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安徽花鼓灯中“鼓架子”的形成与表演形式
李岩
汉族民间舞中保存较完整的一种舞种——安徽花鼓灯。在花鼓灯中,男角叫做“鼓架子”,不拿道具,动作狂野、幅度大,有力度,在群众中很受欢迎,其和中国传统武术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花鼓灯在参考与消化武术精髓的基础上,并且以它舞蹈的独特手段加以改进,使之更加舞蹈化;但是花鼓灯和武术也是有一定区别的,主要体现在节奏处理上和对外的功能上面。花鼓灯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舞蹈,所以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面是不会脱离了舞蹈这个大的范畴的。通过对几个花鼓灯剧目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端倪。在传承过程中,花鼓灯以其独特的手段教育“新手”,使花鼓灯不仅没有在众多的舞蹈流派中没落,反而在艺术舞台上经久不衰。
花鼓灯 鼓架子 表现形式
花鼓灯是安徽省最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也是汉族民间舞蹈中最有影响的舞种之一。它在长期的传统流传过程中,不仅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建国以来专业舞蹈团及舞蹈学校,都对它进行过搜集、整理和加工,因此,它成为编导和演员创作、表演的主要素材。
初期参加花鼓灯大部分的人是搬运工人、底层老百姓等,不存在拜师学艺,也不存在完整的训练手段。其中的行为与姿势,部分源于日常生活和劳作,例如:“双扯线”、“登山步”、“簸簸箕”等日常生活行为都是形象鲜明的民间生活来源;部分源于武术动作,将其中的套路加上一些独特的节奏步调,进而演变成为花鼓灯的姿势,例如“里外拐”、“打腿”等姿势都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武术里面,骨架子中的行为、姿势等结合应用上表演者的手、脚、肩等人体部位,胳膊的动感与力度和中国传统武术非常相似,这些都和武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花鼓灯的男角俗称“鼓架子”,也叫“挎鼓的”、“花鼓橛子”。下身着随身长裤,身系腰带,上扎一头巾,不拿道具。男角具有较深厚的舞蹈功底和丰富的跟斗经验,行为矫健、粗壮豪放,将人物爽朗性格表现淋漓尽致。然而,尽管男角的舞蹈动作不断变化,应用舞蹈生态理论研究发现,男角将“倾拧”当作典型动作,从而产生特色的舞蹈形态。
通常情况下,“拧”指的是将东西两端往不同方向转,进而使其垂直形状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方向的曲线刑天。舞蹈表演也存在“拧”,就是将腰部作为中心,上半身与下半身往相反方向让躯体形成多个平面,进而产生一个系统的满足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视觉的姿势与体态,即曲线美;“倾”指的是人们躯体向前倾。基于传统武术的视角,当技击活动时,躯体完成向前倾姿势过程中,人是相对便于进攻的,主要因为这个做东符合人们躯体活动的规律,所以当人们在前倾过程中可以将力量与速度发挥到极点;同时使人们认为准备很久,产生“一鸣惊人”的惊人效果。因为武术对花鼓灯产生的作用较大,大量传统武术动作融入花鼓灯舞蹈当中,有的甚至一模一样,仅仅上称呼上改变,因此男角也经常有较多攻击性行为,从而形成“倾”的特征。
由于传统武术和花鼓灯表演存在紧密联系,在跳花鼓灯的时候也就有一部分武术方面的要求。虽然不能象武术似的要求极度的灵活性和爆发性,但是也要比其他的民间舞蹈要求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多。对此花鼓灯的要求其主要有三点:
1.溜的起、刹的住。因为男角姿势大张大合,同时过程中还存在碎步,因此男角就必须很快停止和移动,这必须要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倘若脚下的功底不够扎实,则男角难以很好完成这一动作。要达到运动时脚下灵活多变,完成时脚下纹丝不动。也就是所谓的“溜的起、刹的住”。
2.流动中的“倾、拧”。“倾”、“拧”在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作为一种典型表演,花鼓灯也具备这种传统审美元素,舞姿本身为流动形态的。也正因为有流动性所以才称之为动作,而不是造型。在过程中拧倾的体现很明显,也因为鼓架子的动作大,所以把拧和倾做的非常明显,对身体的能力和控制力的要求非常高。比如:“浪子踢球”等动作,身体左拧右倾的幅度非常。
3.紧收、积蓄、突射。鼓架子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动作快,幅度大。这些词语十分生动描绘鼓架子每个舞姿开始、做势等。紧收指的是在上下两个舞姿的连接纽带和控制能力的展现,也可以说是下一个动作的做势;积蓄,是开始积蓄身体的力量在一个部位,让其顺利完成舞姿夯实基础,然而这样的姿势在力度与速度上拥有更强的爆发性,即蓄势待发;突射指的是在准备动作均完成的时候,即舞姿即将开始时,集聚全部力量完成的舞姿是非常具有爆发力和幅度的,这就使这一动作具有较强的力度感,这也是男角自身特征之一。
由上述可知,传统武术与花鼓灯表演间存在紧密关系,下面采用武术身法阐述花鼓灯表演的常见动作。传统武术的身法侧重伸、晃、缩、翻、靠、仰、俯、抖。本文采用相同的八字认识和理解花鼓灯表演的姿势。
伸:斜塔式是体对3点,并且站正步。双手旁开扣拳,躯体右倾左拧对1点,眼看8点。在完成此动作过程中,表演者应当要扣拳,同时手臂往两侧进行伸展,将其拉长。因为人体右倾左拧姿势造成右臂比左臂高。
晃:鼓架子中的架肘扣拳做法是表演者将双脚着地之后再进行两侧晃三下。
缩:闪身步具体操作是,表演者双脚前后进行较快分离,将重心放在前面,双手在腹前进行交叉手,躯体向前闪,较快将退步变为正步。我们可以看出此动作为双脚往后缩。
翻:花鼓灯是极具技巧性的表演,出现很多翻的姿势,例如空翻、小翻等。
靠:扁担式具体操作是表演者站正步,将双手放置旁开手位,把手心往下,躯体略微向后倾斜,眼光向左下方。此舞姿为靠。
仰:猴架式具体操作是,表演者正步且半蹲,左小臂进行半折回扣拳,右手头上折回扣拳,头往左枕,眼睛朝向左下方。
俯:大炮式为典型的俯身动作。左前大弓步,左拳放在右腋下,右手空握拳直臂前伸,身前俯,埋头。
抖:8字晃圆动律具体操作是提腕与右肋右肘向外侧划上弧线,然后向后绕;接着压右肋划下弧线向前;并且腕外侧与左肘随之相对活动,从而出现腕与右左肘外侧交替向后晃圆。
上述八字是把传统武术身法阐述男角的基本舞姿,传统武术结合《周易》,依据八卦理论,规范人体各个部位动作。练武术的人觉得只要依照这八个基本身法,就肯定能够练出厉害的武功。因为大量花鼓灯动作来源传统武术,所以我们可以依照此方式进行练习。
上面所说的八点并非是绝对的,每个舞蹈中都有其各自的动作特点。所以我们在运用时要灵活掌握,不要墨守成规,根据动作的需要来改变和调整自己的身体。如果真能掌握这八个元素,那么对于花鼓灯的表演也算有很扎实的基础了。
在学习花鼓灯鼓架子的过程当中,我们了解到,跳花鼓灯的有很多人是卖艺出身的,他们走南闯北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为了保护自己很多人都会学习一些武术来保护自己,而这些整天与舞蹈打交道的人们在练武术的时候也难免把一些武术的动作简化和美化,使之为舞蹈服务。所以,武术对花鼓灯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两者的本质毕竟不是相同的,一个是攻防,一个是表演,所以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花鼓灯与武术最大的区别在于节奏的不同。武术的节奏是为了进攻和防守,基本也不用鼓之类的乐器伴奏(表演性的虽然有音乐,但是节奏也是由武者自身控制的),完全是由武人的心所控制的;而花鼓灯是为了表演,这就要有本身的节奏,并要依节奏舞蹈。其实节奏也是区分各个民族不同风格的一个很好的手段。花鼓灯则以它特有的节奏将武术动作改编、吸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花鼓灯和武术的功能也是不同的。花鼓灯鼓架子在形式上必须具有节奏韵律与较强的技巧重视表演;但是传统武术则要求要与攻防技击有紧密的联系。注重的是实用。
男角改变了应用特点,侧重审美感,追求精彩表演,在舞姿上表现节奏韵律感较强。经过长久发展,鼓架子已经产生稳定的姿势,然而这些是安徽人民在表演与分析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是环境和表演者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呈现鲜明独特的民族特点。
从艺术表现形式的角度,花鼓灯要求有“骨感”。这个特点从表演者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可以看出。表演者通过有力度、深度的舞蹈给观众感觉震撼,从而有骨感;倘若表演者只是进行肤浅比划,那就谈不上什么骨感。比如在作品《自古英雄出少年》当中,作品所表现出的是安徽小伙的那种神采奕奕,俊秀的美,之所以让人觉得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因为演员的表演是有深度的,能把握好自己在舞蹈中所充当的角色。可以看出,演员在学习作品的过程当中,完全体会和融入到安徽花鼓灯鼓架子所特有的方式中,而且能很好的运用到自己的身上。
从艺术内涵这个角度来看,花鼓灯具有独特内涵。当男角进行表演时,观众利用思维想象创造意境,经过意境体现舞姿的内涵。美的意境,一方面源自于男角对舞姿的掌握与躯体形态的完美配合,另一方面源于躯体活动处理韵律与表现手法方面,可以带给人们无限想象的意境。
由此可见,从结构上看,鼓架子依照美的规律对形态进行塑造,体现在平衡、协调等美;从技巧上来,鼓架子逐渐认识与创新美的形式,将人体美突出,通过优美、变化等舞姿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从表现手法上看,鼓架子将人类躯体当做审美对象,经过人体形态、眼神、表情等方面将人们生命活力充分展现出来。
花鼓灯还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自娱,可以说原来的民间舞都是自娱自乐的,并没有刻意地去表现内涵、事物和故事情节。人们通过花鼓灯表演的同时也在娱乐着自己的心情,使自己在娱乐的同时也表达出内心的感情。《黄帝内经》认为“心志为喜”,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在五脏中,心居首位,为君主之宫,主管一切。正常人在心情舒畅时跳舞会觉得精神清爽,动作敏捷,而且还有轻灵的感觉。因此在跳花鼓灯时排除其他干扰,保持心情愉快,自娱自乐是保持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敲起锣鼓跳起花鼓灯互相传达着一个喜悦的心情,调剂着自己的身心。
花鼓灯的传承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保护有很大的意义。而它的传承也并非象武术似的有固定的师徒关系,而是在互相的交流、磨练、融合中使舞蹈逐渐成熟,这就使得花鼓灯的传承不受“师傅教徒弟有保留”的限制,反而还会更系统、更完善,慢慢的使之成为数百年来舞蹈史上独树风格的一支。至今为止,花鼓灯不仅在民间仍然盛行,而且有着系统的课堂训练体系,其编排的作品搬上舞台,使人们更加了解它,越来越多的人去喜欢它,去表演它,使花鼓灯在艺术的舞台上经久不衰。
[1]资华筠,王宁,资民筠.舞蹈生态学论丛[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
[2]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北达.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