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徐流营初级中学 064408)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韩淑丽(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徐流营初级中学 064408)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极大地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它使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式更加新颖,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扩展课堂的知识容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主动学习教学效果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们看到,信息技术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信息技术更是以其信息量大、形象直观、传播速度快,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悄然走进我们的课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本来抽象、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更易于学生理解,使数学教学更高效、更丰富、更具魅力,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有效促进了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学习的强大动力之一。一堂课的开始,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熟悉且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图文、声像并茂,将学生带入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求新知的欲望,打开学生的心扉,增强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去,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数学课的内容一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仅仅用语言描述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不易理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有化难为易的优势,因此,利用多媒体可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形象、具体、直观的图像,使传统教学中教师很难讲解的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形象处理,帮助学生理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为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的教学时,本节课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效果不是很理想。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在课前制作Flash动画课件,采用割补法为学生展示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看着动态的图形变化,通过对比、观察、分析,深刻理解了这种证明方法的奥妙,科学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养成利用数学思想分析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又一重要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就成为我们教师非常关注的话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仅仅凭借简单的记忆和运算很难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很难提到有效培养。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平移、割补、展开、翻转等方式,让学生通过直观图像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空间观念,在短时间内排除思维障碍,这是语言描述和实物操作所无法比拟的,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一课时,轴对称的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蝴蝶、蜻蜓、人的身体、京剧脸谱、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圆、大写字母A、U、H、M、O、W、E、D等,并演示它们沿对称轴对折并重合的现象引出轴对称的概念。在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同一图形沿不同的轴进行对折,发现也能重合,学生小组讨论可知,同一个图形可以有几条对称轴,如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有的可以有无数条对称轴,如圆。这样教学,学生从直观观察对折后重合再到头脑中想象对折后重合的过程,空间想象力逐渐形成,实现高效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
学会知识不是目的,应用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为了练而练,不仅达不到练题的真正目的,久而久之,学生还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学习迷失方向。这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喜欢的训练活动。比如,通过动画课件设计摘苹果,闯关等智力大比拼活动,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活动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习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应用新知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容量,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进一步展示问题解决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新知,扫清知识的盲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的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等诸多优点,激发学生学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通过资源整合有效拉近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做到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与此同时,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利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确实能起到提高教学效率,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作用。
[1]朱元生.用割补拼接法证明勾股定理[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1(Z2).
[2]赵宏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祖国:建设版,2014(2).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