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户外教育安全分会会长 吴军生
《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青少年营地)读解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户外教育安全分会会长 吴军生
吴军生
吴军生,《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青少年营地)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副会长、中国定向运动协会拓展与露营委员会主任、团中央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高级培训师、高级户外教育师、高级评审员、国家级定向裁判、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定向拓展理论创始人,创立《户外教育师国家培训认证体系》;中国野战运动创立人。主持、指导国内近50个青少年营地、特种旅游项目设计。是国内不多的既有理论创新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年轻户外运动、户外露营地设计、建设,体育旅游专家之一。目前主要从事户外休闲体育与探险旅游、森林旅游、青少年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提升户外体育德育功能,推进国民素质教育”的新发展领域。
青少年露营是中国青少年非基础教育的核心活动之一,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积极补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教育模式,其目标是帮助青少年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健康身心,使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磨练意志、认知自然、历练身心,成为富有责任感、正义感、能自强自立的社会主人。青少年露营活动主要依托青少年营地开展。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活的极大改善和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以及人们营养观和教育观的误区,导致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青少年大体出现体质差,体重超标,视力下降,心肺功能指标不达标,因为溺爱导致动手能力差,严重缺乏责任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对环境及社会的适应能力不足等等问题。加上应试教育的功能主义导致各级学校的学生体育运动少之又少,狭小的体育运动场地及落后的体育运动方式和技术引发的运动伤害时有发生,成为当前制约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顽疾”。因此接近自然、符合青少年发展规律的户外营地教育越来越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现状的有效手段,更加促进了户外教育营地的大发展。
青少年营地,作为户外教育途径之一,是指在户外环境下,按一定标准建设与管理,具有相应服务设施并经过有关部门认定,能够保障受训者在户外教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训练的活动场所。
青少年营地主要实现参加者在体验中的学习与成长,以精心设计的设施设备和课程为青少年提供一个亲近阳光、亲历风雨,在大自然广阔的空间中磨练意志、学习技能、锻造身心、加速社会化发展的平台,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无法实现的“多育并施”教育功能。它是服务于素质教育、服务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已成为提高青少年全面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途径,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青少年营地实现了对青少年进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阶梯型教育,是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休闲露营地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1.标准体系的针对性
本标准的标准化对象是青少年,主要从多元化服务于青少年为根本,进行了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休闲露营地标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强调营地选址与规划的专属
考虑到青少年营地活动一般是人数多、年龄偏小、各种安全因素多等特点,在营地的选址上,标准中特别明确了营地与最近的城市建成区距离应在100 km以内,需要国道或省道或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过,从外部道路到营地接待点的公路等级达到三级及以上的基本要求。并要求避开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地域。为便于青少年活动和避险,要求在选址时至少有一处自然坡度小于15°,面积达到10 hm2的连续平地或缓坡地。为保证青少年活动的多样性,在规划上特别提出了充分结合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气候环境、文化习俗等因素;服务设施和活动项目设置应以保障安全和健康为前提,满足集约型管理服务和青少年露营活动需要等要求。
(2)明确营地配套的科学合理
本标准充分考虑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从符合青少年生理和运动特点,符合教育规律出发,兼顾了营地建设的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户外活动区的项目选项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中各相关学科教学课程设置要求为基本条件,因地制宜,设立活动项目。特别提出了活动室建筑面积不宜少于400 m2,活动室应满足营员集结及开展各类室内学习、训练活动的需要。例如在室内开展体育运动、技能训练、军事训练、青春自护等活动;同时为风雨天室内活动提供足够的场地的细致考虑。考虑设置功能作用的多用途,提出了有无线电运动项目的营地,应设无线电通讯电台。这样既能满足教学使用,也可以用做园区工作通讯联络使用。
(3) 营地管理的特色创新
首先在营地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上明确了根据需要设相关部门,并提出了营地管理人员由专职管理人员、外聘兼职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三部分组成的国际化先进的用人管理模式。对营地消费者,特别明确了营地运营流程图,并要求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营员信息管理平台,每位营员拥有营地的统一标识和信息档案。在安防要求上,遵循预防为主、防控管结合的原则;安全制度健全,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在常规安防技术规范基础上,重点明确了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从人防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无缝隙管理标准。
2.标准核心:突出功能分区的实用性和多元化
在我国,从古至今都有对于身心的锻炼和对忍耐力和克制力的培养。以前主要是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农业劳动和社会劳动,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样的体验教育在今天几乎消失了。特别是城市的青少年,几乎没有城市外的生活体验。丧失了人与自然交流的基本技能,进而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甚至断裂的产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给予青少年参加户外教育活动的机会和场地。
此外,青少年营地活动还是我国校外教育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融入国际化的实用方式,是开展素质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营地活动促进了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科学进程与可持续发展,是带有方向性和国际化趋势的素质教育模式。
营地教育具有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的特点。考虑到我国现实自然环境所能支撑的户外教育容量,要规模化、低成本地普及综合素质教育,营地化教育更适合我国的国情。简单梳理一下,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营地标准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3.青少年营地标准优势
(1) 营地项目清晰明确
营地户外教育区是青少年在营地活动的核心区,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标准清晰明确地进行了团队训练、先锋工程、历奇探险乐园、自然教育、野外生存、劳动技能、应急教育等的功能分区,既方便了营地建设者的规划设计,也符合了教育规律,做到了真正为青少年服务,并兼顾家庭露营者的活动需求。
(2) 营地项目容量大
丰富的青少年营地项目不仅可以完成青少年在营区的活动要求,而且户外教育区中的先锋工程、历奇探险乐园、自然教育、野外生存、劳动技能、应急教育可以供家庭亲子等更多的人群去体验,军事训练区的野战运动,户外体育区的定向越野、登山、远足、自行车、独木舟等也非常适合大众人群参与。
(3)营地项目更环保
本标准中对青少年营地的设施设备的要求多是建设固定场所式户外活动设施,这样能够更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及过度消耗。
(4)营地更省时安全
本标准中根据参加者的食宿、运动、教育、娱乐等需求进行了清晰、明确的功能区划分,项目集中、交通省时,这样就可以确保参与者少花时间,多参与体验活动,不仅便于营地的运营管理,更方便了在营地生活的大众。根据各自需求,人员相对集中,易于组织者、服务者管理。屏蔽了隐蔽的风险因素,保障了各个环节的安全。
(5) 营地更亲民
本标准的活动项目设置对时间、经济条件、身体条件、季节条件、气象条件、交通条件要求低,普通大众易接受。本标准中提出了营地设施中建设实验室的要求,实验室应配备标本(包括岩石、土壤、动植物等各类标本)、望远镜、人体模型、多媒体影像、绳索等教学实验器具,能满足开展自然教育、技能训练、国防知识普及等各类培训教育项目需要,建筑面积不少于200 m2。在国外的很多大型综合营地也是多有实验室或自然科学展室,这样既满足了教学,又能成为营地服务于家庭和出游者的一处科普、体验景点。
(6)营地教育能“造血”
有偿经营是营地健康运营、管理、维护的经济保证,也是营地内容、品质不断提升的保障,合理收费、优质管理、创新发展是营地良性运行的金科玉律。标准中的各功能区的划分及项目设置的要求充分考虑了投资小、风险小、易于操作,经济回报等因素,保证了营地按照标准建设,即具备了“造血”功能的优势。
我国露营地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与发达国家旅游者到中国的特种旅游需求、国际童子军等著名青少年制服团体与我国青少年的国际交流、中国户外运动市场的井喷式发展等推动分不开,比如说曾经在国内产生轰动影响的65辆老爷车中国行、香港童子军深圳大露营等活动,不仅让我们开拓了视野,更让我们找到了休闲露营地这个新的市场需求点。
休闲露营地应该是为人们亲近大自然而提供的吃、住、行、玩配套服务的目的地,并不是硬化块平地,接上自来水、盖个厕所、能够停放多少辆汽车的“停车场”,或是在风景如画的自然景区建设多少小木屋就能称之为休闲露营地。能够住宿仅仅是露营地提供的其中服务要素之一,大家来到营地主要是在亲近自然的环境中参与一些互动活动。提供完善配套的营地活动内容,增加旅游者的滞留时间,才是休闲露营地的发展关键。休闲露营活动应遵循:从小开始,贯穿终身;户外为主,室内为辅;身动为主,神动为辅;团队为主,个人为辅;参与为主,收获为辅;欢乐为主,成长为辅;社会为主,经济为辅的特点才能真正走进中国社会大众的生活。
针对休闲露营地的广阔发展前景,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一轮休闲露营产业投资热潮,本着跑马圈地的心态,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现象是越演越烈,目前国内休闲露营地按性质和内容分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活动营地、农村社会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如少年军校)、少年儿童野外营地、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等类型。根据不同主管部门分别由教育部、团中央、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妇联等单位使用中央财政资金进行建设,目前国内相关具规模的营地近1万所(以上未含国家旅游局系统已建和在建露营地),但至今还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评估体系。
而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和汽车业的发展,近几年国内陆续有些远见的企业家开始涉足投资房车生产,有些旅游景区为满足游客的需求也开始建设以木屋别墅为主的休闲度假营地,由于国内没有相关标准及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大多照搬欧美发达国家的设计和运营方式,甚至有些资金雄厚的景区,花高价从国外进口整幢的木屋别墅;但是由于设计不合理、硬件配套不完善、相关服务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了休闲露营地产业的实际经营和收益,也影响了休闲露营产业的健康发展。
比如目前如火如荼建设的“自驾车营地”,主要是针对自驾车爱好者需求特点设计,但并没有兼顾到其他消费群体的需求,自驾车爱好者一般多以职业人士为主,平时工作时间难以外出,大多是在节假日出行,我们就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自驾车营地”平时是门清冷却,一遇节假日可以说是人满为患、拥挤不堪;而大多政府投资的“青少年学生户外活动营地”平时是人满为患,但一遇节假日却是门清冷却;“自驾车营地”突出的是吃住服务重点,“青少年学生户外活动营地”突出的是活动项目为重点,相互之间的优劣势矛盾显而易见,究其原因,没有统一的休闲露营地标准是造成目前部分休闲露营地经营困难的根本。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休闲露营地建设使用数年来,落后迟缓的科学研究与快速发展的现状极不相称,造成在营地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器材设备购置、专业人员培训、管理队伍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没有参照等现实难题。
现在颁布实施的《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从根本上解决了上面所有的难题和问题,为推动我国休闲露营的健康发展,保证稀缺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起到了积极和重要贡献。
为青少年露营活动提供安全健康的场所是本标准颁布的根本原则。本标准遵循了根据青少年特点和社会需求,突出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严格贯彻以人为本、合理开发、注重环保、集中管理的基本原则。营地活动项目及活动设施遵循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原则,充分考虑为营地工作人员创造有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人性原则。更遵循了营地的规划设计应以保护开发区域原有生态环境为原则,并诉求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环保原则。
本标准明确了营地设计与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标准的宗旨。
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青少年营地更遵从核心价值原则,即(1)体育运动。在营地开展的活动和训练多是以运动参与为主,践行“走到户外、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的基本原则,开展很多在城市中无法开展的体育项目,比如登山、远足、定向越野、山地自行车、划船、露营等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营地在设立时就要充分考虑适合户外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规划。(2)休闲娱乐。营地的体育活动、科学活动、文化活动、艺术活动等都有极高的休闲娱乐的价值。像自然认知、劳动技能、农业劳作、体育运动、团队拓展、安全自救等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学习,活动的本身就具有娱乐和休闲的意义,在营地的设立时就要充分考虑参加者兴趣的需求,充分体现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的教育目的。
营地教育这种新的教育方式符合《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指导思想,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个人发展。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新的能力和天赋,提高自我意识。
(2)培养个人的社会性。培养在集体生活中必须的责任感和与他人的协作能力;学习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律。
(3)对自然的理解。加深理解和掌握包含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的知识;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动。
(4)掌握野外生活技术和安全自救。学习掌握在野外愉快生活必要的知识技能,并且能够作为终身休闲娱乐活动在个人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5)健康、安全的实践。对于在和平时代过着现代化生活的人们,什么是正确的生活态度及相关知识,通过实践得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