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利
(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贵州 贵阳550001)
纸质文献借阅率大幅下降是目前图书馆业面临的一大困境,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种新兴阅读媒介的出现,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途径随之改变,严重影响纸质图书的借阅量。对这一现象感觉最敏感的是各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部,流通借阅数据的变化是这一现象的直观表现。文章以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2010-2014年中文图书流通借阅数据为依据,对借阅情况作实证研究。通过研究,了解读者对文献资源借阅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影响借阅量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更加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的职能和作用。[1]
采用统计分析法。依据中图分类法进行聚类统计,首先统计出各类图书在一年内的借阅量以及一年内所有图书的总借阅量,再把类与类、总量与总量进行比较,通过局部与局部、整体与整体的比较,得出图书借阅量的动态变化情况。
贵州师范大学2010-2014学年中文图书流通借阅量情况(见表1)。数据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技术服务部对流通借阅记录的汇总结果,包括宝山、白云、花溪三校区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学校教职工读者借阅的真实数据,可排除被掩盖和虚构的阅读行为,能较真实地反映我校读者对流通中文图书的实际借阅情况。
表1 贵州师范大学2012-2014中文图书借阅数据统计结果
从统计结果看,除了V航空航天类书籍借阅量呈上升趋势,A马列主义类图书借阅量整体呈上升趋势,G文科教体类图书借阅量先升后降。哲学、经济及艺术类图书除个别年限外总体呈下降趋势。借阅量较大的O数理化类图书借阅量呈上下波动变化。其余图书借阅情况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又以H语言类、T工业技术、I文学及J艺术类的降幅尤为明显,如语言类由2010年的59052册降低到2014年的32579册,降幅接近50%;T工业技术由2010年的32086册降低到2014年的18172册,降幅超过40%;文学类由2010年的134013册降低到2014年的90148册,降幅超过30%;从年借阅量来看,5年的总借阅量也由2010年的436129册降到2014年的294970册,以年均近3万册的速度减少。五年来,中文图书的流通率也一直呈下降趋势。如表2所示:
?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4年我馆藏书量逐年增加,而借阅量逐年递减,导致借阅率逐年下降;从幅度上看,图书流通率每年以2%左右的速度在下滑,2014年与2010年相比馆藏图书增加了155322册,增长了8.46%,而借阅量却下降了141158册,图书利用率下降了8.93%。
V航空航天类书籍借阅量呈上升趋势,这与我国近年来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说明关心航天事业的爱好者越来越多。而A马列主义类图书借阅量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在于近几年研究生的扩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课中的主要内容,也是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学生在入学考试及在撰写论文时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因此借阅量除了2011年外,总体呈上升趋势。G文科教体类除了2014年外,借阅情况也呈上升趋势,这与我校是创办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这一办学宗旨有极大的关系,因为我校属于以师范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教育人才,培养的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撰写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教育论文等都需要查阅此类书籍。而H语言类、J艺术类借阅量大幅下降,说明外语热、艺术热的势头已过。但就总体而言,纸质图书流通率在不断的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影响因素。
纸质文献以其能给读者带来实在的阅读感受和真实的阅读体验而几千年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2]。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兴的阅读媒介的出现,如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电视阅读、电纸书阅读等,这些阅读模式方便快捷,不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视听结合,给人轻松愉悦之感,又符合大学生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的心理特征,加之网上资源丰富、信息更新快、交互性强等特点而深受年轻读者的青睐。因此,各种新兴的阅读媒介是目前影响纸质文献借阅的最大威胁者。
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是90后大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近几年,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通过考试甄别。因此,受危机意识的影响,很多学生一跨入大学校门,就开始忙于专业考试和各种过级考试,为学业和今后找工作做准备,除了专业书籍和各种考证书籍外,根本无暇顾及其它的课外读物。尽管他们知道“深阅读”“经典阅读”能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3],但受急于学有所用的功利心驱使,博览群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显然是种奢望。课外阅读量的大大减少,不仅影响到图书的借阅量,而且导致学生文化底蕴不足、人文素养偏低,即所谓的“有知识,没文化”。
近几年来受新校区搬迁的影响,大量图书处于打包、积压、搬运过程中,未参与流通借阅,参与流通借阅的图书复本量过少,学生要借的图书不在架上,无法借阅。加之参与流通的馆藏图书又被分散到不同校区,给读者借阅带来一定困难。这是影响我馆近几年借阅量大幅下降的其中原因之一。
馆员的业务素养和服务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的借阅量。流通服务部是面对读者开放,与读者直接接触的部门,流通馆员的服务态度和业务素养对图书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然而,部分馆员还未转变观念,对待读者态度生冷,服务方式缺乏灵活性,使读者的借阅兴趣严重受挫;此外,业务素养不高,工作能力还处于借还图书、整架查错上,对于新兴的阅读产品和服务模式难于驾驭,很难为读者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新兴阅读媒介的大量涌现和服务模式的不断更新,作为流通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图书情报管理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参加各种进修培训,不断拓展和更新知识结构。在服务管理上,应转变理念,从“图书管理者”向“知识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工作职能也不要仅仅局限于“开门关门”“借书还书”“查错理架”等如此简单的体力活上,而应成为知识的加工者和传播者,担负起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图书评介和优秀图书推荐工作,为读者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同时,可适当延长开馆时间、放宽读者借阅的权限,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
一方面,图书馆除了利用新生导读课让学生了解图书馆藏文献外,平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校园网页、图书馆网页、图书宣传栏、手机短信、微信等向读者推荐图书资源。推荐方式不要仅限于推荐书目,还应附上图书封面、推荐理由以及相关的评论。还可在校园BBS上创建阅读板块,提供读者交流平台,利用Blog宣传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等。另一方面,图书馆可利用其丰富的馆藏和良好的阅读环境,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如创办读书俱乐部、读者沙龙,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等举办读书讲座和撰写书评等,培养学生爱读书和读好书的习惯。
馆藏结构合理与否是影响图书借阅量的因素之一。图书复本量过大,造成资源浪费,过少又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了解读者的借阅动态,及时调整馆藏结构,增加文献的利用率。如A马列主义类、G文科教体和Z综合类借阅量呈上升趋势的图书应合理地增加馆藏数量和复本量,H语言类、J艺术类、N自然总论类和其他类借阅量大幅下降的图书就应根据需要减少藏书量,避免资源闲置浪费。在图书采购过程中,可采用“众包”形式集思广益[4],听取相关专家、读者的意见,并结合读者的阅读需求合理完善馆藏体系。流通借阅数据是读者阅读需求的直观反映,通过对数据全面、系统的分析,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及时、合理地补充馆藏文献资源,做到馆藏体系既达到提高读者全面素养的要求又兼顾满足读者需要,二者兼而有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藏借阅服务分流的功能布局已经不能适应图书馆服务发展需求,图书馆自助服务的馆内模式,半馆外模式和馆外模式和其他非图书馆的自助借阅模式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图书馆借阅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解决了图书馆上班时间与学生上课时间相冲突的主要矛盾,便于学生借阅图书。另外,随着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李小清提出的基于3G技术的手机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新的服务模式,即将3G通信技术和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相互结合,利用普及应用率较高的智能手机作为平台,不断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使用户在访问图书馆信息资源时不会受到任何限制,为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资源服务,真正提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图书馆创新服务功能的深入发展[5]。
高校图书馆流通借阅情况能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读者对文献需求特点,同时又是检测图书馆文献采购质量以及资源比例配备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指标。因此,通过对流通借阅数据的统计,有利于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掌握读者对图书的需求特点,及时调整馆员服务的模式和水平、提高服务层次和服务质量,使读者服务更加优化和深化,实现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目标。
[1]白海燕·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分析与服务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4(3):62-63.
[2]李杉杉·大学生阅读倾向调查及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策略分析——以京工业大学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3):110-112.
[3]郑小茹·大学生阅读倾向与高校图书馆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究,2014(1):85-88.
[4]孙娇·基于众包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5):43-45.
[5]李小清·3G技术下手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与发展[J].安顺学院学报,2014(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