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本 (甘肃省民乐县六坝寄宿制小学 734502)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探究
李玉本 (甘肃省民乐县六坝寄宿制小学 734502)
在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的社会背景下,为了给家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大量的劳动力涌入了我国各大城市,致使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大幅度增加。而因长期缺乏家长的呵护与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及教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对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也十分有利。本文将就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展开初步探究。
农村寄宿制小学 自主管理能力 培养 措施
(一)在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它们的适应能力非常有限,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融入到全新的集体生活中去。另外,长期与家庭的分离对于学生性格的形成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一些孤僻、自闭、自卑等不良的心理开始滋生。在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前景下,部分学生开始通过厌学、打架等不良的行为来引起家长的关注。受办学条件及学生人数的影响,部分学校在教职人员的配置上较为匮乏,对于部分年龄较小的学生照顾能力非常有限,无法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较好的环境。
(二)个性发展中的不足
受个人认知的影响,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会造成较大影响。个性的发展可以通过学生的言行表现出来。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事物的了解程度是有限的,如果在该阶段接受到的教育不全面或者是受到较大的伤害,则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不成熟的现状下,学生的生活较为单一,缺乏童年生活应有的乐趣,在各种制度的约束下无法实现其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及学习意识也有所欠缺。
(三)适应能力较弱
适应能力是人类生活中的必备技能,相较于寄宿制的学生而言,普通全日制教育下的学生可以在放学之后与家人分享学校生活与学习中的喜悦,但是寄宿制的学生长期处于封闭式的校园环境,与外界的沟通较少,因而在沟通能力与社会经验上稍显不足。部分家长即使有时间跟孩子相处,但是受文化程度及个人认知的影响,他们也无法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上,所以无法提供良好的社会教育。
(四)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小学生对于危险的识别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寄宿制的生活环境下,教师无法全面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烫伤、摔伤等问题频频发生,因卫生条件较差造成的食物中毒问题也屡见不鲜,这些对于学生密度较大的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再加上校园医疗配置不足,以至于无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寄宿制小学的出现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可以通过与同龄人之间的相处来满足其情感的需求,同时这种集体生活对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性格的形成也大有裨益。但是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兴办时间较短,在实际的管理上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从而制约了学生的成长。学校需要针对这些不利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改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一)加强班级干部的任选,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参与班级管理来实现,在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中也是如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担任不同职位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并定期进行班干部的轮换与选举,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提升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满足小学生的情感需求
寄宿制的小学中,学生要独自承受较大的压力,这需要教师在情感与生活上多加照拂,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生活经验及专业知识的指导来帮助学生成长,不仅在学习上要及时进行辅导,同时在生活上也要发挥出较强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师生关系的缓和,通过分享生活、学习上的乐趣来鼓励学生去尝试、去体验,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自我控制能力。
(三)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加强德育教学的渗透
由于长期“缺席”孩子的成长,部分留守儿童的家长都倾向于通过物质上的充裕来弥补孩子,因此部分学生在价值观与消费观上存在较大的误区,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肆意挥霍家长的血汗钱,这些行为及心理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教学进行改进,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要充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他们远离家庭,远离父母,这无疑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学校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着眼于每个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不断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养留守儿童自主管理能力的突破口。
(五)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传统美德教育
如果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教育效果就会不佳,因而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不断探索有效的思想教育方式。“班班通”的开通,提高了学生品德教育的社会化程度,消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围墙,把偌大的世界变为了极易“涉足”的地球村。“班班通”提供了多媒体逼真的、典型的画面,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受到了更多的感染和陶冶。网络技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将许多历史性的、抽象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与内容展现出来,使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情绪体验,甚至可以用案例说法,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这种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传统美德教育的方式更有利于留守儿童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针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现状,需要相关的管理者予以应有的重视,尽可能地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武装自己,从而改善教学中的不足。对于寄宿制学生的课余时间也要充分利用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调节学生的情绪。同时,加强在校教师的训练与配置,鼓励教师进行教育心理学的进修,通过多种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来弥补学生感情的缺失,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成长营造更加温馨的环境。
[1]潘丽.谈农村小学班级管理[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2]陈健.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6).
(责编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