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道德焦虑电影”的三重主题

2015-03-13 03:31武汉大学艺术学系43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0期
关键词:铁人波兰个体

易 琴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430000)

波兰“道德焦虑电影”的三重主题

易 琴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430000)

上个世纪70年代,扎努西开创了波兰电影的第二个经典潮流“道德焦虑电影”,瓦伊达聚焦工人罢工和政府镇压的《铁人》是其巅峰之作。“道德焦虑电影”直指政治体制与道德伦理的撕扯,表现波兰电影人还原历史面貌与粉碎政治陷阱的坚定立场,检视波兰人民生命与死亡、爱与信仰的道德困境。

道德焦虑电影;波兰;个体;社会忧患

“道德焦虑电影”这个名词最先由基耶斯洛夫斯基提出,电影创作主题转入对现实发言,探讨“人们私下里关注的东西”,传递焦虑的情绪,对共产主义制度否定个体价值和不公正提出了强烈批判。该学派萌芽于1974年扎努西《灵性之光》,瓦伊达《大理石人》《铁人》奠定了基本面貌,然而对于道德焦虑的探索并未因戒严法实施而结束,反而是在之后才将其推到真正的巅峰,基氏《蓝白红》《十诫》是其代表作。本文立足波兰历史,以道德焦虑学派具体作品为个案,试图分析该学派道德焦虑的主题内涵。

一、焦虑——政治体制与道德伦理的撕扯

战后的波兰虽然赢得民族独立,但并未走出被束缚的阴影,在苏联远程政治操作下的波兰社会动荡不安,政府对文化领域强行管制。1972年教会重新受到国家尊重,在教会策动下文化政策明显放松,显著地表现在实验剧场和电影制作领域。

《灵性之光》是扎努西打开国际影坛大门的早期代表作,影片通过一个物理系大学生逃离尘世到回归体制的人生历程,着力探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矛盾,这是“灵性之光”的内在之意,影片开启了“道德焦虑电影”的先河。《黑幕风云》表现具有独立思想的助教和傲慢的终身教授的冲突以及学生竞赛中的黑幕事件,呈现了“政治正确派”和“科学追求派”之间的矛盾,嘲讽了共产体制和知识分子的伪善,影片开创了“道德焦虑电影”以电影影射波兰政局,批判高度集权的共产体制的电影精神。

罗洛·梅的在《焦虑的意义》中提到焦虑是人的存在面临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是指个体对有可能丧失其存在的一种担心”1。焦虑,是基氏的唯一表达,转向故事片创作后,他的电影始终在探讨个体的精神世界,集中呈现了个体在特殊境遇下的道德两难,以及两难选择下的个体挣扎与无奈,这种“焦虑”历史根源于导演所处的社会主义集权制度与天主教信仰的双重伦理环境。

1968年的大清洗运动破灭了包括基氏在内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政治幻想,他们的社会观念和政治意识更加敏锐,政治语境与社会伦理的不断撕扯是基氏的创作主旋律。他最早的几部故事片均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处女作《生命的烙印》以“社会写实主义”的形式揭示了在波兰无政府主义传统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一个老党员在人生与事业之间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聚焦政治分歧、公共舆论等现实问题,刻画了个体内心深处的困惑和焦虑感。《影迷》记录一个纪录片影迷的成长历程,融入了导演早年拍摄纪录片的亲身经历和心理体验,影片通过表现菲利普夹在个性自由与服从意识形态之间,表达了个体在无所不在的政治权力下的无奈和失落。绝望之中,菲利普将摄影机镜头对准了自己,导演借影片主人公说法表达了他对波兰电影审查制度的强烈不满。

70年代波兰在电影制作上实行普遍的严格审查制度,然而电影工作者却企图用电影艺术给予波兰社会现实状态最真实的描述。《机遇之歌》就是这种社会政治大背景下的直接行动,影片不再满足于对外部世界的简单描述,而是将镜头探入个体的内心世界,描述了的是干预我们的命运的力量。

《机遇之歌》通过三个不同的结局揭示了政治的虚妄,基氏用偶然性对政治作了一次消解,1968年的校园肃清运动以及接踵而来的工人罢工和反犹运动是决定威特克命运走向的关键节点,影片中反复出现伤者被拖过医院沾满血污的地面的画面,就是在不断提醒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源起。从政治认同到宗教寄托再到无信仰状态,个体生命选择中的各种偶然性最终汇聚成一种必然性,《机遇之歌》可以看作是基氏政治思想的集中表达。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影片涉及到对政治的批判和消解,影片遭到了电影审查部门的封杀,直到1987年才重见天日。

二、焦虑——还原历史面貌与粉碎政治陷阱的坚定立场

从影50年,瓦依达的电影创作见证了整个波兰20世纪的荣辱兴衰,是“波兰精神”的书写者,《大理石人》及《铁人》把整个时代记录下来,反映了波兰1970年镇压罢工的历史真相,猛烈抨击了战后波兰政治生活中的腐败和阴暗现象。“‘道德忧患电影’掩盖了最新时期的历史和当今国家的真实面貌,但它反映了人们私下知道的东西,使观众感到亲近。”2这两部作品是瓦伊达电影生涯中艺术性与政治性的巅峰。

《大理石人》以电影学院学生拍摄一部50年代劳动模范布尔库特的传记性记录片为叙事主线,通过对相关人员的纪实采访,以镜头冷静客观地记录,不断从大量资料碎片中寻找真相,揭露了集权政治体制对个人意志的剥夺和对人性的扼杀。

为了营救被关押的工友维泰克,布尔库特以个人名义敲遍了所有机关的大门,他的英雄肖像被撤了下来,一怒之下他砸坏了警察厅的玻璃因此被判刑,之后他被控犯有同谋罪,他在法庭上大声控诉,结果他被长期监禁。影片通过对这个传奇人物的考察还原了修正社会主义的历史真相,直击波兰那段“错误与扭曲”时代。布尔库特冲上主席台为维泰克正名,他夺得了话筒,然而秘密警察却剪断了他的话筒线,全场观众在当局带领下高唱“前进,年轻的志愿工人……”布尔库特被剥夺了话语权,高度集权的政治气氛容不下有血有肉的“人”,影片通过表现布尔库特的“无意义”反抗提出了对社会制度的信任危机,浓烈的社会忧患意识跃然纸上。

1980年罢工潮横扫全国,波兰的局势进展成为世界各地的头条,《铁人》就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创作的。“剧中人物纯属虚构,但事情真实存在”,影片以政府喉舌的记者温克尔的视角直击罢工第一现场,记录了团结工会的战斗,瓦伊达把当时的新闻作为素材加入到电影中,“我们把这个时代整个拍下来,纪录下来,这大大有利于1980年8月格但斯克的大罢工”3,隐晦地向波兰人民传达了被刻意掩藏的1970年血腥镇压工人事件的历史真相。

《铁人》是《大理石人》的续集,在故事情节上重合交错,影片以布尔库特的儿子托姆丘克为故事主线,温克尔伪称自己是罢工同情者走进团结工会总部暗中调查,他无意间获知了布尔库特的死因,这正是政府机构刻意隐藏十年的保密材料。比之《大理石人》,《铁人》的政治立场更为坚定,批判探讨也更见功力,影片以黑白影像再现血腥镇压现场,一针见血地点明布尔库特死于镇压罢工斗争的枪击下。《铁人》是“道德焦虑电影”的巅峰之作,影片反映了波兰国内社会的当前情况,力求真实,片中出现大量新闻镜头,当时的工会主席瓦文萨两度出现在银幕上,影片甚至出动当年参加罢工运动的工人军团充作临时演员。

《大理石人》猛烈抨击了战后波兰政治生活中的阴暗面,《铁人》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政治电影,这两部电影正式确立了“道德焦虑电影”的真实面貌。1981年12月13日波共政府颁布戒严法,“X”被勒令解散,瓦依达失去了在国内拍片的资格,基氏的《机遇之歌》也惨遭禁映,“道德焦虑电影”步入低潮期。

三、焦虑——生命与死亡、爱与信仰的道德困境

戒严法实施后,瓦伊达、扎努西远走国外,“道德焦虑电影”同时失去了外在机构组织和内在中坚领导,一度中止创作,然而对于道德焦虑的探索并未就此结束,基氏作为灵魂人物始终在用电影语言去讲述个人的存在状态以及伦理困境,提出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本质思考。

政局更迭、长期紊乱,波兰失去了指导人民生活的最基本的原则,丧失了道德评判的最终标准,急需重寻被共产主义理论破坏的基本价值,这是《十诫》拍摄的意图。《十诫》大胆地将古老的圣经戒律置入现代语境,对其重新诠释,并将其具象化为个体无法挣脱的道德困境,《十诫之八》中索菲亚在课堂上提出“道德炼狱”的概念,这是《十诫》中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伦理困境的最好总结。影片中基氏为故事中的人物设置了极端的两难困境,同时为他们编织最值得原谅的理由,是对现代人崇尚的科学理论、自由伦理、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的道德审阅,更重要的是传达了基氏对于重建破碎的伦理道德体系和信仰的强烈愿望。

《十诫》之后,基氏电影的隐喻意味更为强烈,政治概念进一步淡化,更多地移向灵魂的孤独和对孤独者的救赎,是对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焦虑与挣扎的人文关怀。《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借双重生活的概念诠释了个体的孤独以及对自己另一个灵魂的惺惺相惜,汇集了基氏标签的孤独、悲伤和焦虑,从尖锐的政治批判滑向温情的心灵鸡汤。《蓝白红》将镜头指向现代社会中个体孤独的情感状态,以普通人的命运阐释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焦虑,表现个体的不自由、不平等、不博爱。朱莉的不自由是由情感和记忆共同造成的;《白》质疑了情感和两性关系间的平等命题;《红》承载的是接近人道主义的博爱。《红》片尾,基氏让“蓝白红”的主人公都出现在幸存者名单,这个结局象征着救赎,是对回归三大精神、重建伦理道德的强烈愿望。

1996年基氏因病猝逝,扎努西重新回到“道德焦虑电影”阵营,成为唯一一位先锋。他首先推出了在题材形式和精神上与《十诫》相近的《周末故事》,在“后共党时代”的波兰分别探讨宽恕、贪婪、信仰、嫉妒、怜悯、公平、自信、谦卑等人生命题,呈现当代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两难道德困境。

政治环境的改变并不能消除个体的道德焦虑状态和伦理困境,步入新世纪,扎努西一如初衷地检视人在社会体制与个体自由间进退两难的道德困境,是对现代社会的敏锐观察,并对一些终极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尝试。自由与责任、精神与现实的挣扎焦虑是扎努西镜头下所有人物的共同命运,《生命宛如恶疾》从濒死的老医生的角度探讨人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爱在山的那一边》以人如何看待别人的死亡为切入点探索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老医生面对恶疾思考生命和死亡,在临终前他用爱感染那对迷茫的年轻男女,让他们真正理解爱,他们最终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这两部探讨生与死、爱与信仰的电影殊途同归,表达了扎努西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后对科学与哲学、现实与伦理的终极反思。

结语

“道德焦虑电影”记录了波兰最为混乱的30年,瓦伊达、基氏、扎努西从电影形式出发,聚焦波兰社会现实,通过个体生活中所面对的道德两难和伦理困境传达一种焦虑状态,呼唤政治的人性化、道德的重建、信仰的回归和爱的救赎。此外还有克日什托夫·克劳泽《夺命债》、罗伯特·格林斯基《逆女泰瑞丝》也是“道德焦虑电影”的代表作,提出了对社会制度转轨的政治思考和价值观瓦解的道德困境,是新时期电影人对社会的新考量和焦虑,“道德焦虑电影”一直没有停下他探索的脚步。

注释:

1.[美]罗洛·梅著.朱侃如译.焦虑的意义[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4.

2.[波兰]魏内尔.张振辉译.安杰伊·瓦依达与波兰电影[J].世界电影,P26.

3.瓦依达和影片《大理石人》和《铁人》[J].外国文艺资料,1982(01).

易琴(1991- ),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影学。

猜你喜欢
铁人波兰个体
进军波兰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波兰睡眠研究会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在波兰,遇见地下仙境
网络时代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从铁人文化体系的形成看铁人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