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胡 鑫 张峭春 陈 扬
新华网飞手航拍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纪实
□ 文/胡 鑫 张峭春 陈 扬
编者按:新华网新闻无人机队安徽中队“飞手”张峭春、陈扬两次深入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核心区域进行报道,现场情况如何?无人机航拍遇到了哪些问题?“飞手”经历了哪些难忘瞬间?
新华网 无人机 航拍 天津港 “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
▲ 张峭春在爆炸核心区进行航拍。
2015年8月14日,新华网新闻无人机队安徽中队“飞手”张峭春、陈扬携无人机连夜赶赴天津,协助做好“8·12”事故的新闻报道。
在新华社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两位90后“飞手”冒险进入事故核心区域,连续24小时不间断工作,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新闻素材。8月15日,在国家核防化应急救援队的帮助下,两位“飞手”再次深入到事故的核心区域,全景展示了爆炸事故现场,向广大网友展现了事故的严重性和救灾的复杂性,这是新华网首次在重大事件报道中运用无人机技术进行航拍,也是新华网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
在事件报道中,两位“飞手”直击爆炸事故核心现场,拍摄了百余张新闻图片和时长近1小时的视频素材,经过编辑筛选,共发布16张图片和时长约3分钟的视频,圆满完成了此次航拍报道。
“飞手”张峭春、陈扬两次深入爆炸核心区域,现场真实情况如何?两位“飞手”都经历了哪些难忘瞬间?
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新华网安徽频道奉命支援天津新闻报道,频道负责人立刻组织无人机航拍报道中队前往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现场进行航拍报道。到达天津后,“飞手”张峭春、陈扬马不停蹄赶往爆炸事故现场。“离爆炸现场越近,心里越忐忑。当我们准备进入爆炸核心区时,警察对现场进行了管制和封锁”,张峭春、陈扬第一时间把现场情况向后方汇报,“在新华社总社、新华网和解放军分社的协调下,我们终于在当天下午4点钟左右进入爆炸核心区域进行航拍报道工作。现场的场景让我们终生难忘,被爆炸冲击波损毁的房屋千疮百孔,被烧焦的车辆横七竖八地躺在高速公路上,天津港收费站十多个收费窗口全部遭到破坏,满地都是玻璃碎片和被炸飞的各种物体残骸,触目惊心。我们心中的恐惧和使命感瞬间交织在一起。”
无人机起飞地点设在距离爆炸中心点300米的海滨高速桥上,“飞手”张峭春、陈扬采用手握遥控器推动摇杆起飞模式,无人机安全飞入爆炸核心点上空,“当第一个画面传入到监视器屏幕上时,我们的思维被现场惨烈的景象震撼了。突然从而耳边传来“砰”的一声,迟疑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是一次爆炸!我们立马卧倒,躲避爆炸带来的危险。”
当天风速较快,现场时有小规模爆炸发生,大量金属残骸对无人机飞行造成了电磁干扰,增加了飞行难度和风险,为了航拍到更多爆炸现场画面,“飞手”张峭春、陈扬在操控中不断调整飞行姿态,修正因大风和电磁干扰带来的航向偏移,利用超高空、超低空、俯冲、越轴交叉、中轴环绕等飞行轨迹进行拍摄。经过近3个小时工作,顺利完成了当天的航拍图片和视频素材的采集工作,无人机安全着陆。此时,新华网总部已经安排好视频制作部的同事与飞手对接,为了尽快将图片和视频传回,两名飞手各自负重10公斤,徒步两公里走出了爆炸核心封锁区,立即赶往新华网天津分公司进行图片筛选和视频剪辑制作,在后方编辑部的配合、调度下,终于在第二天凌晨将制作好的16张图片、90秒视频传回新华网发布。
15日中午11时许,爆炸核心区域三公里内人员全部撤出,“飞手”张峭春、陈扬跟随国家核防化应急部队再次进入到爆炸核心区域1公里内。不同于前一日的危险,当天现场疑似有氰化钠和神经性毒气泄漏,并且空气雾霾严重,影响到画面效果,“我们只配备了普通口罩,完全阻挡不了吸入疑似氰化钠气体和神经性毒气,被迫撤往离爆炸中心点一公里以外的地点进行航拍。”
为了拍摄到现场情况,张峭春、陈扬冒险让无人机飞出最大飞行半径,中间多次出现无人机与遥控器失联情况。两个多小时后,无人机总算安全着陆,满身都是灰尘和污染物。当天晚上10点,张峭春、陈扬将筛选出的10张图片和剪辑完成的60秒视频传回新华网。新华网后方编辑和前方飞手一起奋战到深夜,最终成功发布图片8张、视频60秒。
(本文为新华网新闻无人机队安徽中队飞手张峭春、陈扬讲述,胡鑫整理。作者单位:新华网安徽频道)
编 辑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