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亮
在面膜乱舞,“代理”横飞的微商界,缺乏有效监管与成熟制度使得它更像一片无主之地。在这里,记者的采访也变得格外艰难,经过几个月的接触,一位店主终于站了出来,为我们揭开微商的神秘面纱。
现在这里不仅有高仿名表、劣质面膜,也有正规的网上店铺。而未来微商的发展将如何呢?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一次失败的尝试
点开微店首页,可以看到现在的网页还十分简陋。然而,就是这个简陋的商店,目前已经有了2000万店家。从中国到日本,从欧洲到美洲,不知不觉间已到处都有了微店的身影。张亮(化名)的“信誉之店”,正是这2000万微店之一。
“这个采访不会把我名字写上吧?”在终于答应接受记者采访后,他首先提出的要求就是使用化名。据他解释,现在微商的名声并不是很好,而他的家人在经营实体店面,他也在逐渐接手家里的店面,传统的家人并不支持他开设微商。
而在行业内,微商目前也没有统一认知的定义,许多人甚至认为在微信上卖东西就算“微商”了,实际上,同样是在微信进行销售,店铺与店铺间的差距十分大。
张亮回忆,他第一次看到微商的身影是在两年前,一位去美国留学的朋友突然开始在朋友圈发布代购的消息,但由于学业紧张,这位朋友几个月后便专心学业,不再接受订购了。
接下来的消息让他应接不暇,仿佛一夜之间,他的朋友圈里便充满了代购的消息,美国代购、泰国代购、英国代购、俄国代购等等,而其中以韩国代购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我还以为我的朋友都出国了,怎么都能帮大家往国内带东西了,后来才发现,有的人连省都没出过,也做起了韩国代购。”不断刷屏的消息让他哭笑不得。
在代购风潮过去之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里销售产品,面膜、服装、文玩等都成了朋友圈销售的新宠。
看到大家都在做微店,张亮不禁也想试试。于是他找到一位经营面膜的朋友打算和她一起销售面膜。
进货后,张亮才发现这并不像他之前想的那样单纯地销售面膜。
这家公司有一套完善的代理制度,销售面膜的利润并不大,真正赚钱的是发展下线,通过让下线备货的方式刺激销售。张亮分析道:“他们发展一个代理就要让代理备一箱面膜,一箱面膜是2000块钱,如果是我发展的代理,我可以从2000里面提30%,我的上线也可以从里面提10%。我的微信朋友总共也才200多个人,一箱面膜要卖多久才能卖完,我估计其他人也是这样,那销售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代理,代理一买就是一箱,可以从中提600元钱。这就是制度在作恶了,这个公司根本就没有想向消费者销售面膜,他们的模式几乎和传销一样。”
对这个市场有所了解后,真相让张亮大失所望,所谓的蚕丝面膜、酵素面膜等等“高科技”产品,和所谓的“国际大牌”只要花一点钱,可以在淘宝上创造出来。不需要厂房,也不需要任何门槛。
他告诉记者,想做一个新的面膜品牌,首先需要有产品,朋友圈面膜主要在哪里生产呢?在淘宝。所有的面膜在淘宝上都有代工厂,每片的零售成本在一元左右,批发的话价格可以压到一元以下。
接下来设计包装盒,如果订购量大,淘宝网上也有免费设计的店铺。然后,花1000到2000元的价格在淘宝网上注册一个香港的公司,一个有产品的香港品牌就诞生了。
最后,在淘宝网上购买企业软文,价格在每篇200到300元之间,还可以商议具体登在哪个网站上。
至此,一个完整的朋友圈面膜产品横空出世,而总成本不超过5000元,只要发展三个“下线”,就收回了成本,之后每一个代理的加入,对“品牌商”而言都是高额的纯利润。具体的产品质量,连创始人都不会知道。
对这种模式有所了解后,张亮便果断退出了。而正是这种模式,导致了记者采访的困难,所有类似的店铺,都知道自己正处于“灰色地带”。
一次成功的开始
第一次触网失败后,他便开始思考微商应该怎么做。
“这么多人在微信上卖,肯定是有需求在,骗人的模式我不做,怎么才能既挣钱,又不骗人,这个对我来说才是正确的方式。”张亮说。
因为家里就有实体店面,张亮开始尝试在微信上销售实体店的产品。
没想到,朋友们对这件事十分买账。
吴先生是张亮的朋友,也是第一个在微信上购买张亮东西的人,他说:“因为从小就认识,也知道他家就是卖这个衣服的,我在他的微信上买跟去他店里买一样,还方便。”
原来,大家都了解张亮,当张亮买面膜的时候,不会有人去买,而当他将线下店铺搬到朋友圈里时,朋友们也就认可了他销售的产品。
就这样,图片加文字的销售模式进行一段时间后,他在今年1月5日正式开办了自己的微店。而店里的产品也都是自己家里实体店铺经销多年的产品。经过一个月的经营,张亮表示,微店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而未来,他会一边经营实体店铺,一边经营微店,用实体店铺服务消费者,用微店方便自己的朋友。
张亮是无数微店店主的代表,在微店里,有不少像张亮的经营者,而他们的经营历程,也并不平坦。令人欣慰的,他们终于能领先于行业研究,在微商还没有定论的时候找到一条新的经营之路。
而对比张亮的两次经历,可以看出,微商营销正在从无序到有序发展,由于几年前的“糟糕”表现,媒体对微商往往持批评的态度,而消费者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家住北京的商小姐在两年前花300元通过朋友购买了一件韩国代购的衣服,买来后发现跟图片差别“蛮大的”,但既然都是朋友,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不久之后,商小姐在淘宝网上发现了这件衣服,发现售价只要120元,这引发了她的好奇心,这件衣服到底多少钱呢?
通过查询,商小姐发现在阿里巴巴网站上,这件衣服的批发价格是70元,购买超过两件免邮费。“以后再也不在朋友圈里买东西了,真是我拿她当朋友,她拿我当人脉。”相信商小姐的经历不是个例,而朋友圈销售的隐患还不仅仅是价格不透明。
更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监管,没有售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个体开店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而现在绝大多数的微商并没有这种意识。可以说,大部分微商店铺都涉嫌违法经营,偷税漏税。
售后难是另一个问题,在微店中,由于店主和消费者往往是熟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后消费者往往“自认倒霉”,更有一些态度恶劣的店主在消费者提出合理的退换货要求后对其拒绝。长此以往,既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不利于微商的持续发展。
因此,张亮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早日对微商进行管理,将网络店铺进一步正规化,这样才能保证微商的良性发展。而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愿望,也是多数微商店主和消费者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