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研究及启示

2015-03-07 05:21岳建军
中国体育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体力全民评估

岳建军



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研究及启示

岳建军

通过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制定、执行、评估和个案研究以及中美的比较,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实施提供借鉴。《国民体力活动计划》是统筹委员会对怀有共同目标和使命的8个领域社会组织整合的产物,是非政府组织主导,多方参与反馈和协商的结果;制定与实施的机构分离,评估机构采用政策逻辑模型进行独立运行,运用生态系统理论,以《国民体力活动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估规律为依据形成各自独立的社会合作关系。启示:国家要逐渐释放社会空间,激活公益组织活力,聚集利益相关者;围绕计划制定、执行和评估的特点形成各自的社会合作关系,按各自的规律进行计划的实施;制定普适性实施计划以及成功案例模式,并公布制定的程序,供地方体育机构参照等。

体力活动;计划;制定;执行;评估

1 前言

2010年5月3日,在吸收了十多个国家的体力活动计划的基础上,美国颁布了第一个《国民体力活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与其他国家相比,该《计划》有其显著特点,如非政府组织运作、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机构分离、评估机构的独立性、8个部门联合协作等。目前,美国已经对该计划的实施进行了深入的评估与总结,将依据《计划》实施的效果进行重新修订和颁布。我国正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以下简称《全民健身计划》),正迈进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也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16]。但是,当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仍然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14];各地制定的实施计划大多套用或者细化了《全民健身计划》,缺乏操作性;现有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计划的解读[1]与回顾,缺少对计划的执行与评估研究;对于研究思路数十年不曾改变,缺乏创新和深入;全民健身监督机制、融资机制的开发,管理体制的创新,志愿者队伍的建设等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10]。因此,本文就美国《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估进行分析,并结合个案研究,为我国全民健身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2 概念界定与理论的引入

2.1 体力活动计划

首先,世界卫生组织将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定义为骨骼肌消耗能量而产生的肢体运动。欧盟体力活动指南认为,体力活动是指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消耗高于静息状态而产生的身体运动[26]。已经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为,任何由骨骼肌收缩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运动[21]。美国体力活动指南将体力活动分为基本体力活动和健康促进体力活动,分别指低强度的日常活动和中等及其以上强度的体力活动,通常体力活动指南中的体力活动指的是健康促进的体力活动。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无外力作用条件下,肢体产生位移变化,肯定需要消耗生物能,转化成机械能,也即肢体运动一定会导致能量消耗,没有肢体运动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因此,不管是“骨骼肌消耗能量”还是“骨骼肌收缩导致能量消耗”都是对“身体运动”限定的重复;其次,用运动作为活动的属,反而促使定义项比被定义项所指谓的事物变少了,比如:保持负重杠铃半蹲姿势不动,骨骼肌消耗了能量,但是肢体并没有变化,这种等长收缩可以增加静力性力量,促进健身效果;依据上述定义,负重等长收缩类活动就不是体力活动,这显然不确切。综合所述,体力活动指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消耗高于静息状态而产生的身体动作,由低强度的日常活动和中等及其以上的强度的体力活动组成。本研究中体力活动指的是中等及其以上强度的健康促进体力活动,也可说是健身活动。另外,国家各项计划属于公共政策范畴[12]。因此,本研究体力活动计划可以理解为促进目标群体中等及其以上强度的体力活动而制定的政策性措施,依据公共政策理论划分为制定、执行和评估3个阶段,从而展开研究。

2.2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他从技术革新的信息是如何传播、扩散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在技术革新与普及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罗杰斯把创新定义为“一种被个人或者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一般来说,接受者认为有较多的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以及更少复杂性的创新比其他创新将更快地被人们采用,采用的决定过程是个人或其他个体做出决定的一种精神活动,包括获知、说服、决定、实施和确认5个阶段。创新扩散的传播渠道在本质上既可以是人际的,也可以是大众媒介的;信息来源既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外地甚至全球的。一项创新在其早期的扩散过程中大众传播渠道起主要作用,后期主要起作用的则是人际传播渠道[35]。本研究中所指的创新扩散是对新的体力活动计划的推广和采纳,实质上是把计划引入采纳者(个人、群体乃至整个地区)之中。

3 《计划》的缘起

体力活动与促进健康的关系已经得到充分的证实[34]。然而,真正构建《计划》的理论基础是以下4份文件:1)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关于体力活动益处与指南的声明,2)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关于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的报道,3)社区预防性服务关于体力活动促进的指导,4)国民体力活动指南[19]。国民体力活动指南虽然是体力活动促进的文件,但由于其缺乏操作性,迫切需要一个专门的计划和方法来促进国民体力活动。由于缺乏体力活动导致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增加,给国家带来了较重的负担,相对于烟草控制等公共健康促进措施,体力活动促进体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此外,澳大利亚、苏格兰、瑞典等国早已开始实施全国性的体力活动促进计划,落后的压力促使美国需要尽快构建全国性的体力活动促进计划。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相关体力活动促进部门和人员达成了构建体力活动计划的共识。坚实的理论基础、沉重的社会负担和广泛的共识最终促使《计划》的颁布,也使《计划》一开始就超越了仅依靠单个部门改变个人行为的理念,而是认识到社会、政策、文化和环境在国民体力活动促进中的整体效应,产生整体效应的关键在于相应的政策及其实施[20,37]。

4 《计划》研究

4.1 《计划》的制定

2007年,受疾病防控中心的资助,来自体力活动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疾病防控中心和非营利实体的代表共同组成了统筹委员会,并确定了《计划》的蓝图、使命和目标(表1)。统筹委员会成立之初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降低入会门槛,吸纳各个部门和个人的加入,注重组织结构的异质化发展。统筹委员分为三级架构,其核心是南卡罗来纳大学预防研究中心、二级部门为18个合作伙伴组织,三级部门由300多个热衷于促进体力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组成,其中三级组织没有经费和财物资助的要求。

表 1 本研究《国民体力活动计划》蓝图、使命和目标一览表

《计划》制定之前,统筹委员制定了4项总体战略决策:1)规定统筹委员会的性质不是联邦政府的产物,是一个政府民间合伙运作的产物;2)《计划》的总体战略是围绕社会各个领域制定,而不是各个地区或各个州;3)《计划》核心内容的制定是委托社会各个部门就促进体力活动实践进行总结,以白皮书形式汇集起来;4)面向全体组织和个人,博采众议,不断修正《计划》。《计划》制定的具体措施为,统筹委员会筛选8个部门的研究专家,提供一定酬金,期限为6个月,撰写各个部门的白皮书,然后由统筹委员会初步定稿;通过合作伙伴创建专门网站,利用网站扩大知名度,收集相关建议;召开全国性研讨会(共有300人参加),分为全体会议和各个部门专门会议,分别制定《计划》的核心内容和各个部门的行动策略;8个部门的专家就会议策略进行提取,反馈给各个部门,共有400人收到草拟的计划,并要求做反馈意见;通过同样程序进行3次循环修正,最终形成5大战略、44个策略、250个措施的《计划》,表2中列出了44个策略,250个措施,由于篇幅的原因不再赘述。

表 2 《国民体力活动计划》内容一览表

注:来源于NationalPhysicalActivityPlan[32];ICD、CPT分别为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和Current Procedural Terminology缩写。

4.2 《计划》的执行

统筹委员会意识到《计划》的制定是行动者围绕《计划》问题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而《计划》执行将会以执行问题而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已经超出了《计划》的内容。依据创新扩散理论,首先重点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广泛地的宣传,为此,统筹委员会雇佣了专门的媒体公司负责《计划》的发布,确保《计划》受众的深度与广度。对于《计划》执行,则是成立了全国体力活动促进联盟,并与统筹委员会签署了协议。协议规定全国体力活动促进联盟的职责是:执行《计划》、筹集资金、管理执行团队、构建可量化的执行结果和年度目标、定期主持执行《计划》的会议;协议规定统筹委员会的职责是:协调各方资源进行监督与修正《计划》。全国体力活动促进联盟执行《计划》的具体路径是:1)围绕执行推荐策略,定期召开全国性的研讨会;2)每年向社会发布执行量化的结果和目标实施情况;3)引导开展全国性公益营销活动,向国家、州、地方组织提供统一的信息以促使他们统一战线;4)组织募捐以支持《计划》的管理与执行;5)定义政府政策的优先级,以协调《计划》执行策略的顺序[19]。

表 3 本研究教育部门执行《国民体力活动计划》及成功案例一览表

注:CSPAP是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的缩写;教育领域有7个策略,而“Make the Move[22]”计划只列举了5个策略。

《计划》发布6个月后,全国体力活动促进联盟启动了“动起来(make the move)”项目。该项目为6个部门的33个行动策略配备相应的执行负责人和顾问,由6个部门的执行主席分别进行管理。该项目制定了33个行动策略的1年和5年行动目标,并简述了完成的措施,每个部门列举了两个成功案例,提供了模式参照(表3列举了教育部门贯彻5个行动策略)。

“动起来”项目没有对大众传媒和非营利组织两个部门制定相应的行动策略,而其他6个部门将会定期召开网络研讨会进行交流,各个部门拥有独自裁量权,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完成年度执行目标。

4.3 《计划》的评估

从《计划》制定开始,统筹委员会已经意识到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地评估。为了对《计划》进行精准评估,评估实施并不依赖于全国体力活动普查,而是委托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预防研究中心,成立了专门的评估机构,评估方法主要采用体力活动政策网络评估逻辑模型(logic model)。该逻辑模型运用政策分析和系统理论,收集政策信息和政策活动要素,处理相互关联的政策过程,通过因果关系的基本逻辑和相互联系的规划矩阵描述政策系统结构。逻辑模型分为投入分析、活动分析和效果分析,侧重效果分析,其中,投入分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技术等,活动分析包括活动类型、对象等,效果分析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效果。具体到《计划》的评估来讲,逻辑模型分为投入、系统工作、系统项目和产出,各个指标均围绕逻辑模型进行构建,坚持简便,易收集的原则,详见图1。正如《计划》是一个动态修正过程,评估体系也是一个动态过程。《计划》启动开始阶段,重点调研各个州运用《计划》情况以及开展的工作、项目,而后逐渐过渡到结果评估。此外,为了弥补逻辑模型效率评估的缺失, Kelly(2013)等[28]建议增加SMART(明确、可度量、可实现、相关和时限)原则进行评估,可以进一步监控计划实施情况以及分析所面对的困难。

图 1 本研究《国民体力活动计划》评价逻辑模型[33]

5 《计划》实施的个案研究

《计划》颁布后,美国西佛吉尼亚州在征得广泛的草根阶层支持的基础上启动了“动起来WV”项目。“动起来WV”专门为西佛吉尼亚量身打造,目的是响应《计划》号召,提供体力活动促进策略,从而促进社会各个领域健身文化发展,代表着西佛吉尼亚州共同心声,与本州公民的价值观共鸣,体现着公民健身的强烈诉求。

“动起来WV”项目组织机构组建。首先锁定与政策相关的政府部位、社会各个领域重要利益相关组织和支撑“动起来WV项目”的本州市民3类目标群体。利用草根阶层思维模式,筛选社会各个领域的学者和组织领导,成立“动起来WV”项目统筹委员,并规定3项基本原则:1)接纳各个部门参与本项目;2)领导团队由本州和当地重要利益相关者组成;3)赞许通过政策和立法的形式确保体力活动的促进。 在统筹委员会的运作下,成立了由9个部门(外加政府部门)共计70名领导组成的部门团队,召开常规会议和在线研讨会,并且规定了相应的职责。统筹委员会的第3层机构是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资助并且被正式认证以后,可以标示“动起来WV”徽标,嵌入该项目的社会营销模块,实现共赢。

“动起来WV”项目内容制定。机构结构异质化的优势是可以聚焦各方面的杰出人才,为项目内容制定提供人才保障。通过2天学习《计划》和研讨,250名与会者提供了50多套方案,且邀请了第一夫人和州长参加了研讨会,吸引了大量的媒体。采用网络集成方法中的多项概念构图进行项目内容的凝练,分为5个阶段,包括综合分析阶段、分级分类阶段、构建图形阶段和解读应用阶段[30](表4)。在集体讨论阶段,邀请市民报送在促进体力活动中真正所需,共收集到240项意见;在综合分析阶段去除类似,无关意见,保留了61项意见;在分类分等级阶段,50名部门团队领导根据意见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级、分类;在构建图形与解读应用阶段,利用概念系统软件生成概念图,在此基础上成立专家组,召开研讨会制定行动策略,而后各个部门团队人员细化各个部门的行动策略。最后由统筹委员会进行修订,雇用媒体公司进行包装、宣传营销,并将“动起来WV”发布日定为“西佛吉尼亚体力活动日”。

“动起来WV”项目执行。利用社交网站、伙伴合作品牌创建和公共场所宣传进行社会营销,确定营销的口号——“野蛮一点,动感一点,美妙一点”,同时,广泛宣传“进行体力活动不仅是公民的权利,更是公民的责任”。统筹委员会认识到,合作组织是项目实施的关键,以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经验交流,反复对项目实施策略进行修订,从而不断加强合作组织工作人员执行能力和动力。如经过反复在线交流,西佛吉尼亚学校健康教育部门在项目发布后就开展了学校体力活动运动,合并了第一夫人团队创建的“让我们动起来”、WV动感学校运动和“动起来WV”项目,成为“让我们动起,共建动感学校”项目,内容包括:加强体育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体力活动机会,邀请家长和老师参与体力活动并且使之常态化。

“动起来WV”项目评估。“动起来WV”项目评估主要依据《计划》评估理念和模式,统筹委员会召集第三方研究人员,成立评估团队,包括过程评估、短期结果评估、中期结果评估和长期结果评估。考虑到人的行为改变长期性和各个部门实施计划的非均衡性,“动起来WV”项目评估前期阶段重点围绕教育部门项目启动、社会营销和受众程度、社区参与程度、环境机构和组织的支持度、行政部门配套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25]。

表 4 本研究概念图构建政策内容步骤一览表

注:CSS为Concept Systems Software[23]。

6 中、美计划比较及启示

6.1 中、美计划比较

6.1.1 计划制定比较

政策制定是政策周期的关键环节,实质是利益主体在互动中妥协让步,为了达成多赢局面而进行的博弈。政策制定的好坏关键是看它与民意的契合程度,是一个需要群策群力科学论证的动态过程[8]。美国《计划》的制定是非政府组织主导,主要源于其制定机构由非政府组织构成。《计划》的制定接收政府建议,但不受其支配,制定机构可以“游走”于政府和实施对象之间,更加“接地气,有底气”。正如统筹委员会主席Russell 所说,《计划》是政府与民间合作的产物,不是联邦政府的产物,有利于《计划》灵活、独立、持续地发展。《计划》的制定是8个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其优势是汇聚各方面人力资源,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有利于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两大主要环节是政策议程设置和政策方案选择,其中,政策议程设置是确定某一社会问题能否成为政策问题的关键。政策方案的选择过程更需要各个方面利益代表,尤其是权威的智囊机构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整合,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预见性的分析。两大环节均需要社会各个领域大量优秀人才,而8个部门联合运作可以满足所需。从体力活动促进角度来讲,行为的改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文化、教育、环境等(图2),仅靠单一的部门无法做到[29,38],应该运用生态系统的理论,促进8个部门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促进《计划》的发展。而《计划》之所以能够聚集社会领域众多组织和个人,Daniel(2013)等[24]认为,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是吸引各个组织加入《计划》的主要原因,成本大于收益是关键因素。实质上,《计划》得以颁布是统筹委员会对怀有共同目标和使命的社会组织所进行的整合,是非政府组织主导,多方参与反馈和协商的结果,也是社会自治的高度发育,有效地承接了政府职能让渡的体现。

图 2 本研究传统政策(A)和现代政策(B)对体力活动促进机制比较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制定正在走向“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自下而上的参与反馈”双向互动利益整合模式[11]。《全民健身计划》的制定也积极征集民众意见,重视体育领域专家作用,如2010年成立全民健身专家委员会,但是,由于公民缺乏参与意识、体育参与诉求表达水平较低,《全民健身计划》的制定仍然偏向于以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全民健身计划》先由国家体育总局成立的领导小组经专家咨询形成第一稿,而后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部门征求意见,形成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天。通过对公开征求意见稿与正式颁布稿件逐字地比较发现,主要变化是: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加了体育健身的科学指导和服务两条内容。可见,民众意见与诉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也正因如此,《全民健身计划》加强了民众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也符合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路径——从社会诉求到政府决策。美国体力活动促进是社会各个领域为基础进行纵横建构,而我国是各个地域为基础进行纵向建构,计划制定过程中的互动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各级政府与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利益博弈,在妥协折中中达成政策共识的过程,无法横向与其它部门形成合作关系。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内容来看,类似于美国《国民体力活动指南》,规定了量化指标,缺乏可操作的策略,增加了计划执行难度。

6.1.2 计划执行比较

政策执行是指将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以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执行的效果主要受执行意愿、政策理解、执行能力和政策对象的配合程度等因素影响[18]。美国《计划》执行机构——国民体力活动促进联盟,是怀有共同使命、兴趣、信仰的组织和个人自愿组成,坚信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景——未来全体美国人经常性进行体力活动,健康富有活力地生活和工作着。《计划》内容实质是有限理性基础上的组织与民众需求串联,是不同利益诉求在某个结点上不谋而合,是白皮书的方式将内生性的政策信息源通过参与者的多向互动转化成外生性的战略和策略。因此,《计划》执行机构具备强烈的执行意愿,也是非政府组织架构的一个优势。美国《计划》的执行采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模式,强调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功能互动性,反复召开研讨会,收集、反馈、修改等循环校正3次,各个机构可以深入理解政策内容。为了加强执行能力的建设,实施《计划》制定与执行机构分离,成立专门执行机构——国民体力活动计划促进联盟,实行社会各个领域部门负责制,且每个部门的每个策略均配备执行主席和专业的执行顾问。各个部门构建执行评估指标,由统筹委员会进行监督和评估,从而加强执行能力建设。为了取得公民的配合,利用创新扩展理论,《计划》发布时雇佣专门媒体公司进行宣传,邀请社会名流,吸引媒体公司,从而扩大民众知晓的深度与广度。《计划》制定过程中,民众广泛参与进来,执行中启动各种促进项目,配备简单动感的口号进行社会化营销,通过内涵的变化引发观念更新,观念更新促使行为拓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民的配合度。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执行结构是以职责同构为基础的条块结合制[19],即各级地方政府既要向同级党委负责,同时,还要向上一级职能部门负责。执行模式是“自上而下”的“一点到面”模式[4],具体来讲就是先由中央政府对政策目标进行分解,然后,发包给各省级政府,省级政府再向下逐级发包,一直到直接面向政策客体的基层政府。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执行模式被称为“逐级发包[15]”,可见,各个科层的体育部门的执行意愿更多的是遵循“命令-服从”的形式,违背了政策执行的本质——非政治性的与技术性的,执行者的责任是中立的、客观的、理性的和科学的[5]。而对政策理解来说,全民健身计划本身缺乏操作性和地方针对性,各个地区制定的实施计划过多依赖政府的顶层设计,没有制定适合地方性的操作策略,甚至某些地方仅把中央政策进行复制,没有提供任何细化的操作程序,可行性很差[13]。对于执行能力来说,条块结合制的执行结构决定了各级地方政府的体育部门既要向同级人民政府负责,还要向国家体育总局负责。而这些部门往往缺乏足够的权力,制定的“红头”文件对于其它部门缺乏约束性,难以调动相应的资源保障政策的实施。计划的执行也出现了片面追求大场面,高曝光率,缺乏实效性和持续性。地方政府细化的政策,缺乏民众的参与,加上民众本身并不太高的体育意识,很难激起民众积极的配合。

6.1.3 计划评估比较

政策评估是评估主体根据一定的政策评估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系统、政策过程和政策结果的质量、效益、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或判断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改善公共政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决策质量,保证政策目标实现[2]。美国《计划》评估主体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也是《计划》的主要出资方,评估机构专门从事健康促进政策评估,可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主要目的是为精确地评估《计划》的促进效果,而不是其它因素对公民体力活动的促进效果;其次是追踪公民体力活动发展趋势[19]。评估方法采用政策评估逻辑模型,考虑到人的行为改变的长期性,实行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结果评估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分阶段进行。评估重点呈现阶段性动态变化特征,从开始评估《计划》的使用情况逐渐转到体力活动水平促进方面,评估标准也逐渐依据2008年颁布的《国民体力活动指南》。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评估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远远落后于实践。吕树庭、唐宏贵等[7,9]曾对群众体育工作和社会体育工作进行过评估体系构建,并没有针对全民健身计划进行评估。从《全民健身计划》实践来看,虽然要求第三方参与审核,但是,评估机构仍然是计划制定者和执行者——体育行政部门,这就可能很难保证评估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由于计划的评估者在利益关系上很难与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保持足够的距离,评估的独立性缺乏导致权威性的丧失,虽然政府可以做到客观公正评估,也较难取得公众的信任。评估方法实行的是综合评分法,这种方法简便易操作,关键是确定评分标准,但是,评分标准的确定没有因地制宜。《全民健身计划》的标准由10个一级指标和57个二级指标构建,涵盖了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但没有划分各个指标的权重及其地域动态变化,也没有进行短、中、长期的阶段划分。群众体育评估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评估标准的确定要树立动态意识[6]。这种动态的意识不仅体现在空间上,也应该体现在时间上,只有这样才更精确地确定是计划而非其他因素对目标群体锻炼行为促进的机制,为计划的修正提供科学依据。此外,现有的评价体系缺乏对各个地区执行效率的评估,不能较好激发各个执行部门的积极性。

表 5 本研究中、美计划实施情况比较一览表

6.2 对我国的启示

1.国家逐渐释放社会空间,激活体育公益组织活力,聚集利益相关者。美国《计划》所以能够实施,关键是其拥有众多社会组织,而且,聚集了利益相关的组织和个人。社会有社会的逻辑,社会公众自主、自治与自律的逻辑不能被国家权权制衡的法治逻辑所代替,否则,很难引起公众的响应与配合,而应该逐渐实行国家权力与社会体育组织自治分流而行。党政机构依照法律行使国家权力,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公众依照体育规律自己组织起来、有效自治,这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表现和趋势。

2.围绕计划制定、执行和评估的特点形成各自的社会合作关系,按各自的规律进行计划的实施。美国根据各自特点,分别依托不同的组织机构,以计划制定、执行和评估形成各自的社会合作关系,合理划分各自权限和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既相互协助又相互监督的关系。因此,有必要成立第三方专门评估机构,加强评估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3.制定普适性实施计划以及成功案例模式,并公布制定的程序,供地方体育机构参照。美国西佛吉尼亚州乃至于圣安东尼奥市[31]在实施制定本地计划时虽然会依据本地现实情况,但是,非常依赖于《计划》构建模式。因此,公布制定普适性实施计划模式,可以为各个地方体育机构提供参照和依据,授之于“渔”,从而避免各个地方套用或仅仅细化全民健身计划内容。

4.构建各个纵横向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渠道,及时交换计划实施的反馈和经验。正如统筹委员会主席所述,《计划》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需要定期进行更新,更新的依据来源于各个执行部门的反馈。此外,各个部门协作需要不断沟通交流,以达到统一战线,避免“条”是“条”,“块”是“块”。

5.以生态系统视角,加强计划促进体力活动的机制研究。计划促进体力活动的机制是计划制定的依据,而不仅仅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体力活动计划改变公民行为只能是鼓励引导,而不能规制禁令。公民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不是仅靠体育部门可以做到的。美国列举的成功案例是各个部门和领域联合运作的结果,注重生态系统的视角和方法,全方位地烘托体力活动的氛围和提供体力活动的便利,利用体力活动内涵的变化引发观念更新,进而促使行为拓新。

[1]边宇,吕红芳.美国《 全民健身计划》解读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1,18(2):69-73.

[2]陈震红,刘国新,董俊武.国外创业研究的历程,动态与新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2004,(1):21-27.

[3]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EB/OL].[2011-02-24].http:// ww w.sport.gov.cn /n16/n1077/n1467/n1808585/1808663.html/.

[4]胡象明.地方政策执行:模式与效果[J].经济研究参考,1996,6.

[5]李允杰,丘昌泰.政策执行与评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0-54.

[6]骆秉全.我国群众体育工作评估问题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3.

[7]吕树庭,倪同云.建立我国社会体育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3):1-5.

[8]师容,李兆友.公共政策制定中参与者的互动性分析[J].理论月刊,2013,(9):102-105.

[9]唐宏贵,郭惠平,黄靖,等.湖北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群众体育达成目标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6):28-42.

[10]王晓芳,张瑞林,王先亮.我国全民健身研究回顾[J].体育文化导刊,2014,(2):18.

[11]肖谋文.新中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J].体育科学,2009,29(4):89-96.

[12]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M].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

[13]张瑞林,王晓芳,王先亮.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政策执行阻滞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4):1-5.

[14]张瑞林,王晓芳,王先亮.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1):19-22.

[15]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54-86.

[16]周学荣,吴明.新起点新跨越——《 全民健身计划》 新点解析[J].体育与科学,2012,(1):92-95.

[17]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 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1):101-112.

[18]朱水成.政策执行的中国特征[J].学术界,2013,(6):15-23.

[19]BORNSTEIN D B,PATE R R,BUCHNER D M.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for the United States[J].J Phys Activity Health,2014,11(3):463-469.

[20]BUCHNER D,MILES R.Seeking a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hysical activity[J].Am J Preventive Med,2002,23(2):3-4.

[21]CASPERSEN C J,K E POWELL,G M CHRISTENSON.Physical activity,exercise,and physical fitness: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J].Public Health Rep,1985,100(2):126-131.

[22]CDC.Make the Move[EB/OL].[2010-11-01].http://www.nxtbook.com/ notebooks /ncppa/make the move/index.php#/1/.

[23]Concept Systems Incorporated concept systems[EB/OL].www.concept systems.com/.

[24]DANIEL BORNSTEIN B S,CHERYL CARNOSKE R D,RACHEL TABAK.Factors related to partner involvement in development of the US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J].J Public Health Manage Practice,2013,19(3):8-16.

[25]ELOISE ELLIOTT,EMILY JONES,SEAN BULGER.Active WV: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developing a physical activity plan for west virginia[J].J Phys Activity Health,2014,(11):478-486.

[26]EU SPORT,HEALTH WORKING GROUP.EU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Recommended Policy Actions in Support of Health- Enhancing Physical Activity[R].Biarritz:Member State Sport Ministers,2008-09-20:3.

[27]EVENSONK R,SATINSKY S B,VALKO C,etal.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tate public health practitioners on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J].Int J Behavioral Nut Phys Activity,2013,10(1):72.

[28]EVENSONK R,SATINSKY S B.Sector activities and lessons learned around initi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J].J Phys Activity Health,2014,11(6):1120-1128.

[29]FRIEDEN T R,DIETZ W,COLLINS J.Reducing childhood obesity through policy change:acting now to prevent obesity[J].Health Aff,2010,29(3):357-363.

[30]KANE M,TROCHIM W.Concept mapping for planning and evaluation[M].1st ed.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2007:08.

[31]LAURA A E,KATHERINE S V,ANNETTE M.Z.Local adaptation of the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Creation of the active living plan for a healthier San Antonio[J].J Phys Activity Health,2014,11:470-477.

[32]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ALLIANCE.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EB/OL].[2010-5 - 08].http://physical activity plan.org/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pdf.php /.

[33]PAPRN TEAM.Physical activity policy research network[EB/OL].http:// paprn.wustl.edu/.

[34]PATE R,PRATT M,BLAIR S N,etal.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a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J].J Am Med Asso,1995,273(5):402-407.

[35]ROGERS E M.Diffusion of Innovations[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2010:11.

[36]RUSSELL R PATE.An inside view of the U.S.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J].Plan J Phy Activity Health,2014,11:461-462.

[37]SALLIS J F,BAUMAN A,PRATT M.Environmental and policy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J].Am J Prevent Med,1998,15(4):379-397.

[38]SALLIS J F,LINTON L S,KRAFT M K,etal.The active living research program six years of grant making[J].Am J Preventive Med,2009,36(2):10-21.

Research and Enlightenment on the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in United States

YUE Jian-jun

This paper provides advices fornationalfitnessprogram2011—2015 implement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USAnationalphysicalactivityplanformulation,implementation,evaluation and case study.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is the product which has a common goal and mission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eight area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tegration.It is the result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participating feedback,and the negotiation.The Plan uses separation of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appraisal institution adopts the policy of the logical model independently.The Plan set the relation cooperation of formulation,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independently with ecosystem Angle.To our enlightenment is that the country gradually release the social space,activate the vigor of sports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and assemble stakeholders;arou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to form their own social relations of coopera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laws.Government should develop general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successful cases mode and set out in the program for local sports institutions references.

physicalactivity;plan;enact;execution;evaluation

1002-9826(2015)02-0126-09

2014-09-05;

2015-01-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YJC890043)。

岳建军(1980-),男,湖北谷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 E-mail:yuejj@mail.ahnu.edu.cn。

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G80-05

A

猜你喜欢
体力全民评估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全民·爱·阅读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人类的收留
水下作战用啥枪