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妇女对生殖系统变化的认知调查及护理对策研究
于超波, 刘涟
(湖北省武汉市第八医院 妇产科, 湖北 武汉, 430010)
关键词:产褥期; 生殖系统; 认知调查; 护理
孕妇由于受到孕期激素的影响,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都会发生一些改变,而在分娩之后,这些改变会逐步的恢复或者接近于正常。产褥期一般持续6周左右[1], 对于大多数产妇而言,产褥期更多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掌握恰当的自我护理方法,对于其产褥期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825例临产产妇就产褥期生殖系统变化认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于本院分娩的孕产妇825例,初产妇734例,经产妇91例;年龄22~34岁,平均(28.63±2.1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3例,高中及中专353例,大专及以上279例。所有产妇均为正常阴道分娩。
1.2方法
选取在产科工作≥2年的2名主管护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问卷调查表的填写方法和要求,熟练掌握问卷调查的内容。问卷调查表由本院自行设计,并请6名产科专家对问卷内容的效度进行检测,内容效度为0.924。本研究选取50名产妇对调查表信度进行检测,Cronbach′s α系数为0.938。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产褥期女性生殖系统变化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产褥期知识需求3个方面。一般情况由产褥自己如实填写,并由问卷人员与病历资料进行比对核实,对于填写困难的产妇可以由问卷人员协助填写。生殖系统变化问卷包括11个问题,完全正确:产妇回答正确且全面;部分正确:患者回答正确但存在遗漏或者可以说出部分答案,但是其中有错误信息;不知道:产妇完全不知道或者完全错误。以完全正确为2分,部分正确为1分,不知道为0分。以≥18分为优秀,以13~18分良好,≤12分为差。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产妇在产褥期对生殖系统变化希望了解的知识。于产后48 h测量所有产妇的子宫宫底高度,测量前嘱产妇排尿,按摩子宫使其收缩,测量子宫底距离脐部的距离[2]。统计2组产妇恶露消失时间。采用SAS、SDS量表于产后1周评价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分越高,焦虑和抑郁情绪越重。比较2组子宫复旧情况、恶露消失时间以及情绪差异。
2结果
2.1生殖系统变化认知度
825例产妇对产褥期生殖系统变化认知优秀者86例(10.42%)、良好者297例(36.00%),差者442例(53.58%)。其中对生殖系统变化是否每人都发生、情绪与产褥期恢复关系认知度较高,完全正确者分别达到487例(59.03%)和499例(60.48%),而对生殖系统变化原因以及变化表现则认知度较低,完全正确者仅有11~36例(1.33%~4.36%)不等。
2.2产褥期女性生殖系统变化认知需求情况
825例产妇产褥期女性生殖系统变化认知需求情况:希望了解产褥期生殖系统变化的原因共402例(48.73%); 希望了解产褥期生殖系统哪些部位会发生变化351例(42.55%); 了解产褥期生殖系统发生变化的表现672例(81.45%);产褥期其他系统变化共625例(75.76%); 产褥期恢复注意事项693例(84.00%);产褥期保健与产后并发症的关系共468(56.73%)。可见,产妇希望更多的了解产褥期恢复注意事项、生殖系统和其他系统发生变化的表现,而对发生变化的原因和生殖系统哪些部位发生变化的需求对较低。
2.3不同认知对产褥期恢复的影响
对产褥期女性生殖系统变化认知优良者产后48 h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SAS和SDS得分分别为(4.88±0.32) cm、(10.35±1.05) d、(37.21±3.22)分和(35.68±2.97)分,而认知度差者则分别为(3.05±0.27) cm、(19.42±1.32) d、(45.28±3.71)分和(44.96±3.0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825例待产孕妇对产褥期女性生殖系统变化认知度测评[n(%)]
表2 产妇产褥期女性生殖系统变化不同认知对产褥期恢复的影响
与认知差组比较,*P<0.05。
3讨论
产褥期就是俗称“坐月子”的产后特殊时期,也是产妇分娩之后身体各个器官逐渐复原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女性的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器官的功能和形态都会发生显著的改变[3-5], 其中尤其以生殖系统的变化最为明显,如果得不到良好的产后保健,不仅会影响其恢复至正常功能,甚至有可能出现产后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产妇生命[6-8]。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虽然产妇的营养得到了保证,但是在中国很多产妇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在根据老年人流传的“坐月子”的方式度过产褥期,其中很多习惯并不科学,反而影响了产妇的恢复[9-11]。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25例产妇产褥期生殖系统变化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825例产妇对产褥期生殖系统变化认知优秀者86例(10.42%)、良好者297例(36.00%),差者442例(53.58%)。其中认知优良者产后48 h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SAS和SDS得分分别为(4.88±0.32)cm、(10.35±1.05)d、(37.21±3.22)分和(35.68±2.97)分,而认知度差者则分别为(3.05±0.27)cm、(19.42±1.32)d、(45.28±3.71)分和(44.96±3.05)分,即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多的产妇,其产褥期恢复时间更多,产妇的精神状况也更好。这是因为正确的认知是合理保健的前提,只有认识到产褥期生殖系统变化的表现,才可以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变化和由于变化而带来的躯体不适,也只有正确掌握相关知识,才可以更好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产褥期恢复[12-13]。
调查发现,产妇对于生殖系统变化的了解以是否每人都发生、情绪与产褥期恢复关系认知度较高,完全正确者分别达到487例(59.03%)和499例(60.48%),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坐月子”方式中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是相对科学的。因此大多数产妇和家属也会积极的为产妇营造一个宽松而愉快的环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14-15]。但是产妇普遍对生殖系统变化原因以及变化表现认知度较低,这是因为传统的“坐月子”是一种口口相传的保健模式,大多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本研究表明,分别有高达693例(84.00%)、672例(81.45%)和625例(75.76%)的产妇希望了解产褥期恢复注意事项、生殖系统和其他系统发生变化的表现。产妇对产褥期恢复注意事项知识的需求较大是因为产妇希望可以更好的恢复,同时产妇认为了解了产褥期正常的机体变化之后,可以自己判断哪些表现时正常的,从而不会过度的紧张或者焦虑,也有利于恢复[16]。因此,在对产褥期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更多的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于此。由于产褥期长达6~8周,而大多数时间产妇是在家中度过,因此在产妇出院之后,对产妇的健康教育也应延续至家中,通过定期的电话随访、定期随访等方式关注产妇的改变[17-18]。产妇对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发生变化的部位知识需求较低,考虑是因为产妇普遍认为这些知识过于专业,对于普通女性而言,只要可以更看重的是产褥期恢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周锦明, 袁晓莉. 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2): 13.
[2]曹兴菊, 付云. 产后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及抑郁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7): 1769.
[3]何兵, 曾楠, 李玉梅, 等. 产褥期妇女保健及育儿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13, 20(2): 197.
[4]孙莉娟, 吕连玉. 协同护理模式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3): 294.
[5]程海丹, 刘军, 吕燕辉, 等. 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技能调查[J]. 护理研究, 2013, 27(28): 3119.
[6]张蓉梅, 徐嘉, 徐峰, 等. 早期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 2014, (1): 97.
[7]张凤喜, 郭琼斌. 临床护理路径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6): 1268.
[8]王英. 优质护理预防产褥期产妇产后忧郁症效果观察[J]. 西部中医药, 2013, (9): 127.
[9]谢美华. 上门随访结合电话随访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2): 57.
[10]黄慧春, 廖梅玲, 姚月良, 等. 电话随访对初产妇产褥期健康指导的作用[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 (6): 933.
[11]于晏, 赖雪花, 刘业强, 等. 国内外产褥期保健对比及新观点[J]. 全科护理, 2013, 11(18): 1705.
[12]刘彩霞, 李佳莹, 刘莉莉, 等.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2013, (12): 95.
[13]李传英. 产褥期的康复与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35): 280.
[14]余秀莲, 汪兴华, 曾娟, 等. 产褥期护理要点[J]. 医药前沿, 2012, 2(14): 251.
[15]高伟, 张瑞珍, 王伟明, 等. 女性尿道-阴道口间距与生殖系统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 2010, 24(14): 1242.
[16]郑桂珍. 浅谈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25): 158.
[17]雷文芳. 产褥期保健模式在产后康复干预时的护理[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 (6): 240.
收稿日期:2015-02-17
中图分类号:R 47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2-169-03
DOI:10.7619/jcmp.20151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