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燕[浙江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博客小议系列(二)
当作家遇到了“现实”
——由郭敬明与韩寒的博客说开去
⊙吕 燕[浙江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当博客之花在中国开得最绚烂之极的时候,郭敬明和韩寒的博客可以说是抢尽了风头,极具影响力。但现在,我们在网络上却再难觅到郭敬明与韩寒博客的身影了。为什么他们的博客写作离我们渐行渐远,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透过分析韩寒与郭敬明两人博客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许可以发现他们文学创作的症结所在.
作家博客 博客写作 郭敬明 韩寒
2005年10月14日,郭敬明开通个人博客“小四的游乐场”,延续他一贯的人气,至2005年12月14日,短短两个月,他的博客就已突破百万大关,成为新浪名人博客点击榜的第三名,作家博客第一名。此后仅仅半年多,其博客点击率已近2000万。同年10月28日,韩寒的博客开通,以作家、赛车手等多面形象闻名的韩寒,也同样赢得了众多粉丝的热捧。2007年9月14日,韩寒的博客访问量正式突破1亿大关,成为继徐静蕾之后第二位过亿的新浪博客。郭敬明的博客访问量虽然较韩寒要少一些,但也一直在博客排行里很靠前,位居新浪博客排行第五。
虽然郭敬明与韩寒的博客在很长时间内在网络上风头强劲,影响力不可阻挡。但现在,我们在网络上却再难觅到郭敬明与韩寒博客的身影了。郭敬明其实在2011年12月8发表了一篇《今天,〈小时代3.0刺金时代〉上市了,想要对你们说的话》后就停止了博客写作。韩寒的博客写作坚持的时间要久一些,但其发表最后一篇博文的时间是2014年2月1日,在写了《你们在怕什么》博文被删后,截止到2014年10月1日,韩寒的博客也已经有八个月没有更新了。
为什么郭敬明与韩寒对博客开始爱不起来?原因个中复杂,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抵抗不住的诱惑——郭敬明。当博客之花在中国开得最绚烂之极的时候,郭敬明和韩寒的博客可以说是都抢尽了风头,名利双丰收。但当博客之花日式衰弱,渐趋凋零,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始风靡兴盛时,韩寒和郭敬明也不甘人后,迅速玩转起微博,而且同样风声水起。2010年2月4日,韩寒开通微博,6日,韩寒发了一个“喂”字。仅仅只有一个“喂”字的微博,在短短两天时间里就被网友疯狂转发了5500多次,评论更超过了1万条。而郭敬明的微博至开通之后,风头也不减当年。特别是随着《小时代》系列电影的开播,郭敬明充分利用其微博的影响力推动电影票房,赚取高收益。其工作室策划的话题#《小时代》#,竟拥有1.2亿的阅读量,所以其电影票房收入达到上亿也就不足为奇了。
微博玩得开,玩得久,玩得名利双收,自然需要更多精力和心思经营的博客就遭受冷落了。博客与微博的差别就是微博最多只能发表140个字符,而博客没有字数限制。通常我们会认为博客应该是一篇相对较为完整的文章,而微博除了字数受限制外,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所以微博经营起来则省时省力许多。对于一个每天像陀螺一样拼命工作,把当老板赚钱作为主业,写小说当成副业的郭敬明来讲,为博客牺牲精力和时间自然不值得,所以选择更简单便捷、又好操作,还深受年轻人喜欢的形式——微博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也就很正常了。
郭敬明曾经说过:“我是比较懒的那种,开始更新的还算勤快,现在往往半个月才写一篇,但每次想写的时候会一口气写很多东西。其实这也因为我渐渐发现博客并不是我开始想象中的那样很私人化的东西,有记者会看、媒体会看,就变得有些束手束脚。”①我们知道,开博对每位作家来说,都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特别是对于像韩寒与郭敬明这样极具影响力的明星级博主,其博客上的片言只语都会受到特别关注,所以在博客创作上有些束手束脚也就很好理解了。这种压力不仅来自郭敬明个人生活遭受非议,还有一些人对其文字表达能力进行批评。依靠作品《幻城》一举成名的郭敬明,更容易被看作是一位作家而不是一位明星。对于郭敬明来说,抵抗不住的诱惑表面看上去似乎是微博作为宣传工具的诱惑,实质上却是趋利避害的一种利益选择后的结果。
(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寒。与郭敬明不愿意在博客上浪费时间相比,韩寒曾经很喜欢在博客上驻足。郭敬明很忙,韩寒也没有闲着。相比郭敬明的务实,韩寒的博客写作似乎有那么些非功利,因为写博客文章毕竟是不计报酬的。我们以2009年为例,这一年韩寒总共写了79篇博文,其中2月份最少为2篇,5月份最多为11篇,平均每月发表6.6篇。考虑韩寒既要写书又要参加繁忙的赛车比赛,在忙碌的工作中还仍能保持博客持续更新实在不容易。
2008年,韩寒的博客开始转型,转向了时评,其博客的时政内容比例激增,从百分之十几突然增加到50%左右;并且从此开始,韩寒博客的时政内容,基本都保持在这个比例。从这一年起,韩寒开始就许多热点问题不断发博。这些时评大多用一种揶揄或笑骂的方式写出,骂白烨骂陈逸飞骂高晓松骂余秋雨骂王蒙,骂政府骂城管骂教育骂社会,词锋犀利。在文化界里他的博文经常成为门户网站的置顶帖子,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在郭敬明选择退出博客,投身微博大军的2011年,韩寒依然在博客的道路上执着前行。这一年,韩寒共写了23篇博文,十一月最多5篇,除七月至九月三月没写外,其他月一般都在两篇以上。也是在这一年,韩寒的博客开始获得学界的立挺,特别是在他发表了三篇关于革命、民主与自由的 “韩三篇”后。也是在这一年,韩寒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全球影响力百人榜。《时代周刊》对韩寒的评价是:“中国最畅销的作家,引发各界对中国僵化教育体制质量的辩论;他还是一个狂热的赛车手,并写了一个超级流行的、以戏谑主流文化为乐的博客,他以调侃口吻针砭文化名人和不称职官员。”②
韩寒这一时期的博文包括其著名的“韩三篇”,由于非常适时地抓住了中国当下思想领域中最热门的问题,也由于韩寒在博客里一直以来的影响力,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也许的确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所说的那样,“就公共事务而言,就是整个知识界,其影响力加起来都不及一个韩寒。韩寒说话,胆子很大,虽然在用词上也有所考究,但似乎只要他想到而且想说的,就没有不敢说的。韩寒对于这个体制来说,是一个标准的异类。”③张鸣还说,“韩寒就这样成长起来了,天不管,地不收,没有单位,没有组织,没有学历,卖文为生,活得还挺滋润,一个博文,动辄几十上百万的点击率,骂的人固然不少,但赞赏者显然更多。”④虽然这些博文也暴露出韩寒对其涉猎的重大话题,思考还不够成熟的一面,但韩寒对公共生活的关心,对政治的关心以及他的批判精神和独立精神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所缺乏的。但同时,也由于韩寒敢于抓住社会热点事件大胆出击,或者说,韩寒敢“童言无忌”地说出一些其实大家都感觉到了的真实,而且其寥寥数字,便可发聩千里,所以韩寒由此遭遇到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关于这种压力,韩寒曾经这样调侃道:“这个国家,做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是最傻和最痛苦的,国家不乐意,国民不在意,我不要做那样的人,我只希望自己60岁时是个被年轻姑娘喜欢的深沉老顽童。”⑤
韩寒对于自己选择开微博的原因是这样解释的:“近期五毛党的泛滥是我开通新浪微博的一个原因,因为五毛党对于新兴事物的反应比较迟缓。”⑥这里的五毛党大致是指那些以“网上舆论导向”为生的职业者。因为据说每发一个“舆论导向”的帖子可以领取五毛钱的奖金,所以被广大网民称为“五毛”。看来,韩寒对于自己的博客被删还是耿耿于怀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以最后选择远离博客也是韩寒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一)文字的硬伤。郭敬明博客中的文字极为随意,有很多口语化的句子,内容也大多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个人感觉。比如《洗澡》:“今天在洗澡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开始发呆。水就一直冲着,站在莲蓬头底下整个人就傻了。感觉像被人拔掉了插头。(等我回想起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才真实地开始滴血——老子的水费啊!)”⑦口语化与生活化一直以来都是其博客写作的显著特色,不过,郭敬明博客创作的硬伤还不在于此。
2012年,被誉为“语林啄木鸟”的《咬文嚼字》杂志发起了“围观名家博客”活动,为12位名人的博客文字“挑刺”。在“挑刺”的名人博客中,记者从《咬文嚼字》编辑部提供的数据表上看到,郭敬明以21/10000的差错率排名垫底,也就是一万字里有21个差错。韩寒以10.3/10000的成绩,分列倒数第二。
对于郭敬明的博客,《咬文嚼字》杂志给出的总体评价是“文章遍地荆棘”。“从郭敬明的博客看,他运用语言文字的态度很随意,几乎毫无规范意识,低级差错触目可见。”⑧像将“令你们自豪”写成“另你们自豪”,把“自我了结了”写成“自我了解了”,把“顶着大雨”写成“定着大雨”,把“虚伪”误写成“虚位”,把“下班”误写成“下半”等等几处例子。这些错误应该不是郭敬明的水平问题,而应归结到写作态度问题上。还有一些常见的易混字词弄混的情况,如“戴”与“带”、“副”与“幅”、“碳”与“炭”、“反映”与“反应”等等,郭敬明似乎不能准确辨析。这些错误可以看出郭敬明在语言文字基本功上的薄弱。
与“文章遍地荆棘”的郭敬明相比,韩寒的博客中堪称低级差错的笔误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暴露出韩寒的语文基础薄弱等问题。如把“负责任”写成“负责人”。把“主动出击”写成“出动出击”,把“见人不救”写成“见人不久”,把“一串火苗”写成“一窜火苗”,“涌来围观”写成“用来围观”等等。在韩寒的博客中,经常可以看到没有经过严格和系统化语文训练留下的后遗症,传统的语文教育毕竟蕴含不少养分,看来聪明的韩寒还需要补一补语文课。
(二)自我的膨胀。郭敬明与韩寒都是少年成名的超人气偶像作家,其博客访问量都曾过亿,影响力可谓巨大,因此在博客中有些自我膨胀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以美男子自居的郭敬明,在其早期博客里,最显眼的往往不是文字,而是照片。在2006年8月25日的博客里,郭敬明放了很多自己洗浴时自拍的照片。在照片中,郭敬明半裸着躺在浴缸里,充满诱惑。而在另一篇《waterboy》的博文中,郭敬明则贴出了多组裸露半身的泳装照,大秀自己的胸肌。
郭敬明除了对自己美貌和身材的过分自信外,对于其小说创作,也是自信满满,比如,2009年12月22日,郭敬明在博客里写道:“14家全国一级印刷工厂灯火通明,127台大型高速印刷机器轰然作响,47台胶订机器流水作业时刻不停,3060名印厂工人披星戴月,9名文字编辑6名校对编辑6名美术编辑,720小时彻夜不休,轮班赶制,800吨纯质原纸变成一张张催人泪下的动人篇章……30个省市、直辖市,292家代理商,370,000余家大小书店,黄金铺面翘首企盼,重磅陈列位置虚席以待。”⑨
2010年2月5日,郭敬明在博客里写道:“刚得到的来自开卷的消息,开卷自1999年1月创立排行榜以来,《小时代2.0虚铜时代》创下了11年来的最高销量纪录,这也是十年以来第一次有虚构类的小说检测数据超越10万本的大关(104653)。”⑩在《小时代3.0刺金时代》即将出版之继,敬明在2011年11月21的博客里这样写道:“这是我囊括最多奖项的系列作品,也是引发最大争议的系列作品。它是我出版生涯上篇幅最长的小说,也是中国11年,有出版监测数据以来,最高销量记录的系列。之前的每一本都成为了当年的冠军销量作品,希望这最后的一本,也一样。”⑪几年来,郭敬明一直都习惯用这种商业胜利,来获得内心的自信、满足与虚荣。
与郭敬明对于自己容貌和身材的过分自信相比,韩寒在这些方面似乎要低调许多,“我不觉得我自己很自恋,因为我不给自己拍照片,我很少拍自己的照片,我也很少照镜子,有的时候去做采访,我也从来不化妆。”⑫不过,韩寒的自我膨胀是基于对自己赛车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极度自信。“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我这两件事情无法一起做,这恰好是我喜欢的两件事情,赛车是很冷静的事情,写作的确是需要一些热情的事情,恰好我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对我来说这更多是一种本能,现在给我一辆赛车和一条山路,不用看,我可以很精确地走完它;给我一张纸和一支笔我会比其他人写得更好,这两者并不是一定要融合。”⑬对于自己的赛车水平,韩寒的自信也许不算太过分。因此,我们还可以容忍韩寒在博客上一再发自己赛车如何惊险通过关卡的照片,以及写诸如《如何调教赛车的悬挂》等博文,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懂赛车。
韩寒对于自己写作的“自信”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他就曾经说过,“我的书三本能选出一本,别的作者的三十本不一定能够选出一本,有的时候自己被自己吓到,觉得怎么写得那么好。”⑭虽然韩寒后来有所收敛,但在以后的诸多博客骂战中,韩寒用他自以为杀伤力超强的文字作为匕首射向那些他鄙视的人们,如“诗人本身就有点神经质,再玩下去就要变成神经病了”,“诗人是不可以跟他们讲道理的。他们意淫到最后,就都走火入魔了。”⑮再比如“文坛算个屁,茅盾文学奖算个屁,纯文学期刊算个屁,也就是一百人手淫,一百人看”⑯,等等,颇有些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气概。不过,韩寒在骂得酣畅淋漓的同时,也让自己陷入自我膨胀的怪圈中。
至2008年以来,韩寒开始喜欢在博客里频频对一些公共事件发表意见。其言语犀利、见解独特的博文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在网友大呼韩寒博客骂体制,骂教育,骂得过瘾的同时,相应问题也出现了。在传播学上,有一个“沉默的螺旋效应”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大多数人在用自己的态度做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心态,特别是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主流舆论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这些个人就会放弃自己的看法,开始变得沉默,最后竟会转变支持方向,而与优势意见、主流舆论相一致。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优势意见强化抬高、巩固为一种主要意见,形成一种螺旋式的过程。所以,当掌握网络话语权的韩寒以他的博客为阵地,对各种公众事务、新闻事件发表见解时,就会迅速得到舆论的广泛认同,即使有人持不同意见,也会因为自己的声音太弱小而变得沉默,甚至转而支持。
在此螺旋效应下,韩寒指点江山的信心自然会愈加膨胀,变得更加“无知者无畏”了。韩寒评论刘谦,就是这种情形。韩寒评论魔术,确实是一个不懂魔术的“外行”评论“内行”。韩寒在评论时由于普遍缺乏有说服力的论据支撑,评论自然显得外行和苍白。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仅靠常识去批判,敢言的“韩寒”之流将不敌“刘谦”之类的技术专家。就像王小波所说的那样:“一个只会明辨是非的人总是凭胸中的浩然正气,然后加上一句:难道这不是不言而喻的吗?任何受过一点科学训练的人都知道,这世界上简直找不到什么不言而喻的事。”⑰而当今世界变化之快,很多问题远远超出常识的解释之外。韩寒如果还这样“无知者无畏”膨胀下去,将自己视为“常识”与“真理”的话,不必考虑其他影响因素,韩寒的博客写作恐怕也难以持久。
2006年“韩白大战”时,作家陆天明就曾经说过:“等韩寒长大一点,他自己一定也会明白的。他会懂得,一个真正的文学家,一本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但现在,愣就是没有人愿意真诚地向他指出这一点。”⑱其实,这句话不仅对于韩寒,对于郭敬明也同样适用。郭敬明与韩寒从作家变成偶像明星,从偶像明星变成电影导演,从早期的博客写作到后来的弃“博”投“微”,以至到现在用微博来进行宣传、炒作与卖萌,他们离文学创作,似乎是越来越远了。如果韩寒和郭敬明还在意他们的作家身份,还想为喜欢他们的读者创作出好的作品的话,那么,他们作为一个真正的作家,要想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是对文字充满敬畏,并努力克服由于年少成名而引发的自我膨胀,从而静下心来,虚心创作。
① 郭敬明,许戈辉:《小四郭敬明的博客故事》,凤凰博报,http://blog.ifeng.com/article/258883.html.
② 《全球影响力百人榜》,《时代周刊》2010年4月3日。
③④ 张鸣:《韩寒的无欲则刚》,《东方早报》2010年4月7日。
⑤ 张英、韩寒:《韩寒:绝不加入作协》,《南方周末》2007年11月7日。
⑥ 转引自:《韩寒开微博“喂”了一声应者过万》,记者张书舟,《南方都市报》2010年2月8日。
⑦ 郭敬明新浪博客,2005年11月16日,http://blog.sina. com.cn/s/blog_46d7df02010000lb.html.
⑧ 转引自:《〈咬文嚼字〉“咬”上郭敬明》,记者何勇海,《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2月18日。
⑨ 郭敬明新浪博客,2009年12月22日,http://blog.sina. com.cn/s/blog_46d7df020100fppm.html.
⑩ 郭敬明新浪博客,2010年2月5日,http://blog.sina.com. cn/s/blog_46d7df020100g7i0.html.
⑪ 郭敬明新浪博客,2011年11月21日,http://blog.sina. com.cn/s/blog_46d7df020102dvfz.html.
⑫⑬ 韩寒:《韩寒做客新浪名人堂谈新作聊天实录》,新浪网读书,http://book.sina.com.cn/author/subject/2005-12-07/ 1636194022.shtml.
⑭ 转引自:《韩寒 郭敬明 谁比谁强》,记者何晓晨,《精品购物指南 娱乐周末》2006年第6期,1月19日。
⑮ 转引自:《韩寒炮轰现代诗谈坛遭围攻》,金羊网,http:// www.ycwb.com/xkb/2006-10/10/content_1238070.htm.
⑯ 韩寒:《文坛算个屁 谁都别装逼》, 韩寒新浪博客,2006年3月2日。
⑰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自序》,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⑱ 陆天明新浪博客,2006年3月13日,http://blog.sina.com. cn/s/blog_46d54ecd010002j9.html.
[1] 张鸣.韩寒的无欲则刚[N].东方早报,2010-04-07.
[2] 黄宏.韩寒博客的影响力评析[J].新闻界,2007(5).
[3]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自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4] 韩寒.韩寒新浪博客[OL].http://blog.sina.com.cn/twocold.
[5] 郭敬明.郭敬明新浪博客[OL].http://blog.sina.com.cn/guo jingming.
[6] 何晓晨.韩寒郭敬明谁比谁强[OL].精品购物指南 娱乐周末,2006-1-19.
作 者:吕燕,文艺学硕士,浙江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当代文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