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宇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陶以壶为代表,是中国陶瓷的一朵奇葩,有着源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五千年的制陶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先民就掌握了制陶技术,在宜兴已发现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多处,与磨制石器一起出土有丰富的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白衣黑陶和灰陶的碎片,成型手法以手制为主,兼有轮制。商周时代的遗址,分布相当广泛,灰陶和几何印纹陶已占相当比重,特别是烧成温度已得到较大提高(1000℃左右),褐色陶已产生,轮制成型已占相当比例。春秋战国时期,宜兴陶瓷发展较快,已烧成印纹硬陶,烧成温度已达1100℃以上。原始青瓷也开始产生,遗器亦发现有未经选练的初级紫砂泥罐,这时期宜兴陶的工艺与装饰均有相当提高。秦汉时期是宜兴陶瓷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早在东汉前期釉陶已成功烧制,在丁蜀及附近地区,汉窑址已发现了二十多座,规模之大、品种之多,真有感《中国陶瓷史》需要改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宜兴陶瓷的一个高峰,地处丁蜀镇汤渡村附近的均山窑以烧造青瓷而闻名,均山青瓷最迟在东汉中叶已烧制成成功,至元朝数百年中从未间断,产品属越窑系。宜兴的唐代青瓷开始使用龙窑烧制,涧众龙窑已使用窑具匣钵、烧成技术的提高不仅使产量大增,也使烧成温度与质量得到提高。宋代是宜兴陶瓷的一个转折时期,宋代全国瓷业空前发展,而宜兴陶业生产则在全国一片衰退中一枝独秀,军用品(俗称韩瓶)的需求导致大量的生产和陶矿的大量开采,这部分工艺仍以轮制为主,但日用品生产的手制工艺日趋成熟。这为以后紫砂独特成型工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遗器来分析 “泥片镶接”、“通嘴法”“打孔捏塞法”、“斫木为模”、“泥条拍打成型”等等紫砂工艺手法均已初步形成。在宋代宜兴陶瓷的发展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此时在陶矿中发现并认识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紫砂泥。
(2)得天独厚的紫砂泥
宜兴陶瓷的历史与发展,首先因为宜兴有着丰富的陶土资源,同样,宜兴紫砂陶的发展亦得益于紫砂泥的发现和认识,紫砂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被夹杂在"夹泥"中被使用,但其独特的性质却至宋代方开始被发现和认识,紫砂泥又称岩中泥、泥中泥,其产于黄龙山黄石岩下,夹甲泥矿中,它不同于一般粘土,其质地介于“石”和“泥”之间,它不能用水直接膨润,需经风化、精选、粉碎、过筛、除铁、加水搅练后经陈腐方有理想的可塑性,半成品经1100~1200℃氧化焰烧成(弱还原烧成效果更好、并可还原烧成不同效果,轮制成型作品更可烧成1240~1280℃左右)。紫砂泥是紫泥(产黄龙山“夹泥”矿中)、本山绿泥(甲泥矿内的夹脂)和红泥(夹嫩泥矿中,又称“朱砂泥”)的总称,它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及特点。
(3)悠久而辉煌的茶文化史
茶具依附茶而生,作为宜兴紫砂的代表--紫砂壶的产生与宜兴悠久而辉煌的茶文化密不可分。从汉王到宜兴茗岭"课童艺茶"设教人种茶、饮茶的学校等茶事活动来看,宜兴早在西汉已开始种茶饮茶;至东晋和南朝时期宜兴茶已著名,如《桐君录》述"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为常州古名,茶出宜兴;到了唐代阳羡茶更因茶圣陆羽直接推举入贡而天下闻名,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新茶》咏茶诗被称为千古佳作,便是赞颂宜兴阳羡茶,其中“天子须(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突出了阳羡茶为第一贡茶至宋明不绝,更是深得文人雅士所好。苏东坡曾有“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句。明文征明诗有"白绢旋开阳羡月",阳羡月指阳羡团茶。更值得一提的是,明以前江南宜兴这一带便有散茶生产,不过是团茶作为贡品是主流,所以一般人对散茶不了解,其实《茶经》“六之颂”中提到“饮有粗茶、散茶、未茶、饼茶者”,《宋史·食货志》补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绿茶之类十一等”。南宋《韵语阳秋》对宜兴贡茶考证“自建茶入贡,阳羡不复研膏,只谓之草茶而已”,宋时期茶称之草茶。可见明朱元璋废团茶兴叶茶前,团茶与散茶是并存的,明废团茶后才产生紫砂茶具这种说法有误,明以前散茶在宜兴的产生,这对宜兴紫砂的产生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宜兴紫砂誉名天下,称之“世间茶具称为首”,它的产生离不开宜兴五千年以上的制陶史,离不开得天独厚的紫砂泥,更离不开宜兴辉煌悠久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