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刻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传承

2015-03-11 13:20指导老师李明海
城市地理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安岳石刻四川

李 黎 指导老师:李明海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4100)

蜚声中外的安岳石刻艺术历史悠久,在中国石刻艺术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安岳石刻及其在数字媒体中的传承。

一、安岳石刻的宗教信仰

古称普州的安岳,位于地处巴、蜀要塞,扼成 (成都)渝 (重庆)古道要冲的四川盆地中部,属历代王朝均派重臣扼守的兵家必争之重地。也因此给普州带来了中原和全国各地的先进文化,使其社会稳定,民富物丰,文化繁荣。当时州县的文武官吏笃信与提倡高僧、大德、高道的主持传播,诸如玄应、僧义、宝月、李玄则、柳本尊、悟宣等,这些为历代安岳的宗教文化和石刻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宗教信仰上安岳崇拜佛、遵从道、敬仰儒,同时还信奉鬼神、巫术等,这也就使得千百年来宗教文化在四川这片热土上久盛不衰。

二、安岳石刻的造像题材及内容

安岳石刻以显教和密教的佛教题材居多,其次是道教神系中所有的题材内容,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出现了柳本尊等四川密宗及其相关的地方性题材,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安岳石刻取材独树一帜,主要特点是刻意创新和发展古典文化的世俗化、外来文化的民族化。而安岳石刻造像上则集中反映摹仿而不呆板,承传而富有创新的独到特点。安岳石刻也因此在中国晚期石窟造像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安岳石刻的雕刻风格

安岳地属浅丘且多山、多石,因此在造像时只能以一山、一壑、一巨石为单元,或依崖取势、雄伟大气、小龛小像星罗棋布相结合,进行因地制宜的造像。安岳石刻浓缩了中国中晚期石刻艺术的精华,点多、面广、数量大等特征也形成了中国南方独特的石刻文化艺术风格。在雕刻手法上趋于精细和写实,塑人则神情兼备,状物则质地可感,一扫中国石刻艺术前期中的“瘦骨清象”,大众化、生活化的石刻艺术创新继承和发扬了中期石刻艺术端庄丰满,健美华丽之风,将中国石刻艺术推到了雕塑发展的又一个顶峰。把四川独有的地方题材特色融入、体现到内容和表现手法的方方面面,可谓精美绝伦、宛若塑出。

四、安岳石刻的传承派别

历代学者对伴随宗教文化应运而生的石刻艺术的传承路线众说纷纭,可基本划分为“北来说”、“南来说”、“西来说”三大派系。持“北来说”的认为传入路线是从东汉洛阳经蜀道或江道进入四川的北方丝绸之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现存的大量时代题记和题刻,可见学者定论安岳石刻由北而来不误;持“南来说”的认为佛像是从公元前4世纪就已开通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传入四川;持“西来说”的认为佛像是从张骞在公元前122年出使西域回国走的羌中西域官道传入,加之茂县出土齐永明元年 (483)佛教造像,证明了这一条重要路线。三大派系各持己见,据以力争,所以目前四川安岳石刻在其传承路线上并无准确定论。

五、安岳石刻在数字媒体中的传承

处于当今这样的大数据浪潮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数字交互技术才能有效的加强展陈内容和空间叙事的故事性。它不仅有助于增强受众游览过程中的科技性与新鲜感,更可以使受众始终沉浸在场所营造的探索、解惑、虚拟交往的氛围中,改变以往参观时的乏味印象。

1.数字文物复原。在面对先进数字技术和磨损破碎的历史文物时,如何突破时间局限,数字化再现历史,信息化传承文化?这就得充分利用奇妙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和文物虚拟修复技术,让文物修复效率大大提高。以兵马俑为例,绝大部分出土时的兵马俑已支离破碎,研究人员通过三维扫描的方式把碎片特征输入计算机,然后计算机逐一分析采集到的碎片样品,这样不断比对,直至找齐所有吻合最完美的碎片,最后生成一个完整的陶俑排列图。

2.网上安岳石刻游。安岳石刻数字文化传承可以通过网络虚拟技术和3D技术等技术手段,将有形的资源虚拟成数字化信息展现于网络中,并将直观、逼真地精彩内容推送到受众的移动端、网络端。通过先进技术和传播手段突破管理和展览上时空的界限和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功能,让安岳石刻在更多的层面上得以保护和传承。

3.与实地游览互补的多方位互动。数字展览虽然突破了传统的客观限制,但是无法为受众提供面对真实物品时带来的心灵愉悦;虽然凭借信息技术使各种文物和信息资源得以全方位展示,但是虚拟数字的展示永远不及实物视觉冲击的效果。目前智能体感产品的研发越来越趋于人性化和成熟,我们如果在展示区中应用传感系统放映视频,与受众进行深度智能互动,比如挥手就能够切换页面,画面可跟着人体移动等。所以我们要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我们的安岳石刻文化,我们就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求数字与传统的互补发展。

六、结语

在中国石刻艺术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的安岳石刻上承云冈、龙门,下启大足石窟,其“古、多、精、美”更是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明珠。要传承和发扬安岳石刻文化,我们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更要发挥文物向一般民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功能;另一方面我们利用现代高科技术,数字媒体等作为辅助手段更好的保护文物,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传之久远,造福子孙后代。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安岳石刻文物保护建设必须突破传统的展示陈列方式,融入新的设计理念,以创新的设计吸引观众,充分挖掘和发挥其独具的综合优势,让受众在有限的空间中寻求与收获更多新奇的乐趣和体验,开发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增加其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影响力。

[1]《中国西南石窟艺术 (安岳石刻概论)》——刘长久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2]《四川石窟摩崖造像综述》——李良

[3]《陈抟传奇》——刘联群四川人民出版2003年出版

[4]《四川安岳石刻普查简报》——付成金、唐承义

[5]《安岳卧佛洞唐代石经》——胡文和、李官智

[6]《数字媒体艺术》——王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7]《大数据时代》——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

猜你喜欢
安岳石刻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西狭颂摩崖石刻
四川移动
安岳柠檬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四川:安岳柠檬减产价格创新高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深情
Uncertainties Brought by Free Indirect Speech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渭北民间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