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光荣 创造伟大

2015-03-13 07:38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5年5期
关键词:光荣创造性劳动者

劳动光荣 创造伟大

话 题 背 景

4月28日,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强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就新形势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促进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等提出具体要求。总书记的讲话内涵丰富、富有创见,对奏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各行各业劳动者对此反响热烈,掀起了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热潮,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网友声音:

南国红豆447885:总书记的讲话对劳动和创造的价值给予充分肯定,令人倍受鼓舞和振奋,必将对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天马行空77735: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在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辛勤劳动中,中国人民用汗水浇灌梦想,靠实干铸就辉煌,谱写彪炳史册的奋斗诗篇,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迅超:劳动是创造幸福的根本途径。李大钊曾说过:“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某个人凭一己之力创立的,而是万千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劳动的成果。

回头是岸2499953:我大学毕业整整6年,在基层工作也已经4年多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习大大的讲话,深深地鼓舞了我。我们每一个人要干一行爱一行,甘愿做自己岗位上的一颗螺丝钉,默默无闻地奉献,踏踏实实地服务群众!

星海一粟47644:荣誉是继续前行的动力,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有“归零”意识,立足研发岗位实践创新,再立新功,在研发人才培养上“贡献先锋正能量”。

媒体声音:

《人民日报》:今天的劳动和创造需要继承和发扬前辈发愤图强的精神,又需要赋予我们这个时代开拓创新的品格。坚守职业道德、提高综合素质、发展职业技能,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善于创造,努力做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劳动者,我们才能奏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新华社:行政审批、市场壁垒的“减法”与市场空间、创业天地的“加法”,给想创新能创新的人们提供了宽广的实践舞台,为市场新生力量站稳脚跟、发展壮大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也为勇于探索的人们营造了鼓励实践、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劳动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就能更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公平发展、可持续发展。

《光明日报》:我们要继承、弘扬“劳动光荣”的伟大精神,把“劳动光荣”作为当今时代的价值刻度。而“劳动光荣”精神的落地生根,需要继续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始终把肯定人的价值、尊重劳动的意义置于社会评价体系的核心位置,让每一份劳动都得到应有的尊重,每一个劳动者都得到切实的保障。如此,方能使勤劳与敬业成为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价值选择。

编辑部声音:

要充分激发劳动创造性

■文/许美芳

“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习总书记“五一”讲话提到“创造”达27次,高度评价了劳动创造性,强调“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蕴藏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中的无穷创造活力焕发出来”。总书记的多次强调和高度评价,体现了当前充分激发劳动创造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报告,当今穷国和富国之间的根本差距,不是人口、土地、资源方面的差距,而是思维方式、创新创造能力的差距。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发展能否把握时代脉搏、抢占先机,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创新创造能力,意义深远。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集体谈判制度研究所所长闻效仪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越坎的关键阶段,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这需要劳动形态发生升级转变,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突出“创造性劳动”,推动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为充分调动和激发我国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的创造性,塑造一支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队伍,我们不仅制定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不断拓展人才成长空间;还通过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从体制机制层面为劳动创造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在更大范围激发和调动全体劳动者的创造积极性,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让每一个劳动者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为劳动个体,一方面,我们要潜心学习新知识、熟练掌握新技能、努力增长新本领,在机遇和挑战中不断提升自我的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做一个高素质的创造型劳动者。另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坚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不动摇。回望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用辛勤的汗水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群众的幸福是用诚实劳动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放眼现在、展望未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我们都要始终坚持以锐意创新的品质、勤劳诚实的作风、踏实苦干的精神,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提升自身价值。

尊重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文/倪卓逸

在今天,“劳动”早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虽然劳动的方式有所发展,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却是不可动摇的。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仍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在有些人眼里,拥有金钱即意味着高贵,并不在意这是否是劳动所得。例如在生活中,有些富二代会受到一些素不相识的网民追捧。面对潜规则、逆淘汰等不公平现象,有人开始迷茫,开始怀疑诚实劳动的意义。其实,对每一个劳动者而言,劳动的意义与目的并不只是金钱。

对于个人来说,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工作的过程不仅是付出,也是学习,是一面观照自我的镜子,可以看到更完整的自己。而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是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且不会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中迷失。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实干才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正确方式,不劳而获是无根无基的海市蜃楼,看似美好实则虚无。

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实干方可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倡导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劳动创造知识、创造财富,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当前,无序的、不公平的现象虽然还存在,但已日渐减少,而全面依法治国则更好地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一个越来越现代化、法治化的社会,正是劳动者发挥自我能力的沃土。

“劳动最光荣”不只是一句口号。我国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劳动者皆大有可为。我们的国家需要劳动者用努力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也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猜你喜欢
光荣创造性劳动者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光荣升旗手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永远的光荣
还有多少光荣正在远去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