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亮
(南京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南京 210097)
课程文本解读中的“一元”与“多元”*
彭 亮
(南京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南京 210097)
随着 “文本”意义的彰显和后现代思潮的推波助澜,课程与文本的组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随之而来的是课程文本解读的“多元”的呼声和景象。但是,从文本去解读课程同时也有着“一元”的低音,它潜藏在课程文本解读当中,构成了课程文本解读的框限。因此,在课程文本的解读中,需要兼顾“课程”与“文本”的双重特性,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课程文本; 解读; 一元; 多元
课程被当作文本是传统教学论的应有之义,①然而,随着 “文本”意义的彰显和后现代思潮的推波助澜,课程与文本组合,或者说从文本去审视课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它把原先被遮蔽的课程内涵突显了出来,把课程作为规训与教化的工具中解放了出来。由此,课程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也正因如此,将课程作为文本来进行解读呈现出了“多元”的景象。但是,从文本去解读课程也是有限定的,即此处的文本是课程文本,虽然其具有文本解读一些共通的特性,但区别于文学文本和法律文本解读的是,它有着课程的框限,而这构成了课程文本解读中的“一元”。因此,在课程文本的解读中,需要兼顾“课程”与“文本”的双重特性,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当传统的规范的诠释学主张文本只能有一种真正的意义时,哲学诠释学则完全准备接受单一文本能得到不同意义的多元论观点。②与此同时,当我们继续用文本来审视课程,并进而从文本的角度来解读课程的时候,哲学诠释学与多元论的结合很自然地使课程文本的解读呈现出“多元”的态势。
(一) 文本解读方式的多元
在解释学的发展过程中,对“理解”③的理解经历了从方法到方法论再到本体论的转变④,与之相应的,理解的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将理解视为方法的阶段,理解的方式更多的是语法学和修辞学上的⑤,而将理解视为方法论的阶段,理解的方式则过渡到从语法和心理以及体验的方式上,再到本体论理解阶段,理解的方式则变成了视界融合。除此之外,在当代多元的解释学⑥下,诸如语义与反思、批判等方式逐渐地为解读者所接纳。不过,这些方式在解释学的发展过程中有所扬弃和发展。⑦然而,课程文本的解读者很少去顾及其背后具体的解释学理论,他们更多的是基于哲学解释学这一大的方向,即基于文本意义的多元性,直接地将与哲学解释学相关的理解方式移植进课程文本的解读中。正因如此,在课程文本的解读中,解读的方式呈现出一种多元的倾向。例如,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这一传统的课程文本解读方式之外,诸如对话、活动、合作等方式广泛地践行,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看,其实隐约可见哲学解释学下的理解方式“多元”的踪影。
(二) 文本解读主体的多元
在古典解释学看来,要达到对文本的合理的理解,就必须抛开自己的历史性,进入他人的历史性。⑧也就是说,自身的“前见”影响文本的理解,是消极的。但在伽达默尔看来,解释者的“前见”是一切理解的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并且他将解释者的历史性参与作为理解的中心环节。⑨也正因如此,使得每一个新的解释者都有可能同他力图理解的文本或事件进行对话,进而在这种对话中意义不断“发生”,真理不断“涌现”。⑩此种关于“前见”的积极看法肯定了新的解释者对文本进行解读的可能性。而在此影响之下,课程文本的解读出现了解读主体多元的倾向。具体来说,当我们将“前见”看成一种有益于解读的条件,其实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宽限了解读者。反映在课程文本解读中,当我们持有消极的“前见”观,那解读更多的是一种复制,教师也只不过是一个“逼不得已”的解读者。然而,当我们秉持积极“前见”观,课程文本解读的主体就不仅仅只有教师了,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解读的主体,而且教师也不只是一个单数的总体,而是一个复数的总体。因而,主体的释放使得课程文本解读的主体同样呈现出多元的态势。
(三) 文本解读结果的多元
(一) 课程目标
(二) 课程内容
(三) 课程功能
“多元”与“一元”其实都是课程文本解读需要把握和调和的两个层面,忽视甚至无视这两个方面都有可能使课程文本的解读走向极端。因此,二者的融合成为课程文本解读的必由之径,而与此同时,“多元”与“一元”的融合,也使得“多元”与“一元”本身也发生着蜕变和提升。因此,寻求二者的融合,对于当下或者未来的课程文本的解读都会有所帮助。
(一) “一元”到“多元”的途径:形成主体间性
首先,课程文本解读的主体反思。作为课程文本解读活动和权力把持者的教师,如果其能意识到学生作为主体的存在,那必将会对课程文本解读产生影响。这种意识我们权且将其称为主体的反思。懂得反思、善于运用反思去审视自己的课程文本解读,那么就会发现,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文本解读不仅只是教师一人在进行,学生在面对与教师同样的课程文本时,也同样在运用自己的“先见”对课程文本进行理解。虽然这种理解有可能比较肤浅、不准确。但主体反思的教师意识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意识到要把学生拉入自己的阵营,以免人心涣散、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应有一种课程文本解读的反思精神。这种反思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任何一个阶段。这种反思不仅仅涉及对课程文本解读的正确与否的判断,更多的是从课程文本解读中反思整个课堂教学的状况。这样,我们会发现课堂教学的问题,学生学习的问题,进而对我们的课程文本解读进行审视,从而逐步发现主体间性的重要性。如此,课程文本解读才能走向主体间性,才能实现我们所说的“一元”到“多元”。
最后,社会氛围的改变。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无疑会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一个人人都有发言权的社会,体现的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而这需要社会以包容的姿态容纳个体的声音,并使其合法化。与此同时,一个人人都有发言权的社会体现的是一种更加合理的自我存在方式,因为他者的声音并不是我所要极力摒除的,他者的声音是我得以存在的前提。因而,他人的声音在合法化和合理化的同时,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其所应有的自由。倘若如此,自由宽松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也将自然达成,学校教育也将受其影响。那么教师就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声音,学生也会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声音,教师也不会担心学生的声音影响自身的权威和教学的进行,学生也不会顾虑和害怕表达不同甚或相左的声音。如此整个课堂氛围将会耳目一新,课程文本解读也会自然而然的体现着主体间性,“多元”不会再是刻意追求,而是本身就会出现的现象。
(二) “多元”走向“一元”的途径:形成主体意识
最后,课堂讨论的改观。有了空间形态的改变还不够,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亦即课堂讨论也要有所变化。很多的课堂讨论只是“说”而不“论”,亦即只是聊天式的杂谈,教师最后给出标准答案,就算这一讨论的结束。而实际上,讨论重在“论”,重在“辩论”,重在对自己观点的坚持和论证。如果只“说”不“论”,讨论只是形式,只是活跃课堂气氛、华众取宠的把戏,没有实在的效果。因而,从“多元”走向“一元”,让学生形成“主体意识”,讨论必须“论”。如此学生才会在众多选择中自主判断和分析,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有效的讨论也是让学生参与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因为讨论不仅要让学生面对自己,更需要面对他人。现实生活更多的是人与人的结合,也是人与人的交往。因此,课堂讨论要让学生有参与的机会,并在这种参与中,形成一定的意志、力量与能力。进而逐渐地形成“主体意识”,慢慢形成独立的人格。
由“一元”到“多元”,再从“多元”走向“一元”,课程文本的解读由“一”到“一”,而在这一过程中,课程文本的解读完成了脱变和提升,这也告诉我们,“多元”和“一元”可能都是课程文本解读所要追求的。以文本的视角去审视课程的确让课程的意蕴更为饱满和丰富,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育的特殊性,注意课程的特殊性。教育在汲取其他学科营养的同时,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解其他学科自身固有的一些概念、理念、思想,有时也需返回教育的本身,这也是我们借鉴其它学科最为重要的目的,不能仅仅只是“借其它学科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而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才是课程文本解读所需秉持的原则及所应达到的境界。
注 释:
①高伟:《课程文本不断扩展着的“隐喻”》,《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2期。
③本文对理解与解读的看法取同一说,具体参见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⑥这里的多元的解释学包括批判解释学,方法论解释学,文本解释学。具体参见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6-56页。
⑦具体参见[法]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燕,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80-386页。
(责任编辑 陈振华)
Monism and Pluralism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rriculum Text
PENG Liang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China)
Driven by the highlighted multiple meaning of text and the emerging postmodernism, the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and text has created a new dynamic. Consequently, people call for a plura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curriculum text. Nevertheless, interpretation of curriculum from the text involves some restrictions hidden in the monistic interpretation. Therefore, interpretation of curriculum needs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duality of both curriculum and text in dealing with the “monistic” and “pluralistic” approaches.
curriculum text; interpretation; monism; pluralism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2.007
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A/2011/08),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88013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