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创业”这个词的出镜频率变的异常高,也是“90后”这个群体被推到风口浪上的一年。三十年后,莫干山会议若干次的重提,仿佛将两个时代的青年人放在了同一个节点上。这一年,创业圈不缺好的项目,不缺明星,更不缺奇迹和神话。但今天,我只想说说我自己的2014年。
我叫金鑫,2010年从东北的一个小城市到天津上大学,2014年是我的毕业季,也是我走入社会的开学年。辗转于考研、工作、回家这些被多数毕业生频繁提起的选项,我选择了创业。
这一年,也出现了另一个热门词汇“雾霾”,在天津上学的我,第一次见识这样的天空,大家都变成了“蒙面人”。毕业之前,我和小伙伴们选择了口罩这个切入点,迈出了我们创业的第一步。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伴随着我们,第一次做产品设计,第一次申请专利,第一次众筹,第一次见投资人,林林总总的第一次充斥着我的生活。
我到了创业大街,见识了车库咖啡的激情,在3W里见到了各种大神,才知道自己欠缺的实在太多。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那段时间我只能选择青旅的胶囊公寓,但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难事。在一次路演上,项目在DOME 环节开始之前被替换掉,我也不觉得我之前的准备都是白费力气。
当然,这一切都过去了,这些折腾的经历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龄人,让我见识到很多大神级别的前辈。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对行业的不熟悉,让我们不得不最终取消了这款产品的量产计划。
六月的毕业季,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我也给了自己一个调整的时间,把毕业旅行当成了一次学习,到各地去见识不一样的东西,去观察,去学习。九月,我给了自己最后一次机会,在母校开始了我的新项目。
大学四年,“吃”这个字贯穿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但是学校的食堂总是不能让我们满意,无论是味道还是其他什么。所以我决定开一家真正属于学生的校园餐厅,我在学校里租下了一家店面,金不唤校园餐厅也算正式落地了。因为很早就接触过餐饮业,所以把一家餐厅开起来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怎么把它做的更好才是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
去年最后的四个月里,我把自己扔在餐厅里,和同学们讨论菜品的改进,和供货商讨价还价,让餐厅的菜品好吃又放心,缺人手的时候我就去扛大米,去送外卖。回到住处之后还要想活动,做宣传。我们将传统的咖喱进行改进,让它更符合国内年轻人的口味,更贴合学生的需求。四个月之后,餐厅终于走上正轨,当然这才是我的第一步。
我们总想改变点什么,总想再做点儿什么。有同龄人和我说,他也想做点什么,但是不知道从哪入手,有学弟学妹和我说,他们想去一个能锻炼人能学习到更多东西的公司去实习。而另一边,在做众筹网站和创业服务的朋友,苦于没有那么多好的项目,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朋友想对接到更多的受众群体,很多好的创业公司使出浑身解数去招人,但效果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一些好的APP 和项目苦于没有好的线下渠道去推广。
也许,我们真应该做点什么了。我们要把第一次创业积累下来的经验分享给这些还没毕业的学生,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把积累下来的资源对接给年轻人,让他们在有想法的时候能够获得更多人的帮助和认同。让一些优秀的创新产品直接走进校园里,让同学们知道象牙塔外面原来这么精彩,这就是我们正在做和将要做的事情。
2014年,也许是我个人成长最快的一年,但它更是这个社会成长最快的一年。我不求这个时代怎样,但求不辜负生在这个时代的自己。
创业元年,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