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罢山樵又采茶
初春,还略微带着冬的寒意,但在茶山上却已然能闻到春天的味道。
「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整日满山云。」徽州自古山多地少,波浪起伏的山坡上,不适宜种粮食却极其适合种植小叶茶树,徽州曾长期以茶换粮,以平衡生活。徽州的茶农们则靠山吃山,世世代代居住在山坡下,以茶为生,视茶如命。亲手造出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上佳珍品。
明前茶 贵如金
按照二十四节气,明前茶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在低温环境下生长的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发芽数量有限,十分珍贵。茶农们像照顾自己家的孩子一样,精心培育,耐心等待,待到茶树吐新芽,村里各家各户全家出动忙着采茶制茶。
尽管现在全部过程都能借助机器,但徽州很多茶农依旧坚持手采手制,为的就是那分纯粹的茶香味。
采菊东篱下
春去秋来,温和的阳光催开漫山遍野的菊花,灿烂至极。
徽菊一直作为观赏菊,有人喜欢用鲜菊泡水降火竟十分灵验。于是乎,大家都在自家房前屋后广为种植,还特意烘干制成干菊。清光绪年间,紫禁城里流传红眼病,皇帝令太医遍寻名药。徽州知府将菊花献到京城,百试百灵,名扬京城。皇帝大悦,赐名「贡」,还规定每年进贡的数量。从此,徽菊变贡菊,名扬全国。
相逢花田
徽州菊农喜将菊花种植在茶园里,一行绿茶一行菊。每到采菊时节,推开窗,满眼黄的、白的菊花,如波浪般从山头倾泻下来,煞是好看。
清晨,太阳还没露头,菊农就背着背篓出门采菊。那些还带着露珠的菊花,颤微微,掬采得格外小心。采下来的菊花,轻轻一甩就落到身旁的背篓里。从晨光微露,埋头采摘到太阳晒背。菊花满满地累积成一筐筐,一箩箩,被阳光照耀得格外鲜艳。(图/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