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现今有很多学者、专家特别关注民族文化现象,出版了多部研究专著和专题论文,为保护、传承、发展湘西民族民间舞蹈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向民间艺人学习、请教,收集、学习有关的舞蹈素材,并能熟练掌握其舞蹈特征,提高其专业发展能力;从素质扩展的方法上使每位学生通过课程的教学实践,具备民间舞蹈学习、编创的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一、湘西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体系实践具体研究目标
1.研究的总目标:构建“湘西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体系”;制定一套合理的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以及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新的课程内容、制订新的教学大纲,编写相关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教学实践模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研究的子目标:构建“湘西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汉族的课程体系。
二、总体实施方案
1.本课题的研究以方法论为指导,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以怀化学院音乐系湘西特色舞蹈课程为研究对象,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选择有效地反映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并对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行科学研究。
2.具体实施方案:
(1)项目设计调研:一是收集整理现有的有关湘西民族民间舞蹈的有关资料,进一步深入土家、侗乡、苗寨调查研究与采风,拜民间老艺人为师,收集湘西民族民间舞蹈的第一手舞蹈素材,进行加工整理。二是调研社会需求及中小学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前社会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三是广泛调研在籍学生对湘西民族民间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践要求等等;四是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的意见,集思广益,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2)修订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湘西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教学内容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瑤族、汉族舞蹈。共由3个学期完成,以下分别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的设计:
第一模块:(三年一期)为苗族、土家族部分民族民间舞蹈训练,每周2学时,17周,34学时。
第一周:主要以苗族相关知识简介,学习苗族舞蹈动律为主要教学内容,请学生进行讨论和演讲,目的是自学苗族相关知识。
第二至七周:苗鼓舞组合、木鼓舞组合、芦笙舞组合,在教师口传身授的前提下,不断的复习动作要领,模仿组合动作,相互纠错。
第八周:民间老艺人亲授课程,学生进行模仿动律。
第九周:前期学习的积淀进行苗族舞蹈组合表演,复习组合内容,相互协作完成舞蹈动作。
第十周:了解土家族,学习舞蹈动律,同样学生了解学习。
第十一至十五周:摆手舞蹈组合、毛古斯舞蹈组合、铜铃舞舞蹈组合,教师口传身授,学生模仿练习,相互纠正错误。
第十六周:民间老艺人亲授课程,学生进行模仿动律,表演学习。
第十七周:复习苗族、土家族组合,学生现成边沿,教师指导,纠正动作。
第十八周:考试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舞蹈考试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编创苗族、土家族组合。
第二模块:(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为侗族、瑶族部分民族民间舞蹈训练,每周2学时,17周,34学时。
第一周:了解侗族,学习侗族舞蹈动律,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第二至六周:芦笙舞表演性组合、“哆耶” 表演性组合,教师口传身授前提下,学生相互模仿,纠正动作。
第七周:老艺人现场教学,指导学生表演组合。
第八周:侗族综合表演性组合,教师口传身授为主,学生表演,互相指出错误动作。
第九周:瑶族相关知识简介,学习瑶族舞蹈动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十周到十四周:瑶族长鼓舞组合、铜鼓舞组合学习,模仿组合动作、教学组合动作、合作互相指出错误动作。
第十五周:老艺人现场教学,学生进行模仿。
第十六周:瑶族综合表演性组合教学,合作指出风格错误、分析两个组合相同、不同处。
第十七周:复习课上,学生自学组合动作、编创新的组合、合作编创和相互纠正动作、表演组合内容。
第十八周:考试,内容为舞蹈的自学、编创、合作、表演。
第三模块:(第四学年第一学期)为苗、土家、侗族、瑶族特色民族民间舞蹈训练,田野采风创编,每周4学时,9周,36学时。
第一至三周教学内容是介绍汉族舞蹈的相关内容,学习汉族花灯组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口传身授的前提下,学生更好的掌握舞蹈动作要领。
第四至五周内容有:在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张家界等地的苗、土家族、侗族、瑶族、汉族杂居区进行实地调查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了现场记录、录音、录像,收集相关资料,田野采风编创湘西民族民间舞蹈组合或作品,目的是要求学生自学舞蹈动作、记录采风的相关资料、学习抓住舞蹈元素进行舞蹈作品的创编。
第五到八周教学内容有:课堂编创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汉族任选一个民族编创组合或者舞蹈作品,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间相互探讨,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在自我模仿的前提下,对舞蹈素材进行编排,研讨创编过程、合作编创。
第九周考试,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舞蹈考试(编创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汉族组合或者作品一个。)民族任选其中一个,促使学生编创成品、合作编创、表演舞蹈作品。
三、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个人自学、班级教学、小组课、排练实践为主教学组织形式, 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湘西民族民间舞蹈课的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作为教的主导进行教的活动,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进行学的活动,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师生的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舞蹈的实践能力。
四、构建教学实践体系,搭建实践实训平台
改变以往局限于口传身授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① 复习动作时,由学生上台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复习动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② 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实践机会,讲课、表演,然后由学生互评、老师点评完成。
③ 请民间老艺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汉族)现场教学,提高学生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与理解。
④ 组织学生校外田野采风活动,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张家界等地对苗、土家族、侗族、瑶族、汉族杂居区进行实地收集民族民间舞蹈素材,作现场记录、录音、录像,收集相关资料)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其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为学生编创作品提供舞蹈素材。
针对湘西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教学内容,加强对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汉族等各个舞蹈体系的教学。分阶段的学习舞蹈内容,不断的加强教学课程体系的实践。从不同层面、角度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对湘西舞蹈的热爱,传承创新湘西民族民间舞蹈。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等.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 靳苗苗.学跳苗族舞[M].北京: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
[3] 第八届桃李杯组合课——土家族组合课.北京: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
[4] 王海涛.改革高校考试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
[5] 师范院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以内蒙古地区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