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腋动脉变异1例
何梦鸽1,陈军凤1,蒋萌萌1,姬龙1,贺桂琼2(1.重庆医科大学2012级医学影像学专业,重庆400016;2.重庆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重庆 400016)
[关键词]腋动脉;肩胛下动脉;胸外侧动脉;解剖学;变异
腋动脉变异较多,多见于胸外侧动脉与肩胛下动脉的起点变异,笔者在对一具中年女性尸体的解剖过程中,发现右侧腋动脉存在极罕见变异,而左侧未见变异,其右侧腋动脉变异位置高,合并双肱动脉变异,并且胸最上动脉缺如,存在双上肩胛下动脉等情况出现于同一例标本实属罕见。为了给解剖学及血管外科学累积国人腋动脉分支的统计学资料,帮助编撰出更符合国人实际体质的教材,便于教学,同时也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参考,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女性尸体1具。将第一肋外侧缘及大圆肌下缘分别作为腋动脉的上、下界,以胸小肌的上、下缘为界,将腋动脉分为l、2、3段,观察腋动脉分支的起源、走行、共干状况及其分支的分布状态,用游标卡尺(精度0.02 mm)测量分支分出点位置、解剖学长度和血管直径,记录并拍照。
2结果
在腋动脉第1段,胸小肌上缘的位置,距第一肋下缘51.76 mm处,腋动脉发出一变异动脉合干,该动脉合干起始部的直径为1.34 mm,在距离其起始点25.40 mm处,分为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胸肩峰动脉的起始端直径为1.76 mm,该动脉在胸大肌上缘穿入锁胸筋膜。胸外侧动脉的起始端直径为2.06 mm,发出分支穿入前锯肌。距胸外侧动脉起始点3.20 mm处,胸外侧动脉发出一肌支穿入肩胛下肌。腋动脉在距第一肋下缘53.84 mm处,发出深、浅两支粗大的变异主干。深支起始端直径为4.52 mm,被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夹持,走行于正中神经后外侧,后发出三条分支,分别为一条肌支、粗大的变异动脉合干及较细的旋肱前动脉,深支本干继续沿臂部向下走行,可称为深肱动脉,最终在前臂前区延续为尺动脉。浅支起始端直径为3.08 mm,走行于正中神经前内侧,沿臂部向下走行,可称为浅肱动脉,最终在前臂前区延续为桡动脉,属于高位桡动脉变异(图1)。
在腋动脉第2段,距腋动脉发出深浅两支处36.50 mm,深支发出一肌支,起始端直径1.18 mm,穿入喙肱肌。距腋动脉发出深浅两支处47.50 mm,深支发出变异动脉合干,起始端直径为4.30 mm。在距该动脉合干起始点8.18 mm处发出旋肱后动脉,旋肱后动脉的起始端直径为2.20 mm,穿四边孔,绕肱骨上段分布于肩关节和三角肌。距该动脉合干起始端15.24 mm处,发出内、外侧两支上肩胛下动脉,起始端直径分别为1.32 mm和0.86 mm,营养肩胛下肌上部。距该动脉合干起始端15.40 mm处,发出旋肩胛动脉和胸背动脉,这两条动脉的起始端直径分别为2.90 mm和1.44 mm。前者穿三边孔,到达肩胛骨背侧肌,后者穿入背阔肌。在距腋动脉发出深浅两支处60.20 mm,深支发出旋肱前动脉,起始端直径为1.52 mm,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操作中始终未见胸最上动脉(图2)。
3讨论
国内经典教科书通常将腋动脉发出六支作为标准型描述,即:以胸小肌上下缘为界将腋动脉分为3段,由第1段发出胸上动脉,由第2段分别发出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由第3段分别发出肩胛下动脉干和旋肱前、后动脉,再由肩胛下动脉干发出旋肩胛动脉和胸背动脉,不记载上肩胛下动脉。西方经典解剖学也如此描述。但大量国人体质调查资料显示,六支型并不是国人腋动脉最常见类型,且在解剖操作过程中,经常难以观察到典型的6支型分支出现,其起点位置变异较多见,难以理解,因此给教学带来困难。
1:腋动脉;2:胸肩峰动脉;3:胸外侧动脉;4:肌支一;5:腋动脉浅支;6:正中神经;7:肌支二;8:肩胛下动脉合干;9:旋肱前动脉;10:肱动脉深支
图1腋动脉第1段
1:旋肱后动脉;2、3:上肩胛下动脉;4:胸背动脉;5:旋肩胛动脉;6:腋动脉深支
图2腋动脉第2段
腋动脉的分支类型,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内外的解剖工作者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的作者渐趋于同一种分类法,根据此法,分型有7型、7型51个亚型、6型25个亚型、5型25个亚型等[1-7]。在本例中,共出现六处变异。概率分别如下:①桡动脉起自腋动脉概率为6.15%[1];②胸肩峰动脉与胸外侧动脉共干,概率为(8±3.84)%[2];③肩胛下动脉与上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动脉共干的概率为(4±2.77)%[2];④上肩胛下动脉是腋动脉七分支型的主要分支之一,国内资料报告出现率为(54.80±3.15)%[8],其中发自肩胛下动脉的概率(36±6.79)%[2],双上肩胛下动脉概率为(8±3.84)%[2];⑤胸最上动脉缺如的概率为(10±4.25)%[2]。⑥肱动脉有两支变异率为(0.28±0.14)%[7]。
通常情况下,人的肱动脉只1条,行于正中神经的深面,为腋动脉向下直接延续而成,二者以背阔肌下缘为界。肱动脉在相当于桡骨颈高度处呈叉形分作桡动脉和尺动脉[9]。胚胎时期,肱动脉有两支,正中神经被夹持在二支之间,在此后的发育过程中,通常前干消失,本例可能是前后干都未消失。临床上,在肱二头肌内侧沟寻找肱动脉时,一般情况下,先见到正中神经,在神经深面可发现肱动脉,如果先发现肱动脉,则应考虑肱动脉变异的可能,于正中神经深面很可能还有深肱动脉存在,仅结扎其中一条肱动脉难以达到手术目的。
临床上,在行乳腺癌根治术中需注意双肱动脉变异的可能,勿将深肱动脉误以为黏连条索而将其切断;对于胸外侧动脉的变异,考虑到胸长神经与胸外侧动脉的伴行关系,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应避免损伤胸长神经,以避免对前锯肌的损伤;此外,胸肩峰动脉与胸外侧动脉共干,在腋窝肿物清除,肩关节脱位切开复位,上臂主干动脉损伤的修复等手术中,可能被误以为某一支被结扎而影响另一支支配区域的血供;行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时,由于本例中腋动脉的高位分支变异,导致腋动脉搏动位置过高,可能会影响臂丛麻醉效果;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中,由于旋肱前、后动脉供给肱骨头血运且在肱骨近端骨折中易伤及,对于本例中旋肱后动脉与其他动脉共干应加以注意,以防术后肱骨头缺血坏死;此外对于腋动脉的介入放射治疗、上肢动脉逆行插管、臂内侧皮瓣移植、腋动脉重建等手术均应注意此类变异的存在,避免误扎、误伤,术前应做详细的造影检查,以确定手术方案[4-6]。
[参考文献]
[1] 陈胜华,欧阳四新,向宇燕,等.桡动脉起自腋动脉1例[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21(5):447.
[2] 吕华,洛树东.腋动脉分支的解剖学研究[J].山西医报,1995,26(1):1-4.
[3] 程耕历,张宗铭.腋动脉的观察[J].解剖学报,1965,8(2):249.
[4] 邓新波,孙 臻,田佳.比较两种肌间沟臂丛阻滞的效果[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1):6-8.
[5] 谭焜月,秦娅蓝,谭雪连,等.肱深动脉伴神经臂丛变异1例[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1):117.
[6] 许鸥,余江,盛华均.右侧腋动脉分支与正中神经变异1例[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3):343.
[7] 中国解剖学体质调查委员会.中国人解剖学数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9.
[8] 杨阳明.腋动脉分支类型及统计分析[J].解剖学通报,1981,4(1),42-48.
[9] 孙善全,张绍祥.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56-257.
(编辑:左艳芳)
[收稿日期]2015-03-11[修回日期] 2015-03-26
doi:10.11659/jjssx.03E015044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42(2015)04-04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