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三

2015-03-14 06:46郑通涛陈荣岚方环海
海外华文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华文交流语文

郑通涛 陈荣岚 方环海

(厦门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厦门361005;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厦门361102)

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三

郑通涛 陈荣岚 方环海

(厦门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厦门361005;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厦门361102)

《海外华文教育》2015第1、2期分别刊发了本研究报告之一和之二,本文是在前两个研究报告基础上,对台湾华文教育和两岸华文教育交流合作的实证案例进行评析,分析探讨台湾开展华文教育的具体做法以及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舆情民意和发展态势,总结其中的成效和经验,以为搭建两岸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平台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一、台湾开展华文教育实证案例之评析

(一)注重海外侨情侨教的调查研究

案例1:台湾“侨委会”《2010侨务统计年报》

目前台侨(从台湾移出之侨民及其后代),总数为一百七十八万一千人(178,1000),在全球五大洲的分布情形如下:

台侨总数与分布比例亚洲地区581000 32.6%美洲地区1118000 62.8%欧洲地区33000 1.8%大洋洲地区38000 2.1%非洲地区11000 0.6%总计1781000 100%

据台“侨委会”《2010年侨务统计年报》,海外华文学校、中文学校、台湾学校全球分布情形如下:

校别 亚洲 美洲 欧洲 大洋洲 非洲 总计华文学校1572 12 0 0 1 1585中文学校315 800 53 79 16 1263台湾学校5 0 0 0 0 5总计1892 812 53 79 17 2853

(引自台“侨委会”《2010年侨务统计年报》)

案例1分析:表中“华文学校”、“中文学校”指经台湾“侨委会”登记备案且与台湾有较密切联系的海外华校。“华文学校”指全日上课并以中文课程为主干之学校,“中文学校”指以周末或夜间时间上课之补习学校。

表中“台湾学校”原名“台北学校”,1998年改隶“教育部”主管,并于2005年更名为“台湾学校”。目前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台湾学校、印度尼西亚泗水台湾学校、越南胡志明市台湾学校、马来西亚吉隆坡台湾学校、马来西亚槟城台湾学校共5所。此类学校各项学制、教材均与台湾本地学校相同。

陈水扁执政时期,为更有针对性地配合当局“台独”分裂活动,“侨委会”进一步加强对海外侨教侨情的调研,并汇编《各国华人人口专辑》和《台湾地区移居海外侨民概况》等调研报告。据称,调研报告的内容系统而周全,对台侨在各国华人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年龄、性别、婚姻、学历、接受华文教育状况、华语文程度以及移居原因、目前生活状况等都进行了详细调查。

台“侨委会”《2010年侨务统计年报》的数据,据称也是历经通信调查,并由台湾各地驻外单位、侨团以及“侨委会”驻外人员亲往调查,或参考各国政府公布的相关数字汇总所得。

海外侨情侨教的调研和需求分析是开展国外侨务工作、推广华文教育的基础。鉴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和面临的问题不完全一样,开展需求调研很重要。撇开其政治意图而言,台湾对海外侨情和侨教情况的深入细致调研,其中某些方面的经验还是值得借鉴参考的。

我们认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双方可就海外侨情和华文教育的现状和需求联手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彼此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相互协作,有望可以得出较为周详、可靠的相关数据,以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提供现实依据。

(二)为海外华教提供经费补助

案例2:台“侨委会”华教经费补助重点

“侨委会”《侨民学校联系辅助要点》针对海外侨教提供了以下补助:

1、从教材与师资两个主要项目进行经费的补助。

(1)供应教材。

(2)补助经费。

(3)提供偏远或侨教资源艰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

(4)办理在职教师师资培训。

(5)奖励资深绩优教师。

2、更广泛的补助则包括扩及侨校的其它软硬件设备。

(1)兴建或修缮校舍。

(2)充实教材或教学相关设备。

(3)办理文教活动。

(4)其它因应办学所需之特殊情形。扩及了侨校的其它软硬件设备。

(引自台“侨委会”网站,http://www.ocac.gov.tw)

案例2分析:从这份“侨委会”《侨民学校联系辅助要点》可以看到,台湾华教经费补助重点依次为华文教材、华文教师、华校办学,以使有限经费发挥更大效用。

第一是华文教材。教材作为教学和学习的资源,在华语文教学中起着纽带的重要作用,它既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又是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原则的体现和教学质量的保证。因而,编写开发适用海外华校使用的教材便成为华文教育的基础工程。台湾不仅将岛内专家学者编写的各类教材分发到世界各地华校,同时也鼓励海外华校自编针对所在国语言文化背景的本土化华语教材,并对教材编写出版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

第二是华文教师。一是资助海外华文师资培训经费;二是对边远地区的困难教师给予适当的生活费、医疗费之补助;三是对长期从事华文教育工作并表现优良的华文教师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金。目的是藉此来勉励和调动海外华文教师从事华文教育的积极性,坚守华文教育教学岗位。

第三是对办学经费短缺和设施简陋的华校,视具体情况给予适当补助。资助范围主要是对校舍建设、硬件设备、图书资料购置等以及开展华教活动项目的补贴。

(三)开展海外侨校教师研习活动

案例3.1:台“侨委会”:荷兰师资培训,学习数位课程

为配合侨委会2012年度海外数位华语文推广计划,荷兰教师联谊会6月3日在驻荷兰代表处会议室,举办海外华语文师资培训课程,邀请刘素琴、钟绍文及郑月凤等3位讲师,教授“Power point技巧与笔顺制作”、“年轻人用电脑来做些什么”及“华语教学—互动语文游戏介绍”等课程。参加研习的华校老师都觉得收获良多。

(台“中央社”,2012.06.12.)

案例3.2:台“侨委会”:雪梨地区海外教师研习会开课

澳洲雪梨华侨文教服务中心主任郑介松致词,肯定侨校教师在华语文教育的热心与付出,并说明侨委会对华语教学在数位、文化各面的推动不遗余力,乐见海外侨校老师积极朝多元化、数位化教学迈进。

南岸中文学校首次主办此项活动,主题为“汉语教学多元化”,校长陈素莲感谢侨委会对海外华语文教育的支持,遴派淡江大学张宝榆及徐瑞贞2位巡回讲座前来雪梨。

首日课程有“汉字教学好好玩”、“混合班教学技巧和示范”及“多媒体教学-全球华文网”,课堂间互动熟络,与会者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汲取教学理论与实务经验,让华语文教学更加有趣多元。

(澳华中文网,2012.07.06.)

案例3分析:海外侨校的教师来源,多数为具有一定教育背景甚至是高学历的当地侨民,但由于华校教师未必都具有华语文教学之专业背景,为补足这项缺失,台“侨委会”提供了“海外教师研习会”、“回台教师研习班”两种进修学习的管道。

“海外教师研习会”在侨居地学校举行,由侨委会每年聘请专家学者前往进行短期的讲座与教学;“回台教师研习班”则是每年遴选部分海外教师回到台湾接受华语与文化之教学训练,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侨校提供更好的华语文教育。为配合海外华文师资培训,台“侨委会”还制定了《辅助海外侨校(团)组团回台研习华语文或台湾文化活动计划》,并面向台湾地区高校招募赴海外担任侨校师资培训储备志工教师等

师资培训课程内容除了华语文的语言要素及语言技能之教学方法与技巧外,注重教学方式的互动性与趣味性,还特别重视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华文教学,以提升教师华语文数位教学能力。

为推广华语文网络教育,开启华语文教学新视野,培养海外华文网络种子师资,使他们了解网络教学观念、方式及最新趋势,具备华文网络教学及教材编制能力。“侨委会”每年还会在海外或岛内举办以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华语文教育中之应用为专题的“海外华文网络种子师资研习会”,以期参加培训的教师日后能在侨居地协助“侨委会”培育当地侨教师资,以扩展华文网络教学成效。

台湾开展海外侨校教师研习活动的做法与大陆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途径培训海外华文师资的措施基本相同,但台湾更重视华文网络种子师资的培养,以此带动更多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华语文教师的数位教学能力。

(四)开展海外华裔青年研习活动

案例4:台“侨委会”海外华裔青年语文研习班

1.活动宗旨:

增进海外华裔青少年华语文能力,了解中华文化与台湾本土文化,以及中华民国进步发展,促进海内外青年互动交流。

2.活动时间:

每期4周6周,周一至周五安排华语文、民俗技艺、文化研习课程,晚间自行参加晚自习、休闲或网络等辅助课程,周六及周日另弹性安排艺文及青少年游艺活动。

3.课程内容:

1930年12月,蔡元培致函昔日莱比锡大学同学、时任汉堡民族博物馆非洲部主任的但采尔,请他来中研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民族学方面的特约研究员,同时协助筹建民族博物馆。但采尔对蔡元培创办民族博物馆和进行国际间民族学标本交换的想法十分支持,表示愿意来中国,并说打算先搜集一些美、非、澳洲土人的物品,埃及、巴比伦、亚西利亚等各种图案,于来华时带来,以供中研院之交换物品。蔡元培认为,“此于民族学之建设,裨益非浅”[10]258,因此爽快答应但采尔提出的月俸800元以及他和夫人往返费用由中方负担的要求,同时要求中研院秘书处主任许寿裳准备一份聘书,以便随复函寄去[10]268。

(1)语文教学:华语教学(每周24小时)及华文电脑网络课程等。

(2)文化采风:包含书法、国画、童玩、编织、结艺、纸艺、篆刻、扯玲、中国功夫、民族舞蹈等课程。

(3)晚间活动:安排晚自习、辅助教学或休闲活动。

(4)专题讲座或海内外青年联谊。

(5)教学参观(每周4小时),参观近郊之文化社教景点,台湾的人文历史与自然生态。宝岛揽胜(3天),参观台湾各项政经文教建设及具台湾宝岛特点之名胜古迹。

4.研习特点:

(1)课程采取密集式设计,依序增进学员听、说、读、写能力,以求在最短时间达到最好学习效果。

(2)依华语文程度分班授课,小班教学。

(4)参访各地名胜古迹、自然生态等,体验台湾宝岛风土民情及文化特色,并参与爱心关怀活动。

(引自台“侨委会”网站,http://www.ocac.gov.tw)

案例4分析:台湾海外华裔青年研习活动系由“侨委会”主办。自1988年起委托各大学承办此项研习活动,每年分6期及暑期青少年班办理,内容包括华语教学、国粹研习、文化讲习、团康联谊、体能活动与参访活动等,为海外青年提供一个返台接受夏令营式教育的机会。

据“侨委会”之《招生简章》介绍,举办此项活动的宗旨是“增进海外华裔青年中国语文能力,认识中华历史文化、了解台湾建设与发展,使他们更有信心认同台湾是最好的品牌,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该项活动经费来源为自费和部分资助。申请自费研习者须缴付全额费用:6周班每人每期新台币42000元,4周班每人每期新台币33000元。申请资助研习者,6周班每人每期新台币1800元(“侨委会”资助24000元),4周班每人每期新台币12000元(“侨委会”资助21000元)。“侨委会”资助主要用于支付授课教师课时费、教材费及参观访问等费用。

此外,参加研习活动后可以申请续读,可在当期活动结束前向承办单位提出申请。同时还规定了补助续读以1期为限,全部研习期不超过3期。

考虑到华裔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研习班课程和各项活动安排周到细致,除了华语和文化课程外,还安排了休闲、联谊、参观岛内名胜古迹等活动,让华裔青少年体验台湾风土民情及文化特色。

(五)提供多元教材,资助教材开发

案例5.1:台“侨委会”《海外编制华语文教材经费补助》要点(2012)

为充实侨教教材内容,鼓励海外华语文工作者及文教团体编写华语文教材、制作教具及视听教材,特订定“补助海外编制华语文教材作业要点”。

申请补助教材类别:

华语文教科书、华语文补充教材、华语文教具、华语文视听教材(含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以上教材均以未出版或至申请截止日止出版未满1年,且未曾接受或同时申请其它公私立机构奖(补)助之成品为限。

申请补助教材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能教导、习写注音符号或正体字者。

(2)能帮助学习华语文,并提升中文能力者。

(3)能传播中华文化、艺术及学术思想者。

补助对象:

(1)旅居海外,从事华语文教育工作者。

(2)海外非营利性华语文学校或文教团体。

所有教材内容以正体字编印为准,但得适度加注对照之简化字;标音部分以注音符号为主,必要时的得加注汉语拼音或通用拼音。

申请补助成品之著作权归属申请人;其内容(含文字、插画、影音等)如有错误或涉及著作权纠纷时,由申请人自负法律责任。

申请补助之教材如侵害他人智能财产权或其它权利,经查属实者,由申请人自行负责,侨务委员会并得取消补助或追缴已发之补助款项。

(引自“全球华文网”http://www.huayuworld.org)

案例5.2:台“教育部”补助“对外华语文教材要点”(2007)

为因应全球学习华语热潮,推动具有自由市场竞争力及台湾文化内涵之优质华语文教材,特订定本要点。

教材内涵:

(1)应为以华语文为第二语言学习之教材。

(2)以正体字编印为准,必要时得适度加注简体字。

(3)以注音符号及二大华语拼音对照。

(4)能融合台湾多元文化特色及使用国家当地文化。

审查基准:

(1)主教材应含教师手册及习作。

(2)应能传达台湾文化内涵。

(3)教材具有国际华语市场之流通性。

(4)教材编辑群具有华语教学专业资历及声望。

(5)符合教材使用国家之华语教学需求。

(6)其它相关事项,例如计划周延性、历年成效等。

(引自“台湾法律网”,网址:http://www.lawtw.com)

案例5分析:台“侨委会”、“教育部”为鼓励华裔青年学习中文、协助华文学校推展华语文教学,历年均委托学者专家,编纂各种华语文及民俗文化教材,分别以书籍、录音带、录像带、光盘、报刊等方式制作,免费提供海外侨校、中文学校申请,并供应侨社、侨校各类中文图书,以充实侨胞精神内涵,目前有关华语文教材已近百种之多。但“侨委会”与“教育部”补助海外华文教材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侨委会”是针对海外编制华校所需的传统意义上的华语文教材,包括华语文教科书、华语文补充教材、华语文教具、华语文视听教材等。补助教材的内容要求“能帮助学习华语文,提升中文能力”和“传播中华文化。

“教育部”补助对象是不分岛内外的,但要求是“以华语文为第二语言学习之教材”。补助教材的内容要求“符合教材使用国家之华语教学需求”和“传达台湾文化内涵”,“融合台湾多元文化特色及使用国家当地文化”。

两类补助教材对编印均是要求“以正体字为准,加注对照之简化字”、“标音以注音符号为主,加注汉语拼音或通用拼音”。

(六)从学术研讨看台湾华文教育关注的问题

案例6:第十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资讯公告

会议主题:21世纪华语文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会议议题:

1.语言分析

(1)华语语音、语法、语意、语用及词汇研究

(2)华语与其它语言之对比分析

(3)华语与方言教学研究

2.教学应用(以华语为第二语之教学研究)

(1)华语文教材教法、课程设计、能力测验之探讨

(2)云端科技在华语文的应用

(3)华语数字科技/典藏与学习平台及其教学应用

(4)多元语言与多元文化教学探讨

(5)华语文能力分级标准及测验应用

(6)正(简)字体兼顾的华语文教学

(7)不同语言背景华语文学习研究

(8)两岸中华大辞典及华语文学习辞典的编辑

(9)海外华语文师资培育及国别化教材的编撰

(10)其它华语文教学相关论文

3.行政运作

(1)海外华文学校(含侨校)之营运

(2)市场分析与经营策略运用

(引自“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网站)

案例6分析:“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成立于1972年,一直以来致力于全球华语文教学之学术工作,是台湾岛内知名度较高的民间学术团体。

该会推动华文教育的工作效益显著,如举办“全球华语文教学研讨会”、开办“华语文师资研习班”、出版华语文教学杂志及期刊、与大陆之大学与华语文机构进行学术合作,促进两岸华文教育交流、协助各大学与团体举办华语文相关研讨会、举办“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编辑“对外华语文教学研究丛书”等。该会与产官学界之互动关系较为密切,创造大量合作与交流机会,许多侨校也从该会获致支持,例如师资培训、教材与研究等项目。

从该会举办此次研讨会的主题“21世纪华语文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可以看出台湾重视海外华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其一,针对全球化背景下华文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华裔新生代语言文化背景,进一步加强了华语作为第二语之教学研究,如华语与其它语言之对比分析、不同语言背景之华语文学习研究、国别化教材之研究与编撰等。

其二,面对世界“汉语热”及国际汉语教学普遍采用简化汉字与汉语拼音注音之潮流,加强了正(简)字体兼顾的华语文教学研究。推动两岸华文教育的合作交流,如两岸中华大辞典及华语文学习辞典的编辑等。

第三,面对多媒体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和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加强了网络学习平台与云数位服务平台应用于华语文教学的研究。

第四,拓展对华文教育之市场分析和华校经营管理之策略的调查研究。

目前大陆已有针对第二语言教学的“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是否也可考虑成立相应的“世界华文教学学会”学术团体,以适应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的需要。

(七)台湾全球华文网之设置

案例7.1:迈向创新与创意的华语文数位新视界

2011年6月17-19日在台北召开第七届全球华文网络教育研讨会——迈向创新与创意的华语文数位新视界。

结合计算机网络科技于华语文教育之推广一直是热门的探讨主题,侨务委员会于1999年5月结合学术单位及产业界举办了“第一届全球华文网络教育研讨会”,之后每隔两年均在台北举办此研讨会,先后已办理了六届,均吸引数百名来自全球各地之人士参加。

鉴于目前全球学习华语文已蔚为风潮,更为多国政府纳入外语教学政策之重点,对华语文教学方法、师资培训、教材发展均产生相当程度之影响,在因特网无远弗届的今日,世界各国均将数字产业列为国家发展重要指标之一,未来华语文教育如何结合数字内容产业,研发出开创性的教学内容,拓展华语文教学市场,颇値深入探讨。

顺应日益蓬勃的全球华语文教育新兴市场,为了提供海内外人士及我国产官学界一个交流互动场域,开创华语数字教学最大效益,2011年侨务委员会继续举办第七届全球华文网络教育研讨会,藉由海内外各界华语文数字教学理论的发表、实务教学应用的分享,学界与产业界的沟通与交流,汇聚出具开创性的华语文数字教学新视界。

(引自台“侨委会”网站,http://www.ocac.gov.tw)

案例7.2:侨委会委员长吴英毅在开幕典礼致词时表示,侨委会在推动华语文数字教学及辅导海外侨校导入数字学习方面,已逐步奠定深厚的基础。他说,“侨委会”为了协助侨校数字化,建置具备互动教学功能的“全球华文网”,架设可供开设华语文在线课程及跨校师资培训活动的“远距同步视讯平台”,并已在全球设置了51处“华语文数字学习中心”实体据点。并自2010年起,特别针对非华裔人士建置完成“数字台湾书院——华语文学习网”,让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华语文学习社群的一员。这些努力都是使华语文“教”与“学”更具乐趣、更富创意,也充分展现显示具有台湾特色的华语文教学形象。从本届研讨会参与人士创历届最多,就可以知道自1999年的第一届研讨会所播下的种子已经发芽。他也期盼藉由研讨会中华语文界及科技界专家学者的交流讨论,引领华语文数字教学迈向创新与创意的新视界。

(来源:台湾“中央社”2011.06.17.)

案例7分析:台“侨委会”自1998年起建置“全球华文网”网站,藉由多媒体、繁简汉字版本、多语系网页主题,提供侨胞多元迅捷的学习管道。经由“全球华文网”,海外华侨子弟及有心学习华文之各国人士,可突破时空限制,迅速、有效获得学习信息,研习中华语文,了解中华文化,进而达到推广华文教育的积极目的。

此次“侨委会”举办的“第七届全球华文网络教育研讨会”,旨在传承与创新,展现华语文数字教学创意软实力。共有来自全球32个国家、将近670位海内外人士参与。此次研讨会有专题演讲、学术及产业领域座谈会等议程。而现场也安排16家华语文厂商与文教组织布展,展示最新数字科技运用于华语文教学的研发成果。

从该会议的主题“迈向创新与创意的华语文数位新视界”可以看出,台湾华文教育能积极适应科技时代要求,创新华语文教学的理念,研发推广具有创意性的华语文数位产品,更好地为华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撑。

此次会议发表的论文主要集中于四大类:一是华语文多媒体教学类;二是华语文教材与华语文测试;,三是网络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服务;四是远距离教学。论题涉及数字科技多领域,其中既有宏观的理论探索,又有操作层面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教学类的论题主要有:《世界华语文教学在科技上的整合和分享》、《华语文数字学习中心示范点的建置及永续经营模式的探讨》、《关于网络远距语言共同合作学习的有效活动之调查》、《在线教学活动设计在中文为第二外语教学应用》、《数位华语教学All in One—以新编儿童华语教材为例》、《在线教学活动设计在中文为第二外语教学应用》、《华语的新营销媒介—播客》、《应用数字科技强化符合规准的华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等。

华语文教材与华语文测试类的论题主要有:《计算机辅助华语学习的在线教材开发和测试》、《运用多媒体制作华文补充教材》、《生动的在线教室-同步教材及教材发展》、《华语数字教材编写的设计与实施》、《华语文教材辅助网页的设计与应用》、《海外儿童汉字体验教材开发》、《教师手册数字化的编写模式》、《数字教案设计,教材制作与应用》等。

网络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服务类的论题主要有:《结合计算机媒体的多元化教学活动设计》、《网络参与式学习工具的评测与虚拟课堂软件(VCS)的选择标准》、《21世纪华语文教学契机—高效数字教学游戏的设计》、《华语文教学新体验-3D虚拟教室》等。

远距离教学的论题主要有:《整合多媒体内容与分享平台,支持跨国华语文化之网络视讯教学》、《同步视讯教学之纠误技巧探析》、《华语文远距教学能力培训及评核指标发展研究》、《语言中心云端校园经营模式探究》、《远距视讯华语跨文化教学之实施与研究》、《虚拟教室Second Classroom华语师资培训计划与成果》、《华语视讯教学短期师资培训课程设计与实践》等。

为迎合时代潮流与海外需求,近年来台湾“侨委会”致力于将华文教育与资讯科技结合,积极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尤其是“全球华文网”及“海外华语文数位学习中心”的建制,形成了华语文数字教学模式、远距离同步模式、线上研讨会及影音互动式课程导入实体课室教学等四种创新模式。

从上述研究论题中,可以看到台湾注重高科技、数字化在华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其所关注的华文教育领域及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成果值得大陆借鉴。

(八)华文教育的产学研相结合

案例8:台湾成立“华语文产业推动联盟”

台湾一批认为华语教学可以赚大钱的业者所组成的“华语文产业推动联盟”在此间正式成立,该联盟称“将携手进军海外市场”。“华语文产业推动联盟”成立仪式十四日下午在台北亚太会馆举行,台湾产官学各界代表应邀出席。

当选首任“华语文产业推动联盟”会长的“网际智慧公司”营运长陈迪智在成立式致辞时说,“在台湾,兴盛的光电与半导体产业被称为‘兆元产业',而华语文教育也是一个‘兆元产业'。全球学习华语的热潮,使得华语文教育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从2004年以来,大陆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相对于大陆政府的积极参与及运作,台湾内部还处于形成共识与资源整合的阶段。许多业者看上了这块市场的商机,从今年起,便积极的展开合纵联盟。”

据陈迪智会长介绍,“华语文产业推动联盟”将以市场导向为联盟发展宗旨,针对美国、韩国、日本、台湾不同的目标市场,提出符合当地学习者所需要的学习服务、教材开发、软体平台技术、语言学习专家、测验评量服务等,这些都是我们这次联盟结盟的对象。”

“华语文产业推动联盟”目前已成立四个市场小组,由四家已经有市场计划的公司担任召集人,分别是:“网际智慧”负责担任美国市场小组召集人、“希伯伦”担任韩国市场小组召集人、“阶梯数位”日本市场小组,“旭联科技”负责台湾市场小组。“华语文产业推动联盟”未来的运作将以各市场小组为主,以锁定的目标市场提出战略计划,结合联盟的伙伴一起进军国际市场。

各市场小组召集人在成立式上介绍了各自目标市场的需求。据介绍,美国已有二千四百所高中表示愿意开办中文课;韩国有一千五百多所正规小学、中学开设中文课,有一百四十二所大学开设中文系,有九十一所中文研究所,有超过两百万人在学中文。

陈迪智认为,运用电脑科技可以在全世界华语文教学中获得六百亿元的商机,“华语文产业将成为继游戏、动画之后,另一个有前景与台湾特色及竞争优势的品种”。

(来源:中新社,2006.04.17.)

案例8分析:台湾成立“华语文产业推动联盟”,其宗旨是为了更好整合岛内产、官、学、研各界的华语文资源,协助从事华语文远距和数位教学服务之相关厂商建立产业关键技术,并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推动台湾业者进军海外华语文市场,提升华语文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处于较领先地位,不过有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界人士认为,海峡两岸文创产业差异只是“时间差”,台湾的创意环境只赢在“起跑点”,一旦大陆加快速度提升创新能力,很快会超越台湾。

从1995年台湾便开始提出“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理念,并于2002年正式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政策发展方向,进而推动了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创意型企业。2009年,台湾“行政院”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草案》,设立了文创研究院,成立“财团法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会”,并投入330亿元新台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基金。

台湾业者认为,大陆的崛起带动华文热,这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向外发展的好机会,正如台湾策划大师赖声川所说,发掘创意的能量,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兵家的必争之地。

华文教育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需要文化创意品牌来引领带动。一方面,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品牌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文化创意品牌又是激活华文华语和中华文化资源的重要创新要素。目前国际社会对华文教育的需求迅速增长,但在华语文教学资源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方面还发展不快,服务于华文教育的技术产业发展也较慢。

两岸的文化创意产业各具特色,在文化传承创新上各有优势。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既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又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呈现多元化的特色。台湾在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早,有一批素质较好的文化创意人才,民间创作也比较丰富且多元化,同时科技也比较发达。但台湾地方小,市场规模不大,文化产业资金不足,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大陆文化创意产业虽比台湾起步晚,但大陆具有广阔的市场,容易吸引国际资金。特别是近年来,大陆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各地纷纷建立创意园区、举办产业博览会,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为了更好适应日益蓬勃的全球华语文教育新兴市场的需求,我们应不失时宜地加强华语文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建设多种资源数据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为华文教育提供丰富及时的资源与信息服务,使华语文教学的研究成果和各方面信息得到及时传递,促进华文教育资源的合理构建和配置。两岸应该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扩大合作与交流,共同提升文化教育产业创造力,共同拓展华文教育的国际文化市场。

二、两岸开展华文教育交流合作实证案例之评析

案例1:两岸华文教育交流合作的“破冰之旅”

2009年11月,大陆华文教育界组团访台,出席了由两岸专家学者参加的“海外华人华文教育论坛”,就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及今后的合作意向与台湾同仁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2010年4月,台湾华语文教育学会部分成员单位组团访问大陆,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一系列论坛和座谈会,两岸华文教育工作者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实质性意见和建议,表达出共同促进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强烈愿望。

国侨办副主任赵阳在评价这两次访问成果时说,这是“海峡两岸华教界最高层的深度接触,是两岸华文教育的‘破冰之旅'”。两岸华教界在交流中发现,双方对许多问题持有一致看法,即将采取的许多措施也不谋而合。他表示,双方提出的很多合作项目,如建立海外华文教育指导机制平台、加强两岸教师培训、学生交流、教学大纲合作等,应逐项议定,并尽快促成落实。

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理事长、中原大学校长程万里在评价2009年、2010年分别在台北、广州举办的“两岸华文教育论坛”时说,两岸侨教领导、大学校长、教授重点探讨了海外华文教师培训、华文教材的现状及对策、华语文教学法,以及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的途径与方法等。两次论坛的举办,使得两岸侨教部门建立了互信,也通过论坛的交流平台,建立起两岸华文教育更密切的合作。

(来源:中新网,2010.05.26.)

案例1分析:被称之为“破冰之旅”的此次两岸华教界高层互访与“两岸华文教育论坛”的举办,使两岸华文教育界拉近了距离,形成了双方合作开展华文教育的共识。

时任国侨办主任李海峰在2011年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上指出,自2005年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以来,国务院侨办以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为主题,举办了两岸华文教育论坛、艺术展览、华文文学研讨会、台湾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加强了与台湾岛内的合作交流。李海峰表示,国务院侨办将研究、推动两岸在海外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从侨务渠道进一步推动两岸民间性、事务性、学术性的交流合作。

时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在“两岸华文教育论坛”会后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海外华文教育任重道远,办好华文教育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事业,未来需加强海峡两岸华文教育交流与合作。他表示,众多海外侨胞一直呼吁两岸在开展海外华文教育方面加强合作,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血同缘、书同文、语同声,亘古不变,两岸同胞都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在2011年召开的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上,赵阳再次强调,海峡两岸华文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发扬光大。

虽然目前两岸在开展华文教育方面还存在某些分歧,但双方在帮助华侨华人在海外生存、发展,推动和促进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上,已具备了较多的的共识,实现两岸华文教育交流合作的互利双赢已成为两岸侨务部门和华教界同仁的共同心愿。

航道已经开通,两岸华教界接下来应该就如何推进实质性的交流合作,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形成长效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协调双方合作交流的具体事宜,有效整合双方的华教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拓展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渠道,共同推动各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

案例2:“两岸华文教育协同创新研讨会”在华侨大学举行

2012年3月3日至4日,“两岸华文教育协同创新研讨会”在华侨大学举行。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作为台湾主办单位,组织了几十位台湾高校的校长和专家学者前来赴会。

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理事长、中原大学校长程万里在致辞中称,海峡两岸在海外华人教育之永续发展及中华文化之薪火相传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推动及精进海外华文教育是两岸共同的使命。双方应尽速成立两岸海外华语文教育协调机制单位,在制度下透过专家学者的努力,一步一脚印,共同为大时代华人的使命而努力。

程万里还就两岸华文教育交流合作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就华文教育层面,希望在大陆能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华文教育学会来担任主办华文教育的研习、联系及协调的工作,也能倡导并从事华文教学、研究的重任,更承担起两岸沟通的桥梁。

(二)成立两岸华文教育协调委员会,由两岸共同参与,委员会下可设有相关专业小组:师资培训及认证、课程建设及教材出版、海外华校的调查及分析、教学研究等。

(三)建立两岸华语文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交换机制,进行学者讲学、学生交换(学年、学期或冬、夏令营)等。

程万里认为,两岸携手合作,互助互补。虽然两岸各有制度,但在教材、师资甚至证照,都可以互相采用、互认,可以一起来谈教材的发展、数字教材的传播和教学手段的研究等,逐渐融合成一个体系,共同开创海外华语文教育的美好明天。”他呼吁,推动及精进海外华文教育是两岸共同的使命,我们必须在互助、互信的努力下达成我们共同的目标。

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赵阳在讲话中称,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事业。长期以来,台湾有关方面和台湾地区的华文教育工作者为支持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努力,比如为海外华校编印和赠送教材及图书资料,帮助他们改善办学条件,招收优秀华裔学生到台湾地区学习深造,为海外华校培养了一批宝贵的师资,我们深感敬佩。

赵阳指出,中华文化是凝聚、支撑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球炎黄子孙相拥相依的纽带。发展华文教育不仅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在海外薪火相传的需要,更是增进海内外炎黄子孙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提升中华民族整体形象的需要。他认为,抓住当前海外华文教育日新月异的良好发展势头,帮助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办好华文教育,促进海外华文教育科学、持续发展,除了靠华人社会、华教组织发挥自身作用,努力自强外,海峡两岸的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给予海外华文教育更多的支持。

赵阳特别呼吁两岸高校中的华文教育工作者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合作编写教材,合作培训师资,合作举办华文教育研讨会,或在台湾或在大陆共同举办海内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等活动,携手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繁荣发展。他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海峡两岸在华文教育领域的合作会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广泛,合作的成果也将越来越丰硕。

程万里对此表示赞同。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外华文教育,尤其是侨教,台湾地区很早就开展;大陆改革开放之后,在这方面后起力量非常大。两岸都在努力,不需要互相竞争,而应相互携手合作,互助互补,集中力量,增进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朝向务实议题深入,真正延伸到海外,落实到海外。

(来源:《福建侨报》2012.03.09.)

案例2分析:“两岸华文教育协同创新研讨会”的召开,为两岸开展华文教育实质性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新方式。

协同创新是深化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的努力方向。“协同”就是基于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共同使命和事业,两岸双方应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华文教育交流合作朝向务实议题深入,真正延伸到海外,落实到海外;“创新”是两岸双方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共同探讨实施华文教育的新模式、新举措,探索中华优秀文化现代传承和解读方式,创新两岸华文教育的交流模式,深化两岸华文教育的交流内容,携手为海外华文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有力的支撑,提升华文华语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理事长、中原大学校长程万里在会上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在大陆成立全国性的华文教育学会;二是两岸联合成立华文教育协调委员会;三、建立两岸华语文教育师生交换机制。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赵阳在会上倡议两岸高校华文教育工作者加强交流与合作,合作编写教材,合作培训师资,合作举办华文教育研讨会,共同举办海内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等活动,携手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繁荣发展。由此可见,两岸双方在华文教育合作交流的思路上已取得高度共识,并已有明确的路向,从而也为今后的合作交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举办两岸华文教育研讨会或论坛是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一个很好的形式,其最大作用就是搭建起双方相互沟通交流平台,让两岸华教界同仁在这里平等交流,良性互动。期待类似的研讨会或论坛今后能持续进行下去,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并不断适应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和海外侨胞开展华文教育的新需求,增添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共同关注的新内容,共同探讨华文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径,创新形式、融入本土,争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更多的支持,增强海外侨教自身造血功能,努力促使华文教育纳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经营华文教育的运作体系,不断夯实基础、拓展功能、完善服务,提升质量。

案例3:两岸高校华文教育合作交流

厦门大学携手台湾高校培训华语教学师资

两岸高校合作举办的“华语教学与师资培训班”20日在厦门正式开班。据悉,参加此次培训的台湾学生还将参加大陆汉语口语水平测试。

此次培训班由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首度携手台湾铭传大学华语文教学学系联合举办。20位来自台湾铭传大学、联合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华教系学生将参加历时两周的学习。

来自铭传大学华教系的大三学生白芸慈告诉中新社记者,她是第一次来大陆,希望实地感受一下两岸高校华语教学有何不同;同时,也利用周末时间到鼓浪屿看看,到福建土楼走走。

联合大学大四学生吴佩仪表示,毕业在即,有机会来厦大参加华语教学师资培训,希望更多了解大陆与台湾高校华语教学的异同,包括词汇、语音、教学方法等,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得到不同的启发。

厦大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郑通涛教授介绍说,此次前来厦大参加培训班学习的台湾学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到大陆,该院安排授课的老师都是具有博士学历以及在海外从事华语文教学培训经历的厦大教授或副教授,所授课程也都是该院华语文教学师资培训的特色课程。该院陈荣岚教授称,参加本次培训班学习的台湾学生还将参加大陆汉语口语水平测试。

据了解,今年初,台湾铭传大学华语文教学学系主任杨小定教授到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参访,提出合作开办华语教学与师资培训班建议。双方还探讨了包括互派教师互访、讲学在内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计划。下个月,将有5至8所台湾高校华教系学生前来厦大参加同样的培训班。

(来源:中新网,2011.06.20.)

闽台高校签合作协议有意共推海外华文教育

台湾铭传大学校长李铨2012年5月30日率团访问厦门大学,并和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签署两校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铭传大学相关人士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台华文教育界对大陆海外华文教育成功经验很感兴趣,有意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海外华文教育。

根据合作协议,在未来5年中,双方将开展教师、研究人员的互访;进行学生的交换;推动教学与研究成果相互交流,并合力推动学术研究计划。

李铨表示,铭传大学长期致力于两岸交流,是2011年度招收陆生最多的台湾高校,目前有31位厦大硕士和博士在铭传大学学习、交流。他希望通过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厦大和铭传大学的合作。

铭传大学华语文教学系主任杨小定介绍说,铭传大学近期内将有美国、蒙古、韩国三地的华文教育机构挂牌。她对厦门大学孔子学院南方基地在海外华文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很感兴趣,并表示台湾华文教育界有意组织管理人员来厦大向大陆学习华文教育管理经验。

朱崇实也表示,孔子是两岸共同的财富,希望双方能加强合作,共同弘扬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中新网,2012.05.30.)

华侨大学与台湾高校及教育机构签署华文教育合作协议

华侨大学3日与十家台湾高校及教育机构分别签署协议,将与这些高校和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合作、合作开展华文教育以及进行学生交流或项目合作。

华侨大学分别与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义守大学、辅仁大学签订开展华文教育合作协议,分别与中原大学、暨南国际大学、昆山科技大学、铭传大学、中正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与屏东教育大学签订学生交流合作协议,与东海大学签订项目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在华文教育方面,华侨大学将与签约单位合作举办华文教学论坛,研发海外华文教材,开展海外华文教育调研,举办冬、夏令营,举办华语文教学研讨会,举办华文教师短期培训,举办海外华语教师考试认证班,举办台湾华语文教师大陆交流访问团等;在学术交流方面,华侨大学将与相关高校共同推动在学生交流、教学与研究人员交流、教育及教学项目合作研究、科学及技术研究工程共同开发、华文教育合作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近年来,华侨大学努力开拓对台交流工作,在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和侨务对台方面先行先试。自2009年以来,学校就先后与台湾大同大学、台中教育大学、元培科技大学等15所台湾高校签署学术交流协议或合作备忘录,并自2010年相继派出四批次43名管理干部到台湾高校研修学习,选送了四批次131名学生到台湾高校交流学习。

华侨大学是大陆高校中最早招收台湾学生的学校,早在1985年就率先开始对台招生。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共有500多名台湾学生就读华侨大学。

(来源:新华网,2012.03.05.)

北京华文学院增进与台湾华教界合作

“两岸联手会把海外华文教育做得更好。”北京华文学院院长周锋今日在此间表示,北京华文学院未来将与台湾地区高校、华文教育界,在华文教育方面进一步展开合作。

周锋就此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推广海外华文教育、传承中华文化方面,两岸在很多方面是共通的,有许多经验可以互相借鉴。

他指出,双方合作的领域将包括师资培训、教学内容安排以及教学产品研发等。“我们可以结合海外华社的具体需要,共同探讨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做得更好,效率更高。”

今年4月间,北京华文学院曾先后承办“两岸华文教育论坛北京座谈会”,接待台湾政治大学高层访问团。周锋介绍说,在此期间,北京华文学院先后与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及台湾世界华语文教学会进行了交流,并对开展华文教育领域的多种合作提出了初步设想。

周锋说:“两岸在华文教育领域的沟通、交流,除了可以提升各自教育水平、业务素质,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外,在促进两岸交流、增进感情方面,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来源:中新网,2010.09.06.)

两岸研究生台湾桃园交流华文教学

第四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13日在台湾桃园中原大学开幕。来自大陆、台湾、香港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地的32所大学华语系、所的160多位博、硕士研究生齐聚一堂,展开交流与研讨。

当前,全球各地华文学习方兴未艾,作为未来华文教学师资主要储备人才,有关系所的博、硕士生坐在一起,相互脑力激荡、切磋观摩,可让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质量与日俱增。

论坛开幕式由中原大学校长程万里主持,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北京华文学院院长周峰、台湾海华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孙国华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周峰表示,近年来,两岸华文教育界交流与合作日趋紧密,逐渐形成了各角度、多层次的互动合作网络,共同推动了世界华文教育的良性发展。论坛华语文教育学硕博士研究生们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华教发展贡献良多。

本届论坛主题为“迎接全球化的华语文教学”,为期2天,近70篇论文在大会和分组座谈中发表,并邀请6位两岸专家学者作专题演讲。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河北等大陆各地高校的30多位师生与会。

在开幕式后,广州暨南大学教授贾益民、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齐沪扬等分别作了演讲,内容涉及海外华文教师等级证书实施方案研究等。

2007年,在台北举办的一项华文文学与华语教学研讨会上,两岸及海外学者共同发起“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得到各地华教界的热烈响应与支持。2008年1月、10月及2009年11月,第一、二、三届论坛,分别在广州、高雄和上海成功举办,均吸引了两岸三地及海外的约百位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也发表了数十篇论文。

(来源:中新网,2011.01.14.)

两岸华文教师论坛在暨南大学召开

由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和暨南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16日在广州召开。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会后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海外华文教育任重道远,办好华文教育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事业,未来需加强海峡两岸华文教育交流与合作。

赵阳指出,“海外华文教育最大的现状,就是海外侨胞对华文教育期望值很高,海外华文教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也面临很多困难。”华文教育是侨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海外侨团侨胞也强烈关注华文教育,然而海外华文教育在教师、教材及办学资金方面依然存在问题。

“海外华文教育的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少,甚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华文教材则各地深浅程度不一,如何编写适合世界各地情况的华文教材成为研究的重要方面。”赵阳说,首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海峡两岸华文教育工作者的互相交流与合作,对摸索出适合海外华文教育的方法、提高海外华文教育水平将有莫大帮助。

赵阳强调,海外华文教育不同于两岸的语文教育,也有别于对外汉语教学,它是广大华侨华人尤其是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传承中华文化,保持民族特性的“留根工程”。

赵阳表示,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发展迅速,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一个瓶颈。众多海外侨胞一直呼吁两岸在开展海外华文教育方面加强合作,“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血同缘、书同文、语同声,亘古不变,两岸同胞都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赵阳建议两岸华文教师扩大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进一步推动两岸华文教育合作。

此外,赵阳还透露,未来国家将在资金、海外教师培训、机制研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目前正对海外华文教育体制进行深入研究,尝试针对各地不同情况,摸索出一个适合世界各国不同地区的华文教育模式。

(来源:中新网,2011.08.17.)

第四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在京举行探讨华教发展

由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和北京华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8月23日在北京华文学院昌平校区开幕。此次论坛主题为“华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旨在为两岸华文教师提供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问题,发表教学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

此次论坛为期两天,来自海外及两岸的120余位华文教学专业人士将围绕大会主题,相互切磋分享华文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大计。主办方特邀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顾问任弘、台北教育大学校长张新仁教授等多位在华文教育界有着丰富经验、取得丰硕成果的专家发表学术演讲。此外,论坛内容还包括小组论文报告、小组教案讨论等交流活动。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任启亮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在华文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近些年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华文教师论坛、研究生论坛、协同创新论坛相继举办,师生交流、学术合作日益频密,两岸合作的基础和机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今天举办的两岸华文教师论坛已是第四届,短短数年,它已然成为两岸华文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标志。”

他提出三点建议,与参加论坛的华文教师共勉:一是分享教学经验,研讨教学问题,共同探寻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规律;二是凝聚共识,共同研究两岸合作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三是建立机制,共同搭建两岸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平台、新管道。

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秘书长董鹏程介绍说,一直以来,两岸在华文教育方面的合作十分密切。在此之前,已连续三年先后在广州暨南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福建华侨大学举办两岸华文教师论坛。他坦言,在本届论坛上看到很多年轻人参会,令他深感欣慰,这意味着中华文化传承在未来很有希望。

“华文教育是保持华侨华人民族特性的根本保证,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事业。发展华文教育,让中华文化在海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北京华文学院院长周锋表示,两岸华文教师论坛为海内外华文教师,特别是海峡两岸的一线华文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来源:中新网2014.08.23.)

案例3分析:在两岸文化教育尤其是华文教育的合作交流中,大陆高校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其中尤以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华文学院四所国侨办华文教育基地院校最为活跃,成效也较显著。

厦门大学作为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重点大学,借助区位、人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不断加强对台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祖国大陆与台湾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前沿重镇和重要平台,为实现国家统一大业服务。

自2006年起,厦大努力办好每一届“海峡发展论坛”和“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以此为载体搭建海峡两岸高层和专家学者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平台。2006年厦大建校85周年之际,邀请萧万长、余光中、唐树备先生等两岸知名人士参加“海峡两岸论坛”;授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法学名誉博士学位,连战成为厦大新校友,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是厦大面向台湾学子的特色交流项目。自1999年8月始,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越来越多的台湾大学生在夏令营中进行了和祖国大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厦大已成为台湾学子求学大陆的热选地。早在1985年厦大便开始与北大等七所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是祖国大陆最早招收台湾学生的高校之一。目前厦大招收的台湾学生已涵盖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预科生等各个不同层次。每年有500多名台湾学生在厦大求学。

厦大还积极拓展交流渠道,活跃两岸学术交流。近五年来,举办两岸学术会议50多次,涉及经济、管理、法学、高等教育、华文教育等领域,来校访问的台湾学者及各界人士3000多人次,赴台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的师生达1000多人次。目前,厦大已与台湾大学、成功大学等20多所台湾高校签订交流合作协议,内容主要有互派学者讲学、合作研究、交换图书资料、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等。厦大近年来有数百名名学生到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台北大学、东海大学及东华大学等高校的相关专业参加交换生项目。另外,还有各类短期访问,每年赴台人数达到200多人次。

作为国侨办华文教育基地院校之一,厦门大学积极开展两岸华文教育的合作交流。2001年6月,与台湾铭传大学等高校合作,在厦门大学为台湾高校在校生举办华语文教学培训班,培养储备华文教师。厦门大学还先后与台湾淡江大学、铭传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台中科技大学等签署了华文教育合作交流协议。

国侨办直属院校华侨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华文学院三所院校,充分发挥其长期面向海外华侨华人办学和开展华文教育的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成为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最为活跃的高校。这三所高校都分别与台湾多所高校及华文教育机构建立起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了携手开展学术交流、师生互访、项目合作等多项合作协议,有效地推动两岸在华文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通过合作举办两岸华文教育论坛,两岸华文教师论坛、两岸华文教育研究生论坛,搭建起双方相互沟通交流平台,并在今后两岸双方携手共同研发海外华文教材,开展海外华文教育调研,举办冬、夏令营,举办华语文教学研讨会、华语文教师培训班、华语文教师考试认证班,举办台湾华语文教师大陆交流访问团、开展教学与研究人员以及学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达成了共识,为今后进一步深化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时任国侨办赵阳副主任指出的,办好华文教育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事业,未来需加强海峡两岸华文教育交流与合作。海峡两岸华教同仁都把支持海外华文教育视为己任,双方在开展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已形成了许多共识,所做的工作也有很多共性。为此,我们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加强两岸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凝聚双方力量,共同为海外侨胞提供更多的、实质性的支持,为华文教育不断增添新的活力,携手共促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同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建议国侨办整合各基地院校资源,积极促进商签两岸华文教育交流合作的相关协议,设立“海峡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中心”,作为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的常规平台,协调两岸双方合作交流的具体事宜,共同开展华文教育研究和教学资源开发,推动实质性合作项目的实施开展。

案例4:两岸与海外青少年交流

两岸青年交流步入“火红之夏”凸显机制化趋势

盛夏之际,草木葱茏,万物滋长,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孕育丰收的时节。美好的青春恰如这生机盎然的时节,生命涌动着激情,蓬勃地成长、强健,昂扬地迈向成熟。

7月上旬,由中共中央台办、共青团中央等17家单位共同主办的两岸万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动,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相继展开。在“两岸同心、我们同行”的主题下,两岸年轻一代再次相聚在一起,手牵手,心连心,交流思想,融通情感,彼此倾诉,相互砥砺,共同谱写着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回顾两岸关系出现和平发展良好势头的几年来,两岸青年交流日趋频繁而热络,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而多样,步入了“火红之夏”,成为了两岸交流交往中的一大亮点、一块亮色。两岸新生代越来越多地积极参与交流互动,携手走上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希望之路。

“同根”的认同

连日来,大陆不少省份迎来了参加今夏两岸万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动的台湾学子,寻访“根脉文化”成为他们与大陆同学共同学习的一堂课。

在山西,以“品味三晋文化,感受魅力山西”为主题的两岸青年学生联欢活动中,台湾青年在大陆同学的陪同下参观了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名胜古迹。

在江西,参加两岸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研习营的同学们探访了“状元之乡”吉安,参观了白鹭洲书院、吉州窑、文天祥故里、欧阳修纪念馆、解缙墓等历史文化景观,井冈山大学还特意安排了“庐陵文化”“江西儒学发展史”等专题讲座。

在福州,来自台湾多所大学的50名学子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同学们,共同参加“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台湾高校代表团领队、慈济大学教师沈祖望给此类活动打出了“高分”:两岸学生共同领会中华医药的博大精深,并在教学、研究及人文等领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有助于两岸中医药高校探讨更多、更好的合作”。

7月12日,两岸万名青年将齐聚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盛大的主题联欢活动。据了解,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与体验区,两岸青年将一道走进这个传统文化的“大讲堂”,体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两岸同心、我们同行”是此次两岸万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动的主题,人们期许着两岸年轻一代不止读万卷书,还能行万里路,饱含真挚的感情,触摸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不断强化对中华民族“根”的认同,携手担负起中华文化继承与创新的重任。

“同心”的汇聚

“现在从台湾来大陆很方便了,大陆的同学也有很多到我们学校去交流,大家对彼此的了解自然就比过去要多得多了。”台湾学生张雅强说。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雷扬对记者说:“我们学校这几年和台湾高校的交流很频繁,除了交换生计划之外,其他形式的往来也很多。两岸学生在一起,虽然彼此有些差异,但大家都很乐于交往,沟通起来没有什么障碍。”

在两岸年轻一代的往来互动中,人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充满热情与活力的他们亲密无间,短暂的活动并不妨碍栽下友谊的种子,分别的时候都争相互留联系方式,网络技术则使他们的沟通跨越了时空阻隔,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更加让人欣慰的是,两岸青年交流如火如荼地开展,不止参与人数不断增加,层次、领域、类别更加全面,更为细化,机制化的趋势也更为凸显。

据团中央、全国青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两岸青年交流事业蓬勃发展。“海峡青年论坛”自2003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9届,并于今年首次在台湾岛内举办。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自2009年以来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已成为两岸青年社团定期沟通的组织化、机制化平台。两岸青年社团组织积极把握两岸青年特点和需求,以同根的历史文化、同祖的亲情文化、同龄的时尚文化为途径,促进两岸青年增进了解和友谊,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正因为有着共同的心愿,两岸青年人怀抱着共同的责任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献策、出力的事业中。今年5月,在成都举办的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就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气息。在“两岸文教合作与青年交流”的专题讨论现场,第一次出现在论坛上的两岸学子们毫不怯场,争相发言,赢得了在场“前辈”们的赞许和鼓励。

1988年出生的台湾学生黄健豪在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岸青年将来总会成为各个领域的接班人,有了这样的观摩学习基础,未来的沟通会更加顺畅。”1987年出生的台湾青年魏庆钟说,两岸之前长期互不来往,没有太多机会交流。现在,两岸年轻人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交流,交换想法,激荡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更能够为两岸的未来累积更多的共识。

跨越海峡,年轻的心汇聚在一起,挨得更近,靠得更紧,因为他们火热的情怀里都充满着对民族未来愿景的深切期许。

“同行”的信念

在北京科技大学教工活动中心的大讲台上,台湾明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一年级学生孙传冈代表项目团队进行推介。台下,两岸师生听得很认真,还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7月8日,以“创意·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大学生精英论坛在北京开幕,台湾16所大学的234名师生受邀参与,孙传冈就是其中一位。“我第一次来大陆,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很有意思!”这个帅气的大男生对记者说。

据了解,此次活动的竞赛部分共收集到大陆与台湾学生团队的40幅创意和创业作品,涉及机械设备、能源材料、无线通讯、数字影音、生物医疗、文化创意、工艺商品、消费金融等诸多领域。

孙传冈看完北科大学生的一个作品推介之后,和自己团队的伙伴交谈起来,大家都认为大陆同学的表现“很有想法”。

“我们的团队里也有一位大陆同学,就是北科大在我们学校的交换生。”孙传冈说,“我们和大陆同学之间的交流,包括这样同台比赛,或者是合组项目团队,都可以交换想法,想法相同可以产生更大推动力,想法不同则可以碰撞出思想火花,也有利于创意的完善。”

孙传冈的同学侯承佑已经来过几次大陆,他对记者说,两岸的同学将来也很有机会成为事业上的伙伴,因为大家现在都很了解两岸各自的优势,未来创业时是可以相互结合,一起打拼的。

这样的观点,在几年来参与交流的两岸青年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迎向未来,他们希望今天的交心能为将来的同行扎下牢固的根基,埋下真诚的伏笔。

应民革中央邀请而来的台湾高校杰出青年赴大陆参访团中,台南大学行政管理系学生会会长邵柏崴三年前就来过大陆。“之后每次来都印象深刻,我希望这次也能够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他说,“我对今后在大陆发展事业充满信心,也希望大陆学生今后多到台湾交流,相信两岸优秀青年更多、更深入的往来,一定可以激发出最大的潜力。”

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曾写道:“青春像只唱着歌的鸟儿,已从残冬窗里闯出来,驶放宝蓝的穹窿里去了。”今天,两岸关系正迈入和平发展的崭新时代,两岸年轻一代正共同在历史新页上落笔书写明天。我们当相信,他们将可不辱使命,走在两岸交流合作的前列,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来源:新华网,2011.07.12.)

大陆举办“两岸同心我们同行”大型系列活动

香港《大公报》13日刊文说,近年来,青年意见呈现出影响未来、影响两岸乃至区域发展的趋势,这尤其引发大陆高层关注,并着手为其搭建交换意见、认识彼此的平台。7月“两岸同心我们同行”活动将因交流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而载入史册,这凸显大陆方面对于两岸青年交流的高度重视。

文章摘编如下:

胡锦涛总书记接见,两岸万名青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联欢,十七个机构部门共同主办,“两岸同心我们同行”大型系列活动注定在辛卯年这个夏天,给“手足亲、兄弟情”的两岸青年以强烈的震撼。

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胡锦涛与连战2005年4月29日在此历史性握手的照片,吸引两岸青年重温历史瞬间。连战的那次大陆之行被称为“破冰之旅”,那是国共领导人睽违一个甲子的正式会谈,随之而来两岸坚冰消融,各领域交流蓬勃展开。

细心的人士已经注意到,11日党报已为大联欢刊登这样预热评论,颇值得玩味。《人民日报》12日就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配发的评论文章《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和希望》。文章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这一方面是对“七一”讲话的解读,或也可视作对今天活动的预热。

是次“两岸同心我们同行”活动将因交流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而载入史册。这凸显大陆方面对于两岸青年交流的高度重视。在胡锦涛“七一”讲话仅十天后,这一活动某种意义是在宣示,中国共产党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在两岸关系中依靠青年的力量,作出积极努力,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胡锦涛“七一”讲话在最后章节专门论及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未来两岸关系成长的力量与重要因素在于两岸青年,要加强两岸青少年间的交流,为两岸关系发展培育新生力量。

自1987年底两岸同胞几近隔绝的状态被打破,青年投身两岸间学习、创业、交流、旅行的潮流,为民间往来增添无限活力。近年来,青年意见呈现出影响未来、影响两岸乃至区域发展的趋势,这尤其引发大陆高层关注,并着手为其搭建交换意见、认识彼此的平台。

置身两岸青年中间,胡锦涛笑容灿烂,更像一位长者。他说,大陆和台湾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青年昭示着未来,推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青年。他寄望两岸青年一代接过发展两岸关系的接力棒,更加踊跃地投身到两岸交流、合作中来,携手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彻底终结两岸敌对的历史,抚平历史创伤,用血浓于水的情感纽带、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在两岸青年心中根植维护和平发展的种子,正是“两岸同心我们同行”活动的深意。

(来源:中新网2011年7月13日)

国侨办:“2011年台湾青少年夏令营”在京开营

“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两岸万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动国侨办分团——2011年台湾青少年夏令营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营。来自台湾30所大中学校以及大陆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的800余位青少年学生汇聚此间,共同联欢。

来自美国、印尼等5个国家的近20名台籍华裔青少年亦应邀参营。

夏令营为期14天,北京段集中活动结束后,营员们将分两路,沿北京-武汉-广州和北京-南京-厦门两条线路参访。活动内容包括了解辛亥革命历史,探访先贤足迹;考察大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体验风土人情;两岸学生交流联谊,增进情感交流;参观历史文化名胜,感受壮丽河山等。

开营式上,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代表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向全体营员和领队老师表示欢迎,希望他们珍惜难得的机会,多走走,多看看,增进对中华文化和大陆风土人情的了解与认知,加强与大陆青少年的交流与合作。

开营仪式后,营员们参观了《中国古代文明》和《复兴之路》展览。来自苗栗县的台湾体育大学研究生刘凯茹说,在台湾只能从书本上了解中国历史,没有机会实地感受历史的痕迹。她表示,作为客家人,此行很期待到福建参观客家土楼。

据介绍,“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两岸万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动,由国台办、团中央等17个单位共同主办,共有包括国侨办在内的10个分团,近期陆续在北京及相关省市启动活动。作为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侨办分团营员还将参加12日举行的两岸青年大型联欢活动。

(来源:中新网,2011.07.11.)

全国台联2012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海南分营闭营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javascript:void(0);

“天下相亲与相爱,动身千里外心自成一脉,今夜万家灯火时,或许隔窗望梦中佳境在……”11日晚,全国台联2012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海南分营在三亚闭营。琼台青年学生合唱《相亲相爱》,表达对共同度过6天美好时光的朋友的祝福和不舍之情。

7日至12日,来自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中正大学等大学的32名师生和11名海南大学学生一起,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参观海南省博物馆、东寨港红树林,到五指山体验峡谷漂流,参观三亚天涯海角等景区,结下深厚情谊。

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用视频将连日来的照片剪辑成册,留下了海南之行的珍贵回忆。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的温彩惠深情地说,六天时间里,琼台朋友们一起参加活动,交流生活经验,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回忆。“虽然明天即将分开,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互相思念!”

来自台湾的琼籍青年黄致霖第一次来海南。“我很想了解自己的家乡。这几天,真真切切地看到和感觉到了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海南,一个多彩多姿的海南。”他说,他会把海南“带”到台湾,与亲朋好友共同分享在故乡的点点滴滴。”

海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吴琼开说,这次夏令营的结束是另一段友谊的开始,欢迎台湾同胞常到大陆、到海南来走一走,看一看。

全国台联2012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以“龙脉相传、青春中华”为主题,汇聚了从岛内、海外来的1100多位台胞青年。营员们已于7月3日至7日在北京参加了本届夏令营总营活动。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从2004年起已连续举办9届。本届夏令营总营共分4个团,下设37个营,共有27个省区市共同参与举办。

(来源:中新网,2012.07.11.)

2012年海峡两岸青少年千人大联欢在厦门登场

2012年7月9日晚,海峡两岸青少年夏令营华大营、福建营、漳州营的700多名来自台湾的师生,以及200多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和100多名大陆高校师生,欢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以一场主题为“闽台缘中华情”的两岸青少年联欢晚会为“2012年台湾青少年夏令营”拉上闭营的帷幕。

千人大联欢晚会分“龙腾盛世”、“激扬青春”、“缘聚闽台”三个篇章,节目风格多样,既有合唱、对唱、联唱,也有古典舞、现代舞,还有魔术、武术等,两岸青少年们在晚会上载歌载舞,尽情联欢,一起体验海峡两岸“根连根”的血肉亲情。来自台北大学的许家祯告诉记者,“很开心参加了这个夏令营,认识大家是来之不易的缘分。虽然行程比较紧凑,但见识到了台湾很多看不到的美景,明年还要再来。”

在过去的八天里,来自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政治大学等51所台湾高校和中学的200多名营员考察了福建泉州开元寺、老君岩、莆田妈祖宫群,参观了崇武古城、德化陶瓷博物馆,游览了武夷山度假区、厦门鼓浪屿,观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印象大红袍》,欣赏了泉州木偶剧、南音等。第一次来大陆的台北大学中文系学生左浩威,被八闽山水深深地吸引住了。“台湾虽然也有很多美景,但没有福建的山水这么壮观,觉得这边很美丽,真的很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来到这个地方。”

提到夏令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台湾中原大学蔡宜静说:“在漳州观看、体验布袋戏表演,这种体验民俗的活动让我记忆深刻。虽然在台湾也曾观看过木偶表演,但这次亲自跟大师学习手部动作的操作,让我知道两岸的这门艺术其实是同出一脉,回去后将更系统地去了解它。”

已经是第三次来大陆的台北辞修高中学生郑光佑表示,“虽然不是第一次来大陆,但是福建这两年的经济非常快,让人赞叹。”

2012年两岸青少年夏令营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协办,以“闽台缘·中华情”为主题,分别在福建、上海、广西等地先后举行5批海峡两岸青少年夏令营,吸引两岸千余名师生参与。出席闭营式的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赵阳表示,两岸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愿两岸青少年牢记民族之“根”、文化之“魂”和复兴之“梦”,认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华文化的努力学习者和热情传播者,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积极促进者和坚定维护者。

台湾营员们则都表示,通过夏令营的文化考察、学习交流,增进了他们对大陆的了解和认知,也加深了两岸青少年的交流和友谊。台北大学左浩威表示:“夏令营给了我们一个很棒的平台,让两岸学子和同胞互相认识。希望籍由这个机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大陆,认识更多的朋友,保持长久的联系。”案例4分析: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自1999年开始举办以来,已有数以万计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和港澳台青少年到祖国大陆参观游览、学习交流、寻根问祖,该项活动已成为持续时间最长、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海内外青少年交流活动的响亮品牌。

(来源:海峡之声网,2012.07.10.)

华裔青少年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其目的已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开拓视野和寻根问祖,还包括文化身份认同以及对未来事业发展的思考。国侨办副主任赵阳表示: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涵养侨力资源,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主题,也有利于各国多元文化的发展。

参加“中国寻根之旅”的华裔青少年,亲身体会到当代中国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国的迅速发展,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身份认同感。这不仅有益于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薪火相传,也有益于海外华人社团新生代的成长壮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活动,是造福海外华人社会的“希望工程”。国侨办副主任赵阳指出,中国大陆也可以通过他们,在海外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友好关系。这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涵养侨力资源的最佳形式,符合中国大陆和平发展的主题,也有利于各国和地区多元文化的发展。对这样的平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接受。

近年来,国台办、团中央、全国台联、国侨办等部门还共同主办两岸青少年大型交流活动,为海峡两岸青少年架起了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成为了两岸交流交往中的一大亮点。如今,两岸青年交流如火如荼地开展,不止参与人数不断增加,层次、领域、类别更加全面,更为细化,机制化的趋势也更为凸显。

相较于当年从大陆迁移至台湾的老一辈民众,台湾年轻一代对祖国的认同感显然较为淡薄,对大陆家乡的感情也颇为疏远。据台湾岛内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至2011年,台湾赴大陆人士平均年龄为50岁,可见岛内不少年轻人未曾到过大陆,对大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现况缺乏了解和认识,如此则难免对大陆产生不信任感,进而产生偏见和误解。而且,台湾当代青年人的中、小学阶段,正是李登辉、陈水扁推动“台独”的高峰期。以陈水扁执政时期修订的台湾高中历史课纲为例,课纲不仅把“中国史”与“台湾史”进行了区隔,形成两岸“一边一史”,而且充斥着“皇民化”和“台独”思想,严重影响了台湾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

2014年台湾3·18“太阳花学运”,一方面是“台独”势力在背后的鼓动操弄,一方面也折射出岛内部分青年人由于对祖国大陆的不了解和对今后前途的迷茫而产生的复杂矛盾心态。为此,应进一步加强两岸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大陆一直以来十分关注两岸青年人的互动交流和台湾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成功的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强调了两岸青年人交流往来的重要性: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时,强调了要“扩大两岸青少年交流”;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时表示,“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为两岸基层民众、青年交流往来多创造条件,以增进相互了解,融洽彼此感情,实现心灵契合”;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出席全国政协联组会讨论时又表示,大陆愿意为台湾青年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2015年5月4日,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再次谈到两岸青年的交流。他说,“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2015年5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致辞中也表示,“继续助力两岸青年实现人生梦想,更多关注增进两岸青年的交流和感情,推动扩大两岸青年交流规模,努力探讨创新符合青年人志趣的交流内容和形式”。

在两岸青年人相互交流方面,两岸双方已有相当多的共识。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开放陆生到台湾高校就读,促进了两岸青年学子的相互了解与交流;2014年7月19日,马英九在会见参加“HOBY世界青少年领袖会议”台湾代表团时表示,开放大陆大学生到台湾念书,就是希望两岸年轻人在人生比较早的阶段结成好友,对双方了解与两岸永续和平都有帮助;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致辞中亦表示,“扩大两岸青年交流规模,丰富、创新内容和形式,为两岸青年学生就学、实习、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随着大陆的经济腾飞以及台湾岛内就业市场的日趋饱和,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到祖国大陆创业就业。有关民调显示,超过1/3的台湾青年想要西进大陆,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前往大陆求学深造、创业发展。“大陆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越来越多台湾青年的心声。

两岸的和平发展在成就青年,两岸的美好明天在召唤青年。坚信两岸青年必将成为两岸福祉的建设者、两岸和平的守护者,并在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美好生活中共享民族复兴的光荣与梦想。今后,我们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就学、就业、创业和生活,为两岸青年共同参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更好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总之,推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青年,两岸青少年共同学习、生活可以产生共同价值观和理想,有利于形成向心力。通过两岸青少年“两岸通行,我们同心”联谊活动,增进了解和友谊,用血浓于水的情感纽带、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在两岸青年心中根植维护和平发展的种子。让两岸年轻一代走在交流合作的前列,必将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今后,两岸青年人的互动交流活动既要形成机制化、常态化,也应把握两岸青年特点和需求,不断创新交流模式,深化交流内容。不仅让更多的台湾青少年到大陆参加活动,还可组织大陆青少年赴台参加“台湾宝岛行”交流活动,领略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两岸同胞一家亲,以同根的历史文化、同源的语言文化、同祖的亲情文化、同龄的时尚文化的双向交流,增进两岸青少年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深厚友谊,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三、两岸华文教育理念与措施案例之对比分析

案例1:台湾“侨委会”推动华文教育的措施

(一)发挥跨部会组织功能,共同推动华文教育:

成立“国家对外华语文教学政策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教育部主导,邀集各相关部会商议对策,共同推动海外华文教育。有助于统筹政府各机关及民间机构,以国家整体力量推动海外侨教工作,确保海外侨教竞争优势。

(二)有效结合海内外教育资源,扩大师资培训效益:

为提升海外侨校教师专业知能,增进教学效果,结合国内教学专业机构办理“华文教师回国研习班”及“华校校长、主任回国参访团”。此外,结合民间资源与财团法人文教基金会合办“海外华文教师研习会”,通过巡回讲学,培训海外师资。辅助海外侨校,举办闽南话、客家话等研习活动。

(三)发展电于教材数据库,提升侨民数字知能:

为推动教材电于化,制作“海华文库电子书”以及个各种数字化语文类教材,以利海外人士自网络下载阅读学习,使华语文教材之推广及流传更为便捷;另为加强培育网络信息人才,于海外华侨文教服务中心开办计算机训练课程,举办“华文网络种子师资研习班”,通过“全球华文网络教育中心”网站内容整合,提供使用者更便捷。友善的网络环境;开启教学平台,运用e-learning技术,提供“儿童华语”、及计算机教学等课程。

(四)加强推广认识台湾教材,提高台湾能见度:

甄选与台湾相关之本土教材,内容包括语言、文学、历史等教材,制作“认识台湾”之网络教材,期使海内外人士深入认识台湾文化,提高台湾国际能见度。采购文建会划制作之“台湾文化百宝”,分送海外侨教中心,以推广台湾精致艺文之美。

(五)推展侨社艺文体育活动,展现多元文化之美:

为增进侨界联谊,强化侨团活力,丰富侨胞生活内涵,在全球华侨聚集的城市办理多项文艺体育系列活动;另配合侨界举行农历春节及双十国庆活动,组织台湾综艺访问团,分赴亚太、亚洲、美加东岸演出,深受侨胞欢迎。支持台侨团体自发性所举办之台湾传统周活动。

(六)创新青年交流活动,协助拓展国际视野:

为增进海外华裔青年学习语文及认识台湾,组织台湾观摩团、语文研习班、福尔摩莎营活动;为增进全球各地暑期返台研习之华裔青年对台湾之了解,办理华裔青年嘉年华活动;为推动国际青年志工风潮,增进海外了解认同台湾,办理海外华裔青年暑期返乡英语教学志愿服务”活动,招募海外华裔青年返台前往台湾偏远地区担任儿童英语志工老师。

(七)辅助海外华文媒体,强化海外文宣力量:

为协助海外华文媒体之发展,除予经费补助,每年并定期邀请海外华文新闻从业人士回国参访研习,以利对台湾作正面、详实的文宣报导;购买“中央通讯社”新闻稿源,免费提供海外华文媒体参采;透过建置“海外华文印刷媒体电子网络传版系统”,以网络传版方式提供中立友我之中、小型华文社区报刊,解决海外华文报业编采人力不足困境;为确实了解海外华文媒体现况,进行海外华文媒体调查,与海外媒体机构建立持续联系与辅助,以确实达到扩大服务侨胞及建立文宣据点之工作目标。

(八)提升函授教育品质,辅助侨胞学习新知:

中华函授学校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供海外侨胞终身学习机会,招生分设3大类组、12学科及85种课程,除纸本教材外,亦制作录音录像带及光盘片22种,目前己有62种课程之教材全文上网,免费提供海外侨胞测览学习;积极联系辅导各地函授同学成立同学会或校友会,己在18个国家及地区成立23个校友会及同学会,并联合组成“中华函授学校全球同学联谊总会”。另以自给自足方式在16个国家及地区,共成立55个面授班。

(引自“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

案例2:台湾学者讨论“全球华文热,台湾的机会何在?”

台师大文学院院长叶国良认为,由于两岸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政治的信念、正体字简体字的抉择,均有不同,因而对台湾而言,这股华文热潮,不仅是台湾如何争取华语文教学的商机而已,更是政治文化理念的竞赛。

叶国良指出,目前每年到大陆学习华语文的外籍学生远远超过台湾,但台湾拥有历史悠久且绩效卓著的华语文教学机构,如台大的国际华语研习所、台师大的国语教学中心,都是扬声国际、具有数十年教学经验的单位,其成就并不是大陆在短期内所能企及的。此外,台湾保留精致的中华文化传统,并且普遍使用国语与正体字,学习环境自由,尤具优越条件。因此,台湾有条件争取全球华语文教学的领导地位。建立领导地位,并不在量的扩充,而是品质的保证。要保证品质,良好的师资,合宜的教材,精致的教学设计,都必须精益求精。

台大语言学研究所教授苏以文认为,以菁英化教学吸引未来菁英建立台湾华语文教学领导品牌;以现代化的工具超越时空的限制,以扩张我们华语文教学的版图;提供学习者便利的自学工具,有利于速推广华语的学习。目前大陆的一些顶尖的华语训练单位,在政府的支持下,相关的课程配套措施的确比台湾好。许多人认为台湾的华语不是京片子,又教繁体字,是一大弱点。这也有其言之成理之处。但一体的两面,这也是我们的优势。尤其就繁体字来说,这是我们华语教育的最大优势之一。在全世界的华语教育中,台湾是极具特色的。台湾的华语文教育如何整合台湾的文化研究。教学其实不外乎师资与教材,建立华语文教学领导品牌,从“软体”的师资培育和教材编辑着手,似乎更可以让台湾具备华语教学的国际竞争力。

苏以文指出,台湾要建立华语文教学的领导品牌首要工作就是训练优良师资。台湾华语教学的主力在于民间团体,相较于大陆由政府领导的策略,应该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要建立领导品牌的先决条件是多培养具有台湾文化和语言学素养的多功能教师,清楚了解两岸社会和语言使用的差异,才能因应不同学生的背景和需求,提供学生最多元的观点以及最适合的教学内容。至于建立华语教学领导品牌的另一重要元素即是教材的编辑。语言教材所包涵的不是只有语言训练本身,无形中也同时向学习者传达某种社会文化的意识型态。多数华语教学者长久以来把教材焦点放在两岸所使用的字体以及音标不同,却忽略了要突显台湾品牌的华语教学教材应涵盖台湾国语本身的语言活力以及台湾文化的独特性。尤其在全球化下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华语世界中,台湾不论是唱片营销或是书籍出版等流行文化趋势都居领导地位,了解这个优势,应用于所编的教材之中,将是台湾华语教学吸引国外学习者之所在。

他认为,台湾在华语教学市场的竞争优势之一就是台湾经验与价值较能贴近欧美国家的主流价值观,这里所谓的“台湾经验”尤其应该落实于师资训练与教材编辑上。倘若台湾华语师资能以菁英养成的方式培育,并在教材编写中融入台湾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利用比大陆发达的信息传播媒介以及华语世界流行文化的主导优势,相信台湾在这一波方兴未艾的华语热中,可以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优质华语教学品牌。

(引自“台大公共论坛”,2007.01.02.)

案例3:大陆国侨办李海峰主任谈海外华文教育

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在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会上指出,国务院侨办将加强与有关国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交流合作,努力推动华文教育进入当地主流教育体系,推动当地政府为华文教育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李海峰表示,国务院侨办将加大对海外华校的支持力度,本着成熟一批建立一批的原则,争取5年内建设300所华文教育示范学校;每年遴选一定数量的华文学校建立中文图书室。

李海峰说,将加大对华文师资的培训力度,通过学历教育、短期培训、远程教学、巡回讲学等形式,每年培训教师1万名。办好世界华文教育大会,适时表彰海外优秀华文教师,鼓励更多人才投身和支持华教事业。

李海峰说,将进一步完善华文教材体系建设,努力满足海外华裔青少年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积极研发平面和多媒体教材,注重研发“本土化”教材,教材年发行量达200万册。还将组织开展“中华文化知识竞赛”、“世界华人少年作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华裔青少年的学习热情。

“加强华文教育基地建设,充分运用社会资源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李海峰指出,要广开募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在开展华文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加强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和北京华文学院的规划建设,发挥侨校优势,吸引更多的华裔青少年来华短期学习或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

据透露,国务院侨办还将开展大规模的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活动,5年内邀请10万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与各类夏(冬)令营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增强他们对祖籍国的亲近感和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自豪感。

(来源:中新社,2011.10.21.)

案例4:以侨为“桥”中华文化香飘海外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维系海外侨胞与祖(籍)国血肉联系的情感和精神纽带。27个阵容强大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春节期间分赴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66个城市开展慰侨演出,观众超过200万人次;联合中央电视台举办“四海同春全球华人新春晚会”,受到海外侨胞广泛好评,被誉为“海外春晚”。

为满足海外侨胞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从2009年开始重点打造了“文化中国”品牌活动。除了“海外春晚”,每年还组织多批“名家讲坛”、“中华才艺”、“中华美食”和“中华医学”等载体丰富的“文化中国”系列活动,不断向广大侨胞提供思想深刻、内容深刻的中华文化精品。

百余期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吸引了4万余名华裔青少年参加,其中2010年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规模达6000人。

华文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支持海外华文教育事业是国务院侨办的重点工作之一。两年来,我国向世界各地华校发行赠送各类教材近400万册;通过学历教育、专题培训、远程教学等形式,累计培训华文教师1.7万多人次;表彰了1700多名优秀华文教师和180多名杰出华教人士;评选海外华文示范学校已达100多所;启动贫困学校资助项目,首批资助60所华校和16个重点华校组织,为200所华校配置“华星书屋”。

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汉语热”升温,学习华文不仅是华裔青少年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拓展自身事业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国务院侨办将重点加强与相关国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交流合作,加大华文师资培训力度,完善华文教材体系,加大对海外华校支持力度。

目前,以《汉语》、《中文》为骨干的华文教材主干体系基本建立,正加快“本土化”教材和多媒体、网络教材的研发工作。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也加大募集资金力度,开展“海外红烛故乡行”、远程教学培训等30多项特色工作。

(来源:《光明日报》,2012.05.07.)

案例评析:面对海外华文教育广阔的市场需求,近年来海峡两岸都加大了华文教育的推广力度。随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之间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人员往来与交流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两岸华文教育界积极探索双方合作交流的方式与渠道,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这些都为今后深化两岸在华文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综合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在推动发展海外华文教育过程中仍有一些分歧,但同时又具有诸多的相同点,尤其是两岸高校和民间开展华文教育的许多举措,都有较多的共识和互补性。

分析两岸华文教育的理念与措施的异同点,对我们以华文教育的交流合作为桥梁,在两岸同胞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超越政治分歧,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华文教育的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两岸华文教育交流合作与协同创新之舆情民意

两岸关系的发展需要厚植民意基础。2012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要求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继续坚持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增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进一步强调了民意基础在两岸关系中的重要性。[1]

我们应该看到,在台湾独特的历史境遇下,台湾民众形成了多种性格特质:一是在外族的蹂躏下,台湾人民形成了坚韧和反抗的性格;二是自家人的相煎、割舍和对抗,造就了民众的悲情性格;三是岛屿地理形成的抵触外来势力的自主性格;四是台湾外向型经济对外高度依存致使民众易于产生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性格;五是大陆和平崛起的强大力量、和平统一的政治诉求以及大陆政治制度与台湾的差异在台湾政治人物妖魔化下令民众产生的不安全感与猜忌性格;六是台湾曾经的繁荣发展和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所形成的两岸落差,大陆的自信和淡定与台湾社会的争执不安令民众为台湾的前途担忧。因而,“在两岸关系纷繁复杂的背后,要读懂台湾,才能维系中华,了解台湾民众的性格,是加深两岸的交流,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所要做的功课。”[2]

2014年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指出,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出头天"的意识,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鉴于独特的社会历史原因对台湾民众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要求我们在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关注台湾岛内民众的舆情民意,促使更多的民众积极参与两岸的合作交流,通过广泛的交流不断增进双方的感情沟通、不断化解台湾基层民众的某些误解与疑虑,不断巩固和扩大两岸交流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基础。

台湾的前途系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系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台湾民意对两岸关系的积极变化,启示我们要以两岸人民的最大利益为考量,继续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促进和深化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重要途径。要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切实贯彻到各项对台工作中,为台湾同胞多办实事、多做好事,使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受益,不断壮大支持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只要选择了两岸关系的正确方向,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热情就会连绵不绝地迸发出来,两岸各界扩大深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潜力就会持续不断地显现出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就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造福两岸同胞,增进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几千万海外侨胞与两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开展海外侨胞和岛内民众工作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300万台湾同胞和6000万海外侨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目前两岸的相互交流合作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越来越得到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成为主流民意。我们应进一步做深做细“民意基础”,即“设身处地考虑台湾民众的需求”,“加强两岸关系的民意基础”,这也是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对台方针所要求,从而使大陆对台交流更符合台湾的实际,更贴近台湾民众的需求。在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中,同样也需要关注其发展过程中的民心民意,不断巩固和扩大双方合作交流的社会基础。

目前两岸各界大交流正在形成新局面,各界人士尤其是基层民众更广泛地参与到交流合作中来,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彼此感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越来越得到两岸同胞的认同和支持,越来越成为两岸民意的主流。我们应当坚持两岸关系的正确方向,确保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基层民众,不断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在动力。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当前台海局势依然复杂,“台独”分子仍对两岸关系改善仍起着消极、阻碍作用,彻底化解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互信缺失尚需时日。有学者认为,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错位的原因很多,这种错位的形成既有复杂的历史原因,也有人为的解构因素,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要导正这种错位现象,最终促成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发生重大改变,朝向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需要积极的重构努力,需要提供更多的诱因和动能,使之经历新一轮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3]

自2008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和平发展不断深化,各项交流成果丰硕,两岸关系进入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良性发展阶段。但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未发生明显改变,“一个中国”的认同不增反减,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反呈明显增长趋势。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严重错位,已成为影响岛内政治生态和检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岛内的多项民意调查表明,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由“我是中国人”向“我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到“我是台湾人”转变。以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民意调查为例,该项调查从1992年开始对台湾民众“台湾人、中国人认同”做跟踪研究,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超过自认“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趋势。2011年6月,认同“是台湾人”的比率高达54.2%,认同“是中国人”的比例仅为4.1%,两相比较,超出近50%;即便加上认同“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39.0%,仍然高出近10%。资料显示,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大幅改善,但认同“是台湾人”的比例反而比民进党执政八年任何一个时期都还要来得高。

与此同时,无论民众政治立场如何,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度却非常高。台湾《远见》杂志所做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9.6%的民众自认是中华民族一分子。其中泛蓝政治立场民众占93.1%,中立民众占75.1%,泛绿政治立场民众中有70.1%自认是中华民族一分子,只有6.3%认为不是,14. 0%未明确表态。即使是泛绿立场的民众也有超过七成认同中华民族,且持续观察变化不大。

大陆和台湾都属于中国的一部分,生活在两岸的中国人都属于中华民族一分子。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本应与国家认同基本一致,即对中华民族高度认同的人起码应该承认“自己是生活在台湾的中国人”,而当前,应有的国家认同却在台湾产生巨大的落差。

台湾岛内民众的国家认同,即使在荷据、日据时期都不存在严重的落差。两蒋时期推行与大陆对抗的政策,但本质上只是为了与大陆争夺中国的正统地位,岛内民众的国家认同并没有发生异化和动摇。然而,随着台湾本土意识的扭曲和民进党不断宣扬“台独”理念,逐渐在国家认同的历史围栏中撕开了口子,直至李扁主政,大力推行“去中国化”路线,将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偷渡”到“台独”意识,扩大和加速了台湾民众中国认同的解构过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逐渐蜕变成当今中国认同虚无化和模糊化。这种解构的过程,有其复杂的历史因素,也深受岛内政治环境的左右和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共两党的历史恩怨是台湾民众对中国认同疏离的客观原因。两蒋时期一直坚持“中华民国”是“中国”的正统代表,民众的国家认同并未出现偏差和错位,绝大多数民众认同中国,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但其后长期的“反共教育”与政治藩篱,隔绝了两岸民众的往来,让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逐渐产生模糊,并演变出新的台湾意识。

二是台湾国际地位的巨大变化反向强化了台湾认同。1971年经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一批原来承认"中华民国政府"的国家转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随着台湾的“邦交国”越来越少、“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也使民众固有的中国认同出现了松动,反向强化了“台湾认同”意识。

三是李扁“去中国化”教育削弱并动摇了“中国”意识的根基。李登辉主政台湾12年,全力推动台湾本土化,从思想理念上侵蚀传统国民党的"中国"概念,他扶植“台独”力量、提出“两国论”,篡改历史教科书,不断地对台湾民众原有的中国意识和国家认同进行分化和解构,将原本属于爱乡爱土的“本土意识”导向具有“台独”分离倾向的“台湾意识”;陈水扁上台后,继续推行“台独”路线,由“缓独”走向“急独”,企图从思想上、文化上、历史上切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削弱动摇民众对“一个中国”认知的根基和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月刊曾邀请台湾专家学者探讨台湾历史教科书中隐藏的两岸认同危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台湾历史教科书造成年轻人形成“一边一国”的认识,确实对两岸关系有深远影响。[4]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指出,台湾人在身份认同上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日渐式微,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持续升高。马英九执政以来,依然遏阻不了此一趋势,反而持续加剧。造成两岸认同上的危机与异化主因有二:一是政治因素,二是历史教育使然;台湾佛光大学文学系主任谢大宁教授表示,教育对个人“国家认同”有深远影响。自李登辉当政,开始塑造“中共等于中国”图像,台湾对大陆认同开始撕裂,而陈水扁则更进一步推动以“台湾意识”为主的历史教育。例如台湾历史上荷兰时期、明郑时期、清代、日本殖民到国民政府迁台,叙述是等同式的对待,这种以殖民史观为精神的叙述方式,等于是将1949年来台后的国民党政府也纳入“外来政权”的行列。这样的书写方式,完全不同于中国历史文化道统的叙述,等于是另外一种史观的建立。“中华民国”历史课纲,是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安排”;台湾师范大学潘朝阳教授认为,1949年后,中国史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台湾史变为“中华民国史”,是现行历史课纲吊诡之处。除历史之外,其他包括国文、地理、公民宪法等学科都受影响,这是全面性的问题。因此,台湾史撰述应回归中国史、延续中国文化历史书写脉络,依“中华民国宪法”。他建议,两岸也可考虑如何共同修史的问题。台湾《中央日报》发表评论说,前“行政院长”郝柏村针对台湾中小学历史、地理教科书中所潜藏的“一边一国”立场,大声呼吁各界重视。民进党执政8年,在教育、文化领域所推动的“台独”思想继续存在,长远来说,绝不利于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不利于台湾的安全与繁荣。文章称,民进党把大陆称“中国”,如果不是2008年国民党重新在台湾执政,马英九要求不应称大陆为“中国”,更引用孙中山先生之言提出“振兴中华”,以及明确定位“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并获正面回应,而是民进党仍执政至今,那么当前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不可得。[5]

2012年“胡吴会”,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所作“一国两区”的表述,本是无可非议的,却在民进党的操弄下,在台湾岛内引起轩然大波。大陆学者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指出,“一国两区”的提出,是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轨道上运行以来的成果,是台湾主流民意回归的表现,是深化两岸互信新的开始。“一国两区”是对“九二共识”的深化和强化,有助于巩固未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九二共识”,大陆是“一中不表”,台湾是“一中各表”,核心都是“一个中国”,精髓是“求同存异”。而“一国两区”则是台湾现行“宪法和法律”中的语言。马英九在就职前就提出“宪法和法律”中“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相关描述,对大陆、对台湾都是堂堂正正、相当恰当的交代。毕竟两岸自1949年以来的分离状态或称处在尚未统一的阶段,台湾和大陆是一个中国下的两个地区。两岸据此应进一步开展互动,为未来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6]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马英九授权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北京吴胡会上提出“一国两区”的表述,是在既有基础上奠定深化两岸政治互信的良好氛围。这在台湾是符合“中华民国”的“宪法”,也有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法律依据。[7]国台办发言人在回应“一国两区”表述时表示,这个提法是长期以来台湾方面在法律层面对两岸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我们多次讲过,只要认同一个中国,其他问题都可以讨论,这是我们的一贯立场。[8]

四是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现实使之然。岛内的统独意识、省籍矛盾、国家认同等议题,长期以来都是台湾选举过程中重要的话题,成为政党选举的工具。尤其是民进党,对于国家认同议题的操弄,更是其争夺票源的有利武器。每逢选举,民进党总会抛出“台湾人爱台湾”、“台湾人选台湾人”等口号,使得出生大陆或外省人后代的候选人,为了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就连马英九也称自己是生于香港、长于台湾的新台湾人。政党和政治人物为了一党一己之私利,为了赢得选举,不断操弄国家认同议题,也是造成岛内民众国家认同错位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积极开展包括华文教育合作交流在内的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是在两岸同胞与海外侨胞共有的文化家园基础上的广泛交流,对增进岛内民众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推进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台湾民众民族与国家认同的错位经历了一个复杂而缓慢的过程,改善与拉近认同的距离同样需要各方的努力。重构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可以设定近中长三阶段目标:近期目标是巩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认同,在此基础扩大对一个国家的认同;中期目标是通过制度化的联结,逐步强化岛内民众对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认同;长期目标则是建构对未来统一的中国的认同。长期目标则是建构对未来统一的中国的认同。[9]现阶段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重构应该把重点放在巩固中华民族认同和一个中国的认同之上:

一是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认同,逐步扩大国家认同。2008年5月,马英九在其就职演讲中首度提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2008年5月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拜谒南京中山陵时也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2012年3月22日,胡锦涛在京会见吴伯雄时强调,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确认这一事实,符合两岸现行规定,应该是双方都可以做到的。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对增进双方政治互信有利,对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有利。同时,两岸双方可以通过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宣导认同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理念,增进台湾同胞身为中国人的认同。吴伯雄表示,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他作为从大陆迁移到台湾的第4代客家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也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也是中国人。他深爱台湾,同许多台湾人一样有强烈的“台湾意识”,但这决不同于主张永远分离的“台独意识”。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脉络不可割断。两岸应增进文化教育交流,共同传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0]

由此可见,两岸双方在中华民族的认同上有相当程度的共识。从认同的特点来看,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台湾执政当局应全面修改被“台独”化的教科书,从教育体制上维系两岸民众的民族文化认同,为建构共同的国家认同创造有利的环境。

二是强化台湾同胞是“生活在台湾的中国人”的观念,以此扩大同中国认同的联结。经历了60多年与大陆的分隔,台湾民众的历史记忆与大陆同胞有很大差异,他们在苦难的经历中萌生的“悲情”、“出头天”情绪,逐渐嬗变成以“爱乡爱土”和“台湾人民当家作主”为主要诉求的“台湾意识”。“台湾意识”作为地方意识,虽有狭隘的地域排外性,但根本上是中华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构“一个中国”认同时,要考虑台湾民众的真切感受,即在强化“生活在台湾的中国人”观念的同时,也将他们“台湾意识”中的合理部分融入其中,逐步扩大“一个中国”认同的基础。

三是审慎研究如何处理在海峡对岸存在的“中华民国”问题。由于两岸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意涵的理解存在差异,在台湾民众中有广泛认同的“中华民国”受到刚性的排斥,使台湾民众自认尊严受到伤害,客观上也让台湾民众对中国认同产生悖论。岛内固有的“中华民国”认同无法获得大陆的承认,台湾民众又一时无法接受把“中国”认同建立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之上,导致台湾民众面临承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尴尬。因此,只有妥善解决了两岸政治定位问题,才能不断扩大台湾民众中国认同的基础。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这是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基本事实。台湾同胞既是生活在台湾这座宝岛的台湾人,同时也是传承了五千年中华民族血脉与文明的中国人,不能够,也不应该人为地把台湾人和中国人区隔和对立起来。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教授指出,两岸关系越来越好,但台湾民意越来越疏离,这样的变化并非一家民调机构给人们带来的感受,这种趋势见诸近20年来台湾多数的民意调查数据。他认为,在特定的话语系统、知识系统及政治亚文化环境下,在台湾进行“中国人”还是“台湾人”的认同民调,基本上是一种先有结论后有调查的“政治忽悠”或偷换概念后的政治算术罢了。他认为,认同“台湾人”与认同“中国人”这种二分法的问卷设计本身无法排除两者的包含关系。如果台湾民意调查机构不再发布那些概念错乱不清的民意调查结果,“中国”和“中国人”必将重新成为多数台湾人民乐意使用的身份符号。[11]

四是加强两岸文化认同,不断扩大民族和国家认同内涵。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岸执政党、执政当局在当前形势下最大的共识。两岸应不断增加各种文化交流载体,逐步拉近两岸同胞在国家认同上的距离。以共有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为根基的两岸华文教育大交流大合作,对拉近两岸同胞在国家认同上的距离无疑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五是积极落实ECFA协议,推动两岸经济融合,为扩大两岸的国家认同奠定基础。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逐渐走向融合,可以为两岸政治互信建立基础,也为扩大两岸的文化、民族和国家认同奠定基础。采用“从经到政”的途径,通过经济合作、经贸往来互信基础的不断累积,逐渐消除两岸的政治隔阂,提升两岸间的政治互信基础。

六是减少两岸在国际场合的冲突,尊重台湾民众的特殊感受。2015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表示,在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两岸可以加强研究、务实探讨,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情况下作出妥善安排。台湾方面表达了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意愿,我们持欢迎态度。大陆国台办负责人当日在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欢迎台湾以适当名义加入亚投行,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大陆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日趋凸显,台湾的国际能见度更渐缩小,台湾同胞谋求国际尊严和荣誉感的朴素感情不断被岛内分裂势力操弄放大,并朝国家认同异质化方向发展。两岸应减少在国际事务上的争论和冲突,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共同维系中华民族认同,搁置主权问题的异议,共同维护“一个中国”的主权,避免纠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之争端。国民党重新上台后,大陆方面积极回应台湾当局“外交休兵”的主张,应该说更多的是出于照顾台湾民众的切身感受,也是对台湾扩大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灵活与务实的处理。在两岸华文教育合作交流中,对台湾力求借助华文教育扩大“国际空间”问题,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同样也可采用类似的灵活与务实的处理办法。

七是深化改革,两岸携手开创国际市场的新空间,提升中华民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同时让台湾民众同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利与荣耀。面对新形势,两岸双方要增进互信,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促使国家认同自然水到渠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余克礼指出,要稳定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必须面对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即不断地凝聚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同认同,厚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12]两岸民众深化了解、积累共识是一个渐进过程。经过30多年发展,两岸交流合作已具备了相当民意基础,双方经贸、人文等往来日趋常态化,民众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客观,因此两岸关系或因岛内政局变迁一时受到影响,但和平发展大趋势仍将不可阻挡。在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上,ECFA的后续协商、两岸产业的进一步合作,文化教育领域协议的签署都为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各种拓展空间,在这样大交流大合作的氛围内,两岸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会更加牢固,建设两岸共同家园的目标会更加清晰。

两岸同胞的广泛参与和普遍支持,是两岸关系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两岸民众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两岸关系积极成果的最终受益者。目前投身两岸各领域交流的民众越来越多,汇聚成不可阻挡的主流民意。珍惜、巩固这种民意与热情,两岸关系持续发展就会拥有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撑。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华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根基,两岸华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创新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必将带动与促进两岸民众认识与价值观的趋同,有利于突破在政治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某些障碍,进而把两岸关系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为此,在两岸华文教育交流合作中,我们应关注舆情民意,不断汇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广泛听取两岸同胞的意见,顺应两岸民众和广大海外侨胞的期待,找准交流合作与协同创新的对接点,不断充实交流合作内涵、创新交流合作形式,加强制度化、机制化建设,使两岸华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和常态化地开展下去,使之成为两岸文教交流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亮点之一。

注释:

[1]《国务院:增强两岸关系政治经济文化民意基础》,中新网,2012.03.27.

[2]《两岸关系与台湾非理性意识形态漩涡》,《中国评论》月刊,2010.12.11.

[3]周丽华:《重构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基本路径》,《中国评论》月刊,2012.01.01.

[4]《中评论坛:台教科书藏两岸认同危机》,台海网,2012.02.27.

[5]《台媒:台教科书潜藏“台独”不利台湾安全繁荣》,中新网,2012.02.24.

[6]《学者:国民党为何在国共领导人会谈首提一国两区》,《法制日报》,2012.03.27.

[7]中评社,2012.03.24.

[8]《国台办评“一国两区”:只要认同一中其他都可讨论》,人民网,2012.03.29.

[9]周丽华:《重构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基本路径》,《中国评论》,2012.01.01.

[10]《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新华网,2012.03.22.

[11]刘国深:《认同民调知识和话语困境》,《旺报》,2011.05.27.

[12]余克礼:《正视台湾认同危机,深化两岸和平发展》,《中国评论》,2012.03期。

The Research Report on Construction M echanism and Operation M ode of Cross-Strait Chinese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Cultural Transm ission(III)

ZHENG Tongtao&CHEN Ronglan&FANG Huanha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 China;Overseas Education College,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102 China)

H195

:A

:2221-9056(2015)03-0291-31

10.14095/j.cnki.oce.2015.03.001

2014-05-10

郑通涛,男,博士,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Email:tongtao@xmu.edu.cn

陈荣岚,男,博士,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Email:rlchen@xmu.edu.cn

方环海,男,博士,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认知语言学与西方汉学。Email:fhuanhai@163.com

猜你喜欢
华文交流语文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如此交流,太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杭州特产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