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马文敏,1935年出生于天津市,在她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没有工作,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家里穷得四口人就两床被子。十岁的马文敏就开始打短工,给人家剥豆、洗碗、洗衣服等等贴补家用。新中国成立后马文敏参加工作在天津市纺织六厂。和全国人民一样,她把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每天有使不完的力气。有一次一组的人因故没来,为了不影响生产,她主动要求再多开一部纺车。在几部纺车之间不停地来回走动。中午饭也没吃,等下午打铃下班,接班人来了,她已经累倒了。
2014年国庆前,北京市总工会工业国防工会主席顾庆、副主席张雪梅在控股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徐经力的陪同下,前往京棉集团原京棉二厂全国劳模马文敏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并送去2000元慰问金和慰问品。
在马文敏家中,顾庆代表市总工会对马文敏表示慰问,并与她亲切交流,详细了解老人的家庭情况、身体及生活状况。当得知马文敏刚刚做完心脏支架及安装起搏器手术后,顾庆叮嘱老人保重身体,树立信心,有困难找工会。马文敏高兴地拿出1956年同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并讲述起当年的情景。为了感谢组织的培养,老人将33件珍藏品捐给北京市档案馆永久收藏。
把棉花纺成纱,一般要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主要工序。马文敏负责纺粗纱,有手指粗细。她爱琢磨,怎么能高质量、高产,她都精心钻研。她们成立了“好同志”班组,自己定时安排提前做,交班一定让下一班的同志满意。她活泼、喜欢文艺、爱好体育。那时候开会之前都先演节目,就像是活报剧,宣传党的政策。她都参加并组织活动,总是主要的演员,大伙特别爱看。马文敏是个急脾气,用她的话讲:“干就比别人好。要不不干,要干就干好。”她平时自己省吃俭用,却经常拿出工资来资助有困难的群众,下了班还要去走访,谁家有困难、有病号,就去帮忙买东西,照顾生病的群众,谁家小孩交不起学费她也伸出援助之手。马文敏20岁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21岁参加全国群英会,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关于爱情、家庭
年轻的时候,马文敏经组织介绍结识一位同志,是一名党员、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转业军人,之后俩人结了婚。爱人老阎在协和医院工作, 给林巧稚同志开专车。马文敏也随爱人调入北京,在京棉二厂工作,和上个世纪50年代全国纺织行业赫赫有名的“三姐妹”优秀集体,如陈素芝等是同事和好朋友,两人开劳模大会经常住一个房间。
经历战争磨难,老阎身体不太好,结婚三年时间,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两个女儿,一个一岁多,一个七个月。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还要上夜班,日子可想而知。女儿说:我妈那时候夏天只要一下大雨,甭管多晚,扔下两个孩子就往车间跑,去堵水,因为车间地势低,一下大雨总会往里灌水。机器怕淹,那个时代机器对于工人来说就如同生命。
1976年唐山大地震,别人家都有壮劳力盖地震棚,但马文敏一家,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实在势单力薄。后来有人劝马文敏再走一步。这样她经历了第二次婚姻,也是一名军人。比马文敏大15岁,用她的话说人挺老实,挺好。后来马大妈的二女儿也成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劳模的传统有了继承。
退休之后织袜子献爱心
退休以后,马大妈除了在社区治安执勤,是“小脚侦缉队”成员之一,大部分时间用来织毛线袜子。有一次让女婿开车带着她给青年路敬老院送了50双毛线袜子,这50双毛线袜子她织了近一年的时间。说起来门口的所有老太太都穿过马大妈织的袜子。有的见了面对马大妈说:“我穿上你的袜子了,冬天脚都没裂。”有的说:“你给我的袜子真好看呀,我都舍不得穿。”马大妈回答说:“嗨,干吗不舍得穿呀,赶明儿我再给你织。”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话语,回绕在社区里。马大妈常说:我现在特别知足,组织上对我们老劳模也特别关心,家庭和睦,孩子们也都很孝顺。唯一不足的是年岁大了,身体不太好。身体好的话我会织更多的袜子,送给需要的人。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