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世金
第一章日记学
(上接2015年第一期)2.江苏杂文作家乐秀良与从事中学日记教学成绩显著的中学日记教学成绩显著的中学特级语文教师程绍荣合写有《建立中国日记学》一文。全文就建立我国日记学问题,陈述一些初步构想。首先,作者认为,在我国建立一门日记学的条件已经成熟:①中国日记历史悠久、数量宏丰。②日记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③日记研究气氛正在形成,专业和业余的日记研究队伍不断壮大。④写日记初成风气。其次,作者初步考虑到日记学要研究的课题有:①日记史②日记的理论建设③日记的分类④日记的价值和功能⑤日记的特质⑥日记的写法⑦日记的鉴赏⑧日记名家名著⑨日给与职业⑩日记的收藏与传播。综上所述,最后作者得出的结论十分肯定而明确:日记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宽广的,是个开放的容易入门而大有开掘潜力的新兴学科。
3.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江苏淮阴市中专语文教师张文华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中国日记学的研究,成果显著。他曾写有《日记学初论》,该书稿起草于1989年春,1990年3月又做了一次修改。全部书稿共约38000余字,分为七大章:即日记与日记学、日记的特点、日记真实性深层次探讨、日记差异性探微、日记体式浅谈、日记写作片谈、日记的美学价值。他把《日记学初论》交我审读,希望我提点意见和建议。我读后认为该书虽不够全面完整,但论述能探其精微,笔势酣畅,别有见地,卓然可取,开国人深入研究日记学的先河,为今后推动日记学的深入系统研究,能起到一定的启迪推动作用。
4.南京日记研究专家乐秀良、江苏东台市中学特级教师程绍荣、张文华、山西太原《青少年日记》杂志前主编郭华荣等,多次商谈关于筹建“中国日记学会”的问题,并草拟《关于建立中国日记学会的方案》,广泛公开征求意见。国内许多日记研究专家及广大日记爱好者纷纷提出一些宝贵的修改意见及建议。令人兴奋地感到中国的日记研究队伍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中国日记学的讨论研究与中国日记写作的繁荣是大有希望的。江西九江作家秦川曾写有《“日记学”应作为大学公选课程来开设》的文章。作者认为,“日记学不但有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还应当在大学设置‘日记学课程,并作为全校各学科的公共选修课程来开设。这样做不失为大学课程的一个突破,一种创新。”杭州《中国现代文史》研究者散木写有《“日记学”大有可为》的文章。作者认为“日记是时代的折射,丰富的宝藏,是一种稀缺资料源。要发掘历史的底蕴,日记不可忽略,有待开发和挖掘,大有可为。”浙江大学教授郭汾阳提出,有必要建立一门“日记学”。因为日记、书信和年谱是文史研究的三大基础,无一不是给研究带来巨大的财富,通过这一文献的宝藏来发掘历史的底蕴,正是“日记学”的任务。
二、建立日记学这一新兴学科体系的时机与条件日臻成熟
1.重新审视日记的“内涵”,突破了日记只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的见解,已引起日记研究者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2.中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日记写作的日记教学,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3.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积极倡导日记教育,他把日记教育纳入了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日记教育思想正在产生影响,其实践成果丰硕。4.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园内的“日记热”,再度勃然而起。5.南京师大《文教资料》出版的《日记学研究资料专辑》,及时地反映当今日记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6.全国数家日记报刊出版发行,对日记与日记文学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7.数届“全国日记与日记文学论坛”的召开,对日记与日记文学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8.关于起草筹建“中国日记学会章程”的历史回顾。9.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把“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确立为“十一五”教科研规划的国家级重要课题。把日记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主要从广义的层面上来理解。同年九月,这一课题的开题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推动过程中,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支持,更得到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长和老师们以及各地教育局教研员的大力支持。大家一致肯定的是,这个课题的实用性、操作性强。通过提倡、鼓励、表彰写日记,让青少年重新唤起对日记的热爱和兴趣,实现日记的多种功能,实现素质教育更好、更全面地推进。参加会议的各中小学接受中国教育学会领导授牌。目前的分课题实验学校多达200多所中小学校,还组织过多次较大的研讨交流活动。通过日记课题研究的手段,重新认识日记、重新审视日记在自我品德修养、智能训练、练笔、素材、治学、心理疗效、兴趣爱好、良好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具有多功能的综合效应。教师们都一致认为把“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作为国家级的科研课题来深入研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0.天津学人袁爽之设计日记“课题树”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作为对象的日记。袁老用日记树来说明“日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门“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陈左高)的学问。日记已从应用文之一的一株小幼苗,形成了一颗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参天大树。清晰地表明日记研究工作者把日记进行深入研究的道路,开拓得更加广阔了。在建立日记学这门新兴学科体系的今天,袁老的日记课题树具有重要的启发与指导意义。11.振奋人心的喜讯是,经过多方努力,中国日记资料馆暨中国日记教育与日记文史研究中心与2013年12月在山东蓬莱市挂牌成立并举行了开馆仪式。该馆(中心)致力于保护、研究、传播日记及日记文化,把日记教育与日记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为增加人们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书香社会,积极创造条件,为国际间的日记教育与日记文史研究和文化交流贡献力量。该馆(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征集保存各种日记文本资料、日记古籍的整理出版、主编系列日记丛书、承担日记教学课题研究、青少年日记写作培训、日记理论研究、编撰日记大辞典、编辑出版《日记杂志》(全国公开发行)、运营中华日记网。《日记杂志》执行主编古农花了半年多的时间精心编选了“日记丛书”四种:即《日记序跋》《日记闲话》《日记漫谈》《日记品读》。该丛书收录海内各家围绕日记和日记文学的各种著述。妙语迭出,足资启迪,可以看做是为构建当代中国的“日记学”所作出的新努力。12.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年来文化建设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推动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日记既是文化现象,又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文化资源。作为精神财富的文化产品之一的日记,具有认识、审美、教育等多种功能,对社会道德是具有影响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日记写作,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丰富多彩的日记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情感的释放、道德祈求和精神需要。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在国内教育界、文化界、新闻界、出版界,不断涌现出来的日记写作研究、日记系列丛书的出版、日记新书的评介等有关的新动态、新成果、新经验如雨后春笋。处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好形势的今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日记学作为新兴学科构建的时机更加成熟,条件更加具备,理由更加充分,态势更加明朗,景象更加欣欣向荣。日记学要研究的领域宽,范围广,是极有开掘潜力的新兴学科,大有作为。总之,把日记作为一门学问来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的种种迹象,日益凸现,这正是大家多年来经过多次讨论后达成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