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艺的扫帚

2015-03-13 08:08gogo
中华手工 2015年3期
关键词:榉木奥德扫帚

gogo

法国复古刷具品牌Andrée Jardin重拾传统榉木刷制作工艺,70年来始终坚守手工制作简约却精美的扫具,简单的设计里深藏着生活的大学问。

若被那些有着小洁癖的家庭主妇们发现奥德丽·伽丁(Andrée Jardin),那一定不得了,估计她们会兴奋得疯掉。拥有木质把手和天然鬃毛的鞋刷、清洗蔬果的专用小刷子、线条简洁的木杆扫帚……法国品牌奥德丽·伽丁在它近70年来的历史里,没有刺激眼球的产品面世,只是从一而终,执著于各种扫具的制作,大至扫把小至毛刷。但是奥德丽·伽丁的工匠们将一把把小毛刷的每个细微设计,都做到了动人心魄。

以爱为名

奥德丽·伽丁其实是创始人乔治·厄内·胡里奥(George-René Julio)妻子的名字,“以爱为名”在这个法国传统老牌背后,有个令人心动不已的爱情故事。

生活在具有悠久历史的海港城市南特,年轻的制刷工胡里奥跟随师傅受雇于卢瓦河畔一制刷厂内,不远处的塔朗萨克屠宰场可以为他们的刷子提供优质的原材料——猪鬃。“作为一个传统的法国人,要讲求生活细节,因为这显现了一个人自身的品位,即使是扫具、刷具也要坚持用最好的。”1947 年,在遇到自己的妻子奥德丽·伽丁后,乔治决定开设自己的制刷工坊,“也想以此作为爱的纪念品送给我那优雅美丽的妻子。”

然而当孙辈巴蒂斯特和其弟弗朗索瓦继承奥德丽·伽丁时,历经三代的家族工坊在机械化生产的刷具冲击下尽显疲态。“自从塑料出现,我们再难找到有着细致分类的盥洗室刷、化妆刷、衣物刷、工业用刷等,以及有着精美造型的扫具……”就像即使身处逃亡中也不曾脱下一身雅致西装的法国绅士,坚守着传统榉木刷制作工艺,“奥德丽·伽丁既不能够也不愿意做低廉、劣质的扫帚。”巴蒂斯特这样说道。

木质把手加上天然鬃毛,成了奥德丽·伽丁几乎每一款刷具的共同特质。“塑料材质售价确实便宜,但比起柔软而富有弹性的鬃丝,根本做不到对衣物、家具尤其是皮质表层的护理。”如今的奥德丽·伽丁仍延续70年前胡里奥的做法,每年从各地收购猪鬃、马鬃,以及产自墨西哥地区的剑麻植物纤维。

把扫帚做到最美丽

“客户的流失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奶奶那辈留下的经营模式,于是我们选择把扫帚做到最美丽。”不同于爷爷辈拥有着精湛的手工制刷技艺,“简洁、优质、耐用”,专修设计的巴蒂斯特和弟弟弗朗索瓦用这样的排序表明,未来的奥德丽·伽丁要更钻研刷具的细节和讲求外观的设计感。

“在法国,任何物件都是一种浪漫,一种能给生活带来高附加值的艺术享受。”见不到锋利的尖角或浓烈的色调,奥德丽·伽丁的“气质”恬淡得像一幅田园油画。“祖母的厨房、父亲的花园……我们在设计中会不自觉地将情感、故事和记忆融入其中。曾经有人告诉我见到奥德丽·伽丁有一种昨日重现的感觉。”巴蒂斯特讲道。

同设计师Ionna Vautrin 合作的Canot系列就十分注重设计带给使用者的情感体验。三款不同型号的毛刷精巧可爱,用来刷洗大小不一的水果蔬菜,极度柔软的刷毛充当着水与食材之间的“手”,再搭配一块榉木砧板,保留着原木最纯净的色调,干净柔软的线条下充满着温馨的生活情调。

除了传统的复古款,他们还尝试通过各种时尚形式表达设计的精神。2012 年巴蒂斯特带着打入数码世界的办公室文具刷 Pukka系列,亮相Maison & Objet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马鬃刷毛,不锈钢手柄搭配梧桐、橡木、沙比利原木等3种材质木饰面,人们惊讶地发现在数字化的时代,一把传统的小扫帚、小毛刷也可以闪光……

“对于奢侈的定义,在于手工艺和高贵材料回归美的本质。”巴蒂斯特介绍着自创立起就一直坚守扫具领域的品牌时说,“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我们一直在改变。小小的细节调整也是为了真正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生活充满乐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榉木奥德扫帚
圆竹填充节点抗拔性能研究∗
《女巫的扫帚》
一切交给扫帚
寻找魔法扫帚
英国女子心跳骤停六小时! 死而复生创造医学奇迹
为156个国家工作,小伙巧挣万元英镑
梯子衣帽架
抢扫帚
多彩木椅
为156个国家工作,英国小伙巧挣万元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