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好编辑应具备的能力

2015-03-12 20:15陈菁
出版参考 2015年1期
关键词:选题能力工作

陈菁

笔者从编辑工作实际出发,围绕新时代编辑应具备的阅读能力、发现能力、选择能力、学习能力、开拓能力、创新能力、把控能力、主导能力、规划能力等九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和阐述。

热词:优秀编辑 编辑能力

前几个月,我代表单位招聘一名编辑。面对20多名应聘者,问了他们每人同样一个问题:“你怎么理解编辑这一职业?怎样做,才能算是好编辑?”

有的说:“我是中文硕士,文化底子好,可以当编辑。”

有的说:“编辑就是看稿子,做图书出版的,如果能修改点稿子就更好了。”

有的说:“我喜欢看书,所以我想应聘编辑。我认真仔细应该可以做好编辑的。”

……

我发现他们不知道编辑工作的含义,更不要说如何当一名好编辑。我并非有意为难应聘者,我也是由外行逐渐入行的,我想只要他们能回答出做优秀编辑工作的十之二三,就有基础在编辑岗位上慢慢成长。

这次招聘会结束后,我也有所触动,为自己的编辑工作写了一个流程表:

从读者的阅读需求和编辑信息量中提炼出选题→根据选题特点做出相应策划→签订出版合同、组稿→交稿后的三审,退稿或修改→将稿件进行编辑加工,使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装帧设计、排版→三校→印刷→发行、开展营销活动→搜集并整理读者的反馈意见→从读者的阅读需求和编辑信息量中提炼出选题。

个人认为,编辑工作不是单指流程表中的某一个环节,整个循环过程才构成了编辑工作。而这仅仅是对编辑工作的简单表述,它的内涵还很丰富。我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经历,认为好编辑所代表的不是产量最多或最少的编辑,而是能对稿件进行恰到好处的编辑加工,让作者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赋予作品最耀眼的光彩并为读者奉献美好阅读享受的编辑。换种说法,好编辑首先要是个优秀的读书人,除了爱书和爱阅读外,还要对作者和读者的需求有敏锐的感知力;其次编辑要是个优秀的说明者,他要通过自己的编辑加工,把作者的思想和读者的诉求在书稿中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最后编辑还要是个优秀的实践者,他要参与出版的全过程,用最合适的呈现方式让书来到最适合的读者手中,这才是完成了真正意意义上的出版。那些压库书、滞销书和不能常销书的编辑都不能称之为好编辑。

那如何才能成为好编辑呢?我不多谈编辑所肩负的责任和理想,只想从实际工作的角度说说成为好编辑所必须具备的九大能力。

一、阅读能力

编辑是文化的传承者、观察者和前瞻者,更应该是一名职业的阅读者。编辑不仅应以阅读为己任,而且在阅读时要深度理解作品的精髓,发现潜在的读者需求,为将来进行选题策划打下坚实的基础。故此,编辑要进行大量的深度阅读,要培养自己在阅读中得到借鉴和提升的职业习惯。

二、发现能力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独具慧眼的发现能力成就了伯乐。编书如相马,编辑同伯乐,所以发现能力也能造就好编辑。发现能力能引发三种出版模式的产生。一是编辑通过他所掌握的作者资源、信息,启发并引导作者围绕编辑所提选题进行创作、出版的能力,即“编者—作者—读者”的出版模式。二是指编辑从作者投稿中,精选有出版价值的稿件进行出版的能力,即“作者—编者—读者”的出版模式。三是编辑通过社会热点和读者反馈的各种信息,经认真分析后所产生的“读者—编者—作者”的出版模式。这三种较常运用的出版模式,决定了编辑在实践中应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发现能力。

三、选择能力

编辑肩负繁荣传承文化学术的重任,好编辑应该具有选择能力,并始终要将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放在工作首位。在选题策划和书稿取舍伊始就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何可为何不可为。惟其如此,才能在编辑工作中真正有所作为。否则,想编什么就编什么,什么书赚钱就编什么书,会贻害社会和读者的。

四、学习能力

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编辑是否善于学习,关系到出版社未来的竞争与发展。同时,学习也是编辑生产力提高的主要途径,要培养其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从业素质。工作中,有的编辑总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却能在每一次错误中有所领悟。所以经历不等于经验,缺乏经验不见得一定犯错,重要的是要善于学习,不断进步。如果编辑能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学习领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能力,那么他的核心竞争力将是持续发展的。

五、开拓能力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传统的编辑工作受到较大冲击,现在的编辑需要参与选题、组稿、审读、加工、校对、排版设计、印刷和营销全过程,而这些工作顺利与否,都取决于编辑的开拓能力。市场能检验编辑开拓能力的强弱,开拓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在长期编辑实践中形成的。编辑只有在工作中充分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拓精神,克服畏难情绪,方能使自己在编辑岗位上大展身手。

六、创新能力

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编辑工作既是传承性的劳动又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编辑不能只述不作,信而好古,而是要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并将其贯穿编辑工作的始终。创新的过程是艰苦思考的过程,然而唯其“难”,才显得更加珍贵。从提出选题开始,编辑就要有新意,即使是相同的选题,只要思考角度不同就能带给读者新的感受。装帧设计和印刷方面也是创新的重镇,新颖别致的装帧设计和独具匠心的印刷工艺都是让读者为图书驻足的理由。用独特方式把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变为事件,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是编辑成功营销图书的关键。所以只有不断地创新探索,编辑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给读者一个买书的理由,为图书畅销奠定一定基础。

七、把控能力

把控能力是指编辑把控工作整体和局部关系的能力。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好书,不可能只是某个细节做得好,而应该在整体上是无可挑剔的。编辑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大局观,先关注工作的整体,考虑周全定了大调后细节就有章可循,编辑也避免陷入舍本逐末的尴尬。当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好书的整体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但无论如何编辑只有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才能以最好方式将图书呈现于读者手中,并使作者和读者皆满意。

八、主导能力

编辑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和作者的沟通,但必须坚持和体现编辑的主导作用,不能完全迁就作者。要让作者信服,编辑自身要有一定的基本功,要言之有物,切中要点,关键时候还要自己能上,作者才买编辑的账。比如编辑对美术作者需完成的画稿(例如尺寸、风格、形象、交稿时间等方面)要有明确的书面要求。再如老作品重新出版,怎么解决现代感的矛盾?世界性和民族性怎么统一?套书中的各本书怎么体现各自的特色,风格又怎么协调统一?这些编辑都要心中有数,要拿得出解决方案。专业编辑绝不能只用作品好看不好看作为评价标准,好不好看普通读者都知道。一般来说,编辑合理的建议和要求,作者是能够接受和配合的。

九、规划能力

编辑应能统筹安排每个工作环节,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避免前松后紧尽忙些不急之务,反而耽搁了重要的事情。编辑还要严格编校程序,该编辑处理的就不要麻烦作者。排版前,编辑要预测排版后稿件的视觉效果以及总印张数,控制印制成本,选择不容易出错的排版方法,特别不能边想边干,边干边改,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印刷装订和制定营销方案时,编辑要全程监控,出了问题再找原因就迟了。

有编辑把做书比喻成养孩子,是非常形象贴切的。一本书好了,很多人都说自己是创造者、是参与者、是该书的父母,可一旦书做砸了,当谁都否认和它有关系时,这本书的编辑却难辞其咎,因为后面写着他的名字。所以编辑要以超强的责任心对待每本过手的书稿,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以上述九项能力锤炼自己,勿以为小而不去磨练,这也是通往好编辑的必经之路。

时下,数字化阅读、出版已融入读者的生活和编辑的工作中。放眼世界,编辑的工作环境在变,技术手段在变,社会对编辑的期待也在变,但不变的是编辑的使命和责任、热情和理想以及执著和努力。现在很多人视编辑工作为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的职业,愿意成为其中一员并为之奋斗。我也真心希望我们这些投身出版事业的编辑中还能走出像邹韬奋这样伟大的中国好编辑。 (作者单位系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猜你喜欢
选题能力工作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