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老人何所求——论侯嬴之死

2015-03-12 06:45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510006
大众文艺 2015年14期
关键词:信陵君魏王魏国

程 听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10006)

“信陵君窃符救赵”历来为人称道。侯嬴作为此计的谋划者,正是这个故事的关键所在,他的自刭也为后人唏嘘不已。王维《夷门歌》赞云:“非当慨慷献其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人何所求。”1足智多谋的侯嬴为什么要自刭呢?

追本溯源,魏有没有救赵的必要?出兵与否,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问题。魏、赵两国本有世仇,“二十三年,楼昌将,攻魏几,不能取。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2仇国来求,说明它真的是快撑不下去了。再看大环境,“是时秦益强,六国日益弱”,如果睁眼看着赵国为秦国所灭,那么魏国亡国也不久了,“唇亡齿寒”之理。再看国内,魏惠王执政后期,穷兵黩武,连战连败,国力大衰。按《史记·魏世家》,自魏安釐王继位以来,无岁不有秦兵,此时的魏国也非常弱小,出兵救赵就意味着掏出家底,如果败了,就会加速灭亡。两害相比取其轻,救赵带来的政治影响无论成败都是巨大的,两个世仇国家面对强秦都能团结起来,那么六国合纵抗秦的进程可以大大加快!秦国的战略目标就会被打乱。基于这种考虑,信陵君才铁下心救赵。所以,赵是必须得救的。

再看第二个问题,信陵君是否有被帮的价值?信陵君面对侯嬴的无礼不是“面不改色”就是“色愈恭”,很有刘备“三顾茅庐”时的诚意。不管是“欲厚遗之”还是“虚左自迎”还是“遍赞宾客”,信陵君对侯嬴的重视和尊敬几乎是注意到了每一个细节。在“士为知己者死”的战国时代,侯嬴作为一个地位低下的监门,能受到如此尊敬,他自然是对信陵君心怀感激。另一方面,侯嬴也是将计就计,用信陵君对自己的尊敬和自己对其的无礼形成对比,帮信陵君狠赚了一把人气,后来他又把自己的做法原委告诉了信陵君。这个时候,二人都确定了与对方的知己关系。

再看第三个问题,窃符之计是否是救赵最好办法?从侯嬴的角度思考,一方面他是魏国人,要考虑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他得为信陵君的未来考虑。从国家层面看,唯有发兵才能救赵。游说秦国是不可能的,所谓“弱国无外交”,赵、魏均无与秦谈判的筹码,割地求和更是妄想,所谓“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3贿赂秦相也不大可能,此时的秦相正是当年被魏相魏齐差点儿打死的魏人范雎,此人睚眦必报,魏国求他无疑自取其辱。

那么如何才能发兵呢?继续求魏王是不可能的,信陵君已经“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魏王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如此一来,唯有“窃符”才能调军了。但是这个时候,信陵君着急了,故“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于是才有了后面的“行过夷门,见侯生……”的事儿。为什么一开始信陵君不找侯嬴出谋划策呢?信陵君肯定是曾问计于侯嬴的。但是按侯嬴的性格,他是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轻易摆出想法的人。侯嬴这一着确实妙。如果公子能说动魏王出兵,那自然好。但是如果公子不能说服魏王,那么以公子之高义,他肯定会亲自与秦拼命,这个时候再托出真实想法才奏效。我们可以开始从个人层面考虑,“窃符”之计献早了,公子未必听,因为“窃符”就是对国君的忤逆,以公子品性他即使有这个念头也很快被打消。只有在他走投无路之际,“窃符”才能顺理成章。“窃”早了,信陵君于国和国君不义。只有“窃”的恰到时机,信陵君所做的才是“大义”。

那么“符”怎么“窃”呢?选如姬,是因为如姬去办的成功率最高,换了别人就不好说了。另一方面,公子有大恩于如姬,如姬又最得魏王宠爱,请如姬去办此事,就算东窗事发魏王也很难治罪,这比公子派门客去窃的政治风险小了很多。“窃符”之后又存在两种情况,晋鄙信还是不信的问题。侯嬴处理的就非常绝了。信则活,不信则死。其实要晋鄙交出军权也有其他办法,比如派门客伪装兵卒取得晋鄙信任等等。因为晋鄙生疑的理由就是“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但是没有哪一个办法比杀了晋鄙更能确保事件的成功了。于是侯嬴荐朱亥,朱亥也就是隐藏在民间的亡命之徒,估计之前也杀过不少人,不然也不能轻松“锥杀晋鄙”。侯嬴选他一方面是相信他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相信他的为人,即朱亥绝不会泄密。条件备齐后,侯嬴的任务基本完成。当然这里也隐含着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侯嬴相信以信陵君的能力是可以成功救赵的。毕竟这个计策不是有胆识和有才干的人敢去执行的。

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窃符救赵的前后。谋划者有没有考虑自己呢?肯定是有的,但侯嬴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变成此次事件中关键的一颗棋子,后面会做具体分析。“窃符救赵”成功的代价和保证有哪些?一是老将晋鄙的命,二是信陵君与好友朱亥背叛国君。“窃符救赵”的影响有哪些?一是魏国将士的性命,二是信陵君的政治命运,三是魏与赵的外交关系的变化,四是魏国的国家安全受一定威胁,五是魏王王权被撼动,其声誉会下降。之前有人认为“侯生度为公子窃符,计必杀晋鄙,鄙何辜哉?心必有不忍而不自安者,乃以死谢之耳。”确实有道理,但以他的大局观,他绝不会因晋鄙而死。韩兆琦先生认为公子为人仁爱,侯生自刭是为了坚定公子杀晋鄙的信念,因为公子始听此策即已落泪,云:“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4侯生之死与《刺客列传》中田光的死意义相同,都是为了激励信陵君和荆轲这种当事人的信念和决心。我认为韩先生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毕竟执行杀人任务的是朱亥而不是信陵君,朱亥作为一个有见识的亡命之徒,他是不需要好友侯嬴以死激励的。反而在我看来,侯嬴自尽直接原因是为了防止这个计划走漏并且坚定信陵君的信念。从前面也能发现,侯嬴考虑问题十分详尽,他是优先考虑计划的成功率的,而且很注重保密性。从最后时刻才托出计划、“屏人间语”等可见一斑。信陵君和朱亥是当事人,而且都有胆识和智慧,不用担心他们泄密。那么他们走了之后,留在国都而且还知道全盘计划的人就只有他了。有人指出为什么侯生不跟公子一块儿去?侯生已经年七十,而且他是夷门监者。一方面他经不起剧烈颠簸,很可能会影响信陵君赶路。另一方面他如果擅离职守,与信陵君同时不见,肯定会引起魏王怀疑,计划可能夭折。也有人问为什么侯生偏偏要选在“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呢?侯嬴留在国都,他可以利用强大的情报网来了解魏王是否得知信陵君动向的情况,一旦有变化,他还能相机而动为信陵君争取时间。而等到信陵君到了晋鄙军中,一切已成定局。而侯嬴之所以把自己自刭的打算告诉信陵君,也是为了让信陵君安心计划绝不会有闪失,同时也是给信陵君未来回魏留下后路。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侯嬴要报信陵君知遇之恩,所以他在谋划“窃符救赵”之计时肯定也考虑了信陵君的未来。正如《魏公子列传》中提到的,“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信陵君在魏国的政治地位实际上岌岌可危,当臣下“威高震主”的时候,魏王肯定会找机会不断削弱信陵君的权力,不仅是各方面的打压甚至是加害于他都是有可能的。就好像赵王向魏王求援,即使公子“数请魏王”,但“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魏王不止是畏秦,更是畏公子!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魏王一开始宁可派老将晋鄙,也不派贤能的信陵君去救赵了。现在晋鄙只是按兵不动,信陵君就“数请”魏王,魏王很难不生疑忌。通过这件事公子在魏王心中无疑更变成眼中钉。另一方面,公子本身并无忤逆谋反之心,他只是单纯地想救赵存魏,在百无聊奈之际只能“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这种做法难道魏王会不知道吗?肯定有人会报告给魏王,魏王巴不得有机会让信陵君消失。但是侯嬴献出“窃符救赵”之计后就不同了,这一计比公子莽撞地送死要高明许多。侯嬴自己心里肯定也清楚,此计一旦成功,魏王必定会明白献计的人就是他侯嬴。毕竟侯嬴一个年过古稀的“夷门监者”被公子尊为上客的事全城皆知,并且信陵君本来要去送死,但是他行过夷门,见了侯生后就没急着去送死,魏王自然明白献计者必定是侯嬴无疑。这就给魏王一个强烈的信号,信陵君手下宾客之中,最危险的乃是侯嬴,侯嬴智慧与计谋的老练与果敢绝对于魏王是个威胁。如果没有侯嬴,信陵君说不定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去死了。侯嬴自然对魏王的心思心知肚明,所以他要以自己的死来降低魏王对信陵君的疑忌,为未来信陵君重新回魏做好准备。毕竟“窃符救赵”成功后,信陵君断然不能立刻回魏国。这就又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侯嬴与信陵君都是能审时度势之人,所以侯嬴也很清楚国家间的形势。此次救赵,必定大大得罪秦国,魏国日后也定会遭秦国兵戈。而救赵完毕后,信陵君必定留赵,当魏国日后遭到秦国侵伐时,魏王在走投无路之际还得请回有本事击退秦军的信陵君。但是侯嬴已死的话,魏王就不用太忌惮信陵君回国后对他的威胁。因为那个“诡计多端”的侯嬴已死,余下的宾客哪个还能像侯嬴那样如此“任意妄为”呢?这就是为什么说侯嬴的死给信陵君回魏留下了后路。

当然关于侯嬴的自刭,众说纷纭。一说侯嬴自杀是怕魏王追究,我觉得能提出这种大逆计划并冷静实施的人是不怕追究的,这绝不是主要原因。二说侯嬴的结交有些黑社会的意味,现在他推荐了朱亥这种职业杀手已经是暴露身份,只好自尽。这属无稽之谈,他只跟信陵君推荐了朱亥,其它人未必知道。再说信陵君此去必定回不来,他担心什么?三说侯嬴是因为江郎才尽,选择在其最辉煌的时候死去,以名流千古。这个观点很牵强,能想出窃符救赵这种缜密计划的人不太可能一下就江郎才尽,毕竟智慧是靠见识和阅历积累起来的,七十岁的老人见过大风大浪肯定不少,而且从侯嬴不惜牺牲自己声誉来帮信陵君塑造形象的事上也看出,侯嬴绝不是沽名钓誉之人。四说侯嬴是料定信陵君回不来,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走,空留无意,于是自刭。我觉得这是情感上的原因之一,但不是直接原因。

总之,在我看来,侯嬴自刭的直接原因还是为了防止计划泄密并为未来信陵君回魏留下后路。而激励信陵君或是“为知己者死”这些是情感上的原因之一,绝不是直接原因或是主要原因。

注释:

1.[唐]王维.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579-580.

2.[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1821.

3.[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1854.

4.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87.

[1][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

[2]姚祖恩选评,安平秋等译.史记菁华录[M].新世界出版社,2007.

[3]郭嵩焘.史记札记[M].商务印书馆,1957.

[4]韩兆琦.史记题评[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6][唐]王维.王维集校注[M].中华书局,1997.

[7]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信陵君魏王魏国
三人成虎
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Balloon
如何看待谎言
鸡鸣与狗盗
背道而驰
唐雎说信陵君
抱薪救火
信陵君尊老
三人成虎
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