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报道: 岁末年初,正是各单位进行年终总结、盘点一年工作的时候。一时间,各种“年终总结大全”“年终总结模板”成为网络搜索的高频词,“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回首过去,感慨良多”等语言更成为年终总结中多年不变的“保留项目”。
评论:年终总结本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教训以改进今后的工作。多年来,一些单位和个人的年终总结往往千篇一律,空话、套话、废话不绝于耳。在深入反对形式主义的今天,如果还一再重复那些漂亮的空话、工整的套话、正确的废话,是不是应该感到脸红?
据《贵州晚报》报道: 1月6日,湖北省武汉市2014年“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电视问政“期末考”中,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王立被要求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因紧张一时出现“卡壳”,好在最后完整地背出来了。这段视频被网友大量转发,引发热议。
评论:对于书记背诵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的过程中“卡壳”,实在没有必要过度解读。人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一时语塞、忘词,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不是一无所知。但此事确实给各级领导干部提了个醒——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更应首先做到,做得更好,不然,一旦有什么闪失,就可能成为舆论的靶子。
据《扬子晚报》报道: 近日,一则新闻被许多网站纷纷转载。虽然标题不太一样,但大致意思是“南京裸女跳河获救被围观,救人者被无视”。真相是:1月11日,江苏南京一女孩跳河获救;1月12日,湖北黄冈一小伙救人被冷落。两件事被人为地“拼”在了一起。
评论:看似敲响道德警钟的一则新闻,其实却是“标题党”导演的一出穿越剧,令许多人始料不及、感慨良多。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面对难辨真伪的海量信息,如何减少卷入情绪宣泄洪流的盲从,如何避免慷慨激昂之后的尴尬,对于媒体和受众而言,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说得直白点儿:别让人家当猴耍。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浙江省文成县政府办公楼日前在网络上走红,古旧的建筑外观让一些网友直呼“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寒碜的县府大院”。整个大院里集中了“四套班子”及部分县直机关,共20余个部门近600人在此办公。有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用担心办公面积超标问题。据悉,文成县是多年的贫困县。
评论:“寒碜”的县府大院,并未因此损害政府的形象,或许更有助于拉近干群之间的感情距离。在享受之风、奢侈之风被明令禁止的当下,与一些贫困县争相建豪华办公楼的情况相比,这种能耐得住“寒碜”的定力传递了可贵的正能量。
据《人民日报》报道: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确实少了,但“门好进、脸好看”,并不等于“事好办”。一些群众反映,到一些政府部门办事,相关工作人员虽然不办事,但态度却很好,让你碰了“软钉子”还不好意思投诉。
评论:“三难”的要害是“事难办”。而事好不好办,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该不该办——是否为政策法规所允许。如今,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一些工作人员消极作为,往往与一些问题处于两可之间有关。而在没有明确说法、没有“甜头”可尝的情况下,常常出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去除衙门作风,可谓任重道远。
据《海峡导报》报道: 媒体曝光福建省厦门市城际“黑车”泛滥的现象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近日,记者从厦门市交通局了解到,有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打击“黑车”,除了联合多个部门进行执法外,一直在积极推动针对非法营运问题的立法工作开展。
评论:显然,“一直高度重视”“一直积极推动”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既然如此,为什么“黑车”仍在泛滥?在舆论聚焦的当口,很多当事部门不是正视问题,而是习惯于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来搪塞,结果常常惹火烧身——引来更深层的追问。在公众舆论聚焦的情况下还热衷于说套话甚至“贴金”,在自媒体时代就是在“找难堪”。
据《新京报》报道: 2012年,江西省乐平市36名尘肺病矿工被认定为工伤。劳动仲裁的结果是,赵家山煤矿要向患尘肺病的矿工支付几万元到二十几万元不等的工伤待遇。煤矿不服,向乐平法院起诉,而法院将案件交由政府去“协调”。“协调”的结果是,32名矿工在当地政府连骗带吓之下,签订了不公平的工伤赔付协议书,最终只获得30%的赔偿款。此后,矿工请求法院撤销协议,法院拒不受理。
评论:一起普通涉法涉诉案件,因为市政府的深度介入而改变了结果。而理应履行职责的法院,对当事双方的诉讼请求却推三阻四,令人无语。多年来,有些法院一遇到涉及地方利益的敏感案件就退缩,不但没有表现出法律的威严,也损害了法院的尊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把对政府的依赖变成对法律的敬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