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鹏
滨海地区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效果研究
□文/李晓鹏
滨海地区软土分布非常广泛,软土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在软土上修建的道路工程,若地基处理不当,往往出现过大的沉降,引起道路病害。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法由于工期短,处理效果好,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天津滨海地区某道路工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进行研究,分析了水泥搅拌桩桩长、桩径及桩间距离对软土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法处理滨海软土地基具有良好的效果,较为适用于天津滨海地区的软基处理。
滨海地区;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东临渤海,区域地势平坦,分布有大量淤泥或淤泥质土等软土。在天然地基上直接修建市政道路工程,往往会遇到路基沉降不满足变形设计要求的问题,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滨海地区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深层搅拌法、强夯固结法、排水固结法(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等。结合天津当地软土地基加固经验,水泥搅拌桩法应用较为广泛。
水泥搅拌桩法处理后的地基属于柔性桩复合地基,主要是利用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原位土与水泥等固化剂材料进行搅拌,形成抗压强度比天然土强度高得多的水泥加固土体,与原位土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
本文采用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水泥搅拌桩桩长、桩径及桩间距离变化情况下路基沉降的变化规律,分析对软土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
1.1 工程地质条件
1)①人工填土层。人工堆积,根据填土所包含的成分,本层又可以分为以下2个亚层:
(1)①1杂填土,层厚约0.40~2.70 m,层底标高为0.24~2.62 m,主要在道路沿线表层,杂色,含生活垃圾、石子、砖块、碎石等;
(2)①2素填土,层厚约0.40~4.50 m,层底标高为3.29~-8.73 m,主要分布在耕地、鱼塘之间,褐色~灰黄色,以粘性土为主,可塑状态,局部硬塑状态,含铁质、植物根系等。
2)②灰黑色淤泥层。层厚约0.50~3.40 m,层底标高-1.94~1.76 m,主要分布在现有河、浜塘处,含腐植质、杂物,味臭,工程地质差。
3)④灰黄色粘土,第I陆相层。为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厚约为0.50~3.20 m,层底标高约为-2.50~1.76 m,呈可塑状态,含氧化铁,局部为粉质粘土。
4)⑥第I海相层。为浅海相沉积。根据土的不同物理性质,本层又可以分为6个亚层:
(1)⑥1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厚约为1.10~7.20 m,层底标高约为-8.00~-0.99 m,含云母、有机质、贝壳碎屑,局部为粉质粘土,流塑状态,高压缩性;
(2)⑥11灰色粉质粘土夹粉土,层厚约为0.52~3.50 m,层底标高约为-7.14~-2.29 m,含云母、夹粉土较多,呈透镜体状,软塑状态,中等压缩;
(3)⑥2灰色粉质粘土,层厚约为0.80~8.20 m,层底标高约为-12.10~-4.95 m,含云母、有机质局部为粘土,呈流塑~软塑,中~高压缩性;
(4)⑥21灰色粉土,层厚约为0.50~1.60 m,层底标高约为-9.66~-5.85 m,含云母,呈透镜体状,呈稍密状,分布不连续;
(5)⑥3灰色粉质粘土,层厚约为0.90~4.30 m,层底标高约为-13.26~-8.52 m,含有机质、夹少量粉粉土,呈软塑状,中~高压缩性;
(6)⑥4灰色粉土,层厚约为0.60~5.20 m,层底标高约为-15.34~-9.18 m,含云母、夹少量粘性土,呈稍密状。
5)⑦灰白~灰褐色粉质粘土,第II陆相层。为沼泽相沉积,层厚约为0.40~4.30m,层底标高约为-15.89~-9.49 m,主要揭示为粉质粘土,局部夹少量粉土,灰白色~灰褐色,含腐植质,顶部夹灰黑色泥炭薄层,呈可塑状,中等压缩。
6)⑧第II陆相层。为河床~河漫滩相沉积,根据土的不同物理性质,本层又可以分为以下3个亚层:
(1)⑧1灰黄~褐黄色粉质粘土,厚度约为0.44~5.60 m,层底标高为-18.92~-13.06 m,含氧化铁、夹少量粉土,呈可塑状,中等压缩;
(2)⑧21黄褐~褐黄色粉土,厚度约为2.00~9.20 m,层底标高为-25.66~-14.53 m,含氧化铁、夹少量粘性土,局部为粉砂,呈中密~密实,中等压缩;
(3)⑧22褐黄色粉质粘土夹粉土,厚度约为3.30~10.00 m,层底标高为-25.66~-17.43 m,含铁锰结核、夹粉土较多,呈可塑状,中等压缩。
1.2 几何模型
基于路基的对称性,为简化计算,只建立路基右半幅的模型。路基顶面宽15 m,填土高度4 m,路基边坡按1∶1.5放坡,路堤坡脚至模型右边缘的距离为20 m,模型全宽41 m,沿道路纵向取10 m进行研究。根据地质资料并考虑模型计算简便,对地基土层进行简化处理,共分为3层:4 m素填土,10 m淤泥质粘土,10 m粉质粘土。以桩长14 m,桩径0.6 m,桩间距2 m为例,其几何模型见图1。
图1 几何模型
1.3 本构模型与边界条件
MARC软件中提供的屈服准则有Von.Mises屈服准则、Mohr-Coulomb屈服准则等,岩土体在变形过程中,应力与应变关系呈非线性,为跟踪加载历史求位移、应变和应力的全量,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本构关系采用增量形式来描述。
计算模型近似为半空间无限体,对于计算模型边界条件,将模型下部底面及竖直侧面X、Y、Z方向位移固定。
1.4 有限元建模
单元划分采用六面体八结点实体单元,把实体离散成有限元单元时,考虑研究的需要,尽可能加密水泥搅拌桩及桩周土体单元,由近到远,由密到疏过渡,这样既可确保计算精度又节省运算时间。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有限元分析模型见图2。
图2 有限元模型
2.1 计算参数
道路路基填土重度为17.5 kN/m3,水泥搅拌桩及土体参数见表1。
表1 有限元分析模型材料参数
2.2 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MARC有限元软件计算,提取路基中心线处的路基沉降,其不同桩长、桩径及桩距情况下的分析结果。
1)桩长变化分析。、计算模型桩径0.6 m,桩间距离2 m时,分析水泥搅拌桩布置形式为梅花形和正方形两种情况下,桩长变化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见图3。
图3 不同桩长时路基沉降
2)桩径变化分析。计算模型桩长14 m,桩间距离2 m时,分析水泥搅拌桩布置形式为梅花形和正方形两种情况下,桩径变化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见图4。
图4 不同桩径时路基沉降
3)桩距变化分析。计算模型桩长14 m,桩径0.6 m时,分析水泥搅拌桩布置形式为梅花形和正方形两种情况下,桩间距离变化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见图5。
图5 不同桩距时路基沉降
由图3-图5可以看出,桩径0.6 m,桩间距离2 m时,随着桩长的增加,路基的沉降值变小,以梅花形布置为例,桩长10 m时,路基中心线处的沉降值为11.5 cm,桩长为16 m时,沉降值为10.8 cm,沉降减小了6%;桩长14 m,桩间距离2 m时,随着桩径的增加,路基的沉降值变小,以梅花形布置为例,桩径0.6 m时,路基中心线处的沉降值为10.9 cm,桩径1.2 m时,沉降值为7.3 cm,沉降减小了33%;桩长14 m,桩径0.6 m时,随着桩距的增加,路基的沉降值变大,以梅花形布置为例,桩距1.4 m时,路基中心线处的沉降值为9.1 cm,桩距2 m时,沉降值为10.9 cm,沉降增加了2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泥搅拌桩采用梅花形布置相较于正方形布置,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更好,路基沉降值可以减少2%~5%。
1)通过增加水泥搅拌桩桩长、桩径以及减小桩间的距离都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但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改变桩径和桩间距离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较大,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适当增加搅拌桩桩径或减小桩间距离是较为经济有效的办法。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泥搅拌桩宜采用梅花形布置,相较于正方形布置,路基中心线处的沉降值可以减少2%~5%。
3)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法处理滨海地区软土地基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较为适用于天津滨海地区的软基处理。
[1]赵 亮,王昌贤,王俊杰.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加固效果数值模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1):60-63.
[2]李 然,刘 润,徐 余,等.水泥搅拌桩法处理软土地基中桥头跳车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S2):725-729.
[3]陈建峰,叶铁锋,俞松波,等.软土地基加筋石灰土路堤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9):1939-1944.
[4]刘松玉,易耀林,朱志铎.双向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现场对比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1):2272-2279.
[5]燕柳斌,胡李华,苏国韶.软土地基松木桩挤土效应模拟的有限差分方法[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4):794-801.
U416.1
C
1008-3197(2015)06-68-03
10.3969/j.issn.1008-3197.2015.06.024
2015-10-27
李晓鹏/男,1987年出生,助理工程师,硕士,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天津分院,从事道路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