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中国科普传播的现状调查、问题与对策

2015-03-11 03:19谢广岭周荣庭
中国科技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媒介融合对策研究

谢广岭,周荣庭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信息化时代中国科普传播的现状调查、问题与对策

谢广岭1,2,周荣庭1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安徽合肥230026;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

摘要: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信息化时代中国科普传播的现状进行调研,共计发放问卷2200份,覆盖全国12个不同省市,回收有效问卷1895份,有效率达到86.1%,进而梳理了当前中国科普传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时代提升中国科普传播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科普传播;媒介融合;调查分析;对策研究

1研究背景和意义

科普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知识、思想和方法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与交换,在不同群体组织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1]。科普传播的内容资源一般包括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科普产品、科普信息和科普作品等,本研究所涉及科普传播的内容主要指科普信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科普工作的理念、内容、渠道、形式、方式、机制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普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期科普传播的必然要求,因此对新时期科普传播的现状进行整体把握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2研究过程、方法和样本情况

2.1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1)前期:2013年10—12月,准备阶段。项目组成立,召集专家和项目组成员对信息化时代科普传播现状进行座谈和梳理,并对将要开展的调研和访谈问题进行设计。

(2)中期:2014年1— 6月,进行调查实施。在前期研究和访谈的基础上,以传播的基本要素为指标,针对科普传播的渠道、内容、频率、效果、设施、活动等维度设计出调查问卷,并开展预调查和实际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公众互联网关注科技信息的频率、经历等;公众对信息化途径获取科技信息的信任程度;公众参与信息化科普实体设施情况;公众参与信息化科普活动情况;公众期待的科普传播方式和渠道建设情况等。

(3)后期:2014年6— 9月,成果汇总和呈现。进行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提炼出调研成果报告。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将问卷收集得到的82490个原始数据进行录入、分析,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本研究。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思路,使用的具体方法有分层抽样法、实地访谈法、资料研究法、数据分析法等,其中调查采用网络问卷、发放调查函、面谈与现场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调研共计发放问卷2200份,覆盖全国12个不同省市,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895份,有效率为86.1%。

2.2研究样本选取

为保证研究的客观性,研究样本采用分层抽样法进行。在地域选择上,为客观反映因经济差距造成的科普资源分布不均情况,本研究按照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分为较发达地区、一般地区、欠发达地区三层)来分层抽取,每一层中抽取3~4个典型城市及乡村。具体涉及的省市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四川省成都市、山西省太原市、湖北省襄阳市、黑龙江省大庆市、陕西省西安市、广东省广州市、河北省衡水市、江苏省南京市、河南省淮阳市及安徽省合肥、亳州、淮南、安庆等城市。

在群体样本上,本研究结合科普传播特点,参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对研究对象人群的划分标准,对9类受众人群进行了分层抽样,具体包括:科普传播从业人员、政府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公司或企业工作人员、个体工商户、城镇劳动人口(包含农民工群体)、农民(主要指长期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在校大学生群体、未成年群体。

2.3样本基本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回收的1895份有效问卷中,57.8%的调查对象为男性,42.2%为女性,男性比例稍高;年龄主要集中在21~35岁,占总调研人数的53.3%,其中12岁以下以及60岁以上的人较少;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群体占到此次调研的40%,月收入3000~6000元的占55%,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群体只占15%;文化程度为本科的人数居多,占总数的38.5%,其次是大专或者高职。在职业分布上,参与调研的人中以“政府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群体”、“公司或企业工作人员”三个群体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5.6%、21.6%、18.7%。样本分布较为合理,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3统计结果和具体分析

3.1公众科普传播信息化的诉求明显增强

有数据显示,公众获取科普传播信息的主要来源包括普通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专业科普图书、科普期刊、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络)、各种科普活动(科普画廊、科技培训)、科普场馆(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和其他渠道等。其中,公众利用互联网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提高,达到50.7%,相比于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提高了24.1%,首次超过电视等传统媒体(占33.8%)成为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最主要渠道[2]。可见,公众科普传播信息化的诉求明显增强。

3.2互联网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最为偏爱的媒介渠道

在公众最喜欢的方式方面,排名第一的是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络),均值为1.75;其次是普通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和专业的科普图书、科学期刊等,其余渠道则所占比例较少,而以往排名靠前的科技馆、博物馆、科普画廊等实体渠道则相对落后了。可见,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公众获取科技信息最为偏爱的渠道。

3.3传统媒体依然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印象最深刻的方式

公众获取科技信息时印象最深刻方式统计情况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普通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一般杂志等),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络)和专业类科普图书、科学期刊等,且标准差相对离散程度较小。可见,传统媒体依然是公众获取信息最为深刻的方式。

3.4专业科普图书、科学期刊是公众最信任的科普传播渠道

公众在获取科技信息时最信任的科普传播渠道情况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专业类科普图书、科学期刊,均值为1.74;普通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均值为1.39。然而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作为最受公众欢迎和印象最为深刻的方式,却排在了传统媒体和科学期刊之后,均值为0.94。这说明由于科普传播的特殊性,公众对于传统科学期刊“科学把关人”的信任度依然很高。

3.5新型媒体形式成为未来信息化科普传播活动的趋势

调查显示,公众主要通过参加专业科普网站的线下活动(如果壳网讲座)、观看线上科技培训和讲座,撰写或转发科普知识的博客、微博、微信、论坛帖,参与线上科技咨询,观看3D电影、4D电影、5D电影或展览,接触科普类游戏、应用小程序APP等来参与相应的信息化科普活动。如图1所示,互动式、可参与的新型媒体科普活动形式是更加受公众欢迎的科普形式,而线下讲座、咨询等传统科普活动形式热度正在下降。

图1 公众参加信息化科技信息传播活动

3.6门户网站和移动社交媒体成为未来网络科普趋势

图2所示为公众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科普传播信息的情况。目前公众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包括:专业科普传播类网站、一般门户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移动终端应用小程序、官方网站和网上科技馆等渠道。其中,最受公众欢迎的科普传播形式是一般门户网站(如新浪网),这也符合公众网络使用和浏览习惯;其次是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另外,兼具娱乐性和参与性的新型媒体形式也正在成为公众的偏好,如公众采用移动终端程序(APP)进行科普传播。

图2 通过互联网获取科普传播信息的情况

3.7科普类APP移动应用成为科普传播新手段

基于移动设备的科普APP应用程序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新载体。据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底,国内外科普传播类移动应用广泛、发展迅速,仅可查的具有影响力的就有上百个,如在国内都有一定知名度的Map of the Internet、The Night sky、Animal Planet、My incredible body、Focus on Earthquakes等。从APP移动应用提供的科普服务功能上来看,科普类移动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类:科普资讯类、科普测试问答类、科普辅助类、科普参考类、科普游戏类、科普社交服务类和其他类(见表1)。

表1 科普类移动应用功能分类

注:以上为作者人工统计,可能存在遗漏。其中,标注﹡的为google play store中的移动应用。评价中★越多表示越受欢迎,在APP store中,5★代表great,4★代表good,3★代表ok,2★代表don’t like,1★代表hate it。

3.8网上科技馆和传统媒体科普是公众期望强化的渠道

图3所示为公众期望强化的科普传播方式和渠道。其中,选择网上科技馆和传统媒体的人数最多;其次是科技类场馆。选择专业科普传播类网站(如果壳网)和科普传播类活动(如科普周、科学松鼠会的活动)的人数分别是27.1%和29.0%。由此可见,公众对网上科技馆和传统媒体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普传播的期望最为强烈。

图3 公众期望强化的科普传播方式或渠道

3.9中国科普传播发展基本较好,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在“您认为目前科普传播信息化的方式和途径发展现状如何”这一问题中,45.6%的被调查者认为现状是比较好的,39.3%的人则认为一般,而认为非常好和不好的人分别为10.3%和4.7%。总体上,公众对目前科普传播信息化的发展还是比较认可的,但仍有44%的公众认为仍然需要改进。

4信息化时代中国科普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境

4.1科普传播活动和考核与信息化脱节

根据调研,62%的科普传播相关活动依然过于传统,许多地方的科普工作还停留在注重“做了多少场讲座,发了多少本书,搞了多少次活动”的考核层面,科普活动与信息化步伐严重脱节。同时,相关科普主管领导和科普主管部门对科普信息化的认知和重视不够,与科普信息化相关工作计划大多只是停留在文件上,落实不到位。

4.2科普传播主体把关语境式弱

信息化的传播语境打破了过去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媒体生产和传播模式,新媒体的自由性和管制环境变得相对宽松,公众参与科普传播的机会增多,每个人均可在“场域内”发言,每个科学问题由“乌合之众”通过自己的认知盈余而完成,这就使得传播主体对传播内容的把关和对科学性的监控变得更加艰难,主要表现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源头无法控制;信息传播速度瞬间以几何级的倍数增加;普通公众对科学现象认识不清,道听途说。

4.3科普传播主体信息化思维准备不足

首先,目前科普一线从业人员大多是长期从事传统媒体相关的采访、编辑和审校工作,对于新型媒体传播形态接触较少或者运用不足;其次,相关媒介组织和机构的管理人员受传统管理思维禁锢,不敢尝试;最后,在科普信息化操作层面,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的竞争环境也在快速变化,究竟是在内容上、渠道上等方面着手,还是管理层面进行把握,目前业界尚在探索阶段。

4.4电视等传统媒体科普传播缺乏准确定位

根据统计,大约有69%的科普电视栏目未指明针对性群体,缺乏准确定位,这已成为信息化时代电视科普传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以央视《走近科学》为例,通过对2010—2013年该栏目标题的梳理,发现选题可谓包罗万象、老少皆宜、定位模糊,主要包括5大类内容:①考古探秘类,如“‘古墓谜云’、‘神农架之谜’”;②奇闻趣事类,如“吃农药上瘾的妇人”;③科技成果展,如“十八大期间‘喜迎十八大科技成果报道’,展示中国在航天、轻工业等方面的成就”;④怪诞鬼神故事,如“夜半‘鬼’声来”;⑤科技创新类,如“机器人醒来”。选题大都没有明确的受众定位和指向性群体,这种现象在省级和地市级栏目定位上则表现得更为普遍。

4.5专业科普图书数字化程度低、形式与内容死板

首先,科普图书数字化规模较少,目前主要依赖纸质载体。以全球最大的在线书商亚马逊(www.Amazon.cn)为例,截至2014年12月,该网站能检索到的科普读物大约9200本,其中电子书只有570本,科普电子书在总科普读物中的比重只有约6%。其次,科普图书质量良莠不齐,形式与内容大多较为死板。近5年出版的发行数量较多、销量和口碑都好的科普图书,仍是国外编译过来的书籍,比如《神奇的校车》、《时间简史》等。最后,新媒体形式宣传缺位。很多优秀的科普图书尚没有很好地与新媒体融合,宣传推广不到位。例如《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畅销书,主要还是采用文字、图片等传统形式去表现,虽然有了数字版本,但并未采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广泛传播。

4.6科普游戏、APP应用等新媒体传播形式优质内容量少质低

调查显示,科普游戏量少质低。检索发现,除了中国数字科技馆、中国科普博览等规模较大的科普网站外,绝大部分科普网站没有资源,且多为FLASH网页游戏,缺乏单机游戏、网络游戏等形态,说教味重,趣味性低,制作缺乏创意。以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主页为例,截至2014年9月,共计提供300个科普网页游戏,位列第一,但整体目标单一、规则简单,交互感不足。而在综合类游戏网站数据库中检索与“科普游戏”关键词有关的游戏,数量不多,且多盗版国外产品[4]。

在科普APP移动应用方面,相比较于国外(见表1),中国科普类移动应用发展缓慢。调查发现,在安卓市场(Android)上可检索到的国产科普移动应用数量不足100个,且多为图文资讯和知识介绍类应用,内容形式雷同。总体来看,中国科普移动应用的数量远不及国外,难以满足公众对移动科普的新需求。

4.7科普传播复合型人才匮乏

根据调查,目前国内的科普传播团队大多人才匮乏,缺乏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以电视科普传播为例,只有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近年来人才招聘有专门科学素养的要求,其他省、市级电视台科普栏目的人才构成大多是从其他栏目抽调,比如新闻部门、社会部门,或者从其他一线栏目或频道调配一些年龄较大的记者组成,并且人员大多是人文背景出身,缺乏特定的科学知识,甚至脱节于信息时代必备的信息素养,这已成为电视科普发展的主要障碍。

5思考与建议

5.1政策顶层设计层面

《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和协调”[5],建议科普工作的有关领导部门应充分认识科普信息化的重要性,将科普信息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可将其列为绩效考核标准,调动有关力量和资源支持科普信息化建设,包括传统媒体科普信息化、新型媒体科普传播能力提升、科普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以及加大对科普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等[6]。同时,建议各科普单位责任领导把科普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本单位工作计划中,配备专人专岗,多方面给予支持等。

5.2信息化思维意识层面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并要求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更是为新时期的科普传播指明方向[7]。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社会的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融合、开发和分享科普信息资源,拓展科普传播渠道,创新科普手段、载体和机制将会是未来科普传播必行之路。比如,2014年11月,中国科协联合百度公司和新华网打造的“科普传播与共享平台”和“科普中国”信息化传播平台,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目前已表现较好传播效果等都是信息化思维的典型体现[8]。

5.3电视等传统媒体渠道改造层面

电视媒体作为当前公众印象最深刻的科普渠道,可以充分结合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体形式,借助“三网融合”和媒介融合的优势,实现科普传播资源的多元化、立体化传播,让科普资源实现多次传播和利用。

同时,在科普内容生产上,可以采用“众包模式”,引导、鼓励和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电视科普内容的创作和传播,营造鼓励和支持科普作品原创的氛围,传播更加丰富、优质的科普作品,并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特点和传播优势,扩大优秀电视科普内容的共享范围,实现科普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5.4科普游戏、图书、APP等新型媒体渠道改造层面

在科普游戏方面,挖掘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建议鼓励跨界合作开发科普游戏,将已有的优秀科普文学、动漫、影视作品改编成科普游戏,丰富科普传播形式。例如,科普小说《三体》已经改编成电影,并计划改编成游戏,这得到众多科普迷的关注。

在科普图书方面,建议借助流行的科学文化元素,快速引起公众认知。例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流行电脑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卡通形象为素材开发了《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广受社会好评,短短的时间里已经进入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总销售册数已突破100万。

在科普APP移动应用方面,建议首先建立健全资源匹配制度,确保科普移动应用的数量和质量能逐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其次加强移动科普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科普机构与高校合作,组建相关研究力量,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三是设立创新奖励制度,鼓励多元化创新,调动科普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科普移动应用研发的热情。

5.5科普信息化人才保障层面

培养既具有科普专业知识又具有信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是提升我国科普信息化传播能力的重要保障。建议探索“产学研用,协同培养”的科普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由相关高校和科普机构共同搭建“科普专业人才协同培养”平台,采用“科普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专业学历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科普机构一线从业人员新媒体科普技能培训工作;建议科普机构与高校联合培养新媒体科普方向专业型硕士人才,并依托协同培养平台建设科普人才实践基地,以实践促进人才培养。同时,建议科普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普企业合作,开展有关科普理论、实践和案例的研究,以完善现有科普传播能力为基础,逐步研发更高水平的科普信息化应用。建议科普主管单位增设与科普信息化研发、实践和运营等相关的实践类研究课题,在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带动组建一批专注于科普信息化传播的专业研究力量,以课题研究促进研发实践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曾静平,郭琳.新媒体背景下的科普传播对策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115-117.

[2]中国科协: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EB/OL].[2010-11-25].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2451858.html.

[3]秦枫.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分析[J].科普研究,2014,(1):20-25.

[4]中国数字科技馆.科普游戏[EB/OL].http://www.cdstm.cn/action-game.html.

[5]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7.

[6]裴世兰,鄂雁祺等.报纸科普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以《人民日报》等4份报纸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98-104.

[7]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EB/OL].[2014-08-18].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818/c120837-25489622.html.

[8]新华网.中国科协与新华网共建科普中国研发与传播基地[EB/OL].[2014-11-16].http://news.xinhuanet.com/ttgg/2014-11/16/c_1113269001.htm.

(责任编辑沈蓉)

Status Quo,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Xie Guangling1,2,Zhou Rongting1

(1.School of Public Affairs,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2.School of Humanities&Social Scienc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Abstract:Science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our citizen’s scientific literacy in China.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task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The methods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re used in this paper,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quo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 China in the informatization age.The survey questionnaire 2200 samples,covering 12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cities,recycling 1895 valid samples,gained the valid usable return rate was 86.1%.And it clearly finds the main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In the last,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policies are put forward,which can further promote science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 China.

Key words:Informatization;Science communication;Media convergence;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谢广岭(1988-),男,安徽亳州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传媒管理、科学传播。

收稿日期:2015-02-13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媒介融合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