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树德
关于齐家玉文化细部研究的建议
朗树德
首先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参加今天的会议,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去年的活动也邀请了我,但很遗憾,我没能参加,不过我一直在关注着考察的进行。使我感到很惊奇的一点是,考察的专家学者们调研了如此多的古遗址、博物馆,但大家都不是搞考古专业的,因此,我认为大家的考察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途径。这种途径主要表现在“三结合”上,即书斋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遗址出土物相结合,多领域、多学科、多地区相结合。下面我讲两个小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从外观入手,我们发现马衔山与马鬃山的玉和齐家文化玉器用玉十分接近,那么,如何确实论证这个结论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尽管历史考古界的同仁们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成果都不是很显著。大约在五六年前,中国地质大学、国家文物局、社科院考古所、甘肃省考古所的专家们在甘肃、青海进行了考察,但截至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考察结果。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二马”(马鬃山、马衔山)的玉料都是透闪石,属于软玉,但对于其具体成分以及其和齐家玉器成分的对比,尚没有科学的数据分析,这是我们希望能在今后看到的重要成果之一。我的研究方向是史前考古,最近几年,由于一些其他工作,没有将这方面的研究继续下去。我们发掘大地湾遗址时发现,7000~8000年前的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玉器了,后来的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也都发现了用于实用和装饰的玉器。当年,我们也考虑到了玉料的来源,也前往马衔山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马衔山玉料与大地湾出土玉器玉料不同,但至于其与齐家玉器玉料关系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第二个问题,我想讲一下标准器的问题。对玉器进行的研究都有一个标准器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第二个层次是文博系统收藏的玉器,这些玉器一般都有确切的出土地点;第三个层次是民间收藏的玉器,这些玉器中有一部分是可靠的,也有一部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近10年,市场上齐家玉器炒作得非常厉害,兰州也召开过几次齐家玉器的研讨会,但根据我的经验看,都是有很大问题的,有的扩大了齐家玉器的概念,有的错误肯定了一些东西。因此,搞清具体玉器的出土地点、流传经历都是需要我们仔细研究的方向。
另外,我还想说一点,易老师刚才讲的我很同意,玉石之路实际上也是金石之路。金,从广义上来讲是指金属,狭义上就是指金器。齐家文化的磨沟遗址出土的金耳环、金项圈是中国考古出土最早的金器。根据最近几年的考古成果看,大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这些金器是从西边传过来的。玉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而金则是从外面传入的,所以说我很同意玉石之路也就是金石之路的观点。
内蒙古的包红梅女士刚才讲了草原文化,而我们甘肃地区则与草原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例如,产生于草原地区的石刃骨刀,在甘肃也普遍出现,但过了陕西以后就没有了。石刃骨刀的特点是骨器上有个槽,槽里边镶嵌着石头。甘肃出土的齐家文化石刃骨刀里边镶嵌的是铜片。本次考察中,相信各位专家都有很多收获,我期待着看到各位的成果。
郎树德,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根据2015年6月17日会议现场录音整理,稍作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