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环境中图像传播舆论场的偏离性

2015-03-15 07:44李敬虎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新媒体研究 2015年19期
关键词:解码舆论受众

李敬虎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Web2.0环境中图像传播舆论场的偏离性

李敬虎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图像传播历史久远,但是真正形成舆论场是在web2.0兴起之后,它使受众可以参与内容的生产和讨论。相对于文字内容,图像传播的舆论场又具有独特的偏离性特征,很多网络中的舆论现象和原因都根源于此。

关键词web2.0;图像传播;舆论场;特点

图像传播解码的偏离性是图像传播的天然特性,尤其是web2.0时代,受众(其实更准确地说是网络用户)可以直接参与内容的生产并进行点对点的传播和讨论,双向互动的技术条件催生了图像传播的独特舆论场。这一舆论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民间舆论场对话题的偏离

由于读图时代图像传播的便利性和易读性,受众点击率持续走高,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官方给出非讯息报道或事件解读,必不可少地运用图像传播方式呈现,在传播的过程中,民众在图像中发现了编码者未曾预料的信息或非重点信息,从而对这一非主题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讨论,最终酝酿成影响力巨大的舆论事件,而这早已偏离最初官方报道的主题。

例如,在2012年的“表哥事件”中,最初的报道是交通事故,因为报道中附带了杨达才在现场面带笑容的照片,有民众不满开始搜索讨论,最终牵连出其戴名表眼镜、贪污受贿等多方面违法违纪问题,关注点早已不再是交通事故,这一逆转的根源便是图像传播的偏离性。此事件清晰地表明了图像传播在官方舆论场代表的编码者与民间舆论场的解码者之间会对解码的结果出现偏离。

2 解读的争议性

图像信息的传播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图像信息本身具有模糊性,尤其是静态图片,其信息的起初原因和后续走向均具有多种可能性;其二,它只是框取了现实社会的一个局部,很多突发性事件的视频都是现场民众自发拍摄,没有事发原因和人物身份的确定信息,这两个特点加之web2.0的互动传播形态和环境使得图像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观点对抗和争议十分频繁。

例如新浪微博的认证账户@名迹在2015年9 月26日晚8:07发出的一条微博,文字内容倾向于批评警察暴力执法,附带了一段1分53秒的视频,警察和一名男子争执并有肢体接触。在前413条评论中,如果把点赞者也作为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则评论者的观点分布如下表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中立意见的比重仅占16.3%,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多数网民对于未明确事件的态度偏向于主观定论,而不是等待证据和权威信息。另外一个明显规律是图像解读的争议现象和偏离话题特征经常相伴随出现。图像本质上的模糊性产生不同观点,人性争强好胜和渴求关注的心理在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议和对抗的过程中,会催生夸大、贴标签、地域或群体歧视甚至人身攻击等现象,这也会不同程度地促进偏离。

3 事件真相的过程性

在web2.0时代,图像的传播是自发的,并不是等事件真相完全澄清后才进入舆论视野的,这就决定了其内容是不断更新的,其真相是过程性的。从静态来看,在舆论酝酿和真相不断水落石出的过程中,有三个主导因素决定其舆论走向:一是新证据的加入使得真相更明晰,舆论随之转向。例如2015年5月的“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事件”中,随着又一段行车记录仪的视频进入网民视线,舆论场发生翻转,矛头指向女司机。二是权威机构或科学解释的发声。如2014年8月10日的湖南湘潭孕妇羊水栓塞事件中专家科学解释是民众意见转向谅解医院呼吁冷静的转折点。三是事件主人公的态度和

言论。如2012年12月西安凤城手术室自拍事件中,白文海的表态让舆论的走向发生重要改变。

图像传播的局部性是其真相过程性的根源。“记忆中的影像是持续经验的剩余,而相片却将不相关瞬间的现象孤立出来,它无法通过完整的过程提供意义”[1]因为图像是片段化的,只能反映事件的一个局部,传播到网络环境中,民众会根据既有经验和立场加以填补、想象,不知不觉中就主管臆想出某种解码方式,因此就会造成意见的偏离和分散。随后逐渐浮现出的讯息和证据消除了这种主观臆断,排除了某些不确定性。因此随着新的证据和信息的增加逐步逼近事件的真相。

4 评论的个人立场性色彩浓厚

如前文所述,图像传播本身具有“开放性”,但是受众也具有明显的个体性特征,每个人都具有各不相同的社会化过程、利益立场、文化程度、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特殊性,这些个性化特征决定了受众的解读结果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图像传播的暧昧性使得便于借题发挥,发表不同观点,因此对于图像信息的讨论具有明显的个体化色彩。

我们的个人心理和立场对图像传播的偏离产生影响,反过来,读图社会也使人类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的言论和判断逐渐倾向于依据随意性很强的直觉和情绪的宣泄。如约翰伯格所言:“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到我们所知道的或所信仰的事物的影响。”[2]这毫无疑问又增加了我们对图像理解的偏离。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让·摩尔.另一种讲述的方式[M].沈语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1.

[2]John Berger. Ways of Seeing,New York:Penguin,1972:8.

作者简介:李敬虎,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5)19-0010-01

猜你喜欢
解码舆论受众
《解码万吨站》
解码eUCP2.0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NAD C368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Quad(国都)Vena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