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艳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吴小艳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6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4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缩宫素预防治疗, 治疗组患者实施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方法预防治疗。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产后各时间段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联合对益母草注射液和缩宫素加以运用, 可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治疗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且各个时间段子宫状态均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产后出血;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联合;预防作用
按产科定义, 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出血量>500 ml的情况即为产后出血, 该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产后2 h内。作为分娩期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产后出血后果也比较严重,在各种导致产妇死亡的病因中占首位。在我国, 尤其边远落后地区产妇出血发病率更加突出, 几乎占了分娩总数的2%~3%[1]。因此,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68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其中初产妇40例, 经产妇28例;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26.4±4.1)岁;孕周36~43周, 平均孕周(38.4±2.2)周;所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68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胎儿分娩后, 在其子宫壁肌立即进行注射10 IU缩宫素, 之后再进行静脉滴注20 IU;术后4 h在产妇臀部加以注射10 IU缩宫素, 每12小时注射1次,连续4 d。治疗组产妇胎儿分娩后, 在产妇子宫壁肌立即对2 ml益母草注射液实施肌内注射, 然后对20 IU缩宫素静脉滴注, 术后4 h将益母草注射液1 ml肌内注射于产妇臀部,每12小时注射1次, 并静脉注射缩宫素20 IU, 连续4 d。
1.3 观察指标[2]对产妇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施监测, 其中出现宫缩乏力、出血等情况为重点监测对象, 同时对其他止血办法积极采取。对两组产妇产后2、24 h等时段产后出血量进行记录和比较, 同时对两组产妇中总出血量≥500 ml的例数加以统计。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情况, 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对照组产后2、24 h时段出血量均高于治疗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血量≥500 ml者为1例, 对照组出血量≥500 ml为3例,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共出现2例不良反应患者, 发生率为5.9%;对照组共出现4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s, ml)
表1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s, ml)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产后2 h出血量 产后24 h 出血量对照组 34 226±77 478±87治疗组 34 114±41 363±86
表2 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比较[n, n(%)]
作为分娩期间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 产后出血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死亡情况, 是威胁产妇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综观产后出血原因, 除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外, 还包括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其中最常见的因素为子宫乏力, 占产后出血比例的70%[3]。产妇生产过程过长、身体虚弱等都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子宫乏力情况,影响患者子宫收缩正常功能, 继而导致患者出现产后出血。
缩宫素是临床中针对宫缩乏力治疗的主要药物, 作为一种多肽类激素, 缩宫素可是对子宫平滑肌产生刺激促使其实现收缩, 对子宫收缩具有显著效果。但缩宫素的用量随着浓度增加受体对其敏感性会一定程度降低, 在收缩子宫的效果上宫缩素将不会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 缩宫素需要一定的耐受性, 不同患者耐受程度具有一定差异, 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血压升高情况, 致使产妇冠脉压力变大, 在子宫收缩方面有较大的副作用[4]。益母草作为一种缩宫止血中药药材, 对子宫收缩也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在益母草注射液中, 生物碱及水苏碱是其主要成分, 患者在实施益母草注射治疗后不会出现血压升高情况, 半衰期长达6 h, 仅需肌内注射便可达到子宫收缩的良好效果。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共同应用于产后出血, 则可促进子宫迅速收缩, 且能够持续宫缩较长时间, 具有较持久的作用[5]。两者之间的相互弥补,对产后出血起到更好的协同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中, 治疗组实施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2、24 h时段出血量均低于单纯使用宫缩素治疗的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 对照组为11.8%,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方面的明显效果, 且各个时间段子宫状态均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改改, 陈芳琴.产后出血54例临床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10,6(6):33-35.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70.
[3]李力, 俞丽丽.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原因识别及防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1(2):101-102.
[4]刘广翠.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效果分析.中国乡村医药,2014,2(4):28-29.
[5]阮金兰, 杜俊蓉, 曾庆忠, 等.益母草的化学、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中草药,2003,11(11):52-5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74
2015-01-05]
546600 桂林荔浦县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