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
中国当代声乐艺术“跨界”现象之我见
梁雪
新 时 期 ,“打 破 界 限 ”、“完 美 融 合 ”是文 化 发 展 的 新 趋 势 ,而 声 乐“ 跨 界 演 唱 ”作 为 传 统 声 乐 演 唱 方式的融合后的全新演绎,正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与魅力为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对中国当代声乐艺术“跨界”现象的表现方式加以简单叙述,从而分析这种“跨界”现象的成因,希冀以此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声乐工作者投身到中国当代声乐艺术进一步发展的研究中。
跨界 声乐艺术 现象 分析
“跨界音乐”译自英文“Crossover”,顾名思义就是打破不同领域界限的音乐形式。时至今日,对于“跨界音乐”的最终定义虽不甚清晰,但统一认为“跨界音乐”所涉及的必是两个及两个以上音乐类别。著名英国女歌唱家莎拉·布莱曼就是“跨界音乐”的杰出代表,她不仅活跃于百老汇音乐舞台,同时也是美声与通俗两种唱法兼用自如的歌唱家,她在安德鲁·洛伊·韦伯的经典音乐剧《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文译做《歌剧魅影》)中的精湛表演使得这种“跨界音乐表演”的形式正式走进公众视野。近些年,这种“跨界声乐”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定认可,1998年美国格兰美 奖 评 选部门 还 特 地为此 设 立 了 “Best Classical Crossover A1bum”专属奖项,以此鼓励欧美“跨界音乐”的发展。而中国的“跨界音乐”其实并不是近些年的新产物,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十分完整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流传至今的戏曲艺术被称为中国“跨界音乐艺术形式的最完美展现”也是当之无愧的。
近年来,在中国声乐界不乏各式“跨界演唱”行为,很多中国歌手也开始根据自身条件开始尝试进行跨界演唱,于是便产生许多新的声乐演唱方式。从演唱风格上来看,业内一般将这些演唱方式划分为四类,即民通、美通、民美通、民美。
民通唱法即中国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结合,在一些作品当中也会因为选材的原因运用一定流行音乐元素与民族音乐元素。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民族唱法不仅仅是指民歌的演唱方式方法,也应该注意戏曲音乐的唱法也归属于中国民族唱法的范畴内。中国当代在“民通”方面做出卓越成绩的领军人物当属著名歌手朱哲琴,她把民族音乐和流行元素进行完美融合,运用到专辑《阿姐鼓》(1995年 5月发行)1当中,同时在唱法上也独树一帜,将流行音乐元素与中国西藏地区民歌当中的发声方式相结合,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也可以称作当今十分热门的“中国风”风格的“鼻祖”。朱哲琴的这一大胆尝试也使得中国民歌艺术登上世界舞台,《阿姐鼓》在全球56个国家发行,夺得多项世界级大奖,获得业内一致好评。同时也激发了很多音乐人的创作灵感,如青年歌唱演员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就是将流行唱法与传统戏曲中的唱腔相结合,作品开篇用通俗唱法娓娓道来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副歌部分大胆运用戏曲中“脑后音”唱法。这样的前后变化让流行演唱中的自然化、生活化、口语化特点与传统戏曲透亮、高亢唱法带来的独特韵味相得益彰,也把人声最美部分展示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美通唱法”是跨界唱法当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演唱方式。“美通唱法”,顾名思义就是将“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声音一般既有美声的曼妙通透,又有通俗唱法的自由个性,更有利于歌唱者完美地表达自我情感。著名歌唱家廖昌永于2009年发行的专辑《情缘》就大胆的将美通唱法运用到作品中,不仅翻唱了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甚至还演唱了王菲的《红豆》。运用美声唱法演绎这些经典流行音乐作品,对廖昌永来说是一种演唱风格的跨界挑战,重新配器后的作品更显大气与从容,他用醇厚的男中音娓娓道来这些耳熟能详的片段,改变了作品原有的细腻、缠绵的风格,嗓音宽广中又带有柔美之意,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他的这一举动也使“美声唱法”走下神坛,拉近了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廖昌永成为“美通”唱法的最佳代表,这张专辑也荣获了 2010“华语金曲奖最佳跨界专辑奖”。
“民美通”是跨界演唱当中最为大胆的方式,将富于时尚特色的流行唱法与传统民族唱法的韵味、美声唱法的呼吸相结合,层次分明,又兼容并蓄,好似完美的“鸡尾酒”一般,“分得开”又“分不开”。要论“民美通”的代表当属谭晶,她将美声的混声发声方式运用到自己独特的唱腔当中,同时把时尚气息浓厚的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民族音乐融合,从而成为这一跨界形式的领军人物,早期代表作《在那东山顶上》中谭晶运用了真假声混合的方式,假声转换时用上了真声的力度,尾句又有原生态藏族民歌特有的装饰音韵味,全曲婉转悠扬,给人以甘洌清澈之感。而《远情》可以说是谭晶“民美通”的最杰出作品,这首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题曲由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创作,作品运用了山西民歌旋律起伏大的特点,大胆使用四、五度跳进之后接级进的创作手法,使演唱上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作品开篇谭晶运用头声高位置,使声音饱满圆润,不疾不徐,结合流行音乐中“说”的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唱至第二段最后一句“情通天下一路奔放”中的最后一个“放”字时,所有积蓄的情感瞬间释放,这里运用了美声唱法,声音穿透有力,也与随之而来的男声合唱相映衬。高潮中谭晶运用细腻的真假声转换的演唱方式,真声“不厉”,假声“不虚”,委婉大气,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句“留住所爱”运用了“气声”,感情色彩跃然纸上。全曲谭晶唱法转换运用自如,时刻保持“声断气不断”,把三种唱法完美结合,故事叙述饱满,感情真挚动人。
“民美”唱法是把欧洲古典美声唱法与中国传统民族唱法有机结合。这一唱法讲究的是“全共鸣”,它不同于美声醇厚宽广、共鸣极强的发声方式,也有别于民族唱法中尖细清脆的“脑后共鸣”,“民美”唱法更注重从共鸣处将两者“协调统一”,例如很多演唱者演唱民歌时运用美声唱法的气息、民族唱法的真声。在这一演唱方面,吴碧霞的杰出贡献是值得称赞的。她演唱的歌剧片段如《纸醉金迷》,就运用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手、眼、身、法、步”,同时花腔部分使用民族声乐中的真声唱法,这也是她与众不同之处,花腔高亢通透,气息平稳自如。前三种跨界演唱方式中都包含有流行音乐的相关形式与内容,有一定的当代音乐编曲、配器、音效制作的便捷之处在其中,而吴碧霞在民美唱法的尝试上没有任何的“捷径可循”,完全是一步一步钻研出来的结果,如果不是熟练地掌握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各自特点和差别,又怎能如此的运用自如、相得益彰?吴碧霞对中国民族音乐多元化的推动做出了相当可观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中西合璧的夜莺”。
任何艺术类别都会存在流派体系差异,声乐艺术也不例外。如果只是闭门造车,一味的只看自我体系内的价值存在,这样的艺术生命也不会长久。求同存异,兼容并蓄,才是艺术生命长久发展的根本之计。声乐艺术中的流派体系差异,主要体现在歌唱发声技术与作品风格方面。20世纪之前,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主要沿袭的是几千年的古老的声乐演唱传统,无论是说唱、歌舞还是戏曲,都是在固有的模式下进行发展。随着 20世纪初新思想的进入,人们的思想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一味的遵循传统。最早出现的学堂乐歌便是这一时期思想转变下的新产物,许多传统艺术形式也开始探寻新的发展,例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就着手京剧改革,大到作品意义、故事情节,小至舞美、服装,都较以往的剧目有所不同。这一时期还有大批从欧洲学成归国的声乐歌唱家,他们带回了有别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新的演唱形式——美声唱法。而像黎锦晖、陈歌辛这样的“上海派”音乐家也创作了大量的流行音乐,随之产生了一批流行音乐演唱者。这样三种“唱法”的形式各自独立,“相安无事”的存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而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精神生活,也不愿意再欣赏形式、方式、内容都十分单一的声乐艺术形式,普通观众娱乐方式与审美需求也日臻时代化、多元化、时尚化。例如 1984年创立至今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一直划分美声、民族、通俗三大类比赛组别(后期增设合唱与原生态两大组别),这种区分方式在赛制设立初期尚能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也能够合理划分选手类别,但随着表演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以及文化消费需求的逐年发展,这种方式已经不能够完全严格划分后期出现的诸如李琼这样的“跨界”歌手的组别,当年无奈之下组委会只能授予李琼“特别奖”。而大众对于这种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表演形式的演唱方式却十分认可,听腻了一成不变的传统表演,李琼的出现恰如炎炎夏日中的一缕清风,沁人心脾。这种新颖的糅合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新通俗音乐,也成为新时期艺术受众群体青睐的声乐表演形式。
值得庆幸的是,理论界已经开始认真思考这种“跨界”的演唱方式存在的合理性、价值与意义,从最早的不认同、质疑,到现如今的理性看待,越来越多的专业歌手也开始尝试符合自己演唱特点的跨界表演形式。从早期的朱哲琴、谭晶、吴碧霞,到现如今的萨顶顶、龚琳娜,都成为“跨界”演唱的代表。即她们的作品与演唱有时会引起较大的争议,但也应该肯定的是,这些尝试也都是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试金石”,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又怎会向前发展?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跨界演唱”是不能取代原有的美声、民族、通俗这三大演唱方式的,“跨界”的本质是发展,而不是排除,目的是让艺术受众者不能仅停留于“下里巴人”而对“阳春白雪”“望尘莫及”,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从而符合新时期大众的新的审美需求。
“跨界演唱”现象的出现代表时代的声音,也反映当代文化趋势。中国当代声乐艺术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合理运用“跨界”方式是十分行之有效的,也是相当必要的。虽然“跨界演唱”属于新生事物,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未来还需要时间、舞台实践、大众审美的多重检验,但“跨界演唱”对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形成一定积极的影响是必然的,这种方式会使中国声乐艺术不断推陈出新,使其发展永葆活力。“万紫千红总是春”,只要声乐工作者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中国声乐艺术的更加繁荣指日可待。
[1]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何纯梁.“跨界音乐”对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的启示[J].人民音乐,2011(11).
[3]梁雪.跨界音乐对高校声乐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J].北方音乐,2014(4).
[4]喻珂.论 20世纪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反叛[J].艺海,2009(6).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
★注:本文系 2013年度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跨界范式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3B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