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设计与陶瓷文化的普及

2015-03-13 03:31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066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0期
关键词:普及陶瓷大众

郝 赛 李 姗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066000)

浅谈陶瓷设计与陶瓷文化的普及

郝 赛 李 姗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066000)

在“中国梦”不断被倡导的今日,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开始注意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陶瓷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直至今日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人们日常的日用品设计,到装饰品摆设都少不了它,但对于陶瓷本身的文化内涵与一些基本的知识要素却并不被大众所知,本文举例一些已经流失或正在消失的艺术形式,呼吁人们注意到陶瓷文化的普及。

陶瓷;设计;文化

一、设计与陶瓷文化知识

设计一词在现代,被不同行业与领域的人们赋予表象上不同,但本质一致的各种解释。但对于古人,并没有纠结于词语的构成与解释,他们做的只是顺应自然与生活。设计是何?他可以是最简单的对于物的考量,对于事的改进,甚至是对生活方式的创新。设计现已逐渐被大众认识,成为了一本学科,一门整合各行业不同知识,概括整理出来,并能够运用到大众中去的一门实用型学科,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设计并不是,一个人坐在那里拼命想出来的“创新”,而是一定有着对生活的体悟,从生活中来的,否则这样的设计“不切实际”,或是容易与大众分离,就好像不会写诗的诗词评论家,没有做过陶瓷的陶瓷鉴赏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容易犯下在不该有的错误。而我们现在的陶瓷设计,就渐渐陷入这样的一种尴尬的境地,没有生活的人去“设计”,有生活的人不知道如何“设计”。大众对于陶瓷知识的缺失,让他们鲜少去判断陶瓷“设计”的好坏,甚至不懂得如何欣赏陶瓷艺术,又怎能对陶瓷设计提出自己的要求呢,如此以来,大众也不会太在意,市场上是否缺少我国自己的设计。所以,增加大众对于陶瓷知识的普及度,是改善我国陶瓷设计市场萎靡的一个途径,而且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陶瓷文化知识普及的意义

陶瓷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在世界流传着,但如果国人对这张名片上的姓氏名谁、地址、联系方式都不清楚的话,我们怎能把这张名片自信的递出,又怎能凭着这张名片让世界认识,在世界立足,因此,陶瓷文化的普及刻不容缓且意义重大。

普及传统陶瓷文化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播和对艺术的理解,更是一种对于历史的铭记。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没有如古巴比伦一样消亡,也没有象古埃及一样断了线,是因为人们对于历史的总结、理解及再创造,在充分了解历史的基础上,融入当下的文明,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艺术,因为人们的内心充满对于历史的崇敬,这样的艺术才不是丢失了本国文明的“外来户”,对于传统陶瓷文化的普及,就是能让广大的民众铭记着自己悠久的历史,不会丢了自己的文化本源,不会自己也不理解本属于自己的美丽。当一种文化或一种艺术铭记及懂得他们的人群较少时,这一种文化与这一种艺术就以逼近消亡的边缘,就如在博物馆陈设的西夏文字,当最后一个“西夏人”逝去时,那些没有铭记自己历史不懂得西夏文字的后裔也就不再是“西夏人”,这种文字也就陪同西夏的历史一并散去,而今成了大部分人的“天书”。如不希望陶瓷像西夏文字一样以后成为一两个人才理解的艺术,那么我们必须普及陶瓷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这种艺术,在同时也继承着,我们的历史。

普及传统陶瓷文化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接触和吸收本国文化的历程,如汉字、诗歌、琴棋书画,我们所接触的所了解的,会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的基础,我们的文化也是这样被一代代传承着。传统陶瓷文化的普及是为了增加大众关于中国陶瓷的认识,便于陶瓷文化的拓展,和人们进行下一代的教育,是传承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对某种事物足够了解,我们才不会忘记它。以古琴为例,古琴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早在先秦时代就已被人弹奏,人们耳熟能详的《关雎》里就有写“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它如同陶瓷一样,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改变、兴盛,然后慢慢的衰落,从三弦到五弦,从五弦到七弦,琴身的样式也同陶瓷的种类一样,多种多样,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等等,它在魏晋时成为乐器的主流,到了唐代又在与琵琶的对决中退居二线,它与陶瓷一样沉积着深远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却鲜少被人们认识了解,从事古琴弹奏与制作的人越来越少,如不进行知识的普及,古琴也好,陶瓷也好,终会变成只存于书上的一段话,而这些最具中国代表性的艺术,就会被人们的不知道与不理解掩埋,只有人们都能了解它,它才不会消亡。

普及传统陶瓷文化也是增强国民民族自豪感的一个途径。我们曾走在世界的最前端,我们曾在很多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影响世界历史与他国文化,国人自己却不清楚。,譬如,瓷器的产生。我国早在商朝就已经有了原始青瓷,到宋代时,瓷器已繁衍出艺术价值较高品种,而在当时的日本,根本还没有瓷器,宋代的黑釉建盏流传到日本,已然成为了他们的国宝。明清的中国陶瓷是当时欧洲各国贵族炫耀的资本,他们以拥有一件中国陶瓷为傲,我们却连自己能够让他人羡慕之处都不了解,这是陶瓷的悲哀,也是国人的遗憾,通过对陶瓷文化的普及,让国人了解和学会欣赏这种艺术,这会提升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也会让我们越发珍惜那些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及艺术遗产。

普及传统陶瓷文化增强大众对陶瓷艺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欣赏,增强对陶瓷设计的参与度,让原本限于设计师与艺术家的陶瓷设计与创作逐渐融入到人民大众中。对事物充分了解后,才懂得欣赏,只有对陶瓷历史知识的充分掌握,才能更好的懂得它的美,人们对于陶瓷艺术会有自己的理解,但并不完全而且比较片面。曾听到人们在议论一个青花釉里红的天球瓶时,讨论着如果这个红是再艳一点,或是在明显一点就好了之类的话,我不由得为这个陶瓷品种抱屈,釉里红的烧成温度要就很严,上下不可超过五度,在没有温度计与控温精准的电窑气窑的古代,人们能烧造出显色度高,且很精细的青花釉里红,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况烧青花的钴料与烧釉里红的铜红发色温度要求不一致,将二者成功的装饰与同一器物上,已实属不易。而这样一件让人感叹的物品,等待它的却不是与其复杂的工艺相匹配的赞美,这一切都是由于人们对陶瓷工艺的不了解,对陶瓷知识的不清楚导致了其对艺术品的欣赏“不了”。人们不懂得陶瓷就无法欣赏它。当人们对陶瓷有了更多的了解后,就可以说出自己更喜欢怎样的陶瓷,也会更主动的参与到陶瓷的设计与挑选中。人们欣赏水平的上升可以让设计和艺术不再是某些设计人员等高端人群的事情,而是以大众的审美为参考,由大众自己参与,进行的设计,设计乃至艺术就会逐渐落回到大众生活中,那时的设计与艺术界,将蓬勃多样且贴近生活。

三、总结

中国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迄今仍然未断的历史古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而现在,有太多的人不断扔下这悠久,去奔赴“年轻”的历史与审美,我认为,没有经过悠长时间沉淀的艺术和审美,都是“不够真”或是“不合适”的,我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与艺术,这份自豪不可丢,即使你从事的是“最新潮”的现代艺术,也要是在足够了解我们自己的前提下,否则就是无根之树,不会长久。

不论是做艺术还是设计,本质应是相同的,都是在传统里加上自己,如果想要让我们自己的艺术和设计走的更长久,那就让大众了解传统,了解自己。

猜你喜欢
普及陶瓷大众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