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帛之路》创作谈四集电视纪录片

2015-03-16 08:07徐永盛
丝绸之路 2015年15期
关键词:考察团纪录片文化

文/徐永盛

文/冯旭文

文/袁洁

文/高应强

文/何成裕

文/赵建平

《玉帛之路》创作谈四集电视纪录片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决策部署,在2014年“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期间,由武威市广播电视台和我刊联合创制了四集电视纪录片《玉帛之路》。我刊增发专刊,全文刊发了纪录片文本。之后,该片先后在中国甘肃网、首届中国玉文化高端论坛和考察沿线城市电视台展播,得到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风沙磨砺俏玉容

文/徐永盛

一、基本情况

纪录片《玉帛之路》由武威市广播电视台、《丝绸之路》杂志社联合出品。该片的创作,得到了武威市委宣传部、武威市广播电视台的积极支持和热切关注,得到了西北师范大学和考察沿线兰州市、张掖市、酒泉市、定西市和临洮县等市县广播电视台的热情支持,得到了考察团成员的大力支持。考察团成员、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老先生在百忙之中多次致电询问,亲切指导相关问题;叶舒宪教授担任学术顾问,易华研究员在百忙之中亲自审核、修改了文本,作家、《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冯玉雷担任文学指导,并提供了由他作词、赵小钧作曲的主题音乐和主题歌《莲花》。冯玉雷和孙海芳还提供了大量有关石峁古城、马衔山的照片。作家、阿克苏地区人大主任卢法政,考古专家刘学堂,安琪博士等都给予了各种帮助和支持。国家一级书画家、陕西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郭钧西先生为本片题写了片名。

二、主要内容

《玉帛之路》纪录片共四集,分别为《玉出昆冈》《驿路寻玉》《玉振金声》和《玉耀陇原》,每集60分钟,总时长240分钟。该片通过“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这一“现实事实”的客观纪录,全面反映了专家学者对玉帛之路的背景研究、路线研究、玉资源研究、齐家古国研究和华夏史前文明探讨,集中展示了产生于陇原大地上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火浇沟文化、沙井文化、辛店文化的独特魅力,全景再现了华夏史前文明时期“玉石之路”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真实”,理性探讨了玉石神话信仰、神话王权建构和玉所承载的以“和合精神”为代表的核心价值,阐释了陇原大地对华夏文明发祥、传承的必然关系和积极影响,说明了甘肃是中国远古时代文化改革开放融汇的前沿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正如古诗所言,“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一个市级电视台要承担如此宏大、厚重的选题,确实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创作团队坚信,只要有一颗如玉般虔诚的心,有一种真诚的激情,贫瘠的土地也会开出奇葩。

一是合理叙事,注重品位。纪录片创作力戒常规式的考察游记纪录,在注重史料性、学术性的同时,兼及艺术性、文学性,努力打造一部如玉的具有品位的作品。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作品努力实现两条线的叙事:一条为明线,即以考察活动的日程安排为故事,强调现实真实;一条为暗线,即玉帛之路的背景介绍、路线研究、玉资源研究、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阐述,强调历史真实。在明暗交替的叙事中,推进作品。

二是围绕主题,精心布局。通过纪录片实现知识普及,帮助更多的受众有效解决疑惑,形成共鸣,是创作这部纪录片的目的。虽然这次考察活动纪录只走了“玉帛之路”的一段路程,但做为一部完整的纪录片,需要比较系统地进行主题的传播。在每一集的设计中,我们努力做到立足考察活动故事点,延伸玉石学术知识点,点破纪录主体关键点。

三是注重细节,讲究审美。2014年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团成员中,有专家学者,有作家,还有文化书写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注定我们的努力必将结出丰硕而饱满的果实。因此,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努力克服枯燥单调的学术介绍,通过故事化的情节,通过细节的叙述,通过情感的渲染,赋予文化遗址一定的情感,让物质化的文物承载一定的思想,让那些永远长眠于史册中的信物活起来、立体化起来。纪录片中既有对陇原大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使枯燥的田野考察活态化;又通过现场的感受体验,实现古与今在视野与人文上的一统。在解说的方式上注重创新,大胆采用男女混配,女声侧重解说,总体营造史前文明悠长、玉文化温婉的氛围;男声侧重旁白,充当现场考察者的替身,在感受中率性表达,在思考中随意叙述。在两者的交互式进行中营造纪录片跌宕起伏的节奏,体现纪录片的美感。在画面的编辑中,除了现场的拍摄素材外,大量调取资料性图片,增强现实性;合理使用写意性画面和虚景,以保证纪录片的艺术品质。

三、感念展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和团队的成员们神游在三山五岳,神呓于三皇五帝,踟蹰在陇山陇水,听那高山流水间的玉之赋。截止目前,初步完成了纪录片的创作。回望过程,五味杂陈,百感交集。风沙磨砺俏玉容。与玉帛之路学术考察团的各位专家学者在一起的日子里,在为了纪录片创作而识玉、解玉、感玉、写玉的日子里,总会想起王勃的那首《滕王阁序》: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有怀投笔,无路请缨;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正是考察团成员如玉般的君子之心、君子之德,激励着我在平庸的现实中不甘平庸,在纷繁无味的尘世里耐住了寂寞,守住了清贫,而无怨无悔地去做这样的一些事情,至少还能在有所自卑的心田里有一些聊以自慰的感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携各位专家学者的激励继续前行,恪守君子比德于玉的操守,认真虔诚地去写每一篇稿子,去做每一部片子,去对待生命中经历过的每一个人和事,真诚寻找安放心灵的家园。

作者系《玉帛之路》纪录片编导、撰稿

中国作文者学系人《类玉学帛研究之会路甘》肃纪分录会片武编威工导作、基撰地稿主任

在“玉帛之路”上历炼成长

文/冯旭文

能参加此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我感到很荣幸。跟着叶舒宪、易华、刘学堂等这些专家学者学习,使我在做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又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中华史前文明,感受到了华夏文明的博大。

如果说10多天的随团拍摄是对我体力和拍摄能力的检验,那么四集电视纪录片《玉帛之路》的后期制作对我来说就是一次电视专业知识和历史、地理知识的检阅。尽管做电视纪录片已经多年,但历史文化方面,我只接触到过武威2000年前的历史知识,而这一次要探寻华夏4000年前的文明,面对这一宏大选题,我最初的感觉是眼前一黑,无从下手。好在有编导徐永盛的鼓励和鞭策,时隔1年,当我再次浏览拍摄素材,回味那10多天走过的行程,难以忘却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民乐东灰山遗址发现的远古时代的小麦、大麦和黄金,张掖高台发现的魏晋时期彩绘壁画等,将华夏文明史前、上古、中古层层文化承接,贯通。张掖境内的四坝文化覆盖了整个河西走廊,与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都有交集和碰撞……

考察团成员不顾烈日炎炎,徒步在沙漠中行进六七公里,意外发现了先民们用过的玉角料,使专家们对“西玉东输”的玉资源集散地有了新的认识,突破了单一的新疆和田玉局限,带来了更广阔的思考和研究空间。

烈日当头,酷热难挡,戈壁沙漠的干燥似乎要夺去所有生物体内的一点点水分。就在这样的天气里,考察团来到了接近新疆地界的玉石山。就在考察团沿河沟进入玉石山中却不见宝玉进退维谷的境况下,犹如神助,我首先发现了一块质地上乘的“山流水”,叶老师称赞我是玉的“有缘人”。这意外的收获给了考察团更大的信心,当下决策放弃入山打算,抓紧时间反向行走,向着水流曾经淌过的下游方向搜索。走到山下平缓地带,果然逐渐看到有一些散碎玉石,被冲击到坡地上,俯拾即是。原来在乱石嶙峋的地表上不易找到好的玉石,反倒是在河沟边沙地上,容易看到水流冲刷出来的玉石。大家重新打起精神,分头捡拾起来……

穿越扁都口、走进齐家坪……绵延4300多公里的征途上,围绕史前文化——齐家文化遗址而进行的探索和发现贯穿始终,为期两周的考察取得了重要成果。

这么重大的题材,对于一个市级电视台的记者来说是一场考验:远离自己了解的地理范围,超越常用的历史文化知识,我深感自身知识的匮乏。但使命所系,激情使然,我只有迎难而上,以重新学习的态度反复研读脚本,重新拾起历史和地理知识,上网查阅资料,反复揣摩编导意图。经过一个多月的“痛苦煎熬”,终于完成了四集240分钟的纪录片后期制作,幸甚!

作者系《玉帛之路》纪录片摄像、编辑

“玉帛之路”的空灵之音

文/袁洁

有人说,一部华夏文明史,就是一部玉的历史。

玉,温婉儒雅的君子风范,润泽以温的胸襟气度,唯美地穿过历史长河,在时代的大潮中蹁跹而舞。

玉帛之路,承载着华夏文明起源与民族灵魂的道路,记录着4000年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智慧和成就,谱写着一曲曲和平友好、繁荣和谐的千古绝唱!

面对玉、帛这些极富灵性的字眼,面对四集电视纪录片《玉帛之路》这样一个穿越古今、题材庞大的作品,作为承担纪录片解说任务的我来说是一次超越极限的挑战。

一、身临其境,感知作品

找准作品的主体对象和特定环境,身临其境,使自己始终与之合而为一,与之产生心灵上的交流与共鸣,这是解说者必须达到的境界。

四集电视纪录片《玉帛之路》以近6万字的宏大叙述,溯源古今,详细纪录了玉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兴起、传播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玉帛之路的文化背景及“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的重大意义等。作品文辞优美,构思巧妙,通过“玉帛之路”考察活动明线和玉帛文化探究暗线循序渐进式地表述古往今来人们惜玉爱玉的美好传统,主题突出,共鸣强烈,表现手法新颖独特,情感表达丰富细腻。

作品赋予“玉”一定的生命气息和色彩:每一块玉,都有她的神话信仰;每一块玉,都是人类文明前行的巨大动力。研究“玉石之路”,其实是在研究玉石所承载的神话信仰与价值观的传播与认同。玉文化研究课题,已成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和核心价值的崭新途径。当人们真正读懂了中国历史,就会清晰地发现:贯穿整个华夏史、融于中华民族血液、浸润整个国人灵魂的,是玉。透过玉,我们会看到文明与野蛮,战争与和平,贫穷与富强,开放与封闭,王权象征与君子理想。作品对“玉”充满灵性和神秘色彩的描述,千百年来人们寻玉、藏玉、赏玉、佩玉的执着,专家学者对玉石研究的痴迷,令我心驰神往,感念不已。

为了贴切地表述文稿,感染受众,解说中,我始终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化身为玉的情感和思维,喜玉之喜,爱玉之爱,说玉之语,抒玉之言。虽然我的面前只有一支黑色话筒,但我仿佛早已化身为空谷幽兰的通灵玉女,冷静委婉、理性含蓄地将自己的前世今生向人们娓娓道来。

二、以声传情,表述作品

纪录片《玉帛之路》通篇贯穿着浓浓的情感纽带。穿越华夏文明史,以“宁为玉碎”的爱国气节、“化为玉帛”的和谐理念、“润泽以温”的君子气概为核心内容的玉文化光芒四射,彪炳千秋。数千年来,人们寻玉、惜玉、爱玉、佩玉、以玉为骨、以玉为魂。玉的情感纽带已深深地流入中华文明绵绵的血管里,成为中国人独特的精神向度和情感追求,并演绎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与象征。

为了将自己的情感和作品基调融为一体,我翻阅了大量有关华夏文明、丝绸之路、玉石文化、玉帛之路、齐家文化等方面的学术资料,对“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的整体情况和背景意义以及玉文化的传播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储备。通过一遍遍通读纪录片文稿,加深了对作品和文字的理解把握。通过仔细聆听研究《台北故宫》《故宫》《丝绸之路》等优秀电视纪录片的配音技巧,认真推敲、揣摩在解说情感、节奏、语气、语调及停、连、重音等各方面的把控拿捏,找准感觉,强化状态。在每集40多分钟的解说里,我始终坚持做到心随文转,言随情出,以声传情,一气呵成,努力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内涵、情感脉络融为一体。在悠悠埙声、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中倾诉着玉女的空灵绝唱,讲述着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史诗。玉出昆冈,我在数千年的史前文明长河里探索发现,在纷繁迷离的史实中勾沉,在抽丝剥茧的探究中玉汝于成。那份荣耀,那份欣喜,不言而喻;驿路寻玉,穿越河西走廊这片热土,我在一路的考察行走中用大量史实和遗址证据娓娓道出了西部之玉的存在姿态;玉振金声,我在悠悠古道吟诵着东西合璧、和平友好的和谐诗篇;玉耀陇原,我为甘肃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创造出的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的“民族和合”精神而歌而唱。在总时长达240分钟的解说中,我尽力以自己对作品的深度理解来表达真实的情感,力求通过以情传情、声随情出的解说为作品锦上添花。

三、和谐共舞,提升作品

我们的团队在继往年屡次获得全国、全省各种奖项的基础上创作《玉帛之路》,无疑是对我们的再检验、再提升。为了创新,编导徐永盛撰写文本时,摒弃以往从始至终一人解说的风格,大胆采用男女混配,用两种完全不同的解说风格和语感营造出纪录片跌宕起伏的变化节奏,体现独到之处。由我解说的女声部分侧重营造史前文明悠长、玉文化温婉的氛围,男声部分则以记者现场感悟式的旁白来强化现场表述。两者的结合就仿佛温文典雅的玉女在远古和现实的时空中穿行,时而低语,时而放歌,时而倾诉,时而思考,就在玉女凝神思考之际,睿智儒雅的学者翩然而至,用冷静的分析、抒情的语境、理性的感受一语中的展开评述,让人们通过不同的语境感知不同的意境,体会穿越古今、跨越时空的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为受众开启一扇扇承载着远古与现实、智慧与思考的想象之门,以此感染受众,产生共鸣,提升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中对专家学者、考察团成员画龙点睛式的同期采访,增强了纪录片的学术价值,也增强了纪录的现场感和鲜活度。此外,编辑手法的创新,各种音乐、特效的使用也为主题烘托增光添彩。由冯玉雷作词、赵小钧作曲、杜丹演唱的主题曲《莲花》,意境悠远,感情充沛,余音绕梁,令人浮想联翩。纪录片中各种音乐的精心选取与使用,情理交融,音画和谐。尤其片中时隐时现的阵阵古埙声,仿佛顷刻间就将我们带入了远古时期,进而引发无尽遐思。正因为团队的合作精神、各种元素的和谐一致,才有了今天的《玉帛之路》。

古道遗风,往事如烟。穿越《玉帛之路》,华夏远古文明已站立在我们对面,触手可及;走过《玉帛之路》,未来的征程正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探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将秉承玉的精血和气脉,在玉帛之路上携手并进,开拓创新,续写出一段段和谐友好、团结奋进的时代乐章!

作者系《玉帛之路》纪录片解说

悠悠古道娓娓道来

文/高应强

当得到《玉帛之路》话外音配音任务时,我感到非常惊讶和意外。尽管我曾经当过主持人,但离开播音岗位已经整整12年了,再次面对话筒,竟不知如何张口,如何说话。拿到稿件后,我认真研读作品,不知不觉被作品深深吸引。作品优美的语言、磅礴的气势、丰富的知识内涵、纵横捭阖的构架,让人惊叹。

对于这样一部作品,如何才能准确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恰如其分地表达呢?

我想到,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话外音?它与正常的解说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从作品设置的话外音内容来看,都是创作者的主观所见、所思、所想。它似乎跳出了主体内容,是创作者奋笔疾书时,燃起一支烟,沉思的结果,又似乎是创作者在随玉帛之路考察团一路感受。

怎样去处理话外音的播音方式,才能既与解说词有所区别,又与通篇作品融于一体?

一开始,我就努力把自己想像成一名考察团成员,和他们一起看着兰州街头的雨滴,看着荒原上的遗址废墟,看着那只来回走秀的山羊,尽量用一种平实的语调去讲述。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尝试,反复录音、回放、体会后,我最终完成了录制。虽然不知道结果能否会得到观众的认可,但对我自己而言已是尽力,不再后悔。

作者系《玉帛之路》纪录片画外音旁白

穿越丝路纪录玉帛

文/何成裕

“十年磨一剑”,在新闻行业历练10个春秋,在徐永盛总监的点兵下,我有幸跟随“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团”进行纪录片的拍摄。一路上,我用镜头真实记录专家学者踏查的脚步,用心记录他们面对远古文明的所思所想,全面纪录沿线城市的历史文化。专家们的认真、刻苦、勤奋、博学,不仅存储在了磁带上,也深深刻在了我的大脑里。我们一路走,一路聊,一路请教学习。走得久了,我发现,我不仅仅是一个观察记录者,而是真正参与其中,融入其中。

白天考察,夜晚采访。在定西,我们用宾馆的灯具搭起一个简易的演播室,采访叶舒宪、易华、刘学堂等专家学者。从他们的言谈中,我触摸到了可感可触的中华史前文明,体会到了“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的重大意义,更看到了陇原大地的无尽魅力。

我们在炎炎烈日里穿越戈壁,翻山越岭,探沟涉水。17天时间,4000多公里,吃苦了,受累了,但最大的欣慰是拥有了一份收获。不易!这将是我人生中巨大的财富。它们将会一点一滴地积累、发酵,使我更加强大。

我会为了自己酷爱的电视事业继续前行。

作者系《玉帛之路》摄像

穿越在史前古道上

文/赵建平

2014年7月,我有幸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同走过“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武威至民乐段考察。听着专家们的考古故事,渐渐感觉自己穿越到了远古。走在张掖古硖口的小道上,我似乎看到昔日熙熙攘攘的人群从这里通过,路边的石砖透露着昔日的繁华。徒步走在夕阳下的四坝遗址,发现了曾经在教科书上出现的石器。站在东灰山,眺望远处一大片一大片的玉米地,感觉东灰山的先民离我们很近,我们吃的食物和他们息息相关。还有艾黎的国际主义精神、扁都口的狭长古道,都让我对这次考察活动越来越感兴趣。回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在不经意间去关注搜索与之相关的地方和文化,也常常关注那次考察团的活动以及专家学者们的考察专著和手记。

2015年4月,我加入了四集纪录片《玉帛之路》的后期创制团队。拿到文稿,我就被深深吸引。波澜壮阔的叙事、大西部壮美的风光、史前文明的悠久灿烂、玉文化的深邃,在近6万字的叙述中一一展现。而解说和画外音交互的表现形式,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精力投入到反复阅读脚本,领会编导创作思想,体会配音解说的意境当中。同时,仔细学习观看《河西走廊》《探索发现》等历史人文类题材纪录片,认真揣摩制作手法和编辑思路,反复与徐永盛编导和团队成员们交流、沟通,通过学习、体会、感受,进而寻找那种“二次创作”的激情和状态。投入制作后,我通过画面进一步了解了齐家文化、河西走廊、大夏古国、华夏文明,了解了更多关于玉的故事,也越来越崇尚玉文化。

后期编辑制作是技术,更是审美的艺术。在后期制作中,首先,我考虑的是对历史、文化和脚本的严谨和尊重。文稿中提到的每一段历史、每一个地方和文化,画面都不能出现表达上的错误。这次脚本创作最大的特点,是解说和画外音配合出现。为了能突出这一特点,在解说时,画面节奏稍缓,远景、大景、特写、流动等画面成组表现,大量空景和沉稳、舒缓的音乐更是表达出历史文化的久远与厚重;画外音的画面则节奏稍快,音乐也比较轻松、愉快,更多的表现考察团的行进和行进中的感受。其次,音乐的运用也是费尽心思。制作突出了原创主题曲《莲花》。在每一集中,我们都根据文稿的内容和意境,将伴奏和演唱版有机穿插运用。朗朗上口的优美旋律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加深印象。本次考察活动所到达的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曾出土父系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埙,这是一种远古时期特殊的乐器。在240分钟的片子中,不时会响起埙的旋律。我们特意通过悠扬的埙声,引导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远古文化的魅力,进而实现与古人的对话。另外,在文稿中一旦出现悬念和疑问时,会出现神秘的音乐或戛然而止的音效,以此来增强节奏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从纪录片创制初步完成那一刻起,我一直心存忐忑。因为很多画面对历史文化的诠释和表达还有不准确、欠推敲之处,音乐传情也有不当之时。当一部作品在制作完呈现在世人面前时,不仅要接受溢美之词,更要用心倾听鞭策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时刻激励自己,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制作出更好的作品。

通过《玉帛之路》的制作,我深深明白了:一个志同道合、配合默契的团队会传递出无穷的正能量。君子比德于玉,哪怕再苦再累,我们也会永远在一起,也会拥有春华秋实般的收获。

作者系《玉帛之路》纪录片制作

猜你喜欢
考察团纪录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重庆涪陵榨菜产业迎来河南考察团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和澳同游,麦向大洋洲”——和麦贺达考察团畅游澳大利亚
纪录片之页
谁远谁近?
“上合”十二国文化商贸考察团专程考察奥飞
网印行业海外拓展之旅——美国SGIA展考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