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婧婧
第一次与赵老师的文字相遇,是《双手合十》。2013年的初夏,朱寒冬社长将《双手合十》的选题表和稿子交给我,对我说:“这是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赵德发先生的作品,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展示当代汉传佛教文化景观的长篇小说,非常独特,你要认真做。”从此,开始了安徽文艺出版社和我与赵老师的殊胜之缘。
拿到稿子后的第一时间,我拨通了赵老师的电话。第一次通话,却仿佛并不陌生,赵老师言语中透出的温和敦厚让人感到亲切。他谈到自己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去研读佛家经典,走进全国各地的寺庙和居士林,了解佛教徒的宗教生活,这让我十分感慨和敬佩,能够用这样的执着和投入去创作一部小说的作家竟然被我遇到了,这是多么大的幸运啊。
《双手合十》与其说是一部揭示当代佛门真相的小说,不如说这是揭示当代人内心世界的小说。故事以一个年轻僧人——慧昱为主角,通过他战胜种种外在的和内心的魔障,不断实现着精神和生命超越的修行历程,树立了一个光彩照人、道风纯正的出家人形象。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些怀着不纯动机进入佛门的人,他们虽然披上了缁衣,却置佛陀的教诲和戒律于不顾,贪财贪色,作恶多端。小说对几位在家人形象及其命运的刻画,则表现了当代人的身心疲惫,以及他们欲摆脱种种烦恼的心情与要求。
《双手合十》新版的推出时机我们选在2013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首发的同时面向海外推介,反响非常好。
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赵老师又将他讲述儒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传承流变的经典之作《君子梦》交给了我们。《君子梦》是赵老师文学创作上的一个标杆,它讲述了由晚清至二十世纪末的不同时代背景下,律条村许姓几代优秀农民追求道德完善的悲壮故事,展现了儒家文化在农村的传承流变,反映了中国农民百年来生活与思想的巨大变化,向我们展示了一幅20世纪中国民间的伦理文化图景。
在新版《君子梦》推出之时,我们又在济南策划举办了一场新版发布签售会,将赵德发先生传统文化小说的代表作重新带回读者的视野。这次签售会因为前期大力度的宣传造势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千余册图书签售一空。
随着《君子梦》和《双手合十》的成功,赵老师创作的另一部传统文化题材的小说《乾道坤道》成为了我们争取的新目标。《乾道坤道》是以主人公石高静道长的生命历程为核心,书写了他海外传教、临危受命、历尽曲折、重振南宗的经历。他从“基因研究”和“性命双修”两方面来研究自己“活不过五十”的家族命运,最终凭借“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道门理念战胜自我并重振琼顶山道业。这又是一部倾注了赵老师多年心血,研读道教经典,遍访道观的呕心之作。佛教、儒教已归于一处,独缺道教便可三教熔于一炉。恰好赵老师也有将这三本书整合成一个新系列的愿望,我们一拍即合,以儒、释、道三教为载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梳理便成为了这个新系列的主旨。
因了这个想法,“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有了雏形。赵德发老师在为丛书做的序中写道: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绵长而复杂。如果说,生物的DNA是双螺旋结构,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则是由多条文化线索拧成的长绳。
两千年来,儒、释、道这三条线索紧绞密缠,甚是粗壮。
这条长绳,优在何处,劣在何处?是斩断,是接续?如果接续,应抛却什么,掺入什么?上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讨论。
这种讨论,中国的几代作家都曾参与,或以作品,或以演讲。
我虽学识浅薄,却不愿袖手旁观,经过大量阅读、持久思索和深入孔庙、佛寺、道观的采访,用十几年时间写出了三部长篇小说。
三部长篇,文化长河中的三个泡泡。虽不起眼,转瞬即逝,却也反映过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影像,表达了我的态度与思考。
字里行间皆可见赵德发老师心中那份可贵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感。
“赵德发传统文化小说三种”从缘起到出版,前后两年的时间。我随着编辑工作的深入,一步步走进了赵德发老师的文学世界,走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链条。在这个过程里我收获良多,不仅在工作中打了一场硬仗锻炼了自己,更是在赵德发老师描绘的传统文化世界里、在他宽厚仁爱的心灵世界里汲取了养分,更加丰厚了自己。
(作者单位系安徽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