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园3种蚜虫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闫文涛,仇贵生,张怀江,孙丽娜,岳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 125100)
1苹果绵蚜
1.1危害特点
该虫集中于枝干上的剪锯口、病虫伤口、裂皮缝、新梢叶腋、短果枝、果柄、果实的梗洼和萼洼以及根部为害,被害部位附着蚜虫和寄生组织受刺激形成的肿瘤,其上覆盖着大量的白色絮状物,十分容易识别(见封三图版)。挖开受害植株浅层根部也可见该虫为害根系形成的根瘤。叶片受害,叶柄变黑、叶片粘附蚜虫分泌物,影响光合作用,甚至造成提早落叶;果实受害,发育受阻,品质下降。受害后树体发育不良,长势衰弱,产量降低,受害严重时甚至导致死树。
1.2形态特征
(1)无翅孤雌胎生蚜体长1.8~2.2毫米,宽约1.2毫米。椭圆形,体淡色,无斑纹,体表光滑。腹部膨大,赤褐色,腹背具四条纵列的泌蜡孔,分泌白色蜡质丝状物,因而该蚜虫在寄主树上严重危害时如挂绵绒。腹部体侧有侧瘤,着生短毛,腹管半环形,围有毛5~10对,尾片有短毛1对,尾板毛19~24对(见封三图版)。
(2)有翅孤雌胎生蚜体长1.7~2.0毫米,翅展6.0~6.5毫米,暗褐色,腹部淡色。触角6节,第3节最长。第3~6节依次有环状感觉器17~20个、3~5个、3~4个、2个。前翅中脉分2叉,翅脉与翅痣均为棕色。
(3)若虫若虫共4龄,末龄若虫体长0.65~1.45毫米;黄褐至赤褐色,略呈圆筒形,喙细长,向后延伸,体被白色绵状物。
(4)卵卵椭圆形,长0.5毫米左右、宽0.2毫米左右。初产为橙黄色,后变褐色,表面光滑,外被白粉,精孔明显可见。
1.3发生习性
苹果绵蚜在山西省1年发生20代,山东省青岛地区1年发生17~18代,辽宁省大连地区1年发生13代以上。
以1~2龄若蚜在树干伤疤、剪锯口、环剥口、老皮裂缝、新梢叶腋、果实梗洼、地下浅根部越冬,寄主萌动后,旬平均气温在8℃以上时越冬若虫开始活动,4月底至5月初越冬若虫变为无翅孤雌成虫,以胎生方式产生若虫,每头雌螨可产若虫50~180头,新生若虫即向当年生枝条进行扩散迁移,爬至嫩梢基部、叶腋或嫩芽处吸食汁液。5月底至6月为扩散迁移盛期,同时不断繁殖为害,当旬平均气温为22~25℃时,为繁殖最盛期,约8天完成1个世代,当气温在26℃以上时,虫量显著下降。同时日光蜂对苹果绵蚜的繁殖也起了有效的抑制作用。到8月下旬气温下降后,虫量又开始上升,9月间1龄若虫又向枝梢扩散为害,形成全年第2次危害高峰,到10月下旬以后,若虫爬至越冬部位开始越冬。
苹果绵蚜的有翅蚜在我国1年出现2次高峰,第1次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但数量较少,第2次在9—10月,数量较多,产生的后代为有性蚜,有性蚜喜隐蔽在较阴暗的场所,寿命也较短,有性蚜死亡率为60%~90%。
1.4防治技术
(1)加强检疫对从国外进境的苗木、接穗和果实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相关原则进行处理。
(2)农业防治冬季修剪,彻底刮除老树皮,修剪虫害枝条、树干,破坏和消灭苹果绵蚜栖居、繁衍的场所;涂布白涂剂;施足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比例;适时追肥,冬季及时灌水;苹果园里避免混栽山楂、海棠等果树,并铲除山定子及其他灌木和杂草,保持果园清洁卫生。
(3)生物防治日光蜂、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和草蛉等均是苹果绵蚜的天敌,7—8月间日光蜂的寄生率为70%~80%,对苹果绵蚜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有条件的果园可以人工繁殖释放或引放天敌。
(4)化学防治用40%毒死蜱水乳剂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2500倍液进行防治。
苹果绵蚜防治技术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苹果绵蚜防治技术模式图
2绣线菊蚜
2.1危害特点
以成虫、若虫刺吸叶片和枝梢的汁液,为害新梢和嫩叶,被害叶片向下方弯曲或稍横卷,密布黄绿色的蚜虫和白色的蜕皮,严重时影响新梢的生长,叶片早落(见封三图版)。
2.2形态特征
(1)无翅孤雌胎生蚜体长1.6~1.7毫米,宽0.95毫米左右。体近纺锤形,黄色、黄绿色或绿色。头部、复眼、口器、腹管和尾片均为黑色,口器伸达中足基节窝,触角显著比身体短,基部浅黑色,无次生感觉圈。腹管圆柱形,向末端渐细,尾片圆锥形,生有10根左右弯曲的毛,体两侧有明显的乳头状突起,板末端圆,有毛12~13根。
(2)有翅孤雌胎生蚜体长1.5~1.7毫米,翅展约4.5毫米,体近纺锤形,头、胸、口器、腹管、尾片均为黑色,腹部绿、浅绿、黄绿色,复眼暗红色,口器黑色伸达后足基节窝,触角丝状6节,第3节有圆形次生感觉圈6~10个,第4节有2~4个,尾片圆锥形,末端稍圆,有9~13根毛。
(3)卵卵椭圆形,长径约0.5毫米,初产浅黄色,渐变为黄褐、暗绿色,孵化前漆黑色,有光泽;若虫鲜黄色,无翅若蚜腹部较肥大、腹管短,有翅若蚜胸部发达,具翅芽、腹部正常。
2.3发生习性
绣线菊蚜1年发生10余代,以卵于枝条的芽旁、枝杈或树皮缝等处越冬,以2~3年生枝条的分叉和鳞痕处的皱缝卵量为多。次年春季寄主萌芽时开始孵化为干母,并群集于新芽、嫩梢、新叶的叶背开始为害,10余天后即可胎生无翅蚜虫,称之为干雌,行孤雌胎生繁殖,全年中仅秋末的最后1代行两性生殖。干雌以后则产生有翅和无翅的后代,有翅型则转移扩散。前期繁殖速度较慢,产生的多为无翅孤雌胎生蚜,5月下旬可见到有翅孤雌胎生蚜。6—7月繁殖速度明显加快,虫口密度明显提高,出现枝梢、叶背、嫩芽群集蚜虫,多汁的嫩梢是蚜虫繁殖发育的有利条件。8—9月降雨量较大时,虫口密度会明显下降,至10月开始产生雌、雄有性蚜,并进行交尾、产卵越冬。
2.4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冬季结合刮老树皮,人工刮卵,消灭越冬卵。
(2)生物防治该虫天敌种类丰富,数量较多,包括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花蝽等。防治时尽量选用专性杀蚜剂型,少使用广谱性农药。
(3)化学防治果树休眠期结合防治幼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99%机油乳剂,对越冬卵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果树生长期喷布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等。
绣线菊蚜防治技术模式如图2所示。
图2绣线菊蚜防治技术模式图
3苹果瘤蚜
3.1危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嫩芽、叶片和幼果上吸食汁液。初期被害嫩叶不能正常展开,后期被害叶片皱缩,叶缘向背面纵卷,并逐渐干枯(见封三图版)。
3.2形态特征
(1)无翅胎生雌蚜体暗绿色,近纺锤形,长1.4~1.6毫米。头淡黑,复眼暗红色,胸部和腹部背面有黑色横带。
(2)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5毫米,头部、胸部黑色,额瘤显著,口器、复眼、触角均为黑色,翅透明,腹部暗绿色,背面、蜜管以前各节有黑色横纹。
(3)若虫淡绿色,体小,形似无翅雌蚜,体胸背上有一对暗色翅芽将发育成有翅蚜。
(4)卵卵长椭圆形,长约0.5毫米,黑绿色,有光泽。
3.3发生习性
苹果瘤蚜1年发生10多代,以卵在1年生枝条芽缝、剪锯口等处越冬。次年果树芽萌发时,越冬卵孵化,初孵幼蚜群集在芽或叶片上为害,10天左右产生无翅胎生雌蚜,其中也有少数有翅胎生雌蚜。自春季至秋季均孤雌生殖,5—6月危害最重,盛期在6月中下旬。10—11月出现有性蚜,交尾后产卵,以卵越冬。
3.4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结合春季修剪,剪除被害枝梢。局部发生时,可通过剪除受害部位或摘除枝梢卷叶来减轻其为害。
(2)生物防治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和食蚜蝇等,其中瓢虫是其主要捕食类群,尤其是在我国中南部地区,麦收后麦田的瓢虫大多转移到果园,成为抑制蚜虫发生的主要因素,此时应减少果园喷药,以保护这些天敌。
(3)化学防治重点抓好蚜虫越冬卵孵化期的防治。喷药时期在苹果萌芽至展叶期。常用药剂有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等。
苹果瘤蚜防治技术模式如图3所示。
*果树产业技术体系辽宁创新团队(LNGSCYTX-13/14)
图3苹果瘤蚜防治技术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