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栋博 伍昱行 于苏杰
科技型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文■靳栋博 伍昱行 于苏杰
一、科技型企业概述
(一)科技型企业定义
科技型企业主要指主营业务中技术成分高,核心竞争力强,能够根据市场变化辅之以相应战略调整的企业,它在当今经济活动中主要从事知识密集型产业。大体可分为如下两类:广义上,是生物工程、电子信息、低碳能源等新兴领域的产品开发及其周边项目的集合;狭义上,是根据客户偏好和市场需求而开发的新兴商品和服务所在企业。
(二)科技型企业特征
从企业要素结构、主营方向、组织特征及成长性等方面,科技型企业有科研专员比例大、项目经费比重高;强调新技术产品开辟市场作用;知识密集型模块自主化、劳动密集型模块有外包;高成长性与高回报性的特征。科技型企业以其特有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生存形式成为了市场经济中活跃的因子,为我国经济增长、科学进步专利开发、技术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不失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三)科技型企业主要融资方式
作为我国技术研发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科技型企业在促进专利技术商用、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的融资方式主要有自筹资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策性融资等。有效的融资形式有效缓解了短期资金紧张,运用企业杠杆,形成了企业的生产力。
二、供应链融资结构及特点
(一)供应链融资及其结构
供应链是指一个企业相关联的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分销商、分销商的分销商直至最终客户所构成的经济关系链,包括原料采购、供应,商品生产和销售直至售后等环节。对于市场活动而言,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驱动下,供应链是一条商贸物流链、产品信息链、值增值链和资金效益链,将所有与之相关的产业连接起来。它的辐射范围更广、效用跨度更深、结构模式更新,而可以不断推进企业结构模式发展。
在当前供应链融资并无通行定义,由供应链的相关结论得出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融资服务都将纳入其讨论范围。因此从企业角度考虑,供应链融资涵盖所有供应链节点上的企业联系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同供应链之间的关系,主要方式有信用增级和直接的资金支持等。
(二)供应链融资与传统融资方式比较
在传统的融资服务中,受制于科技型企业功用、规模的差异性,在供应链发挥职能、逐级销售的过程中,核心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大量贷款;而由于银行对主要负责原材料、半成品供应的供应商和小商品批发、量贩式采购的分销商关注程度低、信息资料少、信任程度不够等原因只能给予少量贷款,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使企业竞争力逐步减小,进一步制约了扩大再生产,由此而陷入恶性循环。
若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融资中信息闭塞、信用滞后、产业联系不紧密等难题,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都将发挥各自职能。通过供应链融资,银行可以有效统筹分析其各个节点上的经济和商业联系。深入了解核心企业的运转方式和发展方向,可以给予供应商和分销商更多的优惠。而供应商在获得银行支持之后也可以令核心企业的到账时间更长;分销商在获得银行支持之后则可以加大进以加强销售潜力。使得各个节点上的运转速度更快、供产销职能发挥的更好。
三、科技型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功能与风险
(一)科技型企业供应链融资主体的定位
供应链融资具有考察全面性、结构连续性、服务针对性的特点,有利于信息流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有利于物流纵深发展,有利于资金流加速运转,大大促进了各个节点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但供应链体系所属领域、企业规模、辐射范围各不相同,各个节点的衔接性、角色分配的多面性和企业结构的差异性等导致某一环节发生如若疏漏,则在运转中会产生风险。
(二)不同性质银行在供应链融资上的功能与风险
对科技型企业内部的评估过程中,由于主营业务上的分类和不同领域的侧重均不尽相同,不同性质的银行通常会有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所在。国有商业银行具有业务范围广、涉及地区多的优势,但存在进出口贸易不确定性高、风险集聚高的风险。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金融产品丰富、办理手续快捷的功能,但存在对企业评估不完备、投资回收期长的风险。政策性银行具有业务针对性强、政策时效紧密的功能,但存在办理手续繁杂、核心利益差异的风险。
(三)我国科技型企业供应链融资主要风险
1、科技型企业定位准确度,企业定性模糊
是否能够定位为科技型企业,要看其是否符合科技型企业的定义,是否符合科技型企业在供应链上发挥的功用。银行需进一步在把握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问题上对企业职能、性质等做出有效判断,推动更加合理、专门、公平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发展。
2、企业产权关系不够明晰,经营机制混乱
由于科技型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技术入股频繁、专利保护较低,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融资主体不明,产生了诸如产权关系不明等一系列副产品,还易造成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上诚信缺失、中介机构渎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问题。
3、企业治理结构过于冗杂,股权治权交叉
得益于科技型企业本身专利上和技术上的特点,其在供应链上处于一个关键节点。如若科技型企业自身不注重治理结构优化,致使内部股权治权交叉,管理混乱,则可能致使供应链过程出现断流情况。
4、资金链问题持续性出现,融资问题核心
我国科技型企业现有供应链融资渠道仍处于欠畅通状态,由于风投体系的不健全和主板、创业板市场门槛较高的限制,科技型企业受累于产权交易转让价格不合理、海外上市成本较高、法人股退出风险大。资金链断链将使企业供产销过程难以为继,不合理的资金结构也将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四、科技型企业供应链融资改进对策分析
(一)企业内部进行针对性变革
1、不断建立、健全现代化科技型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财务制度,做好会计信息处理和披露工作;需要改进公司治理结构,明确企业责任控制,引入激励机制,优化融资决策选择;需要建立责任化的社会功能,加强企业战略转型,符合新的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化演进;需要丰富完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使命感,打造企业人性化的外部条件。这也是切实改变融资难题的根本方法。
2、进一步完善以银行为主体的供应链融资体系
在企业内部深化改革的同时,须打破传统二元结构束缚,发展以银行为主导的双核供应链融资体系。比如,做出对应于整个供应链过程的评估体系,加大对各科技型企业的风险控制,进一步提升对每一个节点的战略评估,推动科学信用体系的建立,使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都能达到行业标准,为客户广泛接受。
3、进一步推动跨企业协作
精益生产、完善监管、协同交流的互利共赢网络体系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链条的进步。树立核心企业的集群化概念,有助于科技型企业提高市场应变能力、信息获取能力、风险规避能力,可以深化彼此间协作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高度,致力于客户需求服务和市场稀缺填充,运用精益原则充分发掘产品价值。
(二)以企业财务分析为出发点
1、改良供应链成本体系
若要使投资回报率达到最优,须在生产中降低成本、减轻工作压力;管理中减少存货,完善库存分类;服务中提升质量,升级销售效益,这需要科技型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关注市场份额。此外,所占用和使用资产的控制也将影响科技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两方面衡量供应链体系所带来的直接受益,而固定资产是库存管理的重中之重。故应改良传统成本会计体系,围绕收入—成本监管实用效果和实际效率制定企业战略。
2、完善供应链运营阶段
根据会计基本假设中持续经营假设原则,在科技型企业持续参与的经济活动中,供应链融资可以切实减小因资金问题而产生的产能不足或销售不足的风险。在每一个运营段上,合理的融资决策可以使企业产生盈利,由此带来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提升可以使银行授信中合理评估企业的效益,带动整个供应链协调发展。
所以当科技型企业通过市场评估和财务分析做出最优决策之后,通过完善自身各个阶段的任务,采取质量控制原则,从微观角度把握好供产销过程,确保企业自身在提升的同时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带来更多非经济性效益。
3、优化供应链资金管理
在资金融通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开源节流、效益最大化,又要考虑股东投资回报、创造现金价值。企业财务贯穿产品出货过程中的定价环节和质量控制水准始终;同时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重视顾客体验,针对贸易发生的各个环节制定不同的产品策略。一方面,营运资金的合理安排令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健康稳步发展,另一方面,安全透明的交易流程,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服务水平,因而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提高资本利用率,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减少融资压力。
五、科技型企业供应链融资创新
(一)风险管理创新
1、要积极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投资主体
在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科技型企业在风险投资相关人才培养和企业多元化筹资战略上做出改进。一方面,风险投资相关的专业人才会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评估;另一方面,企业结构治理可以增加资金的融通性。企业在自身不断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同时也会带动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
2、健全风险投资等中介服务机构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尚未形成一套涵盖企业风险咨询、业务辅助办理和信息披露平台的中介服务体系。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起步,需要投资人获取完整有效的企业信息,这就要求相关业务单位业务规范完善;风险投资业流程的规范,需要相关事务所等机构辅助完成;风险投资业模式的健全,需要专门的安全信息平台的建立。在市场活动发展和经营活动完整中,逐步加大风险战略管理在科技型企业的重要位置。
(二)业务流程创新
在健康良好的金融环境中,经济发展也将因此而受益。在加入市场化的因素之后,控制融资风险的同时,对融资业务流程重新审视将会在原有基础上大大提升其原有工作效率。
(三)营销模式创新
1、加大对担保机构政策扶持力度
金融体制改革等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对供应链融资发展的推动作用,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可以有效对这一新金融产品发展亮出绿灯,科技型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也进一步让政府看到了其潜力。担保机构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串联政府财政、企业资金和民间资本三者之间的联系,改进融资渠道,发挥供应链融资的功能优势。
2、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
在担保机构确立之后,还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业务覆盖度和内容纵深度。一来,这有助于吸引民间闲散资金,使融资机构在发展供应链融资的过程中更好的为供应链体系服务;二来,在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产生之后,可以夯实其自身的融资决策地位,改进供应链融资体系;再者,可以发挥政府设置专项担保财政的杠杆作用,减少风险,充分调动双核战略合作意愿。
3、大力加强担保机构自身素质建设
供应链融资发展需要同会计、审计等职能部门深化协作,确立市场准入机制、促进行业协会的建立,以充分利用市场环境,防范腐蚀风险,加强行业自律。其次,创新担保服务业务,逐步适应市场化发展和政策导向,并不断扩大其担保范围,推动业务多元化。最后还需要加强专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员工素质的同时,规范担保企业和同行业的业务运作,加大科学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自我调控能力、风险应变能力、组织发展能力和继续创新能力。
(四)发展方向创新
1、统一化数据库管理
在现代化的供应链产业结构中,中介服务体系、信息披露平台的逐一建立,专门化人才的引入和相关政策的出台都进一步规避了供应链融资带来的风险。但多元化的视角和跨学科的沟通往往产生了业务交叉。提高业务流程科学化,可以将庞大的供应网链建设为一个信息智库,运用统一整合、规范管理、保密有效的方式形成涵盖多因素的数据库群,为银行对供应链的信用评级、科技型企业自身的信息交流和民间资本对其的基本了解提供了便利。
2、优化融资决策评级
在供应链融资的发展中,如何做出最优的融资决策将是科技型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等存在的共性问题。在采集并分析大量交易数据之后,可以将其汇总整合为后来的融资决策提供样板,自动化的信息处理将为企业提供量化融资选择,专门人才的协同分析将出示相关的工作数据报告,为供应网链每个环节提供最优解。在互联网时代的决策中,引进融资行业的规范化、统一化数据库,建立智能化、科学化分析机,并不断健全资料使其发挥功用,使双方在经济活动中协同有效地发展。
3、推动融资保护立法
在深入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有必要结合市场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动专门立法工作,这也需要国家、行业、企业协同部署。国家宏观层面的立法可以打击金融犯罪力度,严格控制金融犯罪的恶劣影响;行业层面的规范条例可以推动供应链融资等新金融产品发展规范化,对每一节点环节提供保护;企业方面的自律措施,则有助于自我健康发展,推动行业发展更加科学化。 ■
(靳栋博、伍昱行,天津科技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于苏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四工程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