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祥
[摘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不断深化和创新群众路线的实践,在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开展了大规模的“走亲戚”活动,形成“万人下基层结万户亲戚”的生动局面。马鞍山的“走亲戚”活动更强调“助人自助”,在帮扶困难群众的同时,做到党员干部受到教育、机关作风得到改进、党群干群关系得到密切。
[关键词]走亲戚;群众路线;结对;新常态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不断深化和创新群众路线的实践,在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开展了大规模的“走亲戚”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到农村、社区,与困难群众“一对一”结为“亲戚”,让党员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切实感受群众的冷暖和诉求。在帮扶困难群众的同时,干部受到了教育,作风得到了改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走亲戚”是马鞍山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和有效载体,以其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实实在在的做功,很好践行了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受到群众的由衷欢迎。
一、“走亲戚”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性地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史。新时期,大力倡导和践行群众路线,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克服长期执政环境下脱离群众的危险。走亲戚活动实践性地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1.“走亲戚”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
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马鞍山市走亲戚活动坚持为民务实的方针,把“群众得实惠”作为第一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多做雪中送炭之事,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做起,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走亲戚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需,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困难群众送去了钱、物等一些生活必须用品,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一些领导干部想方设法帮助“亲戚们”解决医保、廉住房、就业、养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为他们织起一道生活安全网。物质帮扶的同时,党员干部还注意问计于民,多与困难群众谈心,共同谋划脱贫致富的路子。同时,通过开展走亲戚活动,马鞍山市还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最急最盼的突出问题,处理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案件,有效化解了一批长期搁置的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和实现了群众合法的权益。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亿元,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1280件。群众由衷感慨:“如果能早些结下你们这‘亲戚就好了!”
2.“走亲戚”直接听民意、汇民智、系民情,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源和最可依赖的政治力量。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的历史任务,只有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请教,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
马鞍山市走亲戚活动坚持走“穷亲戚”和困难群众,把“触须”伸到基层、底层,做到“全覆盖”。要求党员干部做到“五必走”,即必走贫困户、五保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必走计生、信访、综治重点户,必走老党员、老干部、军烈属,必走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创业新人,与他们结一户“亲”,为他们办一件实事好事难事。截至目前,全市党员干部已累计驻村入户25000次,慰问困难群众22568户,与基层群众交心谈心近4万人次,收集群众各类意见建议7003条,答复解决6981条,答复解决率达到99.7%。群众对这样的干部是信赖的、满意的。
3.“走亲戚”把群众当亲人看、当亲戚走,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党员领导干部永远是劳动人民普通的一员,是人民的公仆。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清“我是谁”,自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1]走亲戚活动就是自觉践行群众路线,还原党员干部“人民公仆”的本色,把群众当亲人看,当亲戚走。
走亲戚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响应市委号召,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室、会议室,利用星期天、节假日,主动上门认亲、进门叙亲和为亲排忧解难。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轻车简从,奔赴偏远农村、社区,与“亲戚”“同话家常事”、“同吃一锅饭”、“同坐一条板凳”,零距离地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实实在在地帮群众排忧解难。群众对于党员干部这样真心实意地结亲戚、办实事,由衷感叹“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目前,全市已有10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近2万名党员干部参加“走亲戚”,与16991户困难农户结为“亲戚”。马鞍山形成了万人下基层结万户“亲戚”的生动场面。[2]
二、“走亲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创新性地形成群众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总方法。走亲戚抓住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精神实质,并赋予新的时代气息,成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好方式好方法。
1. 坚持常走、走长,把“走”作为接地气的重要群众工作方法
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走”,要经常走和长期走。“走”最接地气,不走,半点群众路线都没有。只有走,才能了解群众的真情实感,体味群众所需所盼;只有走,才能克服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脱离群众的危险。马鞍山市走亲戚活动严格规范“走”的内容、形式和标准。规定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每人每年走亲戚不少于两次,严格做到“三不标准”、“四个经常”,即“不见亲人面,不算走亲戚;不进亲人门,不算走亲戚;不解亲人难,不算走亲戚”;“经常走访慰问、经常谈心交流、经常济困解难、经常兴办实事。”市委主要领导在指导走亲戚实践活动时强调,要创新走亲戚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加大走动密度,与“亲戚”多走动、多交流。并且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群众期待我们去,往往不在于多少物质帮助,而是希望有人能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endprint
2. 实行“走下去”与“请上来”的上下联动和双向互动,让“亲戚”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马鞍山市“走亲戚”不是单向的下基层,而是双向的来往;不是干部认亲就算亲,而是百姓认亲才算亲;不是干部走亲才算走,而是要让群众走起来才算真正走。党员干部不仅要走下去,还要把农村“亲戚”请到城里来、请进家中去,实现“走下去”与“请上来”的上下联动和双向互动——党员干部接地气、受教育;基层群众长见识、提底气。走亲戚活动通过在一起拉拉家常事、说说知心话、共谋脱困路,实现“从谈心到交心、从交心到知心、从知心到同心”,真正成为“一家人”。如当下马鞍山市广泛开展的“五互五联”法,即通过“互相交流联系方式、互相请到家做客、互相介绍家庭成员、互相交流家庭情况、互相开展家庭活动,注重家庭联系、感情联系、思想联系、生产联系、生活联系”,让“亲戚”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3.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实践作用,不断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好做法
实践出真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和宝贵经验。走亲戚活动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实践作用,不断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好做法。如通过发放“连心卡”,搭建了“亲戚”间互通的桥梁;通过制作《“亲戚”简明情况登记表》、《“走亲戚”活动记录表》等,推动“走亲戚”活动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通过撰写“走亲戚日记”,真实记载了每一次走亲戚活动的过程,绘制了一幅幅当代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心电图”;通过广泛开展“百篇走亲戚日记”交流、“百件温情实事”讲述”、“百张‘随手拍图片”展览、“百名小亲戚游三馆”等活动,让党员干部讲一讲自己“故事”,既影响别人,也陶冶自己,使走亲戚活动不断成为党员干部自然自觉的行为。
三、“走亲戚”更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长效性地搭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升素质的新平台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政之本,在于一个“德”字。习总书记近期多次强调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3]在走亲戚活动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这项活动开展的深远意义和影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助困难群众的同时,党性受到教育,心灵得以净化,道德得以提升。
1. 搭建了干部教育的重要平台
一是增党性。每一次走亲戚活动都是一次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的教育过程。让我们更加清醒认识到,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生命线”和“传家宝”,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不能丢;始终做到凡是群众拥护的,我们就坚决做,凡是群众反对的、有损群众切身利益和与民争利的事,我们就坚决不做。二是转观念。经常地走亲戚、接地气,必然促进党员干部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逐步养成从群众的立场观点去思考问题、出台政策和推动工作。当前,马鞍山提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方针,始终抓住“发展与民生”两大主业,努力打造“发展的马鞍山、文明的马鞍山、生态的马鞍山、文化的马鞍山、幸福的马鞍山”。三是提能力。通过为“亲戚”办实事、解难事,增强了认知社会、看待问题的思辨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办事能力。市委主要领导在指导走亲戚活动时特别指出,要深化活动内涵,把“走亲戚”活动打造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平台,通过“走亲戚”倒逼干部自觉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巧,掌握与群众的沟通方法,善于为群众纾难解困,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2. 搭建了转变作风的有效通道
“走亲戚”是一面真实的镜子,照出了当下基层干部作风中长期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陋习。当前,在中央强力的反“四风”中,基层的作风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确也存在着诸如庸懒散奢、推诿扯皮、作风漂浮、落实不力;服务不主动、不作为、慢作为;以及本位思想、特权思想、享乐思想等问题。通过走亲戚、照镜子,让我们看一看为民服务态度正不正,服务能力强不强,服务效果好不好;看一看是否存在“四风”之弊,是否存在脱离群众之险,是否存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现象。“走亲戚”是转作风、提效能的一副催化剂,通过走亲戚发现问题,梳理归类,问责处理,形成问题倒逼改革的体制机制、行为作风,力促全市机关干部在服务上“换挡”,在效能上“提速”,“立即办、马上办、办得快、办得好”已蔚然成风。
3. 搭建了净化心灵的生动课堂
马鞍山市的“走亲戚 ”活动不是单一物质帮扶,而是在帮扶困难群众的同时,实现“干部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的双重目标和双向收益,是助人自助。“走亲戚”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底层,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困难群众的生活状态,心灵无不受到很大的震撼和触动。面对生活的压力和不幸,一些“亲戚”不甘于自暴自弃,而是勇敢与命运抗争,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家人对他们的不离不弃,常常令我们感动不已。一篇“走亲戚”日志这样写到:“这一天与“亲戚”的交流,让我收获良多。与我们为他们带去的微薄的心意相比,他们带给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感动,激励,温暖……每一缕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不久前,市委收到一封企业家的来信,表达了他对“走亲戚”活动的由衷赞扬和支持,并希望能通过捐资的形式为活动献一份力。这样令人感动温暖事,在走亲戚活动中时常发生,这正是“走亲戚”活动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所在。
实践证明,“走亲戚”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方法、好做法,是群众欢迎、干部受益的着实之举。“走亲戚”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影响力的扩大,“走亲戚”已日益成为马鞍山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新常态,党建工作的新品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11.7.1
[2]《马鞍山开展万名党员干部与群众“走亲戚”活动》,安徽日报,2014-03-31
[3]习近平《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新华网,2013-11-29 07:19: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