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20年成就展览梦

2015-03-12 12:29李璐
进出口经理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团组杨明展团

李璐

2015年是西麦克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简称西麦克)成立20周年的日子,20年的光辉历程不仅凝结了老一辈西麦克人的汗水与心血,也孕育了新一代西麦克人的展览梦想,杨明就是其中一位。1995年,大学毕业的他来到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CMEC(2011年更名为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职业生涯,转眼间20年过去了,回忆起酸甜苦辣的那些展览往事,杨明感慨良多。

追忆往事

刚刚到展览部,杨明还不知道什么是展览,那时候电话和互联网还不发达,对外联系的主要方式就是发信,最初的时间,他几乎糊了3个月信封。在常人看来,参加国外展览很有趣,可以饱览世界风光,见识各民族风采,而对于会展人来说,展览还充满着各种困难和艰辛。杨明组织的第一个项目是泰国机械工业展,当时泰国的展览已经过了鼎盛时期,大家都不太看好这个展,而杨明却有一种不怕输的精神。他把单调的招展文加入展会介绍,并在最后写上“我们将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广大展商提供最佳的平台”;他为了争取到一个客户,“穷追不舍”地打了6次电话。“开始对方并不理睬我,态度也不友好,基本一口回绝,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一次又次地打电话给对方,直到第五次的时候,对方终于松口说考虑考虑,到第六次的时候,对方被我的诚意所打动,终于同意参展。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坚持。”杨明说。

“那时候,带团出国还是挺兴奋的事情,每年都会计算,当年去哪儿了,第二年又去哪儿了。有些展览会我做了十年,像澳大利亚机械制造周的项目,我从1998年就开始做,一直做到现在。”杨明说,澳洲展的项目经理已经换了五任,之前联系过的经理到现在还记得他。“因为当时我几乎天天跟他联系,对参展的每件细节都与他进行确认,他说我是他见过的最认真、最负责的带团人。”也许是源于杨明多一分的坚持和多一分的认真,西麦克从2002年到现在一直是该展的总代。从开始的每年十几个摊位,做到现在一年的八九十个摊位。

如果说这些展览是杨明平时工作的一点经历和感受,那么印象最深刻的是冰岛火山灰带来的影响,杨明甚至把它看成一种煎熬。面对百年不遇的冰岛火山喷发引致欧洲航空全面瘫痪的突发情况,刚刚带团参加完法兰克福照明展的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10年4月17~22日,在法兰克福照明展的中国团组里,由于法兰克福大量滞留客使得所有酒店爆满,有的团组由于找不到酒店已经连续三晚坐在大巴上睡觉;有的团组干脆解散,展商自行解决一切。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能找到酒店和房间使展商有着落已经成为一天中早晨醒来一睁眼最重要的事,即使每天要为解决几十人住宿问题而不得不重新退房、找房、订房、搬行李、入住,西麦克展团是唯一一个坚持到最后,真正意义上没有散团的集体。

“不放弃,即使在毫无希望的黑暗中,也要坚定自己的意志,用一万分的努力去创造万分之一的奇迹。”杨明的信念很坚定。在火山灰弥漫欧洲空域之际,电视报道、各大航空公司电话录音都已明确通知机场关闭,大部分人都认为没有必要到机场守候,但是,杨明和他的团队每日必定前往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守候。“我们的团有五十多人,我倍感肩上的压力。那个时候我基本上每天晚上两点才睡,早上五点就起来了,因为半夜正好跟国内联系,然后差不多又要出发去机场,所以到最后,我在火车上站着竟然就睡着了。”正是凭借这股“傻劲”,西麦克展团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的信息,成为东航所有中国参展团中第一个回国的团组。

同时,西麦克从国内出发的汉诺威工业展团也是所有团组赴欧的第一个航班。当飞机抵达汉诺威时,主办方汉诺威展览公司为(除欧洲国家以外)第一个抵达展馆的西麦克展团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并为西麦克展览公司高度的责任心和组织协作能力感到由衷的敬佩。平日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至此,杨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正如西麦克公司总经理张力说的那样:“所谓危机,就是危难和机遇并存,几百年不遇的难题是对我们能力的最好考验,是否能够化危难为机遇,就要靠我们的智慧和意志。飞机是否能够起飞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只要条件允许,西麦克的展商一定要是坐上首班飞机的人。”不抛弃、不放弃——这是西麦克对每一位参展企业不变的诺言,也是西麦克人责任心最具体最实在的体现。对于从事服务业的展览公司而言,杨明深知,只有时刻把客户像家人一样体贴、呵护,才能赢得他们的信赖,才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使企业立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

畅谈发展

2015年是西麦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不仅是展览业务发展第58年,也是西麦克品牌注册成立20周年。依托国机集团、CMEC的强大后盾和资源平台,公司业务保持了持续稳健的发展。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4》中显示,2014年西麦克组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西麦克从开始的20人,发展到目前100多人的规模,出国展览每年约有170余个项目,涉及20~30个细分行业,涵盖五大洲六七十个国家,逾百个城市。西麦克服务领域还延伸到展览工程的设计、搭建及现场主场服务,会议组织与服务。近两三年,西麦克发展起了一个新业务领域,为行业大客户提供在境外的一揽子整合营销解决方案。“当初,我们就精准定位于机械工业领域的专业展览公司,打造机械工业展会的‘家乐福。”杨明说下一步要将公司打造成展览业界航母,“我们立足于机械工业,基本上覆盖机械工业的各个行业,西麦克将进一步培育核心竞争力,加强与优势主营业务相关联的上下游领域的扩展,力争成为出国展览行业第一品牌。展览是团队合力的产物,因此一定要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事展览工作20年,杨明见证了中国企业赴海外参展,开拓国际市场的发展步伐。最早的出国展览工作很艰苦,杨明回忆起当时参加埃及展的情景,从展品运输、展位搭建,铺地毯、接电线都需要亲力亲为,在展馆一忙就忙活到深夜。“企业开始参展比较盲目,很多展商没出过国,他们参展是为了去开阔眼界,更关心吃住好不好的问题,而经过十几年发展,企业参展变得非常有计划性,他们把展会当作进行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参展目的集产品销售、品牌推广和人脉维系等功能于一体。很多展览公司都搞价格战或服务战,而我认为参展企业和展览公司之间更应该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他们需要我们能提供更专业的市场服务能力。”此外,杨明建议参展企业不要把眼光仅仅放在传统市场上,还要多关注一些类似东南亚、土耳其、墨西哥等新兴市场。

翻开杨总的履历表,你会发现他一系列展览业的社会职务和荣誉:全国会展工作委员会出国展览部主任,中国国际商会会展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际商会会展委员会会展组办组、规则与行业自律组工作组主任,起草编写制定展览服务(布展工程)企业资质评估指标、专业组展企业资质评估指标,中国国际商会出国办展资质评审专家……“市场经济让会展业百花齐放,但是也有一些客观问题存在,我希望能为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杨明的话低调而务实。会展是一个踏踏实实的行业,杨明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中国会展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团组杨明展团
第三十二届哈洽会圆满闭幕
东风汽车股份:海外出口大跨步前进,赶超 2021 年全年
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在厦门落幕天津展团收获满满
习总书记“下团组”
1920s—age of progress and liberation
习近平下团组的6 个重大关切
“布满全球”展团生意火爆
杨明作品展 形色·域
杨明的雕塑
20家中国出版单位精彩亮相第22届东京国际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