属于贫困山区,不可能有更多更好的配套政策,长阳县农广校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惠民政策,最大限度优惠参训农民,另一方面承诺1~3年的跟踪服务,保证让农民能够学习技术,掌握技术,使用技术,促进产业化发展。同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争取优惠政策;最后是避农民学习时间长后难于坚持之短。长阳县尽量坚持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实习与观摩结合,吸引众多农民加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