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钢琴演奏教学的审美文化品性分析
刘洋
音乐本身所拥有的审美本质赋予了钢琴演奏教学的“审美文化”性,本文从钢琴演奏教学的以美育人和以情感人、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审美要素以及音乐审美的非功利性和超功利性三个方面分析了钢琴演奏教学的审美文化品性,其意义在于钢琴演奏教学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音乐教化功能。
钢琴演奏教学 审美文化 审美教育
音乐教育在本质上提倡美育,自 20世纪以来的现代社会仍然注重以美育人的审美教育思想,它体现在让审美主体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够对其陶冶身心和丰富情感。这种以美育人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立美的文化相一致。中国古代孔子在其《论语》中就提到“兴于诗,立于礼,而成于乐。”的礼乐之教的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延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孔子通过礼乐思想来使人在自觉中完善人格,此外,孔子在强调“仁”的道德性格方面也追求音乐性的艺术化人格,并力求尽善尽美,来建立其对评价音乐艺术作品的最高审美评价标准,也是孔子美学标准的深刻表现。这种寓教于乐的功能和目的是将音乐作为审美主体培养人格修养的通道,使生命境界达到圆满。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其《教育大辞书》一书中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新中国成立初我国提出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到了本世纪初以深化教育改革为核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决定中,继续秉承“以美育人”的传统并发扬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
在钢琴演奏教育中利用音乐本身所拥有的审美本质赋予了钢琴演奏教与学的“审美文化”性,这是“以美育人”教育思想的贯彻和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钢琴演奏教与学过程通过使学习者培养其对音响内在表现力的反应,并使学习者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以及丰富和提高其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力、音乐的审美创造力来达到审美教育完成的目的。在钢琴演奏教学的过程中重要的目标是使审美主体能够获得和感受音乐美,能够深刻体验到音乐美的情怀并能够进入到一种音乐审美美的境界。因此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将音乐审美感受作为教学实施的基本出发点。由于音乐的美主要是通过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来加以表达,同时也是其内心复杂情感的表露,更是其展现智慧和创造力的手段之一,在钢琴演奏教学中,教师和学习者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共同感受音乐美的过程,并通过音乐情绪和感受的交流与体验来表达一种生活态度,甚至是一种人生感悟。例如在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演奏教学中,乐曲中激越昂扬、慷慨悲壮以及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音乐意境中得以表达和体验,无论是演奏者还是欣赏者都能体验到这种情境和情怀,这就是音乐审美的感悟。
在钢琴演奏教学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应注重以音乐审美表现力有关的特性的学习,使审美主体在关注钢琴课程审美性的音乐学习中,坚持以音乐为本,将音乐的本体特征与审美个体的情感体验相互结合,使音乐体验进入到音乐内部,充分理解钢琴演奏音乐中节奏、旋律、调式、和声以及织体等各种音乐力表现形式,使其发挥出对音乐审美欣赏者内心情感体验的作用。首先,在钢琴教与学的审美性音乐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审美主体审美感知的同时,通过音乐作品所赋有的内在表现形式来唤起审美主体的内心审美体验。其次,在音乐的表现过程中,音乐是依靠自身的语言所表达出的情感、思想或内涵,因此,音响结构作为音乐的语言,音乐审美主体应当将表现音响的各种音乐符号具象化,并与其自身的情感体验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和阐释,使音乐欣赏者提高其对音乐本体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并逐步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与此同时,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可以融入进各种文化背景知识以加深审美主体的音乐理解能力,并培养其对音乐本质的基本审美意识和提高音乐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原则和基础也即是音乐学科本体的价值所在。
1.钢琴演奏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
教学内容是任何教学得以实施的基础,对于钢琴演奏教学而言,要选择基于较高欣赏价值的、能够使审美主体获得最大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以及能够唤起欣赏者对音乐美感的轰鸣和体验的音乐来作为钢琴演奏教学内容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在钢琴演奏教学实践中实施以审美为教学核心的基础和前提。钢琴演奏教学内容中的审美要素主要包括含有音乐立意美、音乐情境美、音乐音韵美、音乐曲调美、音乐和声美以及音乐的音色美等方面的作品。有质量的教学内容中包含音乐立美的意蕴,并将这种音乐具有的立意美和情境美深刻地传递给音乐审美主体,这恰似能够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埋下审美意蕴的种子。优秀的钢琴演奏教学内容上选择那些具有优美旋律的动听的音乐,才能够使作为审美主体的学习者在内心产生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和最终对音乐的魅力的不懈追求。优美的音乐旋律会使审美主体自然而然地形成“润物细无声”般的艺术审美效果,因此,钢琴演奏的教学内容不仅要还体现对钢琴经典艺术作品的展现和人类追求音乐文化本质美的获得,而且也要具有详细的对音乐的曲式结构、音乐的织体、音乐中丰富的音色之美以及音乐和声中的变化之美、和谐之美,同时融入不同的艺术理念之美得以展示给作为审美主体的音乐欣赏者。
2.钢琴演奏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审美过程
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视教育所发挥的潜在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教与学的感性认知过程,强调音乐美感的传递和接受,这与人文和自认学科中的教学过程有着很的差别。具体来说,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为审美接受者营造一个音乐美感的氛围,并以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者来积极和主动地并全身心和全方位地感受和获得钢琴演奏中的音乐审美体验。这种过程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使学习者来参与和共同进行的一种音乐体验和音乐情感凝聚的过程,并最终逐渐获得愉悦的音乐审美体验。其次,教师要引导学习者对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形式进行整体地把握,“整体”的重要性一方面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使音乐的各个要素在表现音乐能力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基本的音乐知识结构和音乐技能的掌握上具有引导性作用,使学习者能够最终感受到音乐文化中音乐审美要素的体现并增强学习者的审美体验过程。这两方面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开来的。在此基础上,钢琴演奏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视听、视唱、弹奏、创造以及评价等音乐实践活动相结合来启发和引导学习者去探索和思考以及创造存在于音乐表现形式之下的音乐美。此外,在钢琴演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习者尽情投入到音乐之中,形成了音乐情感的互动和交融,这一过程也是音乐审美情感和音乐审美体验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方式和手段。最后,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习者都应遵循一定的音乐审美标准,无论从音乐的声音美感、韵味美感、音乐情绪以及节奏和旋律美感等方面将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融入其中,最终使演奏者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获得一次完美的审美经历,也使学习者的审美能力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对审美能力的把握具有重要的意义。
3.钢琴演奏教学中审美的教学环境
根据音乐审美特点的实践,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对于审美教学环境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审美听觉环境和审美视觉环境这两个方面。首先,音乐审美听觉环境重视在钢琴演奏教学中所拥有的音源和音响氛围,这也是听觉环境的关键性要素。钢琴演奏所发出的清晰的音质以及悦耳动听的音源和音响效果能够带给音乐欣赏者在听觉上的审美愉悦感,同时也能够诱发音乐审美欣赏者对音乐美感的产生和体验。因此,在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应当使用音响效果较好的音源设备以及播放具有原作风格的音乐音响版本作为视听示范。其次,音乐审美听觉环境中也要求钢琴演奏的教师进行准确地演奏和示范以及演唱和伴奏等。此外,音乐审美视觉环境具体体现在对钢琴演奏的场所或音乐教室的布置上,应当具有音乐美的艺术欣赏性,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想象世界,例如张贴著名音乐家画像或书写著名音乐家的名言名录等,富有艺术想象力的背景能让学习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并进入艺术审美的境界,从而激发其学习和演奏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对教学环境的审美要素的关注,最终目的是创造出良好的钢琴演奏教学的音乐艺术情境和教学气氛,提高学习者的音乐欣赏能力。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已有了对音乐审美的精神需求和本质特征的探求,如《诗经》中:“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以及在《乐记》中“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这些思想表明了音乐所产生的最原始的动力,表明音乐是人类精神的一种需要和人类情感表达的最原始的驱使力量。因此,音乐自产生之初是与经济社会中的商品和金钱是没有利害关系的,音乐表现出了一定的社会适应性以及产品的创造性能力和非商业性等多种特征。在此基础上,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钢琴演奏教学中所进行的审美活动具有在审美价值和审美境界等方面的审美活动的非功利性,而且这种审美境界还可以超乎各种功利性行为而使审美主体获得精神上的彻底自由和审美追求的完美境界。因此,钢琴演奏教学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学习者认识到音乐审美的本质特征,能够不受任何功利性目的地去感受音乐美、创作音乐美和欣赏音乐美,并最终使其智慧、情操和境界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钢琴演奏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上都会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一定的差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积极的情感。因此,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具有审美特性的音乐就是一种极为普遍又十分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本质特征就是对情感的审美。这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方式使钢琴演奏教与学成为了音乐审美感知、音乐审美发现、音乐审美表现以及音乐审美创造的过程。其中与音乐审美教学相关的要素,包括钢琴演奏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对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赵晓生.走进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吴文满.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王耀华.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M].中国音乐教育,2007.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