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
——谁在坑害《电池》的投稿者们?

2015-03-10 06:06:17
电池 2015年6期
关键词:杂志社稿件专家

文 力

(湖南轻工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15)



·本刊专稿·

是可忍,孰不可忍?
——谁在坑害《电池》的投稿者们?

文 力

(湖南轻工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15)

我们《电池》网(www.batterypub.com)于2015年11月16日十分罕见地在首页重要位置发表了一则“《电池》杂志社严正声明”!

本刊声明:《电池》杂志自创刊以来的45年中,从未委托过任何公司、任何网站、任何新媒体或任何个人代办与《电池》杂志稿件相关的任何事宜!凡与稿件有关的事宜,请直接与本刊联系。请所有投稿者直接将稿件投寄到湖南省长沙市仰天湖新村一号的《电池》杂志社。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015年11月16日下午,《电池》杂志社的编辑们在正常上班,热情接听读者、作者的来电,接待来访。这时,当班编辑被深圳某大学陈同志(姑且隐去其真实姓名及单位,也是对投稿者的爱护吧)的一个电话给问住了!

“你们是否收了版面费,是否……”

这引起了《电池》杂志编辑的高度警惕。《电池》杂志创刊45年来,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办刊,从未收取过任何作者的什么版面费、发表费!也没有收到过这位陈同志电话中提到的稿件!

看来这事的确十分蹊跷!

陈同志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解地问:“那么这份稿件录取通知书又是怎么回事?”

这回轮到《电池》杂志编辑莫名其妙了!

《电池》杂志是中国首届国家期刊奖的杂志!也是中国第二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的杂志,在电池行业及期刊界中享有盛誉,作者来稿多得处理不过来,杂志社必须沙里淘金,按质取稿,不收分文!

《电池》杂志一向鼓励公平、公正、高效、透明地录用和处理稿件,凡被《电池》杂志录用的优秀稿件,作者都会一直与《电池》杂志社的责任编辑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不断修改、补充或校对稿件。

向《电池》杂志投稿,不存在任何投机取巧,不存在收费发表,或收到稿件不经社外同行专家评审就给录取通知的咄咄怪事!

按《电池》杂志社处理来稿的工作流程:所有作者来稿,《电池》编辑部都会在第一时间登记入库,并且按稿件、按栏目分类,然后根据稿件类型,统一分配稿件编号,编辑部第一时间对所有来稿进行初审,确定每篇稿件是否送同行专家外审!

图注:投稿者提供的某网站伪造的录用通知。

通常《电池》杂志所有稿件都是盲审(就是请社外同行专家匿名评审)。这个工作比较费时费事,但这么多年我们都坚持下来了!

经社外专家评审认可的稿件,编辑部充分考虑、消化审稿专家的评审后,根据编辑工作的需要,根据规范化、标准化等一系列要求,进行综合整理,才会将稿件的审稿意见发还给作者。编辑会将稿件中的问题逐一列出,请作者说明,或请作者补充,或请作者修改。编辑部会根据作者修改、补充回来的每篇稿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是否需要请同行专家复审。这个工作比较费时费事,但这么多年我们都坚持下来了!

《电池》杂志可以负责地说,每个编辑爱护作者的来稿,就如同爱护自己的作品一样,对有争议的来稿,总是会安排两位或更多的同行专家评审,不漏掉任何一篇优秀的稿件,也不放过任何一篇有问题的稿件。

这么多年以来,《电池》杂志的这个编辑团队一直坚守于编辑岗位,一直在坚持打造《电池》杂志这个好品牌,一直在坚持好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编辑作风,从来不以稿件谋私、谋利!

《电池》杂志总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录取了大量优秀稿件,但在编辑过程中,铁面无私,也让那些老想歪点子,想走捷径的人碰了钉子。

《电池》杂志多年以来一直坚持不发关系稿,不编金钱稿,只发优秀的稿件。

《电池》杂志一直在坚持做到广告与稿件严格分开,稿件必须按《电池》杂志的标准和要求,广告必须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办理!

《电池》杂志编辑的底气何来?!

因为《电池》杂志是白纸黑字,是要给读者看的!

谁都知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电池》杂志发表的文章要对得起读者,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自己!

2015年11月16日,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件:有人居然伪造《电池》编辑部公章,伪造《电池》杂志公函,伪造编辑部录用通知,欺骗和坑害投稿者!

是可忍,孰不可忍?!

文 力(1957-),男,湖南人,《电池》、《电池快讯》(月刊)主编,湖南轻工研究院研究员、全国电池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

TM910

A

1001-1579(2015)06-0295-02

2015-11-18

猜你喜欢
杂志社稿件专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致谢审稿专家
计算机应用(2022年2期)2022-03-01 12:35:06
焊接杂志社第一届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社
《汽车电器》杂志社
《汽车电器》杂志社
请叫我专家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专家面对面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